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光杆司令
酸味芒果2025-07-02 20:003,175

乌云笼罩着天际,深蓝色的海面上,浪花翻涌,数艘中型战船正在扬帆前行。一名身着明朝官服的老者立于甲板之上,海风呼啸而过,伴随着些许雨滴拍打在他的脸上。

  “玄著,为何心事重重?外面风大雨大,还是进去躲避吧!”

  丁继善从后面走出,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张煌言一脸恍惚,被这一搭才从发愣中回过神来。

  “不必了。”

  张煌言摇摇头,“这光景不正如同大明朝的时局吗?风雨飘摇!想一想,从崇祯爷煤山自缢开始,而今已过了十八年,你说,吾等还能光复大明的大好河山吗?”

  丁继善轻叹一声,摇摇头。

  “吾也不知。不过,吾相信有新君在,或许,吾等夺回江南的半壁江山不成问题。即便最终与清廷划江而治,至少也证明吾等这么多年的坚持是有结果的......”

  “新君?”

  张煌言有些恍惚,不由得问出一句,“一路走来,听道之你说过颇多关于新君的事情,倒是令老夫心生期望。只是不知道,这新君与永历皇爷相差几何?若我大明朝廷再出不了一个英武有为的君王,恐怕这江山怕是真的要丢了......”

  这一支船队便是张煌言所率领的义军队伍。

  当初张煌言与郑成功部北上南京之役失败后,张煌言就留在了江浙一带收拢不愿投降的残兵,将他们组织到一起成为了义军。

  就凭借这些义军队伍,一群人一直都在抵抗清军,始终没有放弃迎回朝廷的王师部队。

  而后永光小朝廷派出丁继善去寻找张煌言,经过郑经的帮助,终于在福建一带寻到了领兵逃避清廷追捕的张煌言。此时江浙一带的明廷势力已然被清缴一空,幸得张煌言机智领着部下们逃过一劫。

  得知丁继善奉皇帝命前来寻他的时候,张煌言还是十分吃惊的。当初因为迎立福王朱由崧之事,张煌言一度是被永历小朝廷给排斥的,尽管给他的官职和封赏也不少,可是,他并没有被永历帝朱由榔给信任过。

  只不过因他领着兵马在前线抗击清军,才给予了他诸多荣誉性赏赐,以此方便他在前方为朝廷办事。

  现在永历帝主动禅让也就罢了,新皇帝还主动派身为内阁首辅的丁继善来寻找他,这样的恩德可谓是令张煌言感到些许惶恐。

  他也不明白为何自己就让皇帝给看中了!

  苦苦思索之后没有想出结果,又因江浙地区的大本营被清军占据,干脆领着部众们跟随丁继善前往景线投奔永光小朝廷。

  因为永光小朝廷给予郑经的“延平王”王爵封赏,郑经这一次倒是极为大方,特地给丁继善与张煌言一行借了不少战船,虽然都是被郑部淘汰的东西,不过对于此时的张煌言一行确实极为有用。

  于是,张煌言一行两万余人,浩浩荡荡乘着战船一路南下,他们中途曾在雷州岛短暂停留,而后经过丁继善的建议,一行人决定绕道安南前往景线。

  此前丁继善出发也是绕道安南而行的,尽管安南人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不过在永光小朝廷的重金贿赂下,安南最终还是借路给了永光小朝廷。

  如此一来,他们两万余人的队伍便可避开清军回到景线,也不至于在半路上遭遇到清军伏击。

  正在张煌言一行马不停蹄赶往景线的时候,南明小朝廷的皇帝玉玺再度回到了永历帝朱由榔的手中。朱慈煊当着文武大臣们的面亲自将玉玺还给了永历帝,而后更是搬出了自己的寝宫,干脆住到了一旁的偏殿中。

  尽管名义上不再是皇帝,可朱慈煊的羽林军并未裁撤。实际上也没人敢去裁撤,从沐忠显到羽林军的每一名底层将士,他们都在私下里依然称呼朱慈煊为皇帝,他们也只听从朱慈煊一个人的命令。

  李定国更是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尽管没有做出任何大逆不道的举动,却在众臣面前直言只会效忠朱慈煊一人,多少使得永历帝的面子有些挂不住。

  群臣们亦是如此,大部分人都没有宣誓效忠永历帝,就连文安国这样曾经受过永历帝恩惠的内阁大臣都选择了离去。

  于是,第二日永历帝朱由榔特地召开的朝会上,一共只来了十几名大臣。空荡荡的大殿之上,朱由榔扫视下方不断询问,却依然没有等到其他臣子们的到来。

  就连他最信任的马吉翔,本来是在午时处以极刑的,谁想在朱由榔登基之后的某个时间里,马吉翔竟然在地牢之中“不明不白”地挂掉了。

  如此一来,朱由榔没了心腹之臣,更没了那些支持他的文武官员。所谓的重登大宝,看起来倒像是一场闹剧。

  皇帝的权力说到底也是从下到上的。

  之所以成为皇帝,是因为有人拥戴,仅凭皇家血脉的话确实能得到一些人的投诚,可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放肆!”

  “人呢?人都死哪里去了?为何内阁臣子一个不见?为何六部没有一个人来?”

  底下的臣子们不敢吭声,许多人互相之间交换眼色,却没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一句话。

  还是朱由榔的贴身太监李国泰进入大殿,悄声在朱由榔身边禀报,“陛下,朝臣们都去了太子的居所......”

  “什么?”

  朱由榔听罢气急败坏,在政务殿中大发脾气。

  他一阵猛摔东西,将屋子里的玻璃器皿几乎全都砸了。本以为这些都是贵重之物,冷静下来之后不免有些心疼,却不曾想见到太监和宫女很快将这些物件清扫干净,而后又拿出一堆一模一样的。

  朱由榔愣住了,“难道朝廷现在如此富有?这等琉璃之物也是轻易便能拿出来的吗?”

  困惑不解的他找来一名太监询问,一问才知道,琉璃制品在光武城并不算什么稀奇玩意儿。

  皇帝有时候会御赐给大臣们,百姓们也都能在城中的店铺购买到一些琉璃制作的器皿。

  不过,为了不让这东西跌价太快,朝廷严令不许任何人带出城去,更不允许拿这些东西卖给其他国家的人。

  目前更多的还是大明朝廷与周边国家的官方交易。

  当这玩意儿批量制造起来之后,原本高昂的价值就彻底变了,除了少数制作极为精良的琉璃品外,一般的物件都变得很是便宜。

  听完太监的讲述,永历帝可谓是一脸凝重。当初他昼夜难眠,试图为朝廷寻找一条可以赚钱的道路,甚至还考虑过从百姓们身上压榨,可终究没能想到任何好的办法。

  因而,从他继承大位十七年来,永历小朝廷的财政状况可以说惨不忍睹。

  却不曾想,他的儿子继位之后,仅凭这些小物件就能在短时间内扭转朝廷的财政困局。

  “唉!”

  朱由榔轻叹一声,尽管他很是不想承认,可他不得不承认,朱慈煊在政务方面做得完全不比他差。

  甚至可以说,比他强了太多太多。

  “退朝。”

  朱由榔扔了一句,就撇下那些朝臣们独自离开。没有文武官员的朝廷不过只是一个空壳子,即便他是名义上的皇帝,可也只是被架空的皇帝。

  退朝后的朱由榔心里郁闷得紧,无处可去的他干脆微服出行,打算在这新修建起来的光武城中溜达一下,为了体察民情,朱由榔没有带禁军士卒,只领着李国泰这个贴身服侍他的太监。

  光武城的规划是极好的,自通八达,极为对称。皇帝居住的宫殿虽然不大,可位于城中东侧,东侧过去是一大片山地,地势稍高一些,因而,宫殿在此也确实有居高临下之感。

  往南走的话,则是各种坊市。令朱由榔感到十分吃惊的,则是一种叫做超市的地方,店铺面积很大,其中瓜果蔬菜不少,粮米不缺,肉类也时常有提供。甚至还能在这里买到家用的一些物件,包括朝廷亲自出产的琉璃制品,也能在此处买到。

  城中百姓也不在少数,尽管人不够多,可城也不大,看起来的话客流还是不小的。

  从东到西皆为官员以及百姓的居所,大体上建筑都是一致的,并没有因为是官员们就修得富丽堂皇。越往西城门那边,房屋就越是稀疏,因为过了居民区之后,便是城中大军驻扎的地方。

  明廷的兵力不过五六千,城中可驻扎兵力为两千人,分成几座营地,又在北门西门南门各有固定居所,基本将守城的士卒们都给安排好了。

  北边的话,则是朝廷的各大官署,其中包括制造司与粮草司的衙门都在那里。地方不大,可一排又一排紧靠在一起,衙门里的官吏们也都不断忙碌着自己的事务。

  看到这一处又一处的场景,朱由榔的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儿。他当了十七年的皇帝,哪里做到过这样的事情?不是逃跑就是逃跑,即便有时间,他也根本没有想过去做这些事情。

  此处的宁静与闲适,倒是跟外面的对峙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皇儿怎么就做成了?朕怎么就不行?”

  朱由榔很疑惑,他想不明白这一切,因此,他决定去百姓们家中探望一下。

  “大臣们不支持朕,那是因为皇儿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功名富贵。”

  “可是百姓们呢?”

  “朕不相信百姓们也不忠于自己这个君王!”

  “当初朕从昆明城离开的时候,宁愿将粮草留给百姓们都不烧掉,难道这还不够善待百姓们吗?”

继续阅读:第七十四章 民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