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后一班
鲤鱼豆沙包2022-08-26 15:531,702

    “咱们万龙山以夹铜矿闻名,夹铜不仅含铜高,品质好,而且矿石集中也方便开采。”

  天气有些阴沉,杨钢踩在四米多高的矿堆上向远处望去,薄雾中高高低低的矿堆填满了视线。放在往日,矿山的这般景象只会让他倍感亲切,但今天,他只觉得这一座座矿堆,就像一座座巨大的坟茔,正在悄无声息地将他们这一代人埋葬……

  回头看看几个年轻的徒弟,稚嫩的脸上满是汗珠子,一个个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身上一点工具没拿,但几个矿堆翻过来,这些十八九的孩子已经基本走不动道了。

  他叹口气,等他们喘匀了,把手中铁锹往下一扔,脚往锹面上一踩,整个人就像踩滑板一样顺着坡面滑到了矿堆底部。

  “下来吧,这堆是精矿,带你们认下亲!”

  矿堆顶部的孩子们听到这话,一个个面现惊恐,别看大钢师傅这滑锹动作简单潇洒,他们第一次上手的时候可全都摔得鼻青脸肿的,至今仍不得要领。

  没办法,只能双手双脚爬下去。

  矿堆下面有十几个工人正慢腾腾地捡矿装车(小推车),看到他们下来也不干活了,一个个面无表情地站在那围观起来,不吭声,只是都跟大钢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等人都站稳了,杨钢捡起一块矿石继续带教。

  “刚才说咱们矿以夹铜出名,但山里可不全是夹矿。能看得着的、好采的矿这些年剩的不多了,新矿点、矿床以后就靠你们去找了!要找矿,你们得先学会认矿。认矿,对咱们矿工来说,就像认亲戚。认错亲戚,那是要出大笑话的。”

  他把手里的矿石递给一个徒弟,问:“什么感觉?”

  “重!很重!”年轻的小伙子有些脱力,差点拿不稳。

  大钢点点头,“认矿第一步,分清楚石头跟矿石。大部分金属矿,密度都是大于石头的,拿在手里掂下分量就能很容易区分开。”

  几个徒弟都捡起一块矿试了试手感。

  “第二步——”大钢又捡起一块矿石,示意道,“铜矿有很多伴生矿,咱们万龙山大多是铜铁伴生,黄铜和黄铁颜色上非常相近,重量也无法直接分辨,这种情况下就得测硬度。可以用小刀,也可以直接用指甲……”

  他掏出一把小刀,在石头上一划,上面黄橙橙的,没有留下一丝划痕。

  “划不动,那它就是铁矿。留下划痕的,才是铜!”

  他边说边扔掉手中的矿石,另外捡起一块,小刀再度划过。

  依然没有划痕。

  大钢皱皱眉,扔掉,再捡,再划。

  结果依然没有改变。

  “钢哥……”

  围观人群里有人小声叫了一句。

  “矿堆里应该没铜了!”

  大钢重重地将手中的黄铁矿石扔回去,发出呯的一声响,想发火最后却只发出一声叹息,无奈地摆摆手。

  “好了,你们知道怎么区别就行了!”

  “钢子,咱们今天就下岗了,你这还操个啥心?”

  为首的老吉林抱着锹,双眼无神地怼了他一句。其他人不说话,老吉林四十七,是矿山上干了半辈子的老矿头,别看大钢还没30,但这群人里,也就他够资格怼一下大钢。其他人,甭管年纪超没超,开口都得喊一声哥。

  大钢知道老吉林心里窝火,毕竟他自己也是下岗潮中的一员,干了半辈子工,那种突然没了明天的心情,他自己深有体会。

  “站好最后一班岗,带好最后一批娃。万龙山对不起咱,咱不能对不起万龙山!”

  大钢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我安慰,但明显老吉林是不吃这套的,他冷笑一声,呸的一口唾在地上。

  “钢子,你心眼正矿上都知道,但你想过你爹没,想过你娘没,想过你娃没?”

  老吉林的话让所有人心都不由一揪,大钢也不由变了脸色。

  “你爹当年矿难,好不容易捡回条命,腿却没了。你娘那病,药是一天不能停。你媳妇——不说你那媳妇……你娃才小学,下岗了他吃啥喝啥穿啥?”

  大钢站在那紧握着锹把,一句话说不出来。

  老吉林叹口气,语气突然变得萧然。

  “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要吃饭生存?无产阶级不得娶媳妇盖房?都是拖家带口的,矿上凭啥对不起咱?”

  这个问题大钢也不是没想过,但现实却一直没有答案。

  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日头高了点,云层还是厚,不热,但薄雾却消散了很多。

  远处那几排简陋工房墙上的标语能看清了——

  “改革承包制,推进公司化!”

  “迎香港回归,盼祖国统一!”

  “保护国有财产,严打捡矿盗矿!”

  ……

  “钢哥、钢哥!”

  头顶上传来的急呼打破了矿堆下的沉闷,大钢发散的瞳孔也重新有了焦点。

  来人名叫程宝,是大钢前几年带的小徒弟,一直跟他比较亲近。

  “哎呦,大家伙都在啊,正好,赶紧来!”

  程宝急促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肖天满那狗懒子(东北方言)来矿上了,带了一大麻袋蓝票票!说是要给大伙分!”

继续阅读:第二章:分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黑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