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梨好像有点儿理解庆和帝的心思,好喜欢这个任性到可爱的老头。
等着看吧,西州府肯定会越来越好。
它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着朝廷这个雕刻师的雕琢。
阮梨很有信心,帮着亲爷把西州府变成大景的纳税大户。
不说西州府各县的特产,就是曲水河流域的矿藏,都多到挖不完。
当然,这事她谁都没说。
她只是根据后世的史册推断,还没找到确切的证据。
阮梨:“你和三叔是怎么回事,你们不应该是回家坐等朝廷派官吗?”
阮家兴:“还不是沾了咱爷的光。皇上好像早就知道三叔和我也参加了殿试,单独问我们的想法。三叔和我都不想离爷奶太远,皇上就把我们放在了西州府。”
以后谁敢说一声皇帝不好,他就跟谁急。
多好一个皇帝,太善解人意了。
被皇帝单独拎出来说话,大殿上一众进士们的目光不要太羡慕。
阮进文:“没错,皇上好像很看重伯府。”
当着所有进士和大臣的面问他爹在西州府的日子过得好不好。
这么严肃的场合,皇帝问了这么一个不严肃的问题,就令他很是惊讶。
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爹这么得圣心。
庆和帝:永宁伯最得朕心,这个没错。
但是那句问话只是他随口一问而已,因为永宁伯在西州府的情况,他可能比阮进文这个当人儿子的还清楚。
永宁伯这个小老头,在西州府就知道瞎逛悠。
有儿孙替他出谋划策,有手下官员替他办事。
他这个知府当得不知有多清闲,他这个当皇帝都羡慕不来。
阮梨:皇帝怎么知道我爷奶的事?
东风:是南风跟皇上告的密。
南风:是东风跟皇上告的密。
陆先生:“永宁伯府对朝廷有大功,皇上自然看重。”
他也是后面才了解到自己四个学生的所作所为的。
应该说,西州府的成立,一半的功劳应该归永宁伯府。
按说,胡人投降之后,皇上应该再次封赏伯府的,就像封张将军府为护国将军府一样,至少应该把永宁伯府的爵位提一提。
可是皇帝并没有这么做,可能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庆和帝:树大招风,不能给永宁伯府招几个敌人出来。
站稳脚跟,才能再谋别的。
等吧,该是永宁伯府的,一样也不会少。
陆先生:“对了,正行官派何处?”
阮进文:“还在等朝廷派官。”
三甲内,除了他们叔侄两人,其他人都在等朝廷派官。
可能一月之内就能收到朝廷的任命书,也有可能等个三月或是半年。
阮家兴:“马大人希望李二叔留京。”
陆先生:“三甲进士,留京无望。”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
等着派官的这段时间可以做很多事,端看个人人脉。
在吏部有人,或是朝廷有能说上话的人,自然不需要多等,而且还能有不错的官职。
翌日,永宁伯府迎来了许多客人,基本是找陆先生的。
原因和殿试结果及昨日游街有关。
殿试结果和游街时状元郎跪拜先生的事情一传开,陆先生的名字再次在京城中响亮起来。
毕竟他的四个学生全部榜上有名,其中一个还是状元郎,另外三个也都成了同进士。
一时间,永宁伯府门庭若市,前来拜访请教的人络绎不绝。
陆先生还是婉拒鹿山书院等各大书院的招揽,坚持要回西州府。
甘州府永宁县也跟着在京城出了名。
因为这一届省试中,小小的一个永宁县竟然出了四个进士,就不得不吸引着京城人士们问一句“永宁县是怎样的风水宝地”。
马大人这个永宁县的前任县令,自然在同僚中间出了一把风头。
“永宁县文风昌盛,人杰地灵。”这话经常挂在马大人的嘴上。
马大人的同僚:送你一个大白眼,自行体会。
当谁不知道甘州府是何光景一样。
永宁县要是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怎么之前几次省试,没见有几个永宁县的人上榜?
就在阮梨等人准备启程出发去金州府之时,敬国公府出事了。
敬国公夫人思子心切,突然疯魔,已经神志不清。
按说这事和永宁伯府没有一点关系,可是庆和帝却把章明石叫进了宫。
原来是敬国公在失去了一个儿子后,不想再失去另外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是状元郎。
他之前还想着章明石能留京任职,他还有时间和机会拉近他们父子之间的距离。
谁曾想,皇帝居然会赐他五品官外放。
敬国公急了。
并且,敬国公府近来不安稳,他的国公之位摇摇欲坠,还有兄弟想过继儿子给他。
兄弟们的算盘珠子就差蹦在敬国公的脸上。
敬国公就豁出去脸皮,找到了庆和帝跟前。
在皇帝面前,敬国公道出了章明石的身世,并且哭哭啼啼求着章明石认祖归宗,还要庆和帝马上就封章明石为国公府世子。
庆和帝看着哭花脸的敬国公:我怎么有这么既蠢又狠的手下。
庆和帝又看看一脸拒绝的探花郎:国公之位就这么不值钱吗,送上门了你都不要。
“你确定不认他们?”
不要国公之位?
章明石斩钉截铁:“臣确定!”
以前他不需要这对父母,现在也不需要,以后更不需要。
庆和帝:我怎么有这么傻的臣子。
要是换作他,他肯定要回去认亲,把国公府抓到自己的手里,把讨厌的人赶出府里,多好!
吴婆子:这好像是我的词。
谁想,敬国公的无耻突破了庆和帝和章明石的想象。
软的不行,他就来硬的。
敬国公居然拿章明石的名誉做要挟,威胁章明石要是不认他,他就要跟世人说章明石是个有才无德的人,是个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认的人。
章明石:“你去告知天下所有人,我不在乎。”
庆和帝:……
就很意外。
本来还有些劝和的想法,在此刻也消失得一干二净。
庆和帝直接命人把敬国公赶出了皇宫。
阮梨听到章明石的讲述,和张悦榕两人笑作一堆。
可是,第二天她就笑不出来了。
皇帝又找了章明石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