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掀桌
桑妮2021-11-10 09:522,532

  因为村民们整的这一出,黎锦都懵了。

  不自在是一回事,特么皇帝要是知道她装神弄鬼,会不会砍她的头啊?

  总之呢,这种事还是不要往自己身上揽的好,黎锦忙不迭让他们起来,摆手说:“诸位此言差矣,是大家的福报到了,与我何干?要谢,就谢谢皇帝陛下吧,是陛下终结了战乱,让我等可以免于流离,安心种田,这才有今日之发现。”

  村民们一想,也是啊,若还是以前那样,动不动跑来一串匪,或者,又来一窝兵,抢他们的东西,抓他们的人,把他们赶猪崽崽一样往山上赶,哪里有心情好好种田?便是种,也是随便撒点种子,有得收就收,没得收,干脆就荒在那里了。

  朝不保夕的年代,种田都是奢侈。

  也就是黎锦的田地,因有上面有人照拂,便是经过匪年兵祸,也很快收拾出来,自有人保证它们能种得下去。

  这也就导致了,为了能让她的田有人种,便是正规征兵时,只要不是特别缺人,她家的佃农都可以免于兵役,因此村里人到最后,都要来佃她家的田地,没有佃到的,也是因为地实在不够了,才只好随便挖两块地自种着。

  秦帝入京后,这一带虽然偏僻,终究离京城不远,所以皇帝也曾经派兵来肃清过,打那以后,这一带才真正安稳了下来。

  去年一年,都没出过什么事。

  所以黎锦这一说,村民瞬间心领神会,转而隔空拜向京城方向,一下一下叩谢皇帝陛下,谢陛下皇恩浩荡、洪福齐天、贤比尧舜……

  一时全是称颂声。

  黎锦忍不住抹了抹汗,带着秋葵溜了溜了。

  走到村口遇到干活回来的娃娃和姜嬷嬷等人。

  连干了三天活,姜嬷嬷等一行彻底萎了,虽然是为人奴婢,她们向来都很有优越感,现在优越感也没了,穿的都是旧衣布鞋,脸上不缚粉了,嘴巴也不涂红了,头上更是一点佩饰都没有,一天活干下来,个个耷拉着头,披头散发,衣裙肮脏凌乱,和她们曾鄙视的农妇也没什么区别。

  看到黎锦,都有气无力地上前行礼,也高姜嬷嬷还勉强端着仪态,且问了一句:“娘子自那处来,可知缘何喧声四起?”

  黎锦笑道:“是水库那,竟掘出了一口好水,大家很是欢喜,正……”还没说,姜嬷嬷身后的小丫鬟们突然尖叫着避开,其中一个更是斥道:“恶心!滚开!”

  黎锦不语,脸色淡了下来,望过去,人群外,露出娃娃委屈失落的脸。

  旋即叫她过来,她这才注意到,小家伙手上竟提着好几串蚂蚱。

  “怎么这么多?”

  娃娃原还怕她害怕,提着蚂蚱的手拼命往身后藏,看她感兴趣,这才笑了,献宝一样把那几串蚂蚱提到面前:“娘子,这是好东西,小鸡崽崽们可喜欢吃了,我捉来,便是帮娘子喂它们的。”

  黎锦点点头,接过她手中的蚂蚱。才开春没多久,蚂蚱个头并不算大,但是这么多……她一边看一边问:“山上这个多吗?”

  “多。我一捉就有一大串呢。”娃娃并不理解黎锦问话的意思,还很高兴山上蚂蚱多的样子。

  黎锦叹口气。

  农业社会,蝗灾是个很大的问题,古代每一次严重的蝗灾,于国于民,都是灭顶的灾难。

  看来,她还得加强蝗虫监测。

  “拿去喂吧。”黎锦把蚂蚱串串还给娃娃,也没心和姜嬷嬷等寒喧,让她们去村中吃饭,自己径直回了家。

  到家她已经想出要在哪几个地方弄蝗虫监测点了。

  她大学不是学这个的,所以如何有效监测,如何治理,根本没数,唯一有的经验,还是大三时听过的一堂公开课,在公开课里,老师讲古代和现代农业发展时提到了治蝗一节。

  当时还放了个很有意思的生态治蝗的记录片,就是农科站的工作人员鼓励草原上的牧民们牧鸡治蝗,发现哪里蝗虫密度高了,就让牧民带着鸡吃到那,蝗虫吃完了,鸡也长大了,可以出栏了。

  可以说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

  黎锦觉得,自己也可以试试。

  她把手上现有的细白纱布全翻出来,裁了做成好几个蝗虫密度的监测工具。次日,村民们还沉浸在水库出水的兴奋中,黎锦把庄头娘子叫了来。

  “昂?娘子想请我家两个小子帮忙牧……牧鸡?”她还重点问了一下,“确实是牧鸡?”

  家里的孩子能帮娘子做活,自然是千好万好,可这鸡要怎么个牧法啊?没听说过呀。

  及至听了黎锦的打算,庄头娘子:……

  娘子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头!

  她只好劝:“真到蝗虫成灾,那点鸡,也吃不了多少哩。”

  黎锦笑:“我知,因而要先预防。”拿出自己做的简易版监虫工具,她诚恳道,“如今人祸已息,世道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可不能再来什么天灾了。让你们家的两个孩子帮我牧鸡,顺便监测虫情,既是未雨绸缪,也是想喂些鸡多些收入。”种田也费钱啊,尤其她想规模化种植,更加费!“自然的,我也不止只喂那几只鸡,既有大事要办,我想着再买些蛋回来多多孵小鸡,这些鸡都交由他们养着,我也不亏待他们,每月予他们一百钱,待鸡崽长大,一百只鸡,可予他们十只。”

  庄头娘子都被她的大方惊呆了,回去后和自己男人叹:“娘子……手忒松了。”还猜测,黎锦之所以会失婚,怕就是手太松,婆家嫌她太败家吧?

  当然了,败给自己,庄头娘子还是很喜欢的,尽管不理解,她还是欢喜帮自家孩子把这份工作接下了。

  对于黎锦来说,用孩子做这些事,实在是没得办法的办法,没人啊!

  成年人种地都不够数,哪来的劳动力做这个?

  事不到临头,蝗虫不真的成灾,预防?别闹了。

  好在庄头娘子家的两个孩子年纪虽小,但是做事很是麻利可靠。

  黎锦带着培训了一天,叫他们如何放网监测,告诉他们,一旦网里的蝗虫,不管大小,超过15头,那就是要警惕,要让鸡崽崽们多在那一块吃虫子。

  教完监测,黎锦又教他们如何牧鸡,现下只有十头鸡,先喂着,每天保证鸡崽们在外面待够时间,同时又要通过定时定点喂食,让鸡养成按时回家的好习惯。

  先把这些鸡养熟,等新的买回来,老鸡就可以带新鸡了。

  *^_^*

  阿布——庄头家孙子的名字,听说要让鸡养成好习惯,他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竹制的口哨,吹了特响亮的一声,“我可以吹这个,”他说,小脸上满是得意,“我家阿牛听到这个,不管多远,都知道来找我。”

  “如此甚好。”黎锦笑,可恨她是实穷,拿不出什么好奖赏,只能一人给了块麦芽糖,勉励他们好好干。

  决定要牧鸡治蝗的第二天,黎锦就让兵士专门骑马去镇上,买了一百个蛋,一百只小鸡回来!

  买回来的蛋都放给庄头家的老母鸡帮忙孵化,余下的就全交给阿布兄妹,让他们领着满山头吃虫子去。

  幸好村里空屋还有两座,破是破点,暂时关个鸡鸭完全不成问题。

  当然,治蝗不能靠她一时一地,最有效的还是由政府来组织,所以她打算抽空写个折子,让皇帝重视派发任务下去。

  但折子写了,一时半会儿也递不上去,更急的事来了。

  下雨了,要准备育种了。

  只她种还没育出来呢,姜嬷嬷先掀桌了!

  她,带头不干了!

继续阅读:第八十八章 不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爷,王妃又在搞事业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