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已经麻木,官兵在听到阮梨喊“大哥”的时候,还是不自觉地惊愕。
“先生~~大妹~~小悦~~”
阮家兴的声音浪到飞起。
他和阮进文、李正行不一样,他是小跑着过来的,快到张悦榕手中的鲜花都没来得及扔出去。
“学生谢先生教导之恩!愿先生身体康健,桃李满天下!”
阮家兴跪着抬头,双眼满含孺慕之情,望着陆先生。
先生,谢谢您,谢谢您没有放弃不喜欢读书的我,把一个毫无天资的我,培养成了同进士。
这场面陆先生熟,刚刚已经经历过两次,此时他激荡的心情稍微平复,遂应对自如。
他扶起阮家兴,叮嘱道:“你很好!为师很欣慰。起来吧,等你们几个回府,咱们再说话。”
陆先生迎接着四面八法或羡慕或好奇的目光,深感荣耀。
这才是他一辈子最自豪的时刻!
一生一次,足矣!
“阮兄,快跟上!”
和阮家兴同走一排的省试倒数第一,走出去好远看阮家兴还没有跟上来,回头喊他。
“曹兄,你们先走着,我随后就跟上!”
阮家兴很熟稔地回答。
阮梨就很好奇,这才多久,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就已经混熟了。
阮家兴来不及和阮梨与张悦榕说句话,就被鲜花塞了个满怀。
张悦榕:“送给你的!”
阮家兴:“嘿嘿~~谢谢小悦~~谢谢大妹~~”
阮梨:“不用谢我,这些花都是小悦专门找来的。大哥,你快跟上他们。”
“那我走了啊~~”
别过陆先生、阮梨和张悦榕,阮家兴抱着满怀的鲜花,连蹦带跳追上前面的队伍。
阮梨看到他和旁边的“曹兄”和前面的几位进士一起分了鲜花,然后说说笑笑往前走着。
官兵:就没有见过这么跳脱的进士老爷。
游街结束后,新科进士们前往皇宫,接受皇帝赐官。
当然,皇帝亲赐的只有一甲的三位,其他都是由吏部根据进士们的成绩及名次,结合朝廷所缺职位,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官职任命。
这个就得等。
一甲的三人一般会入瀚林院。
翰林院就是皇帝的秘书室,负责诰敕起草、史书纂修和经筵侍讲等。
这个环节是在宫里头进行,阮梨他们看不到,就先回府等着去。
阮梨回府整理需要带回去的东西。
这次离开京城,下次再来还不知道是在几年之后。
四个进士老爷还不知道会被派到哪个犄角旮旯去,以后想聚在一起,就很难。
结果却出阮梨所料。
晚饭前,进士老爷们终于回府。
四人皆是满面红光,春风得意。
“大妹,小悦,你们快猜猜朝廷给我们派的都是啥官?”
阮家兴的声音中带着藏不住的兴奋。
阮梨看他心情这么好,估摸是他们对朝廷派的官职很满意。
“有什么好猜的,你个倒数第二肯定不能留在京城。”
一想到大家很快就要分开,张悦榕的心情就很不晴朗。
原先是她和小梨天真了,还以为她们一家也能跟着去西州玩耍。
结果她娘却很肯定地告诉她,她们不能离开京城半步。
她娘怕她出去乱说,还扳开揉碎给她解释了一遍。
究其原因就是朝廷怕她们跑了,怕她们和祖父父亲汇合,然后一家人投靠他国,或是自立为王。
也就是说,她娘,她弟,还有她,以及京城将军府里的所有人都是人质,就连她们家的祖坟也是。
只要他们在京城,她祖父,她父亲就会有所忌惮,免得对朝廷生出二心。
张悦榕就觉得,京城的人和事,弯弯绕绕真多。
烦死了!
听到张悦榕的话,阮家兴一秒炸毛。
“倒数第二咋了?倒数第二那也是省试的倒数第二!好多人都连解试过不了!看到没,全大景多少学子,等了三年,只有二百八十个人参加了殿试。每一个都是人中翘楚,国之栋梁。”
他有被小悦的语气伤到。
哼!
张悦榕:“是是是,是我说错话了。你这个倒数第二很厉害,很多人想当都当不了。”
阮家兴:……
他都已经做好和小悦掰扯一番的准备,她怎么就这么快道歉了?
不对劲!
阮梨看了看这对还没有成亲就遭遇感情危机的未婚夫妻,继续之前的话题,道:
“三甲进士留京的很少,你和三叔还有李二叔肯定都是外放到地方做知县。
石头哥这个状元郎应该是进了翰林院,不是翰林院修撰,就是翰林院编修。
姚大叔可能会留京任职,应该是从六品或是正七品的官职。
怎么样,大哥,我猜的没错吧?”
说是阮梨猜的,倒不如说是陆先生推测的。
早在他们回来之前,阮梨就和陆先生讨论过这个问题。
她爷奶最看重的是一家团圆,要是一家人这个在东,那个在西,几年见不到一面,他爷奶可能会接受不了。
阮梨就想着,大哥和三叔要是能回西州府任职,该多好。
“哈哈哈,你猜对了一半。”
阮家兴得意地一笑。
阮梨顿时起了兴趣。
莫非庆和帝又有什么骚操作,就像封他爷为西州府知府这样的骚操作。
阮进文和姚易年笑而不语,章明石只是目光炯炯看着阮梨。
“让我猜猜,石头哥没有进翰林院,而是也要求外放,而且你们外放的地点都是西州府?”
阮梨得内心在咆哮:不会吧,不会吧,皇帝应该不会这么人性化吧。
她心里到底是有着那么一丝期待在的。
如果真是这样,她感谢庆和帝的体贴。
但是这样的话好像对石头哥没有什么好处。
知县最高七品,翰林院编修是正六品的官职。
亏了两级。
“你猜得没错,朝廷任命我为从六品侍御史,两月后上任。”
姚易年笑着道。
这两个月是朝廷给他在京城买房置业、安排家人的时间。
他能回一趟星洲城,把爹娘接到京城来。
涂先生肯定不会离开星洲城,因为星洲城的学堂和学子们都离不开他。
况且,没有庆和帝的命令,涂先生不能离开星洲城。
就是皇帝允许,涂先生也不会离开。
“三叔,你呢?”
阮梨一个一个问起,目露期待。
“正七品西州府莫桑县知县。”
这是阮进文能想到的最好的任职,居然就这么变成了现实。
莫桑县距离西州城不远,他想爹娘了,可以随时去西州城看望他们。
而且西州府刚成立没多久,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这样的地方很容易出政绩。
“太好了,爷奶知道一定会很高兴。大哥,你呢?”
阮梨走遍了西州府各处,对每个县城都比较熟悉,自然知道莫桑城距离西州城不远。
阮家兴:“我和三叔一样,都是正七品的县令,三宝县县令。”
三宝县,阮梨知道啊。
这个县因出产桑葚、蓝宝石和地皮菜这三样东西而出名,这也是这个县城名字的由来。
很好,大哥和三叔都在西州府任职,就差章明石没问。
不待阮梨提问,章明石主动交代:
“正五品西州府通判。”
通判,主要负责监督知府的工作,还负责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并对地方官员有监察和推荐权。
怎么说呢,通判品级虽然没有知府高,但是就能监督知府干活,有意见了还能直接跟皇帝提。
阮梨:……
正五品?
庆和帝骚操作再现。
从正六品翰林院编修到正五品西州府通判,整整多出了两级,打破了以往的常规。
就很好!
阮梨喜欢这样通情达理,为下属考虑的皇帝。
未来三年,他们一家是不会离开西州府,确定了。
阮梨收住喜悦的神色,问道:
“皇帝这样封官,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比正六品整整高出了两级。”
有些人在官场经营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跨越的两级,庆和帝说给就给了,还真不是一般的任性。
“有啊,但是反对无效。皇上金口玉言,谁反对都没用。”
阮家兴扫了一眼章明石,好像没有把话说尽。
阮梨:“谁站出来反对的?”
阮家兴:“还能是谁,就是敬国公,这人老跟咱们作对。
石头哥跟皇上申请外放西州府做县令,敬国公说于理不合,状元郎就该在翰林院任职,不应该去鸟不拉屎的地方当什么县令。
啥鸟不拉屎的地方,敬国公没去过西州府怎么就能乱说,西州府明明就很好。”
陆先生:“皇上是怎么说的?”
我们都知道西州府很好,你不用再强调一遍。
阮家兴:“皇上说,既然是鸟不拉屎的地方,那就不能委屈咱们的状元郎做一个七品的县令,他直接给石头哥封了个通判。”
阮梨:……
庆和帝是懂得抓重点的。
敬国公的意思应该是,状元郎就该留在京城,而不是外放。
咱们的庆和帝抓住了重点:不能委屈状元郎。
外放已经很委屈了,还要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外放,这个必须得补偿。
给银子,庆和帝舍不得。
给官职,他可以啊。
正七品县令,实在是太委屈状元郎了,那就正五品通判。
多出来的两级是针对鸟不拉屎的补偿。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