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要跟着阮老头去西州城的人已经确定好,去安山的人也安排好,明日出发,招工信息和阮家要修路的事附近各村也都收到。
一时柳树村附近几个村子沸腾起来。
挣着抢着在各村村长那里报名,首先就要争取到阮家作坊上工的机会,进不了作坊至少要进修路队。
一天二三十文钱,女人和能干活的孩子都能去。
赶紧报名才是要紧的。
阮梨抽空去了一趟县城看白七和白十,她主要是比较关心白七的婚事,还有就是把作坊扩大规模的事情也给白家通个气。
看他们能要多少量,作坊的产能提上来,要是还有剩余的,她也可以卖到西州去。
白七和白十都在府里,这次白七的气色好了很多。
阮梨没多少时间在这里,直奔主题,还好白七没觉得阮梨唐突。
“阮妹妹,我的亲事已退。”
白七说这话时还带着意思羞涩,好像有很多话要跟阮梨说,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
阮梨没空猜测白七的心思,直接嘴巴贴在白七的耳朵边问她:
“七姐姐,要是我三叔上门提亲,你愿意嫁给我三叔吗?”
白七的脸哗一下变红,但是没有拒绝。
这个阮梨懂,没有拒绝那就是答应。
她知道怎么做了。
两家现在差距不是很大,三叔勉强能配得上白七。
只要白七答应,白府其他人应该不会有意见。
“七姐姐不点头就是不愿意了?”
阮梨还是想逗一下白七。
白十:“答应什么?哼,你们两个有秘密,不告诉我,我不跟你们好了。”
阮梨:“放心,这个秘密你很快就知道。”
阮梨又靠近白七的耳朵:“七姐姐,你先等几个月,我去星洲城问过三叔,我就给你来信回复。”
再安排媒人上门提亲。
媒人最好是两家都认识的人,阮梨都已经想好了,就请她的干奶奶沈老夫人当这个媒人。
沈老夫人身份在那里,要是有她老人家出马,也显得家里看重白七。
白七又羞又脑,小拳拳在阮梨的背上拍了两下。
阮梨:“三婶饶命!”
白十:“什么三婶?”
“嘿嘿,我有一个小秘密,小秘密,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阮梨一副很欠揍的样子,凑在白十的跟前,唱起歌来。
白十:“看打!”
阮梨抓着白十的两只爪子,“十姐姐饶命。两位姐姐,妹妹得回家了,明天还要赶路。”
白十收起自己的爪子,“阮妹妹,咱们又得好久见不到面了,我好想跟你一起去西州。”
阮梨:“等西州那边平稳了,我给你们来信,你们去那里看看。
那边的草原一望无边,天高云阔,和咱们这边是不一样的风景,值得一看。
七姐姐,十姐姐,妹妹真的得走了。”
阮梨放下带给白七和白十的面脂面膜花露,带着白七和白十给她的手帕荷包首饰骑马回了家。
又是忙碌的一天。
吴婆子拿出两千两银子用于修路,银子和这件事都交给了阮老爷子。
又拿出了两千两银子,用于去安山修建祠堂,重建故居,祭拜祖宗。
这件事交给阮信谦和阮进望父子两去办,当然得带着村里的一部分人手去。
阮梨收到了作坊这几个月的收益,从中拿出了两千两银子用于扩大作坊规模,采买原材料等。
这事是交给阮进福和阮进财两人的。
给再多的银子,阮梨都放心。
又给林氏身边留了一千两的银票,万一有个急用。
安排好家里的一切,阮梨、阮家兴、章明石、陆先生、阮老头和吴婆子踏上去西州的路程。
这次同去的有阮梨的二堂叔阮进生,堂哥阮家荣,堂姑奶奶阮香花的儿子许大山和孙子许榔头,英子的堂哥苗来福,赵大狗的儿子赵守柱,赵二狗,苗大木,红梅的二叔李旺顺等人。
还有个丁二和王家一家三口。
这一家子是阮梨在去京城前买的人,女的做饭手艺不错,男的会赶车,儿子十四五岁,跑腿打杂。
还好阮家马车多,不然这么多人都没地方坐。
这次送行的不光有村里人,还有附近各村的来人。
不舍之情溢于言表,真不是装出来的。
谁不想阮家人一直待在柳树村,造福附近的乡邻?
可是他们都懂,皇帝的命令谁也不敢违抗。
最不舍的还是那些老头们,眼泪水比女人还多。
任谁知道,阮老头这次一去没个三四年回不来,说不定下次见面就是在地下。
“老哥老弟们都回去吧,等我在那边稳定了,把你们都接过去西州,吃烤全羊,骑马在草原上撒欢儿。”
李老头摸了一把脸:“阮老哥,那我们可等着你来接我们啊。走吧,走吧。”
和家人告别的人,也上面了马车。
人群被悲伤的氛围笼罩,阮梨听到的全是呜呜呜的哭声。
阮家人可能是习惯了这样的分别,都还挺淡定的。
就是村里第一次出门的那些汉子们,就差和家里人抱头痛哭。
上了马车还伸着脑袋和家里人说话。
李旺顺的娘:“旺顺啊,我的旺顺啊。”
李旺顺:“娘,儿子去出去长见识挣银子去的,不哭啊。”
苗大木的小儿子苗小头:“爹,爹,你回来的时候带几只羊,不带羊就不让你进门。”
苗大木:“臭小子,你是皮痒了吧,看爹不下去揍你一顿。”
苗有田媳妇:“来福啊,来福,娘的来福,娘舍不得你去啊……”
苗来福:“娘,回去吧。”
外村人甲:“你们不愿意去,那位子让给我们啊,我们愿意去。伯爷,我们兄弟愿意去西州,带上我们兄弟啊。”
外村人乙:“我也愿意去西州。伯爷,您看看我!”
苗有田媳妇一把摸干眼泪水,进入战斗状态。
“去去去,哪里都有你们,这是我们村的事,你们别瞎掺和。快走,马车快走。”
再说下去,为了一个去西州的名额,大家都要打起来了。
马车缓缓移动,走了老远,阮梨还能听到李老头的声音:
“老哥哥,一路顺风。人手要是不够就来信,村里的壮劳力多,出主意不会,出力气能行啊。老哥哥啊……”
阮梨:就感情都听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