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陛下及格了
水军提督2025-07-02 18:232,335

就在苏闲批得正爽的时候,他的动作忽然就缓慢了下来。

  前面批的基本上都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接下来进入政史简答题,这第一道,对古人来说就已经是上了难度的。

  题目是:试分析六国人口流动与地区交流有何积极作用。

  其实这题算是一种铺垫,苏闲一直在推动景国内建商路,就是在推动六国的人口流动与地区交流。

  用这种题目筛选官员,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为陛下选出日后能够支持他的助臂。

  与此同时,这道题中其实还藏有一个暗雷。

  如今六国的局势,相互之间战争摩擦不断,再加上缺乏大统一的背景,实际上六国之内的语言、文化、度量衡都是有一定差别的。

  所以大多数人看到这道题,想到的只是六国在国内的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而容易忽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

  如果这样,分数可就直接少了一半。

  而景帝居然看破了这一点,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复。

  景帝指出,人员交流等于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融合,为大一统做好铺垫。地区交流也是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才、技术、产物的交流,不仅会有经济效益,更会有利于技术革新等等。

  就像景国虽然有造纸原料,但是因为缺乏高端的造纸技术,所以景国只有最差的纸张,反而还需要从齐国进口高级纸张。

  这一次跟齐国的贸易中,齐国就会派出高级的技术人才进入景国,想来这一点可能也是景帝提出来的。

  这个狗皇帝,眼界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更广阔嘛!

  苏闲颇为满意的批下一个对钩,这道题的分就勉强给你拿下了吧。

  “陛下这套试卷做了多久?”

  苏闲往后翻了一下,除了一些比较难的数学题狗皇帝是真做不出来之外,试卷基本上都答完了。

  “陛下做到深夜,少说也有五六个时辰吧。”

  董长青回答道。

  “这套题的标准考试时间是两个时辰。”

  苏闲迅速批阅完,刷刷写下一个数字。

  七十四!

  刚过及格线。

  “两个时辰?”

  董长青拿起试卷瞅了几眼,就这密密麻麻的题目,要让他看完理解完,恐怕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一半。

  其实苏闲这还是考虑到用毛笔写字速度比较慢,所以才特地将时间拉长到了两个时辰。

  “这时间也太短了吧?”

  “按这种情况下去,恐怕整个翰林院跟国子监也找不出几人能答完题目吧?”

  董长青说道。

  “答不完,那就选择性地回答,这样不是正好可以看出答题人擅长的方面么?”

  苏闲反问:“有个东西叫答题规划!”

  的确,在短时间之内做完这么多题目对他们来说多少有点为难。

  但只要你才思敏捷,并且选择好自己擅长的方向作答,这个时间还是足够做出来不少题目的。

  “原来如此!”

  董长青佩服地看向苏闲:“没想到这一点苏公公都考虑进去了!”

  “并没有,在我眼里正常人两个时辰应该是全能做完的。”

  苏闲面无表情。

  “……”

  “若我景国都是苏公公口里的正常人,那景国恐怕早就统一六国了!”

  董长青一阵无语。

  看到苏闲收起试卷就要塞给董长青,董长青才反应过来赶紧说道。

  “苏公公你别急啊,这上面还有几道题,陛下没有回答出来的,还要请苏公公将正确答案写上去。”

  “实在不行,给陛下题个思考的方向也行啊!”

  就这么回去,分数又这么差。

  董长青真怕自己会被陛下给骂死。

  苏闲稍稍一迟疑,还是重新打开了试卷。

  空着的第一题便是:六国的兴衰历史有何启示。

  如今虽然是六国的格局,可实际上在这数百年的时间之内,或出现或消融过很多的国家。

  景国便是六国中最为年轻的一个,如今景国的六州之地,其中一部分来自梁晋,还有一部分来自齐国。

  这一切都起源于百余年前那一次最大的的藩镇起义。

  景国的先祖原本是晋国的地方势力,在那一次藩镇起义之中,勉强夺下了四州之地,随后又在征讨战中拿下两州,才奠定了如今的格局。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晋国会联合梁国来攻打并州的原因。

  作为藩镇起家的景国后裔,景帝对于这一点并没有太大的感受,这和景国尚且年轻,底蕴很薄有莫大的关系。

  “第一,国家安定,商贸繁荣是大前提。”

  “六国无论是谁,都想要追求繁荣盛世,但繁荣盛世都是安定且富足的,而不是靠带兵打仗打出来的。”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盛世繁荣更难。”

  苏闲写下第一句。

  “原来苏公公一直推崇商道,是这么个道理!”

  董长青抚须道。

  苏闲没有搭理他,接着写下第二句。

  “第二,人才与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保证。人才用来治国,制度用来约束人才,保障民生。”

  “原来如此,所以苏公公才会推出科举改制,就是为了给景国提供更多的人才以治国。只是这制度问题……”

  董长青问道。

  “有人才了自然就会有制度的进步,个中问题让陛下慢慢想去吧。”

  “第三,陛下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勤政爱民。”

  这第三条写出来,董长青都是老脸一红。

  这不是在啪啪打陛下的脸吗?

  提高自身素质,那就是在骂陛下不好好学习。

  勤政爱民,就是在批评陛下天天折子不好好批,还要丢到苏闲这里来。

  这第三条跟前面两条比起来,顿时就没有那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了,而且还像苏闲还在抱怨陛下。

  这苏闲……胆子是真的大啊!

  “咳咳……苏公公,要不你把这第三条涂掉吧。”

  董长青赶紧提醒了一句。

  “为何?”

  “我写的教材陛下看了吗?”

  苏闲问道。

  董长青瞪大了双眼,轻咳一声:“陛下政务繁忙……”

  “啪!”

  苏闲一拍整个盒子的奏折:“你再说一遍陛下政务繁忙?”

  当然,苏闲也知道,拿给自己的折子都是那狗皇帝看过的,自己并不是给他分摊工作,而是那狗皇帝在故意挑一些东西暗戳戳地点自己。

  这么好的怼他的机会,苏闲不得好好抓住狠狠怼他一番?

  董长青哑口无言。

  “行了,卷子你拿回去,告诉陛下真想学东西都别藏着掖着。”

  “以后,让陛下每日来我这里报道我给他单独开开小灶,就……每天一个时辰吧。”

  “他这要是再考不好,我拿大鞭子丫抽死他!”

  看到苏闲一脸严肃,俨然一副严师的样子,董长青只能继续苦笑。

  董长青曾经也是陛下的老师,那时候他都不敢这么嚣张。

  苏闲这还直接指使上了!

  再者了,如今景国的情况如此复杂,陛下每天能有个鬼的时间来天牢听你讲课啊!

  董长青收好试卷:“苏公公的话,我这就去代为转达……”

  “不过陛下要是龙颜大怒……我可不管!”

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九章 初见宫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要斩首,满朝文武为我死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