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姑娘看着比小九大了两三岁,这个不是问题。
民间有话说了,女大三,抱金砖。
般配。
待江小月演示过五石弓后,庆和帝的这个想法愈加坚定。
往回走的时候,庆和帝引出了自己的想法:
“永宁伯,你家这个孙女甚得朕心。”
???
阮梨心里一紧。
庆和帝这个老色胚,是看上小月要纳她进宫吗?
不行,绝对不行。
这是个吃人的地方,埋葬了多少芳华少女,小月不能来。
小月的精神是自由的,人更要自由。
“朕的小九,被朕和他母妃娇惯的不像话,就缺一个能管得住他的人。”
听到皇帝这话,萧贵妃觉得天都要塌了。
不要,伯府小姐怎么能配的上她的小九。
她反对!
永宁伯,快拒绝!
求求你快拒绝这么亲事。
萧贵妃在心中呐喊。
她觉得自己这是痴心妄想,永宁伯没理由拒绝这个和皇家搭上关系的机会。
比萧贵妃更激动的是九皇子。
他不想找一个一掌能拍死自己的母老虎当妃子,不想,想都不敢想。
呜呜呜。
“父皇……”
九皇子眼里的拒绝和恐惧不要太明显。
他快要哭了。
求父皇打死他吧,打死就不用娶母老虎了。
阮老头领会到了皇帝的意思,这是要把小月和九皇子这个纨绔凑一对。
他不同意。
阮老头和阮梨同时跪下,阮家其他人也觉事情不妙,纷纷跟着跪下。
“陛下,您可能不知道,小月她并非我们阮家亲生,她已和我哥定亲,实不是九皇子的良配。”
这是阮梨此刻能想到的最好的阻止小月嫁给九皇子的办法。
皇位之争,内院争斗,这些都不适合江小月。
她不愿意受的罪,自然也不愿意让小月遭受。
虽然这么做有点儿对不起自己的大哥。
但是阮梨一点儿也不后悔。
阮老头:年轻人脑子转的就是快,这就想出办法来了。
“陛下,要是能和陛下结为亲家,微臣睡觉都能笑醒。可惜,小月已许配给微臣家的大孙。”
阮家兴:……
他这就有媳妇了,还是小月。
心里怎么还有点儿小开心?
阮家兴看了一眼没有反应的江小月,放心了,她不反对就行。
江小月:虽然知道你们在胡说,但是你们应该有胡说的理由,我就不反驳了。
庆和帝:“起来吧,是两个孩子没有缘分,朕不怪你们。”
这家人就是太实诚了。
要是换成别家,肯定会千方百计隐瞒已经定亲的事实,和皇家攀上关系。
阮家就不一样,没让他失望,很好。
阮梨要是知道皇帝这么想,肯定会送他一句:你想多了。
鉴于萧贵妃送了谢礼,江小月自觉将明珠和玉佩还给了萧贵妃。
得偿所愿的萧贵妃觉得阮家人特别会做人,又把谢礼加了一倍,其中有一些是九皇子自己加进去的。
庆和帝看江小月喜欢九皇子的明珠,直接给她赏了一颗白色的大明珠,比九皇子的那颗还要大。
九皇子一点儿也不嫉妒,就是江小月想要他的明珠,他也会给。
只一个,不要他的人就行。
阮家人带着皇帝和萧贵妃两人的赏赐和谢礼出了宫。
阮枣:“大姐,我要尿尿。”
周菊:“我也要。”
刚出宫门,几个小的就直奔马车,寻找亲爱的咸菜坛子。
阮梨:真是难为弟弟妹妹们了,憋尿憋到现在。
吴婆子:“注意着点儿,不要滴到马车上!”
阮家兴红着脸抓着阮老头,“爷,刚才您说的话算数吗?”
阮老头白了他一眼:“那能不算数吗?脑袋不想要了?欺君是要杀头的。虽然有点儿对不住小月,但是总比……”
阮老头向后看了一眼,这个地方还真不一定是个好地方。
陆先生:“伯爷,回去就把他们两个的关系落在实处,让人没有可指摘的地方。”
阮老头:“行,就按先生说的办。”
阮家兴有点儿嘚瑟,章明石心生羡慕,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阮家的马车还未到达永宁伯府,京城关注着宫门口动静的各大家族都已经知道,永宁伯一家在宫里吃了饭,拿了赏赐才出的宫。
到了永宁伯府,去皇宫长了一趟见识的阮家人,还是对伯府的气派惊讶。
皇帝真大方,不用进去,只看大门和外墙,就知道伯府不会小。
“爷,咱们做的牌匾好像小了。”
阮家兴望着伯府大门感叹。
阮老头:“反正已经坏了,再做一个大的挂上,看谁还敢来砸。”
砸一次牌匾,官降一级。
来吧!
伯府里只有一个守门的老头,院子看着是之前打扫过的。
院子分了中东西三路,相当于三个四进院子组成,后面还有一个花园。
阮梨带着妹妹们住进了最靠近花园的二层小楼。
实在没力气逛完整个伯府再休息,阮梨直接询问的门人。
守门人好不容易迎来了主家,心里欢喜。
他熟悉伯府各个院子,和世家大族的规矩,谁该住哪个院子他门清。
吴婆子和阮老头住在内院正院,三个小子先住在内院的厢房内。
王氏和林氏按照门人的说法,一个该住内院东偏院,一个该住内院西偏院。
只是她们都不愿意,说是住的太远太分散不安心,暂时和阮梨她们住在二层小楼里。
阮家兴、章明石、陆先生住在前院东偏院。
车夫们安排在外院。
只四个院子利用了起来。
阮梨带着妹妹们先把阮老头和吴婆子休息的房间收拾了出来,才去收拾二层小楼。
楼上三间住房,阮梨、江小月一人一间,阮桃和周梅共用一间。
楼下三间住房,林氏、王氏一人一间,阮枣和周菊共用一间。
六间房都能看到花园的景色。
花园里的花草长久无人照看,死的,死了个干净,活着的,野蛮生长,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阮梨收拾好了就带着妹妹们休息了。
阮家兴和章明石两个还要出去买人。
这么大个伯府,光洒扫就需要五六个人,先把人买来再说。
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任务,那就是找工匠再做一个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