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回到侯府,个个都有说不完的精彩。
特别是李三奶奶和田老头,那真是把皇上夸成了天神下凡,听得那些没有一起出门的都羡慕红了眼。
虽然没机会进皇宫见皇帝,但阮梨和章明石尽量做到让他们不白来京城一趟。
所以,永宁侯府临时旅游团就此成立。
第一站,护国将军府。
张悦榕提前打好了招呼,阮梨、张悦榕、阮家兴和章明石四个导游高高举着吴婆子做出的旗子,带领三四十号人员穿过热闹的街道,向着护国将军府前进,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有那好事的人打听之下,方知这是泥腿子永宁侯的人。
这些人都是第一次离开村子,更是第一次来到京城这么繁华的地方,永宁侯就安排自家孙儿们带着他们见见世面。
“村里出来的人就是实诚,永宁侯对族人和村民是真的好。”
“那还有假。听说了没?”
“听说什么?”
“前日,永宁侯还带着这些人进宫见了皇上。”
“皇宫那是随便能进的吗?皇上说见就能见到?”
“骗你是孙子!”
“这是我能作证,他没说错。我七大爷的二姑娘的婆家堂叔……”
“……”
“我要是永宁侯的族人就好了。护国将军府的大门我就远远看过一次。”
“你就做梦吧。”
就这样,永宁侯在老百姓中刷了一波好感。
庆和帝得知后,又在心里给阮老头加了几分。
第一站护国将军府,有张悦榕中间沟通,饮食,歇脚地,游览路线都安排的很好。
阮老爷子进府就坐上了软娇,除了几个老爷们儿和少年没有进内院,其他人连人家主母江氏住的内院都逛了一遍。
张老将军从边关赶了回来,送张悦榕出嫁。
他、江氏和黄氏出面接待了阮老爷子一行。
一行人逛完了将军府,整体感觉就是三个词:大气,硬朗,简洁。
第二站,敬国公府。
是章明石安排的。
大家不仅去逛了外院和花园子,还参观了阮梨和章明石的小院。
婚房是吴婆子、林氏和江氏等人布置的,林姥姥、王姥姥和李三奶奶看过婚房后,只留下一声声“啧啧啧”。
“啧啧啧,这个床都比我家房子还大。”
“啧啧啧,这镜子咋照人这么清楚,连我的白头发都能照出来。”
“啧啧啧,这是天上的神仙绣的吧。这面有山有水,另一面又是花开富贵。咱们凡人肯定绣不出来。”
“啧啧啧,……”
阮梨是个甩手掌柜,这些都是吴婆子和林氏在参考了江氏给的建议后,按照时下京城的风格布置的婚房。
张悦榕和阮家兴的婚房也是这样式的。
老敬国公和敬国公出面招待了阮老爷子等人。
看老国公爷这么抬举永宁侯府,章明石的几个叔婶尽管心里意见不少,也不敢在人前说出来,最多就是在心里翻几个伤害值为零的白眼。
一行人参观完敬国公府后,感受只有一个词:豪气。
白大人从白七那里听说了阮梨等人的骚操作,主动找上侯府,邀请阮老爷子等人下站去白府参观。
第三站,国子监祭酒白大人府上。
白大人不愧是国子监祭酒,阮梨一进京城白府,扑面而来的书卷气。
影壁之上,以工笔细绘的梅兰竹菊图,笔触细腻,墨色淡雅,似能嗅到那清幽的芬芳,率先将人引入书画的意境。
连廊两侧悬挂着一幅幅名家书法,笔锋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行书、草书、楷书,各展风姿,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笔墨故事。
虽然大多数人不会欣赏这些,但是大家看到这些书画,都统一不再说说笑笑,只静静跟着阮梨和章明石的解说认真听着。
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没人会发现。
发现了也没关系,反正他们都是泥腿子。
之所以不再说话,是表示他们对这些大作的尊重。
大家参观完白府的感想只有一句话:不想再去第二次,实在是不懂欣赏。
第四站,万佛寺。
第五站,慈恩寺。
因为时间的问题,永宁侯府临时旅游团解散。
后面跟阮老头报名申请接待旅游团的广德侯府、建信侯府这些府邸,只能留到旅游团下次再来京城的时候安排。
八月初六送聘礼,阮家给张悦榕准备的聘礼是六十八抬。
敬国公府和章猎户给阮梨的聘礼也是六十八抬。
这是阮家兴和章明石两人提前商量好的,两家也都按着他们两人的意思来。
阮梨的聘礼都是老敬国公和敬国公两人准备的,没有动用敬国公夫人的一分一毫。
六十八抬聘礼在京城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一点也不扎眼。
自这日起,阮梨和张悦榕两人都被拘在了家里,等待着接亲的花轿。
八月八日,阳光格外明媚。
永宁侯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阮梨端坐在闺房之中,任由喜娘给自己绞脸,然后在上面一阵涂涂抹抹。
“姑娘,皇上差小顺子公公给您送来了两抬嫁妆,说是给姑娘的添妆!”
小丫鬟一脸喜气进来禀报。
添妆阮梨知道啊,她从前天开始就在房里接待了好多个夫人小姐姑娘家,收获了无数小物件,比如手镯、耳环、帕子、头面、布匹等等。
不分便宜贵贱,都是别人的一片心意和祝福,她都一一记在了小本子上。
这是人情,有来有往,别人家姑娘出嫁她自然也要送上一份。
阮梨:“将军府那边有没有?”
她和小悦两人说好了,都是八十抬的嫁妆,要是她这里多出两抬,得去将军府那边通个气。
张老将军和江氏随便就能凑出两抬嫁妆。
小丫鬟:“有,有,小顺子公公说了有。因为将军府离皇宫近,就先去的将军府添妆,然后才来的咱们侯府。”
阮梨:“你下去忙吧。”
不多时,阮梨就听到外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想到是大哥这个新郎官出发去接小悦这个新娘子。
锣鼓声渐行渐远,直到消失。
不多时,锣鼓声越来越响,阮梨知道,是章明石带着的接亲队伍到了。
林氏和阮家和匆匆赶来。
“梨儿~”林氏未语先流泪。
想到女儿成亲后就要离开家,跟着石头去地方,她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娘~~”
阮梨紧紧抱着林氏,一点儿也不怕把脸上的粉蹭掉。蹭掉了最好,她可以想象她的脸现在估计跟鬼没个两样,皮肤惨白惨白。
阮家和要是知道他姐的想法,肯定会回一句:不,姐,你的脸蛋是红的,艳红艳红的。
“姐,等会儿我背你上花轿。”
这个机会是他靠着拳头和才学争取出来的,谁叫他的拳头比较硬,才学也是他更胜一筹。
再说了,他才是他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娘~”
阮梨再次抱紧了林氏。
谢谢你,像林教授一样,给她温暖。
阮梨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见林教授一面,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昨晚就梦到了林教授。
此时的林教授已经达成毕生所愿,被国家评为院士,享誉国际国内。
人生圆满!
“不哭,妆都花了。”
林氏用帕子轻轻沾去阮梨的泪水。
阮梨:“娘,等我和石头哥在海浦稳定下来,就把你和爹,还有爷奶他们都接过去,咱们一家人团聚。”
除了三叔阮进文在任上,不能去海浦,家里其他人都是自由的。
“姐,你们去了那边要多加小心。我听说那边倭寇横行,好多渔民都不敢随便出门,就怕遇到倭寇上岸。”
阮家和说出自己的担心。
阮梨:“什么?”
倭寇?
那不是小日子吗?
不是,这个时候已经有倭寇扰民了?
请原谅她一个工科生,实在是不能确定这个时代是不是已经有了倭寇。
阮家和:“就是倭寇啊,比山匪还可恶的倭寇。”
阮梨来到这里之后,还是第一次听到倭寇这个词,顿时两眼放光,华夏儿女血脉觉醒。
小日子,她来了!
娘几个没说几句话,就听到章明石在外面对诗的声音。
不多时,人已经到了阮梨的闺房门前。
章明石:“阿梨,我来接你了!”
林氏给阮梨戴上盖头。
盖头之下,头冠上珠翠摇曳,霞帔色彩明艳动人。
吉时到,阮家和背起阮梨,在众人的簇拥下一步步走向花轿。
一抬抬嫁妆紧随其后,出了侯府。
在敲锣打鼓声中,阮梨被抬到了国公府。
拜过天地,被送入洞房。
阮梨的屁股一沾喜床,章明石就赶紧掀了阮梨的盖头。
这是之前阮梨给章明石和阮家兴说好的,必须第一时间掀盖头,她和小悦两个才能将三四斤重的头冠取下来。
然后才能换上便服。
章明石知道阮梨喜欢铁锤,就特意请婶娘带了铁锤来给阮梨解闷,他自己出去应酬客人们。
今日还好,永宁侯府、护国将军府和敬国公府三府同时办喜事,也算是分流了部分客人。
有些人只是礼到,人未到,人去了别家吃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