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梨进城跟小姐妹白七白十熊大联络联络感情之后,就和江小月一起扎进了老院子。
夏收结束,阮家庄子里种的二百亩小麦收上来不到四万斤粮食,一亩地产量还不到二百斤。
因为阮进文的举人身份,阮家不用交税。
即使这些粮食阮家一家人吃不完,阮老头和吴婆子也没想着卖掉,这与阮梨的想法不谋而合。
战乱时,食物和水是硬通货,比黄金还贵。
阮梨如蚂蚁搬家般,在落凤山多处地方藏有粮食和应急物品,以应对突发状况。
七月初,阮梨和江小月背上行囊,再次骑马前往星洲城。
边城的七月,烈日炎炎。
阮梨和江小月到小院的时候,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太阳最晒的时候。
两人在喝完两碗冰镇酸梅汤后,只想躺下休息不想动一下。
等睡一觉起来后又是生龙活虎的两只。
“哥,帮我买这些东西。”
阮梨给阮家兴甩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各种物料的名字。
“行。”
阮家兴扫了一眼纸上写的东西,完全不知道大妹买这些东西做啥用。他什么也不问,大妹需要,他就去买。
“哥,生铁要是不好买,我就找张爷爷去要。”
将军府应该不缺铁,阮梨打着如意算盘。
“我先试着去买,能买到多少是多少。”
阮家兴收好纸张。
“你和小月来这里干啥?你们都晒黑了,还不如在家陪着爷奶和爹娘。”
最重要的是,这里不安全,也不知道胡人啥时候进攻,一点儿也不安全。
阮家兴想送她俩回去。
张爷爷都已经做好迎战的准备,他和石头哥也准备着随时上战场。
“你不黑。你和石头哥都白了。你们都不出去骑马或是打猎的吗,就整日待在屋子里看书?”
这么安分,不像是大哥和石头哥的性子,阮梨怀疑他俩窝在房间里做别的。
“大妹,告诉你一个事,石头哥把你送他的袖箭拆掉了。”
阮家兴一副等着看戏的样子。
阮梨心里咯噔一下,这货不会是想拆开看看,弄懂后自己再做几个吧。
“石头哥,你把袖箭拆掉做什么啊?是哪不对吗?”
阮梨疑惑问道。
“没有不对,就是想看一下里面是啥样的,箭头是怎么发出去的。我已经装回去了,完好无损。你看。”
章明石一边解释,一边给阮梨看他的袖箭,就怕她误会。
“看出什么名堂了吗?”
阮梨就是这么随便一问,没想到会得到章明石无比认真的回答。
“袖箭和床弩都是射箭的,差距却很大。袖箭根本不需用力,轻轻一按,箭头就能飞出去,而床弩得几个人合力才能拉动弓弦,射出箭矢。”
阮梨:……
研究武器,这是要搞军工吗?
“一个射的近,一个射的远,需要的人力自然不一样。”
阮梨这句话有点儿敷衍。
她对床弩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往简单里说就是把一把或几把大型弓箭固定在底座上,几人合力拉动弓弦,弓箭射程能达到千米之上。
袖箭和床弩的区别关键在于,袖箭的弹力是弹簧产生的,床弩的弹力是人力拉动弓弦产生的。
“要是拉动床弩的弓弦能省力一些,再改成一箭十发,就好了。”
章明石边说边思索着。
阮梨:……
就怕聪明人动脑子。
不动脑子就已经碾压很多人了,这要是动起脑子来,那不得压倒一世?
一箭十发,那不就是诸葛连弩了?
哦,不一样,诸葛连弩的射程不到一百米。
阮梨这个不聪明人的脑子里,不自觉闪过“滑轮组”“手动摇臂”“弹簧”……
“不对啊,石头哥,你什么时候见过床弩了?”
阮梨只在书本上看到过床弩的外形图,原理也很简单,一眼就能看明白。
章明石:“上次跟着张爷爷上城墙看到的。我们试着拉了一下弓弦,确实不好拉,而且一次只能发射一个箭矢。”
阮家兴:“还没有我们自己的弓箭好用。”
章明石:“床弩能射到五百步之外。”
阮梨:“五百步之外的人,射手能瞄准吗?”
就说谁的眼睛能这么好。
难道就是一通乱射,端看对面的敌人谁倒霉谁中箭?
“我和石头哥做了个小床弩,大妹你要不要看看?”
阮家兴虽然对床弩嗤之以鼻,但是章明石对床弩着迷,他也就帮着一起做了。
没错,就是着迷。
章明石对袖箭也着迷,闲暇时间都用来研究袖箭和床弩。
阮梨:“要看。”
他们这行动力杠杠的,他们不成功,谁成功。
阮梨四人去了阮家兴和章明石的屋子。
床弩就摆在地上,旁边放着各种工具。
阮梨观察着这个迷你床弩,底座、弓、弓弦、箭矢、送箭装置,一应俱全。
比她在书本上看到的还简单,改进空间还很大。
既然章明石对改进床弩这么有兴趣,阮梨愿助他一臂之力。
不管能不能成,试试总是好的。
第二日,阮梨和江小月去将军府报到,结果张老将军不在府里。
两人根据下人说的,在西城门的城墙上找到了张老将军。
城墙不是谁想上就能随便上的。
此时守城门的是阮梨的老熟人二狗子和胡巴两人。
二狗子听闻阮梨要找的是张老将军,就自动把她们划归为张老将军的家人。在他跑上去请示上官后,阮梨和江小月上了城墙。
张老将军此时正在检查投石车。投石车是守城的主要武器,不能疏忽大意。
“哪日回来的?怎么才来看张爷爷?”
张老将军想将张家枪法传授给这几个,结果刚认了干孙子和干孙女,两个干孙女就回了柳树村,他连提都没提机会出来。
这一耽误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这几个连枪都没摸到,更不用说练张家枪法了。
“张爷爷,我们是昨日才到的,今天一早就来看你了。”
江小月上去摸着投石车,很想上手一试。
阮梨:“是啊,张爷爷。”
“还算你们有良心,一回来就知道看我这个老头子。”
张老将军眉眼含笑,显然对阮梨两人的回答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