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笙箫阁,张修文顿时笑了。
你看看,还是咱妹夫上道啊,可比那个龙俊达好了不少。
想到了龙俊达,张修文就想到了自己那位被禁足的妹妹。
“妹夫,你放心,我妹还在反抗呢,这事儿说不准的!”
这话说的,好像张倚兰在家里受到了多大的压迫似的。
“妹夫,你别不信啊,我说的是真的。”
“就在昨天我爹还在我妹院子前走来走去的,态度似乎也缓和了不少,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使了什么招?我爹吃瘪那可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啊!”
正聊着,苏婉儿也来了。
张修文一下子拘谨了不少,赶紧就要行礼。
苏婉儿赶紧把他扶起:“免了,喊姐姐!”
“可是殿下明明比我小啊!”
“叫姐姐!”
“呃,姐姐。”
“修文乖。”
说罢,苏婉儿便去找王不仕聊天去了。
张修文怔怔地看着二人聊天,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看着眉来眼去的样子,似乎他们两个有事儿啊!
再一想自己爹昨天那副样子,难不成王不仕勾搭上小公主了?
嘶~
张修文心里咯噔一声。
这么好的妹夫,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啊!
可不能让小公主这个小狐狸精给勾搭走了,若是如此,以后笙箫阁可就没机会去了!
于是赶紧上前。
“那个,妹夫啊。”
话还没说完,苏婉儿杀人一般的眼神扔了过来。
“大胆,叫姐夫!”
啊?
这……
妹夫……
姐夫……
姐姐……
果然!
这二人有奸情!
正犹豫,苏婉儿不乐意了,眼神愈加冰冷。
“怎么?让你喊姐夫委屈你了?”
张修文赶紧摇头:“这哪能啊,姐夫喊起来可顺口着呢。姐夫,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出发?去哪?”苏婉儿眼前一亮。
“看金榜啊。”
“一起去!”
王不仕有些无奈,却也不能拒绝,于是便一同去了云梦湖。
张修文乘船去了笙箫阁订座,王不仕则带着苏婉儿等人去看金榜。
今日。
贡院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有参加科考的学子,还有一些大家闺秀,甚至还有一些在此钓金龟婿的大户家主。
当然,最为紧张的还是这些参加科考的学子,十年寒窗,今日揭晓。
若是中了进士,就有了入仕的可能。
中了前十甲,便能进宫参加殿试。
若是夺了状元,更不必说了,将来成为驸马也不一定。
只是王不仕却没有什么兴趣。
他只是陪张修文来看个热闹。
正无聊着,王不仕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人——龙俊达。
只不过今日他身边多了一些他并不认识的人。
“这些人都是上京八大家的人,他们家都有子弟参考。”老何在一旁小声解释。
老何不愧是王大运选中的管家,来到上京这才几日,就已经摸清楚了各家人物。
正说着,云梦湖上一艘楼船驶来,船上人影依稀可见。
“宫里来人了,看来要贴榜了。”
“也不知道今年的状元会是谁家的子弟。”
“快快快,上前看看。”
于是这些人蜂拥而去。
王不仕没有去,毕竟没什么兴趣,而且苏婉儿还在身边,这是秦国的公主,万一挤出个例外,那可就惨了。
于是王不仕便带着苏婉儿寻了一处茶楼。
“这进士算什么官?”王不仕问道。
“进士没有官,要想当官得等。有的要等两三年,有的甚至十多年,当然若是有关系就不用等了,就像龙俊达,便可拿到第一批职缺。不过,也就是一个九品县令之类的。”
于是王不仕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要想当官,光是考中还没用,你得有关系。
于是乎,一个接一个,党派就出现了。
而那些书生,原本是抱着为民之心,结果最后还是败给了现实。
就像后人说的一样,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最擅长的就是把你变成你最不想成为的样子。
就在这锣鼓声中,楼船停在岸边。
两队侍卫开路,随后便是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教习。
文渊阁的人没有来,这种场面还不配让他们出面。
圣学的人更不必说。
只是几名宫里的红衣太监宣旨张榜便是。
金榜贴出,众人再次轰动,纷纷上前查看,激动万分。
紧接着便是哗然与吵闹之声。
有放声大笑的,有痛哭流涕的,有唏嘘哀叹的,还有指责不公的。
甚至还有一位七十多的老头,因为考中进士欣喜过度晕倒的。
总之是千姿百态,也怪不得张修文想来看这场热闹了。
那天跟随龙俊达一起去吃饭的吕奇正和施弘义也上榜了。
同时在不起眼的角落还有一个人,紧紧地握着拳头。
若是王不仕看到,一定会认出这个人,正是临安的李书田!
他是第二百七十名。
虽然名次很低,但是好歹也考中了!
在茶楼上一边喝茶,王不仕的心思一边翻动。
龙俊达他是看到了,但是没有说话,也懒得说话。
一来,当日只不过是逢场作戏。
二来,他没想到龙俊达竟然还没有对张倚兰死心,竟然让他爹去张府提亲了!
这人真是畜生啊!
于是,龙俊达就被王不仕记恨上了。
不过说来,龙俊达是很冤的。
因为上次喝酒之后,他是真的把王不仕当朋友,也再没有提起过张倚兰。
龙井去张府提亲的事情他根本就不知道!
正在众人喧哗之时,锣鼓再响。
随后红衣太监上前。
“大王有旨,金榜前十即刻进宫。另,临安王不仕诗词绝佳,留字万文碑一甲,其言已入圣学,另有赈灾一策深受大王赏识。故,大王有令,宣王不仕一同进宫,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震惊。
王不仕他们是听过的,也很佩服,可是他只是一个秀才啊。
纵然他有才华,可是入仕可不是凭借写诗作词就行的,没想到也能进宫面见大王!
离谱!
考生们纷纷私语,只觉得有些离谱。
“俊达兄,这个王不仕怎么回事?”说话的是施弘义,新科状元,金榜第一。
龙俊达沉思片刻:“我听方才的公公说什么策论,应该是因为此事吧。”
施弘义点了点头,带着前十甲的学子朝着贡院而去。
“王不仕呢?”宣旨的公公数了数人,总觉得差一个,仔细一看这才发现王不仕竟然没来。
“他不是考生,怕是没在。”
“那他在哪?”
“不知道。”
“不知道怎么行!快派人去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