第二十七章活字印刷
小米粥哦2024-03-04 18:432,030

  

   小丫鬟说的煞有介事,连带着卫芷也升起几分好奇,无奈轻笑着摇摇头,

   她拨开帷幕,还未看到人影,就先听到书卷翻飞的悉悉索索声,她找来的工匠席地而坐,兴奋感慨:“好法子,好法子!”

   “如此简单的一个变动,为何此前从没有人发现呢!”

   “我朝印刷术已成熟多年,却从来只有平板印刷,可这新法子,能将每个字任意排列,岂不是能印出天下所有书籍!”

   这是卫芷从千机盒的千变万化中恍然想到的,既然盒子的结构能随意扭转,为何印刷版不可?

   于是她当即派人暗中探寻,避开朝廷,找来了以为颇具盛名,且人品刚直的纂刻工匠。

   只是如今一见,这先生似乎颇有几分,文人的癫狂?

   卫芷轻叹口气,并没有与工匠相同的期待,凭着自己对朝廷的态度判断,推行新印刷术大概会很困难。

   她收敛神色,捡起地上一张书页,发现只是本千字文,有些疑惑问道:

   “先生大才,无论纂刻还是书法皆是一绝,为何只雕刻启蒙书呢?”

   那一身麻布粗衣的工匠闻声转头,被忽然发声的卫芷惊了一跳,疯疯癫癫埋头叩拜:

   “草民徐良见过公主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起吧,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卫芷看着他那一身油墨,到底没下去手,虚扶了他一把后入座,好奇翻看从地上捡起的书卷残页。

   “回禀殿下,不止千字文,三字经,世说新语两则,大启文艺,草民也都刻撰的。”

   两个书名在卫芷脑中过了一圈,她不太赞同道,:“虽说不是启蒙书,可也皆是些通识杂学,只有市井小民才会买来观看,登不上大雅之堂。”

   “以先生的才学,应该入礼部文教属,去刻撰大启国学才是。”

   且看徐良的模样,分明是十分痴迷于印刷术,她思索着问道:“先生可是入不了官职,这才只能委身于朝野,选课这些杂书?”

   “哈哈哈!公主殿下太过想当然了!”徐良眼珠一转,瞬间猜测出卫芷并无恶意,又恢复了席地而坐的松散模样,道:

   “王侯将相,贩夫走卒,给谁刻书更高贵?”

   “殿下觉得只有四书五经、论语汉书才能称之为书,可我却觉得,殿下才是那个没读过雅文的凡夫俗子,甚至不如我刻的千字文来的深刻。”

   徐良高谈阔论,一张口就将卫芷贬了个遍。

   卫芷拧着眉,觉得这人实在有些疯癫,还没发作,一旁的小丫鬟已经无法忍受,娇声喝斥道:

   “大胆!公主千金之躯,读的书都是太傅亲自审阅,岂容你这刁民置喙!”

   “英儿,不得无礼。”

   卫芷轻轻摆手,不甚在意徐良的话,只是实在有些好奇,问他:“那先生说说,为何您刻的启蒙书,比宫中的国学大作要深刻?”

   她话锋一转,语气渐冷:“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凭你今天的言论,本宫立马能将你送入诏狱!”

   诋毁宫廷,污蔑国书,卫芷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不尊大儒的学者,就连这声先生,都是捏着鼻子叫出来的。

   不尊大儒的先生,孔孟圣贤怕是都不认!

   徐良神神叨叨,扶着身旁的印刻石板道:“不能让百姓开智的书,写的再好,给谁来看?”

   “给那些走狗烹食的贵人吗?他们看了书,怕也是只能看出个蝇营狗苟,结党营私,不如不看。”

   徐良似乎失望至极,意识到自己又说了大逆不道的话,住了嘴之后拧着眉一声长叹:

   “殿下若是觉得草民僭越,便将我送入大牢好了,此生能见这种印刷之术,草民也死而无憾了。”

   卫芷冷笑一声:“可我看你分明还有遗憾。”

   她从袖中掏出早已绘制好的新型印刷术图纸,轻飘飘落在徐良身前,她淡淡道:

   “先生嘴上说想开启民智,却愿意如此轻率抛下一切死了,我看也不过是叶公好龙,不甚真诚。”

   “我若是先生,既想做一件事,必是全力以赴,哪怕赴汤蹈火也要做完的。”

   卫芷的冷言冷语并未威慑道徐良,相反,他双手颤巍巍打开图纸,目光紧迫地死死盯着图纸,声音颤抖:

   “这是,这就是殿下为我展示的印刷术?”

   “是,我叫它活字印刷。”

   当朝印刷术只有石板印刷,既先令石刻工匠在石板上刻撰出整篇书籍,费时费力不说,且试错成本极低。

   因为是整块石板,必须一字不差的完整刻撰,否则石板就只能整张作废。

   而更因为印刷的镜像原理,工匠只能反向雕刻,更加剧了成书的难度。

   所以也就导致本朝虽造纸已经成熟,但是书籍价格久居不下,民间抄书之风盛行。

   归根结底,原因皆在于此,一本书从问世到刻撰出来,所需大量工匠耗时耗力的雕琢,自然物以稀为贵。

   为卫芷这一套,将所有字逐个印刷,用时进行排版拓印的技术,将会直接倾覆现有的石板印刷。

   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成就,但卫芷并不看好。

   她不是徐良这种天真的文人,她身处朝堂,了解门阀的想法,知道这种缺书的局面甚至有门阀的可以引导。

   无他,皆以为利而已。

   只有民间少书少智,才能显得他们的垄断更加高高在上,高人一等。

   所以卫芷此时看着兴奋的徐良,直接一盆冷水浇了上去:“满朝文武,天皇贵胄,谁不知聪明人,你以为这印刷术以前没人想到过?”

   卫芷可不信这些满脑子算计的人,会连一个区区改善印刷之法的窍门都找不到。

   “殿下这是何意?既然早有人想到,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功德,为何无人牵头?”

   徐良是一个再纯粹不过的清高文人,他闲时刻书,平日里义务教书,分文不取,是一个几乎活在理想世界中的人。

   他完全无法理解卫芷,见她不答,急迫追问:

   “大启建国三百年,科举制度乃立国之本,然而现在却日渐衰落,寒门无望,朝廷难道不会痛心吗!”

  

继续阅读: 第二十八章路遇武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嫁主母,禁欲权臣有喜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