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君臣相见
酸味芒果2025-07-02 19:573,017

阿瓦城外。

  李定国大军已在此地僵持许久,然而城中迟迟没有消息传来。李定国担忧永历帝朱由榔与太子朱慈煊的安危,几次派人前去跟缅国方面做出表示,只要他们肯放归永历帝与太子一行,自己便会率兵退出缅国境内。

  然而缅国方面一直没有做出回应,且还在不断朝着阿瓦城增兵,短短时间便已聚集了不下五万的兵马。

  眼看缅国的兵马越来越多,此时李定国心中也不免忐忑起来。明军的战力虽然吊打缅国兵马,可是,明军人数实在太少,四千人一路打到阿瓦城下也没少出力,现在正是需要修整与补充后勤的时候。

  “太子此前不是说里应外合吗?”

  “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他们无兵无权,想要在城内击败缅国人恐怕是极为困难的。如此一来,难不成吾等此番又要退兵才可行吗?”

  李定国叹息一声,命人将看押起来的太监李国泰放掉,而后让他到阵前来回话。

  “我问你,皇上和太子到底怎样了?若是本王带兵强行攻进去的话会如何?能否将皇上和太子殿下救出来?”

  太监李国泰连连摆手。

  “晋王,不可。”

  “实不相瞒,此行咱家便是皇上派来劝您退兵的。此并非皇上本意,只可惜而今皇上及文武官员都在缅王手中。晋王若是强行攻打阿瓦城的话,咱家怕皇上他们会有危险!”

  “唉!”

  李定国听闻重重叹息一声,此时的他,已经萌生出了退意。尽管还没有正式下达军令,可是他已经准备好了,若是再等到夜晚阿瓦城内依然传不出什么消息的话,恐怕他就只有离开缅国才行。

  否则一旦缅国大军集结过多,他们的人数优势于明军而言也是一种压制。李定国可不希望自己的四千精锐全部折在这里。

  正在李定国打算放弃攻打阿瓦城,决心率领大军离开的关键时刻。阿瓦城的城门从里面打开,李定国正在惊疑之际,就见到令他感到震惊的一幕。

  只见永历帝一行从城中缓缓走出,其中还伴随一些文武官员,以及跟随来到缅国的官员家眷们,这些人可不在少数,大略算起来的话恐怕不下五六百人。

  而在队伍的最后,则有三十名穿着大明服饰的壮汉护卫着一名少年,这名少年身穿蟒袍,虽有些破旧,却依然掩盖不住他身上的英武之气,更让人感到震撼的是,他的身旁还有一名中年男子跟随,这名中年男子身上所穿的华贵服饰竟然是缅王族的衣物。

  “这是?”

  李定国一脸惊骇,他的部下们同样如此,许多明军士卒都眼睁睁看着这一幕,着实有些始料未及。

  缅国方面同样如此,驻守在城池外的禁军士卒们,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到他们的大王亲自护送永历帝一行出了城门,还以为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缅王,我劝你不要轻举妄动,孤说过,只要你放我们离开,孤就绝不会伤害你的性命。”

  “方才孤的火枪营你也看到了,虽然人数不多,却不是你的王城卫队所能对付的。火枪的威力你也看到了,若是你敢反抗的话,孤保证你会死在孤的前面。”

  太子朱慈煊走在缅王的身旁,看似亲切地跟他挽着手,实则是用衣物挡住了手上的驳壳枪。这东西被朱慈煊用来对准缅王莽达的身体,一旦缅王莽达有任何抗争的举动,那么朱慈煊就会毫不留情在他身上开个窟窿。

  缅王莽达当然也清楚火枪的威力,刚才在他的寝宫之中,上百人的卫队连一炷香的功夫都不到,就被太子朱慈煊率领的火枪营全部击毙,以至于最后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缅王莽达不敢再轻举妄动,在太子朱慈煊的挟持下,只好命人放行,自己则是跟随他们一同出城,以此来保护他们的安全。

  “明太子请放心!本王既然答应了你们,那便绝对不会为难你们。”

  “好说,让你的人找一些船过来,把吾等顺利送到江对岸去。告诉你的人,不要耍什么花样,若是任何一条船出现问题,你的队伍里就会少一个人。”

  朱慈煊当然不会只抓缅王莽达,万一他的臣子们谁有不臣之心,那他们的处境就危险了!因此,在出城的过程之中,朱慈煊干脆把缅王的亲近大臣们全部抓了起来,让这些人与缅王莽达一起成为了他们的俘虏。

  缅王莽达很快交代下去,缅军的动作也很迅速,将江岸边的那些船只全部送来,让永历帝朱由榔和皇后一行先登上船去,将众人分批送到对岸的李定国大军处。

  永历帝朱由榔终于得以成功脱身,也不管自己的儿子是否平安,率先朝着船上走了过去。

  那些幸存下来的文武官员们同样如此,都害怕自己被扔下,带着家眷们拼命挤上船去。唯独皇后王氏有些不太放心,派人前来询问朱慈煊,朱慈煊也只是摆了摆手让她跟随父皇先走。

  一行人顺利渡过江去,到最后只剩下了沐天波以及朱慈煊和他的卫队。沐天波将家眷们送走之后,也毅然坚持留在了朱慈煊的身旁。

  卫队士卒们更是忠心耿耿,在朱慈煊没有发话之前,他们谁都不肯率先离开,始终没有挪动一步,一直举起手中的步枪在防备着围绕在四周的缅国大军。

  “弟兄们,跟孤一起走。”

  太子朱慈煊说完,又冲黔国公沐天波点点头,一行人这才带着缅王莽达登上一条大船,朝着江岸那边划过去。

  “臣救驾来迟,请圣上恕罪。”

  永历帝朱由榔才刚带着王皇后下了船,便有明军将士前来接应,李定国更是快步走上前来,冲着永历帝朱由榔跪地叩首。

  “晋王请起。”

  永历帝朱由榔亲自上前将他搀扶起来,“此番多亏了卿家前来救驾!不过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关于封赏的事情,等离开了这里再说吧!”

  李定国也不敢怠慢,立即命人为永历帝及王皇后安排马车,再将文武官员及其家眷们接上,让他们在将士们的保护下先一步离开这里。

  “嗣兴,本王命你率三千精锐将士先行护送陛下及官员们离开,途中但凡有任何差池,本王唯你是问。”

  “末将领命。”

  李嗣兴可是李定国的亲儿子,将大部分兵马交到他的手上,自己再留下一千精锐断后,这便是李定国的策略。

  不仅如此,李定国也好奇太子朱慈煊到底是怎么样的。站在江岸这边,他抬起头眺望着江流中那条正驶过来的大船,便隐约看见船上的少年正与缅王莽达并肩而立。

  局面虽如此焦灼,一不留神便会有覆灭危机,可船上的少年仍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如同一颗挺拔的松树般站立在甲板上,待到稍微近一点的时候,还能瞧见他与缅王莽达不时交流,发出些许轻笑之声。

  “这便是太子吗?”

  李定国心中又惊又喜。

  相比起永历帝朱由榔那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飞走的模样,眼前的太子实在是产生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一个惊慌失措,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且没有识人之明,让身边留有马吉翔这样的奸臣;另一个则是临危不乱,即便年龄尚小,面对缅王这样老奸巨猾的人物也丝毫不惧,要知道,在他的身后可是数以万计的缅国兵丁。

  但凡有一点差错,那些缅国兵丁手中的弓箭便会冲着船上射出去,那时候恐怕再厉害的人穿着铠甲也会变得如刺猬一般。

  这种局面下,小小年纪的朱慈煊不仅完全没有当回事,还能站在甲板上与缅王莽达说笑,这样的气度与勇气又有多少人能有?

  “太子若真乃英主的话,我李定国便是鞠躬尽瘁又如何?为这大明天下和百姓们死了又如何?”

  “而今山河破碎,鞑子已经占据了我汉家儿郎大半壁江山,若是不能再出现一个英主力挽狂澜的话,我大明恐怕真的没救了......”

  砰。

  大船抵达岸边,明军将士们上前扶住船只以免晃动,朱慈煊的亲卫们先有一小部分下去,而后再警戒四周,等太子朱慈煊与缅王下来。

  等他们到达的那一刻,江流当中早已经有数艘缅国大军的船只跟随而来。

  太子朱慈煊上了岸,带着缅王莽达行了一段路程,就见到身着铠甲的李定国朝着他走过来,刚到面前,便直接跪倒在地,“臣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煊没想到李定国如此干脆,匆忙将缅王交给黔国公沐天波看管,自己则快步上前用双手扶住李定国的身体。

  “晋王。”

  “勿须多礼!”

  “你是我大明忠臣,今日吾等能离开阿瓦城,也多亏了卿家带兵前来救驾。”

  李定国被朱慈煊搀扶起来,四目相对,双方都有些感激涕零。君臣初次相见,却已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复国的坚定志向。

继续阅读:第十二章 夜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