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展后,路季南人便不见踪影。
只有高岑连续两天都待在展馆现场,忙着拍摄、记录各项数据。不局限于自己公司项目,她将场馆转了个遍,遇到欣赏的展位还会当成案例及时同步给设计部门的同事。其实这也是她来到展会现场最主要的原因,在设计这一行,拥有开阔的视野尤为重要,固步自封是行不通的。
路季南在第三天下午给高岑打来电话,说有个饭局需要她同去。饭局是路季南认识的展商老板做东,给个面子牵线搭桥,邀请了几家参展企业的老板,还有展会主办方这边负责展馆协调和宣传推广的领导。
牵线人是个“老上海”,吃饭的地方自然也是他定,在黄浦区,上海有名的本帮菜馆,曾经招待过不少国家元首。环境好,听说包厢要提前好几天才能预约到,不过“钞能力”除外。
这种饭局,席上一个个的都是公司老总,基本没有高岑说话的机会,介绍过后连简单的应酬都不用。况且她整天围着电脑打转,专业问题能说得头头是道,这样的社交场合她却不擅长。
路季南之所以喊她赴宴,是因为主办方那边负责宣传事宜的是位女领导,早打听过喜好,对方不饮酒。高岑纯粹属于陪客,附带的。
酒桌文化,实在被诟病得太多。酒桌之事未必就算数,酒后之话打耳边过去就不再提,合同不是一天两天能签成。然而不可否认,这实在是发展人际关系最迅速的方式。别管双方认不认识,一起吃过饭那就是交情。虚幻,不能当真,但有时真管用。它的最终目的是谈成生意,而事实上,这种聚餐一般是不会直接谈及生意的。
众人推杯换盏,饭局进行到一半,除了两位女性,大家正是酒酣耳热的时候。高岑和女领导单独喝的果汁,她本可以这样不声不响地待到结束,谁曾想还是出现变故。
高岑坐着低头吃菜,肩上猛不丁让人碰了一下。她惊鄂扭头,险些把旁边路季南的杯子碰倒。来人她不熟悉,半天才想起来席间有介绍过,这位好像是星地针织的冯总。对方特意绕过路季南,拿着酒杯走到她身边,笑呵呵道:“这是小高吧,来,我敬你一杯。”
高岑面无表情,刚才他那鲁莽的行为,达不到骚扰的程度,也极其不礼貌。以南京姑娘的脾气,不骂他个几分钟,她都不痛快。
她跟这冯总中间还隔着路季南,通常情况下,就算他要敬酒,也不该单独避开路季南。当然,这冯总肯定不是没头脑,否则怎么不见他去找主办方女领导的麻烦,无非借着酒意放纵。
包厢里安静了瞬,穿着中式旗袍站在一旁的服务员帮高岑添了个杯子,又斟上酒。高岑酒量不行,喝点度数低的啤酒和米酒她都会晕头转向。不过这实在不是她能不能喝、愿不愿意喝的问题,到这个份上,深浅她还是清楚。
高岑坐着没动,桌上不知是谁起哄道:“冯总敬你,不喝就是不给冯总面子啊。”
高岑心一横,刚要起身,面前酒杯倒让人拿走了,路季南端起酒杯,扬声恭维道:“冯总,这是我们公司的设计师,上回聚餐被劝喝了两口,过敏出疹子差点进医院,她们女孩子都爱美,总不能叫她出不了门是吧?我还指着她明天帮我看现场呢。不如就让她饮料代替,敬冯总您一杯。”
高岑忙站起来:“冯总,我敬您。”
大家都是人精,见路季南这么维护,冯总倒没再坚持。他还是笑眯眯的,在二人身上打量两眼,抿了口酒,意思一下,就势让路季南拉走:“来,冯总,我陪您喝。”
两人坐下后,冯总忽当笑料般打趣路季南:“路总还真是关心公司员工,也不知道你们私底下的关系是不是也这么好?”又一本正经探头,嘱咐高岑:“小高,你们路总今天可喝得不少,一会儿可要把他安全送回去啊——”
满桌子的人听到这话都笑起来,大家揶揄的意味太过明显,看向路季南和高岑的眼神也有些微妙,跟心照不宣似的——说是下属,哪个清楚究竟是不是?
高岑只顾着吃菜,她听得懂,这么明显的暗示,任谁都能觉出另一层意思,这可比前段时间公司里的传言恶意得多。不过既是戏言,又在酒后,总不能掀桌子,闹得大家都下不来台。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路季南又被冯总劝了两杯,显然他酒量也寻常,喝得上头,脸颊泛红,已经是一副微醺的模样。他刚才愿意出面挡酒,这会儿高岑看他心存感激,只剩慨叹,就品行而言,他几乎没有可指摘的地方。她不好阻他财路,何况,她也能分一杯羹。
高岑无奈偷偷叹气,她咧了咧嘴,笑得太勉强,跟个傻子似的。窝囊,也没有办法,谁不是这样。
三个多小时下来,饭没吃饱,反倒受一肚子气。高岑还记得路季南交代的任务,在饭局结束后,去找服务员把单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