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朕要的是他
酸味芒果2025-07-03 16:293,017

鲁监国朱以海对朝廷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当初弘光小朝廷被清军擒获,处于江浙之地的朱以海便被一群人拥戴成为了监国,虽没有皇帝之名,也仅仅只是一步之遥。

  正巧当时隆武帝朱聿键在湖南一带称帝,使得南明的国土上一下子出现了两个政权!

  两人的血脉关系实际上都差得较远,一个是朱元璋的儿子鲁王的后代,一个则是朱元璋的儿子唐王的后代。

  论血缘亲疏的话,他们跟万历帝这一脉自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只不过当时永历帝还没出现,才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

  因此,以“鲁王”为首的江浙派系,跟以“唐王”为首的郑芝龙集团势力发生了多次冲突,最终以隆武帝朱聿键壮烈殉国,浙江派系被清军赶走而告终。后来鲁王朱以海投奔了郑成功部,只不过,郑成功部一直都是不怎么待见他的。

  郑成功连永历帝这样万历子孙的正统血脉都不愿搭理,怎么可能会在乎朱以海这个血脉关系疏远的监国?

  只不过,毕竟朱以海身上还有着大明藩王的身份,郑成功虽然不待见他,却也不至于对他怎么样。

  众臣心中担忧,以为是朱慈煊想要清除自己的阻碍,从而使得反清的势力全部都唯他马首是瞻。一旦永光小朝廷也陷入内斗之中的话,一切可就步入先前隆武帝与鲁监国的后尘了!

  南明小朝廷这么多的政权,若非内部不断争斗不断互相倾轧的话,何至于到现在这样的局面?

  “皇上所要的人可是鲁王?”

  丁继善小心翼翼问了一句。

  尽管这关乎皇家之事,可作为朱慈煊的内阁首辅,他还是想站出来劝告一下。或许是心中急切害怕皇帝走了歪路,未等朱慈煊做回答,丁继善就继续说下去,“若是鲁王的话,臣恳请皇上暂时不去理会此事。”

  “皇上乃神宗的曾孙,是大明的正统血脉,鲁王亦是大明藩王,却非成组一脉,而是来源于太祖。先前他能被臣子们拥立,不过是因为臣子们害怕大明没了朱家血脉,而今朱家血脉尚在,皇上何必针对鲁王呢?”

  “臣恳求皇上三思,此事日后自有处理的机会,何必在局势未明的时候去互相倾轧?”

  众臣听丁继善这样说皆是一副认同的样子。

  就连李定国与白文选,也因丁继善这番话露出了赞赏的眼神。经过孙可望那件事情之后,不论是李定国还是白文选,都不希望再出现同室操戈的情况。

  这对于一个政权而言绝对是致命打击的!

  朱慈煊听到丁继善这样说倒是愣了一下,又瞧见李定国与白文选等人的神色,便知道他们是误会了自己。

  “诸位爱卿,你们想多了!朕想要的可不是鲁王,而是张煌言。”

  “张煌言?”

  皇帝此言一出,众臣们纷纷惊愕。张煌言的名字他们可实在太清楚了!这人此前也算是鲁监国手下的一名能臣,不过他并没有拥立鲁监国,因此,即便在朱以海就任监国之后,也没有得到心腹般的待遇。

  后来他倒是与郑成功部多番联合,也在江浙一带坚持抗清。此人可谓是忠臣一个,不论是能力还是品行都没得说。

  尤其是郑成功举兵进攻南京一战,张煌言率六千军卒一路北上,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与政治才能。

  堪称是南明最忠心的儒将。

  此时的张煌言,不出意外仍在江浙一带继续抗击清军。

  朱慈煊在原本的时代就听说过此人的名字,得知张煌言而今正值壮年,不过四十二岁的年纪,早有了将他收拢到永光小朝廷的想法。

  若有这样文武兼备的臣子前来辅佐,恐怕永光小朝廷的局面会大有改善。

  “皇上,若是您想请张煌言过来的话,臣愿亲自前往。昔日臣与他有过一些交情,若臣出马的话,或许成功的可能会更大一些。”

  丁继善道。

  朱慈煊可没想到他会站出来,毕竟,他找张煌言过来,可是要取代丁继善的内阁首辅地位。丁继善虽然也有一些能力,可在武功上的认知不够,不足以支撑朝廷此时的军事调度。

  “丁阁老果真愿意吗?若是这般的话,那朕倒是希望阁老走上一遭,将张煌言给朕弄到......不,请到景线来。”

  “臣定然不负皇上重托。”

  “好。既是如此,爱卿一并将敕封的诏书送过去吧!”

  “臣遵旨。”

  ——

  ——

  阿瓦城的王宫中,缅王莽达正在接见清人使者。相较于对待永光小朝廷时的傲慢,莽达对于清军吴三桂部还是十分客气的。

  而今清军打下了大明原本的多半江山,一路势如破竹,就连永光小朝廷和郑成功部都只剩下一丁点的地盘。尽管此前磨盘山一战输了,可清军的实力仍旧不可小觑。

  若摆出对待永光小朝廷的态度去对待清廷,恐怕阿瓦城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清人的地盘。

  “吴将军,平西王此番派你前来所谓何事?你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不妨直言吧!”

  缅王莽达与使者吴国贵聊了一阵,将王宫中的御茶封上,好一阵赔笑,这才开口问了出来。

  吴国贵见莽达如此直接,干脆也直言相告,“不劝缅王,此番王爷派我前来,正是希望跟缅国合作的!”

  “合作?”

  “正是。听闻此前缅王被明人挟持过,而后又遭遇过明人的伏击。而今王爷打算派大军前去围剿明廷,可碍于吾等不熟悉地形,希望邀请缅国一同出兵。”

  “王爷说了,事成之后,吾等只要永光帝及其臣子的人头,其他的东西,不论是财物还是女子,都可以交给缅王,任由缅王处置。”

  缅王也不蠢,清军向来蛮横,真有好处了怎么可以轻易带他去?于是出声试探地询问,“贵部数万大军,想来一个小小的明廷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缅国兵力不多,实在难以支撑这样的大战!更是不敢与天军一同争功!”

  吴国贵也没想着缅王立刻能答应下来,继续开口劝说下去,“缅王,我知道你心有疑虑!”

  “其实不妨告诉你吧!此前我部有一万余大军由将领胡国柱擅自带出去,结果轻敌大意不小心中了明军的埋伏,此番虽于我军算不得什么,可毕竟有一万多的精锐!”

  “朝廷正打算调派王爷去南面清缴明郑大军,如此一来,留守在此地的兵力自然捉襟见肘。所以,王爷才让本将前来与缅王联合,希望一同剿灭明廷。”

  “此举于我大清有利,于缅王定然也是有利的。明廷在此地多待上一日,尔等便有一日威胁,如猛虎卧于门前,随时可以上来撕咬一口,缅国这样能安分下来吗?”

  “万一哪一天明军物资短缺,又前来劫掠缅国怎么办?缅王难道就不担心吗?”

  吴国贵的话可谓是戳中了缅王莽达的心窝子,当然,真正让他在意的不仅是明廷所带来的威胁,还是此前朱慈煊给予他的侮辱。尤其是朱慈煊耍了一点小小的把戏,竟然将他与六大家族都给哄骗了。

  那可是一百万两银子!

  在缅王莽达看来,这些钱可都应该是自己的。若是能将明廷一举拿下的话,那么,这一百万两银子就会进入自己的小金库!也正好可以解决明廷这个横在前门口的巨大威胁。

  尽管心中已经有了出战之意,可缅王还是没有立即松口,而是故意焦虑的样子,在吴国贵面前道,“不瞒将军,本王的国库之中最近有些紧张,明廷此前来投奔我们,可是没少浪费我们的粮食......”

  吴国贵哪里不明白缅王的意思,心中暗骂一句“老狐狸”,便将此番一同带来的东西交给了缅王。

  “来人,将那些东西抬上来。”

  吴国贵的亲卫们将几个木箱子抬上来,打开让缅王莽达一瞧,缅王莽达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这里是十万两白银。”

  “是王爷送给缅王的礼物!此番还望缅王及时出兵,待到吾等一起拿下了明廷,那里还有更多的钱财等着缅王去取!”

  “好说好说。”

  缅王莽达此时眼里只有白花花的银两,哪里还顾得着出兵的事情?不过,吴国贵这些钱也不是白给的,以平西王吴三桂的名义,很快与缅王莽达签署了一份一同出兵的合约。

  两人还击掌为誓,共同约定出兵的时间与日期。待到一切完成,吴国贵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看着缅王莽达贪婪的模样,吴国贵眼中闪出一道狡黠的目光。尽管清军并未向缅人发起进攻,可吴三桂部的将领们早已经有了想法,西南诸国的兵力和战斗力都不怎么样,若是来日吴军有了谋划,那么,西南诸国便是他们的财政赋税之地。

  “待到尔等与明军两败俱伤,吾等再坐收渔翁之利!到那时,你吞下去多少都得吐出来!”

  “一个小小的藩属国,敢吞下我部三十万两的银子!当真是活腻味了!”

继续阅读:第五十七章 大战将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