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她本不用太吃惊。
要真信了“世家洁身自好不取无意之财”的鬼话,这世间也没那么多被逼卖儿卖女的人了。
把这事放到一边,黎锦先看造纸坊。
程九自陪着皇帝去京城后,据说迷上了聚味楼的新戏,一直没来。
他一直不大靠谱,程家人也是知道的,所以即便纸坊要完工这样的大事,也没人通知他,在此负责的,唯程九那位族兄。
黎锦到后,他那位族兄接着,亲自领她到处看了看。
这个地方完全按照黎锦设计修建,正对着马路的是大门,大门进去有个大院子,院子两边,一边是仓库,一边是宿舍加食堂。正中是办公区,在办公区后面再有个后院,后院分两部分,一部分也是宿舍加生活区,另一部分就是造纸坊的核心加工区,黎锦按照造纸的工序,将加工区分成若干加工间,正中天井一样的地方,修了几个大大的水池,通过水车,引了河里的水进来,污水排放,也有专门的管道和排放区。
为了怕造成污染,黎锦还在屋后建了污水处理池,因着她实在不懂这方面的事,暂时她处理污水的办法还十分原始,那就是用砖石、沙粒、木碳、石灰等分层过滤吸附再行排放。
有没有效,只能留待时间去验证,黎锦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一开始便给人树立一个观点:污水不能任意排放,必须经过相关处理。
程家人不知此一项要增加多少成本,黎锦怎么说,基本上他们就怎么做。
除了污水处理池,造纸坊还建了化粪池,化粪池也不是一般的化粪池,黎锦同样经过改建,这样,造纸坊产生的这些人工肥料,经过简单发酵后,需要的时候,就会经过管道流入前面的地里。
省时、省力,省心,还干净,卫生。
所以这里就要特别提一下古代的排水管,她以前还想着用什么竹子,out了!人古代人民的陶制排水管做的又漂亮又结实!
因着造纸坊有加热炉,黎锦还内置了一条加热管道,给前面的办公区和宿舍区都铺了地暖!
黎锦最感兴趣的也是这个,因为此处地暖的成功,关系到以后她新家的修建,关系到她以后的生活质量,所以她问得特别仔细。
程九的族兄也很是耐心地陪着她,末了赞道:“此处虽无花园楼台,其巧思却胜许多皇家庭院……四郎大才!”
黎锦挠着头,笑得憨憨的样子:“不过苦惯了,想尽可能过好点罢了,还不知能不能用,万一不能,得请程郎君不嫌某多事才好。”
程九的族兄笑笑,然后两人一致约定,尽快开工,试用。
开工就要招人,程家的意思,造纸术算是家传技艺,来这做的工人,最好是签死契的奴隶,黎锦没同意:“即便技艺流出又怎样?一家独制,永远抵不上百家争芳。”看他要反驳的意思,她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又问,“造纸一技自出现至今有多久?为何一直裹足不前,纸价贵若黄金?百年战乱,甚至一度朝廷无纸可用?某之愚见,唯技术封闭耳!因此,纸坊需要用人,某不会用签死契的奴隶,当然,也不能做善事,该签的契约,总还是要签的。”
她把现代用工那一套说出来,程九的族兄先还满腹意见,及至听完,看着她情绪复杂地叹道:“徐郎之见识,某不及甚多矣!”
依了她。
黎锦在纸坊开建过程中就让人有意识去周边村落做招工宣传,现下建成,干脆就请了程家的人,会同庄头拎了锣,一路敲敲打打去招人。
因为娃娃到底年纪小,纸坊这的负责人,除了娃娃,黎锦还把素白给安排过来帮忙压阵。
负责的是女子,招的工人,自然也优先考虑女工,黎锦先还担心招不到足够的人,谁知庄头敲着锣跑了三天,在镇上开集时又蹲了一天,第四日,应聘者如潮水。
黎锦田里的事正在关键期,可招聘也不能放下,考虑过后,到底将田里的活交给秋葵和点红,她耐着性子,待在纸坊。
一开始,黎锦还以为古代的妇女才出家门,大概会比较害羞,都做好了耐心细致的准备,后来……emmm,只能说是她图样图森破。
害羞的也有,但更多的,能活过战乱,还能出来做工的,都比较彪悍。在她们看来,黎锦一身布衣短衫,讲话斯文有礼,样貌堂堂,一看就身娇体软易推倒,那些人在问清楚卖身为奴和签契上工的区别后,十分痛快地签下契纸,然后就开始调戏她。
没错,就是调戏。
人千金小姐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她们相当直白。
“小郎君,你结婚了吗?”这是某妇女,签契纸(其实就是按个手印)的时候,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黎锦:“……没有。”
那位妇女同志就用老母亲般的笑容看着她:“郎君如此一表人才,十里八乡的妹纸见到,得多欢喜呀?”特别自然地给她做起媒来。
黎锦:……
搞得她以为自己招了个媒婆,暗戳戳问陪在一旁的庄头娘子:“这位阿嫂……可是专司做媒?”
好在庄头娘子摇头:“并不是。”邻近村里几个人,她竟也认识,说,“刘娘子有一妹,生了十个女儿……”
行了,女儿多,单身的也多,战乱年代,男多女少。
让黎锦比较惊讶的是,这家十姐妹,居然都活下来了?
庄头娘子答:“因其家主乃猎户,也是屠夫。”
不管什么时候,猎户和屠夫,总比一般的人,日子要稍微好一些。
做媒的阿嫂过后,又来了想自荐枕席的,黎锦因见她说话矫揉造作,不想要她,那位就扯着黎锦的袖子:“郎君缺人浣衣否?缺人做饭否?需人暖被否?”脸上酒窝笑出两个甜甜圈,整个人往她身上倒,“奴都可以呀。”
黎锦给吓得,她实际是个女的她都面红耳赤。
程九的族兄在旁边看戏看得哈哈大笑,素白因为知道内情,也忍不住掩嘴笑得很欢乐,还是娃娃那个贴心的,站出来老彪悍地把人赶走,后来还直接搬了个凳子坐在黎锦身边,虎视耽耽地看着每个来面试的人。
造纸坊规模并不很大,第一批黎锦只招了十六个人,十六个都是女工,至于负责出货、砍料以及纸坊安保的男工,皇帝派来的兵士,这段时间有一队就在纸坊帮忙,人品、能力什么的已经很了解,和他们商量过后,即选了六人让他们留下,正式成了纸坊工人。
用工不多,待遇还好——有月钱、包食宿,所以一天就招满了。
之后培训上岗,男工简单,交待一句即好,女工这边,黎锦脸嫩,招聘上的,多是上了年纪的妇女,所以,即便她一身男装打扮,也没人讲要什么避忌。
也是因为脸嫩,黎锦怕招架不住这些大妈大婶,培训第一天就把规矩立下了,还扯了程家大旗:“纸坊是京中程家的纸坊,因与此地结缘,念大家日子艰难,故而将纸坊建在此处,盼诸位能珍惜机会,好好做事。”把规矩念了,奖惩等也都说了,然后和娃娃带着她们做事。
造纸大体分成六道工序,十六个人,黎锦按工序难易分成六组,暂时也不搞什么两班倒三班倒,就一班制,辰时上工酉时歇,做六天休息一天,出货质量好的有奖,不好的罚,连续三次出货质量不过关或者违矩三次及以上者,辞出。
她说话也不板着脸,细声细气的,但因着有丰厚的奖励和严厉的处罚摆在那,倒也无人调笑,不管黎锦还是娃娃示范时,她们都听得很认真。
刚开始,各种备料,待料备齐,造纸也就正式提上日程,黎锦每道工序都亲自上手试过,感觉甚好,连地龙都是能用的。
程九的族兄一直守到第一批“厕纸”出库,眼看着纸坊从招工到开料再到一步一步完善正规,初初见识现代制造业流水线分工合作的程家郎君,彻底惊到了。
拖了一车纸回到京中,进京第一件事就是找程司空,把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说与程家这位大佬听。
程司空听罢,捋着美须髯说:“此子竟有如此见识,实属不凡。”撩起眼皮,眼神铮亮看过来,“你说,那位杜四郎尚未婚配?”
“然。”
“这样,你从家中择一旁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