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兵部左侍郎张煌言,率两万忠于大明的军民前来投奔,路遇安南大军阻挠,所幸有惊无险顺利寻到朝廷。而今臣请皇上检阅大军。”
光武城的城池上,张煌言身着大明官服冲朱慈煊跪地行礼道。在全军安定下来之后,家眷们居住在城中,士卒们则由皇帝亲自检阅。此举不仅是一场鼓舞人心的仪式,也是张煌言正式交出兵权的第一步。
“朕已经准备好了,张爱卿,请吧!”
“臣遵旨。”
张煌言高居城楼之上,将军令通过令旗官传递下去。站在城外的一万大军早已经组成五个方阵,此时正从左至右缓步行军,摆出阵势来让皇帝看得更清楚一些。
每一道旗帜挥舞起来,下方的士卒们就跟随节奏变幻阵型。城头上可不止是朱慈煊在观摩,朝廷的文武大臣们也已应邀前来,李定国与白文选更是早就收到消息,两人亦对这样宏大的场面感到极为期待。
“不错。这些兵卒一瞧便知道,都是经历过战事的。”
“虽不足以称之为精锐,可稍加训练的话,这支队伍定然可以成为与吾等一样的精锐之师。”
李定国与白文选一边观看一边议论着。
文武大臣们也都在私下议论纷纷。朱慈煊站在最高处的位置,一边观看着,站在他身旁的张煌言一边解释。
“皇上,此番臣共领一万一千零三百五十一名士卒顺利到达,共带来约莫七万九百零一两的饷银,军中马匹为三千零一十八匹,披战甲者五千一百一十五人......”
张煌言对他率领的人马十分清楚,完全凭借脑子里的记忆在给朱慈煊讲述。待到检阅大军的仪式终于结束,张煌言这才跪地叩首,“皇上,大军已检阅完毕,臣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如何处置如此多的兵力,皆由皇上与朝廷做主。”
朱慈煊很是欢喜,将张煌言给搀扶起来,一脸欣慰道,“张爱卿,这一次你可真是来得及时。”
“朕有太多话想跟你说,不过现在不是好时候,待到傍晚时分,朕再亲自设宴邀请你。”
“臣不胜惶恐。”
该私下里说的话说完了,朱慈煊突然正色起来,朗声道,“张煌言听旨!”
“臣在。”
“张煌言忠心为国,不远千里令大军前来投效,此举朕心甚慰。特赐你入阁,同时兼领兵部尚书的职务。”
“臣叩谢圣恩。”
原本的兵部尚书是白文选,不过在张煌言到来之前,他就已经将这个职务给让出来了。而今朱慈煊正式将兵部尚书给了张煌言,也意味着朝堂上的势力终于变得互相牵制起来。
以前朝廷是凭借李定国与白文选的兵马才能维持下去,可现在不一样了,张煌言带来的兵马加入朝廷后,朝廷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本钱,毕竟,这些人可是不认李定国与白文选的。
对于一同跟随而来的将士们,朱慈煊也丝毫没有吝啬,直接大手一挥,宣布了一道命令。
“传令下去,给新来的将士们一律先发放三个月的饷银。”
朱慈煊此话一出,其他人还没觉得有什么,倒是张煌言一下子紧张起来。他不知道朝廷的收支如何,却清楚三个月的军饷不是一个小数目。
“皇上,朝廷有这么多钱吗?若是钱财不够的话,不如先发一个月的吧?”
在命令正式宣布之前,张煌言拦住了朱慈煊。不料他的话引得一旁的李定国与白文选忍不住笑出来,李定国更是主动走上前去,先对着朱慈煊拱手行礼,而后才跟张煌言搭话。
“张玄著,你这可是小瞧朝廷了!别说是三个月的军饷,便是一年的军饷我军都已足矣!”
张煌言大惊,“朝廷这么有钱的吗?”
“这还是多亏了皇上。若不是皇上英明神武,朝廷别说是一万大军,恐怕是五六千人的队伍都是养不起的。”
张煌言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一时间实在是有些五味杂陈。其实他带来的这几万两银子,还是当初他跟承袭了延平王爵位的郑经借来的,就这点钱还是耗费了不少的功夫,几乎是磨皮嘴皮子才借到的。
大军在路途中也是需要花钱的,张煌言为了能给朝廷多些银子,一路上可是没少吝啬,好不容易积攒下这么一点家底,本以为可以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却不曾想,朝廷压根儿就不缺这些钱。
以李定国的口吻来看,张煌言估摸着朝廷恐怕怎么也有几十万两白银的积蓄。否则的话,光是养活这些百姓们就已经很是艰难,更何况还要养一支上万人的大军。
傍晚时分。
张煌言接到皇帝邀请,亲自入宫参加晚宴。与他一共前来的,还有朝中的文武官员们。永光小朝廷的官员可也不在少数,尽管占据中枢的并不多,甚至连闲职部门的都已精简,可是,相对只拥有景线这丁点儿大地盘的他们来说还是有些庞大。
“唉!如此多的官员,即便只是偶尔设一次宴会,恐怕耗费的银钱也绝不在少数。”
“朝廷虽然颇有些更新气象,可有些地方还是没有改变。”
张煌言不仅有些失望。
他想起自己当初在弘光朝廷的时候,中原战事都已经到了那个地步,朝堂上的大佬们却依然在内斗之中,更糟糕的是,这些人整日沉醉于风花雪月,根本没有在意弘光朝廷真正面临的问题。
奢靡腐化的生活不仅影响到臣子们,也让从中原逃出来的弘光帝逐渐忘却他的任务,因而,最终弘光朝廷白白浪费掉一年多的时间,在几乎没有太多部署的情况下,弘光朝廷最终一触即溃。
而后张煌言又去了鲁王朱以海那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鲁王朱以海比起弘光帝也不遑多让,奢侈的生活享受可谓是一样都没有落下,即便那时候的鲁王小朝廷已经没了多少银钱。
想不到,今日的朝廷亦是如此。
一顿晚宴没什么,怕的是,群臣们都沉浸在这暂时安宁的氛围之中,而忽略了来自清廷的威胁。
“若朝廷奢侈糜烂,那么,我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而无动于衷的。”
张煌言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入了宫门之后,张煌言继续往前走,令他稍感欣慰的是,光武城的皇宫并不算大,也绝对不算富丽堂皇。从此番可以看出,皇帝绝没有为了修筑宫殿而耗费民力。
来到宴饮的宫殿后,张煌言又仔细打量了一阵,让他更加感到意外的是,此处地方并不大,仅仅能容纳下七八张桌子而已。本以为会有的宫廷舞蹈节目根本没有出现,群臣们也都十分熟练,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一一坐上去等待宴会开始。
一切如此简单,没有繁琐的仪式,也没有长篇大论。
待到文武官员们入席之后,饭菜接连送上桌子。出乎张煌言意料的是,餐桌上的菜肴确实很是丰盛,却绝对算不上奢靡。
坐在他身旁的丁继善继续看出了张煌言的疑惑,一边开口打趣,又一边为他介绍,“玄著,你可知道这道菜叫什么?”
张煌言摇头。
“此乃土豆,是皇上领着百姓们种植出来的新式作物。此物产量极高,且极易生长,在此地不过两三月便能成熟.....”
“此乃甘薯,味甘甜易饱,入口松软香甜,老夫最喜欢的便是此物,就老夫这牙口,吃这东西可是一点都不费劲......”
丁继善一一为张煌言介绍饭桌上的新式作物,听得张煌言可是一愣一愣的。一些东西他曾在郑成功那里见到过,却并未见郑成功部大面积种植,而今朝廷种植了这些东西,张煌言才知道这些东西原来是可以食用的。
菜肴已经全部都上满,除了新式作物外,还有野菜与野兔等当地美食,可谓是丰盛无比。大臣们平日里也很少一起吃到这些,都显得很是欢喜。
正巧此时,宫人们将碗筷也一并送了上来。这一下,张煌言可真是被吓到了。
“琉璃碗?”
张煌言一脸惊诧,原本对皇帝和朝廷的好印象,一下子坏了起来,他的声音有些愤怒与不解,对着一旁的丁继善问出一句,“道之,难道朝廷平日里都是如此奢侈吗?”
丁继善笑得白胡子乱抖,一旁的内阁臣子们也都忍不住笑出声。
“张玄著,此物是琉璃碗不假,可并不是你想的那般!在其他地区,此物或许是极其珍贵之物,可是在这里,此物制作的成本不过才几文钱而已!”
“不错,张大人,这都多亏了皇上!若不是皇上有制作此物的方法,恐怕朝廷如今连饭都吃不上......”
“多亏咱们遇上了如此英明神武的皇上,否则的话,如今恐怕还是风餐露宿啊!”
臣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听得张煌言彻底呆住。一路上丁继善给他讲过朝廷的一些事情,可两人并未说太多,如今真正见到了新奇的一幕幕,张煌言才发现朝廷似乎跟自己想象中的有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