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大结局
不负流年2025-07-28 14:532,054

  阮梨换上便服,洗掉脸上的胭脂水粉,吃了几口铁锤娘准备的饭菜,就在新房和铁锤玩起来。

  直到夜幕降临,章明石一身酒气进来,铁锤小姑娘才被她娘抱走。

  章明石:“阿梨~~”

  阮梨:“你喝醉了?”

  章明石:“没有,没有,我的酒壶里全是水,就喝了几杯别人递的酒。”

  阮梨:“行,洗洗睡吧。”

  别看阮梨说话一副老夫老妻淡定的样子,此时她心里就跟有千万头小鹿在撞一样。

  阮梨偷偷摸出林氏昨晚上塞给她的小册子,边看边吃吃笑起来。

  “我去~~~~还能这样的吗?”

  不多时,章明石一身水汽靠了过来。

  “阿梨,在看什么?”

  阮梨急忙藏起小册子,“过来,我要摸腹肌。”

  这次她要光明正大的摸。

  章明石求之不得,并且反客为主,攻城略地……

  此处省略五万字!

  翌日,吃饱喝足的阮梨和章明石两人给国公府的长辈们敬茶。

  敬国公夫人照例没有出席,没人问,也没人提起。

  吴婆子生怕阮梨遭婆婆为难,这个婆婆还是个糊涂的,连自己亲儿子都不认的人,所以早前就打听过了。

  听说敬国公夫人之前是神智有些不清醒,在治疗后好了很多,但还是不承认章明石这个儿子。

  阮梨心道,她不承认就不承认呗,不是什么大事。

  敬茶顺利,当着老敬国公的面也没人敢为难两个新人。

  阮梨收到了长辈们送的贺礼,也送出了一批见面礼。

  章猎户和章明川也收了了阮梨送的礼。

  昨日二拜高堂的时候,别人家拜的是父母,阮梨和章明石拜的是父父。

  敬国公夫人没有出席,阮梨和章明石拜的是章猎户和敬国公。

  敬国公也是沾了章猎户的光。

  要是没有章猎户,章明石连敬国公都不会拜。

  三朝回门之后,就是中秋节。

  大家一起过了一个中秋节,然后阮梨、章明石、张悦榕和阮家兴四人辞别家人,奔赴海浦。

  一路同行的还有阮梨找庆和帝要的几个工部的能工巧匠,皆善造船。

  据阮梨了解,大景的海上贸易是存在的,海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

  要不海盗和倭寇为何盛行,还不就是为了抢劫来往商船和百姓。

  阮梨不仅想参一脚海上贸易,还想给海盗一点点颜色看看。

  阮老头等人回柳树村,阮进文带着白七和阮橘去甘州城赴任。

  陆先生要先去金州府祭拜一下父母,再回柳树村开设书院。

  他连书院的名字都已经想好了,就叫问知学院,专门接收慕名而来的学子。

  阮家和就是书院的第一批学子。

  他不指望再教出个状元郎,能中个进士即可。

  九月中旬,阮梨一行到达海浦。

  一行人看着简陋的海浦知府衙门,风中凌乱。

  阮梨严重怀疑章明石这个知府连永宁县的知县都比不上,看衙门就能看出来,这么朴素到快要倒闭的衙门阮梨还是第一次见。

  等到逛完一圈,发现海浦还没有永宁县大时,阮梨很确定,与其说是知府衙门,还不如说是知县衙门。

  也不知道庆和帝是怎么把这里设府的,难道是连海浦沿线的海域面积也算上了。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整个海浦,最气派的建筑就是市舶司,也就是海关。

  然后是各个大户人家的府邸,然后才是老百姓家,最后才是渔民的房子。

  阮梨是不敢住危房的,第一件事就是重修府衙。

  按说,新知府上任,辖区的官员不都得来见见这个新上峰,可人家市舶司直属朝廷,并不将一个小小的知府看在眼里。

  很好,那就互不干扰呗。

  只要市舶司不给府衙穿小鞋,府衙就不掺和市舶司的事。

  阮梨四人也没时间关注市舶司,先是买房安置人,又是修葺府衙,再是开始造船,章明石和阮家兴手上还有一摊活,四个人整天忙得团团转。

  章明石虽然不理解阮梨对倭寇的恨意,但是他听媳妇的话,待稳定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剿匪和消灭倭寇的行动。

  阮梨和张悦榕两个也是整日活跃在海岸线上。

  庆贺三十年春,阮梨的第一艘军商两用大船下海试航成功。

  在市舶司登记备案后,阮梨和章明石随同装满瓷器、丝绸和玻璃器皿的船只出海一趟。

  可隐藏式高射炮在自卫反击战中,还收获了一波人头。

  当然战利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百多号人,不能空跑一趟不是。

  至于瓷器、丝绸和玻璃器皿,这些都是装装样子的。

  阮梨出海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无人的岛屿,给贴上华夏的标签。

  庆和三十一年,阮梨已经出海七次,虽然走得都不远,但收获不小。

  驴儿岛,马蛇岛,齐州岛,三个岛屿,已经立上大景的界碑,并有章明石安排的士兵驻守。

  这年,张悦榕给阮家兴生了个大胖小子。

  阮老头、吴婆子和林氏等人都来海浦探望阮家的第五代,阮训诚。

  一住就是好几年,因为阮梨也怀孕了。

  吴婆子觉得与其跑来跑去,还不如等到阮梨生了娃出月子之后,他们再回去。

  庆和三十二年,阮梨生了一对龙凤胎。

  随敬国公府的姓,姓卫,名叫卫远和卫明璃。

  等到阮梨出月子,吴婆子她们刚收拾好行李准备要走,张悦榕又怀上了老二。

  庆和三十四年,海浦关税是三年前的十倍,海上贸易空前繁荣。

  阮梨的玻璃作坊和船队,为大景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沿海再也看不到倭寇的身影,渔民日子好过了,生娃的人也多了。

  据海浦衙门的不完全统计,今年的新生儿出生率是三年前的五倍。

  国库收入增加,大景人口增长,是庆和帝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提议,让章明石统领大景四个市舶司的事务。

  好嘛,章明石身上的担子又多了一个,陪媳妇孩子的时候少了许多。

  阮梨也得陪着他忙,好处全让庆和帝得了去。

  不管是国库,还是庆和帝的私库,都丰盈了好多。

  一直想躺平而未躺平的阮梨已经认命,她就是个劳碌命,没有当咸鱼的福气。

  (全书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花香满园喜种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