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企业改制
爱吃果冻橙2025-07-28 15:412,160

  日本人带着四十万走了,李国强靠着本来就是给日本人的四十万拿下了农机厂,他本来准备了一百万,如果不是那个突发意外。

  李国强收获了一群拥护他的工人,孙卫国如果不是亲眼见证这一切,他很难相信这一切都归功于李国强貌似天生的领导力。

  农机厂又恢复了生产,每个人身上仿佛都有无穷的干劲,以前全是能偷懒就偷懒的农机厂风气一下变成谁偷懒会被其他人唾弃,这也得易于每位工人的主人翁意识,把工厂当自己家一样爱护。

  不过李国强知道这样的为爱发电持久不了,必须要给他们一些切实的福利才留的住人。

  李国强接到上级的通知,农机厂要实行改制,改为股份制,这意味着农机厂将完全走向市场,不再受政府的保护。

  但李国强这种从市场经济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油条又怎么会害怕将农机厂交给市场,相反进了市场,他更如鱼得水。

  他再一次召开全体工人大会,李国强在会上宣布了几条规章制度。

  “第一条,重新启用废止已久的工会,工会成员不能由管理层兼任,应由一线工人组成。”

  “第二条采用底薪加奖金制,哪个车间超额完成当月规定任务量,则予以奖金奖励。”

  “第三条以入厂时间为基础,免费发放股券,入厂时间越长者获得的股券越多,此股券不准买卖交易。”

  前两条工人们都能理解为对自己给自己的权益,唯独最后一条无法理解,他们不明白股券是什么。

  直到李国强拿出三千块钱,说:“总共发出快一千张的股券,这是这个月的股券收益分成三千块,也就一张股券可换三元钱。”

  会场一下沸腾了,在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也才十几块钱的情况下,大部分平白多了三元,谁能不高兴。

  不过最高兴的还属老张,他几十年的工龄,一下能领上百元,简直乐的合不拢嘴,周围的人羡慕的看着老张,有人调侃道:“老张,你现在还走不。”

  “不走了,不走了。”,老张一个月能有这么多钱,他巴不得多干几年。

  被开除的赵学兵投靠了沈兴邦,沈兴邦知道赵学兵也没什么本事,干脆就让他天天蹲在农机厂门口,了解李国强最近的动态。

  赵学兵见农机厂的工人们下班个个乐乐呵呵的,拦住一个以前的同事问:“老齐,怎么看你眉飞色舞的?是又有什么好事了吗?”

  “肯定是好事啊,你看我手上。”,说着老齐拿出手上的十来张股券。

  赵学兵顿时没了兴趣,“我以为是什么呢,几张破纸把你高兴的跟捡到了宝贝似的。”

  “这还真是宝贝。”,老齐得意的说:“这一张抵三块钱。”

  赵学兵心动了,“你这哪搞的,给我也来几张。”

  老齐将股券放进口袋里,说:“这你就别想了,这是我们厂长发给我们厂里人的,按工龄一年一张,你又不是我们厂的。”,说完老齐看也不看一眼赵学兵。

  赵学兵骂到:“呸,牛气什么,我要是还在厂里,比你还多三张呢。”,接着赵学兵又改口,“我才不稀罕这几十块钱呢,兴邦哥迟早要把你们整垮,到时候你们就哭吧!”

  人总是这样,离开一个自认为很烂的地方之后发现那个地方变好了,反而接受不了,总是希望踩那地方两脚,找补回来,证明自己没吃亏。

  “给工人们发股券?”,沈兴邦听完赵学兵的汇报,也搞不懂李国强到底哪根筋搭错了,一个拿工资,一个发工资,拿工资的替发工资的做事情,怎么还另外发钱呢?

  “有这钱不如给农机降降价,多占点市场份额。”,沈兴邦没成想日本人来了都没收拾掉李国强,那既然坐到了一个桌子上,就明牌打吧,我沈兴邦也不怕谁。

  沈兴邦问赵学兵,“对了,那个他们那边保修和培训什么的你打听到了没?是怎么个情况?”

  “打听到了。”,赵学兵解释道:“听说是农机坏了就可以拿去修,前三年换零件不要钱,后面只需要付零件的钱,培训就是给买家培训一个开农机的人,就省的他们再花钱去雇农机师傅。”

  沈兴邦摸着胡子,咂摸出味来,“李国强真是精明啊,这样一来,农机坏了买家不仅不会抱怨,反而会感叹他们家的政策好,既然这样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沈兴邦面露凶光,“李国强你不是保修嘛,我让你天天修农机去。”

  李国强此时还未预知到危险的来临,倒不是沈兴邦整的幺蛾子,沈兴邦,李国强还从来没看在过眼里,真正的危险是李国强从台湾走香港进口的那一批农机。

  这些天,黄鸿宇回到台湾,一直在抓紧时间生产机床,并且让心腹护送第一批机床经香港走海关送进内陆,因为当时正处台湾戒严时期,凡是和大陆有交流的人员都有可能被判刑。

  黄鸿宇去大陆也是用的化名,并且很少参与活动,他冒险去大陆的真实目的就是为台湾的资本家们探路,因为此时台湾岛内虽然经济仍在蓬勃发展,但毕竟体量小,很快就达到了饱和。

  适逢大陆改革开放,台湾资本家们看到了商机,便私底下资助黄鸿宇,那一千万也是去他人一人一百万凑出来的。

  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黄鸿宇的行为很快就被竞争对手举报到台当局,黄鸿宇被捕,除了第一批机床已经被送走以外,其他机床均被扣押。

  而此时的李国强仍在想着黄鸿宇的机床全部到位之后怎样安排生产,日本的二手机床本来就是快淘汰的落后机床,在淘汰前应该怎样把他的价值利用到最大?

  李国强突然灵感迸发,想到商界流传的那个经典到掉牙的例子:张瑞敏怒砸冰箱,这一砸砸出了知名度,砸出了信誉,借此一甩质量差的帽子,成为了知名品牌海尔。

  张瑞敏砸冰箱是85年12月的事,现在才8月,得赶在他前面把那些日本机床砸了,砸出南山农机厂的信誉,这玩意玩一次的人是奇招,玩第二次的人就成了效仿了,效果也远没第一次好。

  “对不起了,海尔,你要是因为这个没成为国货之光,那我南山牌将接替你的意志,成为民族之光。”,李国强狡黠一笑,他现在就差一个契机。

继续阅读:第52章:猜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85之工业强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