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老爷子、李三奶奶、田老头没有被庞大的数字吓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数字到底有多吓人。
只要知道,很大很多就是了。
他们连永宁县占地多少,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无从对比,也就不知道差距。
千里眼扫到御花园时,阮梨看到了阮老头的身影。
坐在阮老头旁边的是庆和帝,前面还站着几个美人儿。
这是皇帝在给她爷赏赐美人儿?
阮梨顿时觉得事情大条了。
要是被吴婆子见到这几个美人儿,他爷的小命即将不保!
刚觉得这个皇帝善解人意,体恤下属,这就不干人事了?
阮梨收了千里眼,一行人很快下山。
等在山下的小顺子带着阮梨,穿穿绕绕,到了御花园。
庆和帝和阮老头等在凉亭内,不见美人的踪影。
很好,她看到的估计是皇帝的妃子,不是赏赐阮老头的美人,阮梨顿时放心。
直到看到家人们,阮老头才知道皇帝带他游览御花园的目的。
“微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阮老头跪下谢恩。
一来是表达心中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二来也是提醒快要走到皇帝跟前的阮老爷子等人。
说实话,阮老头这次是实打实地感激庆和帝。
谢他这么抬举他,抬举他的家里人。
庆和帝的这一举动,确实暖到了阮老头的心。
他愿意回去后日日在玉佛前为庆和帝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庆和帝长命百岁!
保佑大景风调雨顺,无灾无难!
阮老爷子等人在听到阮老头的暗示后,头也不敢抬一下,全体跪在了原地:“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在最后面的阮梨:放心。
她已经提前给所有人通过气了。
但是对于庆和帝的出现,家人们还是表现得一无所知一样,效果就很好。
就跟突然一个大馅饼砸到了他们的头上,还是肉馅的,这份惊喜和喜悦是无可比拟的。
惊喜到不知道怎么见礼,只知道喊万岁。
待到所有人的声音停下,阮橘奶声奶气的声音骤然响起:“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吧,这孩子聪明,多听了一次就学会了。
“哈哈,好,很好!小顺子……”
庆和帝又招呼小顺子到了自己跟前,低语几句。
命苦的小顺子顾不上腿脚疼痛,又急匆匆走了。
“你们都抬起头来!”
既然进宫了,怎么能不看清皇帝的长相,不知道皇帝的相貌,怎么跟村里人吹牛。
他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一睹皇帝的容颜,就不算冒犯天颜。
阮老头:“听皇上的话。你们不是连做梦都想看一眼皇上?今日皇上给了咱们家天大的恩情和荣耀,你们才能进宫,得见龙颜。还不赶快谢恩。”
谢完恩,抬头看一眼皇上,咱们就可以撤了。
天子,上天的儿子,老天爷罩着的人。
庆和帝对这个称呼很是满意。
阮老爷子:“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阮老爷子带头,其他人也都跟着谢恩。
然后抬头看一眼庆和帝,就再次低下头。
说看一眼,就真的只看一眼。
只有阮橘和毛豆两个,对旁边的鲜花比对庆和帝有兴趣,要不是有阮家兴和章明石两人拉着,这两个可能会把小小的魔爪伸向那些花朵。
庆和帝:……
还真是不多看一眼。
“都抬起头来,朕准你们直视龙颜。”
一个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阮梨只想快点儿完事,出宫。
庆和帝:“平身吧!”
阮老头:“二叔,皇上担心您跪久了膝盖疼,喊您站起来说话。你们都一样,站起来回皇上的话。”
阮老爷子激动地心情终于控制不住了,泪流满面。
“老汉我多谢皇上,皇上您长命百岁!”
阮老爷子在阮家荣的帮助下起身,一副快要厥过去的样子。
庆和帝:“给老爷子赐座。”
让小顺子跑个腿怎么就这么慢,早点把东西拿来,早送出去,阮家人也好早点出宫去啊。
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还要站着听说话,他都看不过去。
阮老头:“谢陛下隆恩,微臣感激不尽,唯愿陛下身体康泰,万岁万岁万万岁!”
活个百八十年,一直罩着他老阮家。
庆和帝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越久,越有益于大景的老百姓。
所以,陛下,您一点要保重身体。
阮老头扶着阮老爷子坐在了花亭内,阮梨等人也起身。
看到前面的李三奶奶和田老头两人起了两次没起来,阮梨和张悦榕两人赶快扶起他们,并一直扶着他们抖抖索索的身子。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阮老爷子认为的荣耀,在这两人的眼中可能就是惊吓。
庆和帝和阮老爷子拉起了家常。
老爷子激动过后稳住了自己的情绪,对于庆和帝的问话,也算是应对自如。
被皇帝惦念着的小顺子匆匆赶来,他的身后跟着一排侍女和一排小太监,手上都举着一个托盘,盘子里放着打开的礼盒。
从阮老爷子开始,庆和帝给每人赏赐了一样东西。
赏阮老爷子的是一尊金饭碗,林姥爷、王姥爷和田老头的是银饭碗。
阮家兴得了一个砚台,章明石的是一沓澄心堂纸,毛豆得了个玉石九连环,赏其他男性的都是玉佩。
林姥姥、王姥姥和李三奶奶也各自得了一个银饭碗。
赏阮梨和张悦榕的是玉石头面,阮梨一看就知道头面出自柳婆子之手,是星光阁卖出去的东西。
阮橘得了个小马驹布偶,马身是由绸缎做成的,两只眼睛是两颗闪闪发亮的黑宝石,惟妙惟肖。
赏其他女性的不是手镯就是簪子。
阮老爷子等人又向皇帝跪了又跪,才出的宫。
不到一个时辰,京城各世家大族都知道了皇帝给阮老头做脸,亲自接见了阮家族人、亲戚和乡邻,并给每个人给了赏赐的事情。
阮橘和毛豆两个上了马车就找尿壶。
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车上嘘嘘,因为进京这一路上,大部分时间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阮老爷子被背出宫,心情还没有平复,一遍遍叮嘱着阮家兴和章明石两个要认真给皇帝办事。
李三奶奶和田老头终于有心情欣赏手中的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