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的研制结果不如人意,这让朱慈煊很是郁闷。经过了一夜的思索,朱慈煊仔细分析了一阵,终于找出了三点问题。
第一,工匠们的水准不够出色。
第二,武器对于这个时代生产要求的限制。一些武器若放到现代的话,随便找一家小厂就能将某些零件做出来,可是,如今这个时代的水平还不够,即便是一个小物件,做出来也并不容易。
第三,自己的要求太高。燧发枪实际上已经不差,至少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先进水平。
这些工匠们打造出来的燧发枪质量也还不错,若不是有后世的作为参照的话,恐怕朱慈煊心底里也不会有这般嫌弃。
考虑到这些,朱慈煊也不再一味嫌弃燧发枪,而是将目标放在了改进上。
“等到夺回更多地盘的时候,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工匠。那时候再改造火器也不算晚!”
在朱慈煊的理论指导下,以及工匠们的不断摸索下,终于,火器司解决了子弹颗粒化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实质上还是燧发枪,可不论是枪械的精准度和威力,以及装填射击速度都有了极大提升。
“朕命你带人在一个月内打造出七十把燧发枪,能做到吗?”
刘老三一脸难为情,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说。
“那时间延长到一个半月,能行吗?”
“从现在起,朕会把制造司的工匠也调过来一些,全部都由你指挥。”
“臣尽力而为。”
刘老三道。
朱慈煊对于他这样的态度也不生气,毕竟,他要求刘老三的可是质量必须过硬。作为工匠的刘老三还是比较老实的,没有任何偷工减料的坏心思,这是朱慈煊比较看重他的原因。
明军到了末期难道真的不能打仗吗?
并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愿意去送死。边军们的军饷没了,武器还烂到不能用,尤其是装备的那些鸟铳,不仅质量堪忧,实际也没什么大的杀伤力,这样的武器用来去打清军的话,简直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朱慈煊一连在火器司忙碌了两日,这可把不知情的李定国与白文选给急坏了。他们并不知皇帝去了哪里,询问亲卫也得不到消息,一时间就差忍不住带兵去寻找了!
直到朱慈煊领着部分亲卫回到营地。
李定国本来有些生气,打算上去训斥一下朱慈煊的,结果刚见到朱慈煊,就被朱慈煊的模样给吓到了。只见朱慈煊脸上都是灰尘,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就连衣服上也沾染了许多黑色的粉末。
李定国还未开口,朱慈煊下马只冲他一拱手,就只说了一句,“晋王,早啊!”
“朕累了,先去睡一觉。”
说罢,直接进入营帐中倒头就睡,不时鼾声如雷,站在营帐外都能听到一些。李定国傻了眼,与白文选对视一眼,迟疑好一阵,他才上去询问朱慈煊的亲卫。
“皇上这两日去了何处?”
“火器司。”
亲卫只回了三个字。
李定国再询问什么,亲卫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肯开口。李定国叹息一声,也不再追问下去,而是冲一旁的白文选发起了脾气。
“你他娘还愣在这干什么?有你这么当老丈人的吗?”
“皇上这么累了,不赶紧让你闺女为皇上做点吃食吗?万一皇上醒来饿了怎么办?”
白文选本来还想回怼李定国,可李定国后面的话让他醒悟过来。他们不知道火器司是什么样的,可是从皇上的表情来看,这两日恐怕是根本没休息过。
待到白文选走了,李定国则是搬来一把椅子干脆坐在朱慈煊的营帐前。校场上的士卒们训练本来都要喊口号的,却也被李定国严令不得大声喧哗,但凡有路过皇帝营帐的,不论是谁一律不许骑马大喊。
就连打算上来跟皇帝禀告事情的文官们,也被李定国给叫住站在门外等待。
“晋王,吾等有事情禀告皇上。”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没有火烧眉毛,那就在此地等着!”
文官们极为无奈,只能先告辞离去。李定国则是嘴中振振有词地念叨着,“你们这些王八蛋,皇上为了大明两日两夜都不休息,你们就不能多干点事情体恤一下他吗?”
李定国嘴上念叨,心中更是极为心疼。
自从他扶持朱慈煊登基之后,他可从来都没见朱慈煊享受过什么富贵生活。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穿的衣服都是打了补丁的,每日与将士们一同出操未曾耽搁,有时候到了晚上还要商议政事处理政务。
凡此种种,都让李定国感到不可思议。
“当这个皇帝看起来也并不舒服啊!皇上比起大明那些跟蛀虫一样的藩王们,那可真是太辛苦了!”
昆明城。
夕阳远去,天空中那一抹透红逐渐消散,夜幕降临到大地上。秋日已快完全过去,空气中却仍有一丝燥热,吴三桂此时身着一袭短衣,躺在王府内院的院落中乘凉。
一旁则是丫鬟们手持蒲扇,不断为他煽走湿热的空气。
如今的他依然处于养伤之中,不过,相较于之前的糟糕状况,现在的他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只要继续休养下去,恢复健康不过是时间问题。
“王爷,有消息了。”
吴国贵突然出现在院落门口,对着吴三桂轻声说了一句。吴三桂当然知道他说的是谁,右手一挥,丫鬟们便一起退了出去。待到院落中只剩下他与吴国贵两人,吴三桂才从他手中接过信封。
仔细翻看一遍,吴三桂的脸上阴晴不定,根本让人看不出到底是愤怒还是高兴。
他将来信放入一旁的烛火中烧掉,又似笑非笑地开口道,“没想到红袖这么快就有了消息。”
“孤更没想到,这小皇帝还有如此本领!是孤小瞧了他!”
“若是让他继续成长下去,恐怕,日后他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吴三桂面色愈发凝重起来。
待到烛火中的信燃烧殆尽,吴三桂这才继续说下去,“小皇帝与李定国他们此番定然是想大力扩军,如孤所料不错的话,不出半年,他们一定会主动出击的。”
“同样的,我军修整也需半年。”
“如此一来,必定不能让他们闲着。”
“国贵。”
吴三桂喊了一句。
吴国贵立即下跪拱手,“末将在。”
“你派人去跟缅王接触一下,告诉他们,我军欲攻打永光小朝廷,邀请他们从西侧一同进攻。待到事成之后,我军只要小皇帝和李定国那些人的脑袋,其他的分文不取。”
“末将明白。”吴国贵道,“不过,王爷,缅王他们敢打李定国吗?此前他们可是在李定国身上吃了亏的。”
“光他们自己的话肯定不敢打,可只要我们也去,他们说不定就会了!”吴三桂冷笑一声,“届时我军装个样子就行了,他缅王聚集那么多人若是不打的话岂不是成了笑话?到时候,就不由得他自己做主了!”
“王爷英明。”
“还有,给红袖传消息去,让她务必从小皇帝身上下手,若是可以的话,让她委身小皇帝,以此来挑拨小皇帝与白文选等人的关系。只要明廷从内部生出乱子,那我们便有一举将他们彻底击溃的可能。”
“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办。”
吴三桂的回信很快传到了红袖那里,见到密信中吴三桂要自己委身朱慈煊的指示,红袖一下子就愣住了。
“王爷是想让我去服侍小皇帝吗?”
“先趁机上位取得小皇帝信任,然后再挑拨他与白令月的关系?如此一来,白文选与小皇帝的关系肯定也会生出间隙,或许,就能从中找到可趁之机消灭残明小朝廷!”
红袖尽管心底里有些抗拒,可还是冲着昆明城所在的方向拜倒,“王爷请放心!您交代给红袖的事情红袖一定会完成的。”
当天夜里,朱慈煊终于醒了过来,经过五六个时辰的休息,他身体里的疲倦终于是消散许多。两日都未曾进食的他感觉腹中有些饥饿,正欲叫人准备膳食,却发现营帐外有人影闪过。
“谁?”
朱慈煊问了一声。
回答他的人正是红袖。
“皇上,是我。”
红袖的声音落下,轻盈的身影便进入营帐之中。今夜的她穿着一袭薄衫,青丝束发,腰若细柳,肩若削成,即便是在烛光的映照下,都能看出她凹凸有致的身段。
朱慈煊见她提着食盒过来,不由得一脸欣慰,“你来得正好。朕现在好饿!”
“红袖就知道皇上醒来肯定饿了,所以特地做了一碗酸菜面,还熬了骨汤给皇上。”
红袖将食盒打开,拿出盛有面条的大碗,再取出两碟小菜放于桌上,又将熬制的骨汤端出来。朱慈煊此时已穿好外袍,正打算坐到椅子上去,不料,红袖脚下一滑,一个趔趄朝着他摔了过来。
朱慈煊眼疾手快,一把将红袖扶住,却不料,红袖领口衣衫微开。
“这!”
朱慈煊心中惊呼一声,表面上却强令自己镇定下来。不料红袖却一声吃痛,在朱慈煊耳边呢喃一句,“哎呀!皇上,臣妾的脚好像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