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北疆这个地方,煤气中毒这件事,并不是一件小事。
北疆的人口本来就少,因为赤阳城是新建造的边塞城市,常年会有烽烟燃起,所以此地除了武帝之后遗留下来的北荒人和少量游走于汉荒两地的行商之外,就全都是戍北的将士们,还有他们随迁而来的家眷了。
当年武帝驾崩之后,被立为太子的先帝继位。这位与赤阳王一母同胞的亲兄长,登上帝位后,为保北地不被北荒铁蹄践踏,第一件大事就是倾国之力,建造了这座赤阳城。
当时的汉风国,由于将近二十年的连番大战,虽然最后取得了大胜,夺回了长洛所在的豫安以及临靠豫安的延昌两郡,更在燕门获得了大胜,打下了将近千里之地。只是这些打下来的土地,早就被多年的战争彻底打烂,不仅没有得到半点的收益,反而变得如同荒野一般,流民遍地。
本来就被这场经年累月的大战,几乎掏空了汉风国往上数代攒下来的殷实家底。现在又不得不拿出了大笔的支出,来安置那些流民,以及帮助他们恢复两郡的生产。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赤阳城这座雄关要塞级别的大城强行开始建造。整整十年的建设周期,数十万民夫的征召,差点把汉风国本就干涸的财政拖到完全崩溃。
然而,等到赤阳城竣工之后,汉风国的满朝文武面对这样一座让他们无比安心的边防要塞,却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没人愿意迁往这座北疆新城。
同在北地的延昌,豫安两郡就不用说了,刚刚从战乱里熬出来,才安稳了没几天,就要他们再次去烽火狼烟的边塞,鬼才愿意呢。如果是在十年前刚刚收复的时候,估计这些连活都活不下去的战争流民,在能有一个安身之处的情况下,绝对会很乐意的前往坚固空旷的赤阳城。可现在的话,他们毕竟已经在这里安家立业了十年,产业和人脉都在此重新建立了起来,农耕民族人离乡贱的传统观念之下,要他们放弃这一切跟你去开荒,算了吧,还不如早点洗洗睡呢。
更何况,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北地两郡多数都是汉胡杂居。特别是在北荒统治的百多年里,这里的汉胡人口比例巅峰时将近达到了1:3,已就算是收复之后,经过了战乱的人口削减,以及战后的北荒部落大规模主动撤回草原,再加上汉风庙堂之中,对这些胡人不断执行的小规模中部郡县迁移计划,这两郡的汉胡比例依旧维持在一比一上。
如果过量的迁移汉家百姓,那北接赤阳边塞,南有国都长洛的两郡,胡人的数量将完全压制正统的汉风百姓,这种情况是汉风国的高层们绝对不允许的。
同样,如果往赤阳城迁移过多的胡人,那就更扯淡了。把大量的异族人,安置在防备他们本族的防线上,估计除非长洛城里的那位皇帝陛下脑子秀逗了,否则干不出这种脑残的事儿。
这样一来,要想往赤阳城迁移人口,就只有从汉风的中部和南部那边抽调了。可是南部在当年赤汉帝国南征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汉夷也算是搅和到一起去了,所以现在那里的情况和北地是大同小异。而且相比于北地人,南部人口北调的话不仅路途更为遥远,还有可能由于习惯了南方湿热的气候,而不能适应北地的寒冷,那样的话不说战力如何,不出现水土不服而大规模非战斗性减员就不错了。
当然,在天朝历史上,遇到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全都是强制拆迁,硬性移民,哪怕到了21世纪,都是这个样子。
就拿历史上最典型的官方迁移例子来说吧。大明朝自洪武帝朱元璋到永乐帝朱棣,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就进行了十八次的大规模迁移。
在刘季前世的民间,有一首流传范围极广的民谣“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根据非官方不完全统计,当时大概从山西迁出了将近两百万人口,一路往东南而去。
想想看,这将近两百万的人口,都是自愿背井离乡的吗?别开玩笑了,按华夏自古以来恋家的习性,哪怕在家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刨坑种地,只要还有口饭吃,有几个人会往外跑?
而且还是拖家带口的,别说那个交通基本靠走的时候了,就算是现在海陆空全都机械化的时候,如果能在家过的好好的,又有几个想往外跑的。
当时大明朝官方的移民条例是四口之家留其一,六口之家留其二,八口之家留其三,由此可见,当时这些被迫迁移的人,不仅要受背井离乡之苦,还要受亲人分离之痛,可是就这样,仍然在官方的强制执行下,完成了将近两百万人的迁移。
可那是天朝独特的历史环境下,所造就的成果。在当时的汉风国,谁如果敢这样干的话,绝对会被愤怒的移民们挫骨扬灰。
因为当时武帝刘辙登基之后,为了提升国民的战争积极性,曾经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不知道是单纯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性,总归而言,奠定了秦汉两朝强大军事实力根基的军功爵制度,就这么出现了。
而且就如先秦的无敌大军一样,汉风国将士们在尝到了军功爵制度的甜头之后,同样养成了闻战而喜,不惧生死的好战性格,强行压制了北荒强大的骑兵大军。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汉风国的大军越战越勇,一路将北荒人从中原撵回到了极北之地。说实话,当时燕门大胜之后,如果不是后勤线拉的太长,汉风的财政确实跟不上了,估计当时武帝能一口气打到北荒的王帐。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里,士卒们只要没有死,混都能混个一到两级的爵位,如果能力强悍一点,搞个四级到六级的爵位也没什么问题。
而爵位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随之而来的荣誉之外,还有最实际土地,宅院和钱财。钱财当时的汉风国国库确实是没有了,不过土地倒是多的是。于是武帝大手一挥,将豫安和延昌两郡的土地,大量的分封给了战争之中挣下了爵位的士卒。
赤阳城建好的时间,距离汉荒之间的战争结束,连五十年都没有,当时征战在沙场的那一代人,可是大部分都活着呢。
现在你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弃自己拿命拼下来的土地,强制的拉着他们跟着你去开荒。呵呵,你看看他们敢不敢直接把你拉去点了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