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接连叹气,道:
“前些日子,村长李老头过来家里一趟看老爷子,两人说了不到半个时辰的话,具体说的是啥,老爷子不说,咱也不敢问。
没过几天老爷子就起不了炕,家荣请了城里的李大夫来瞧,李大夫说老爷子是心病。补身子的药是吃着,就是不咋顶用。”
堂奶朱氏正说着,阮梨的大堂婶宋氏和二堂婶黄氏走了进来。
黄氏快嘴接话道:“娘,我早就说过咱们应该打上李家门去,肯定是李老头说了不中听的话把爷爷气到了,他老人家才会一病不起。”
李老头:冤枉啊,我只是告诉老爷子,有姓阮的人找到了马县令那里,说阮家是他们家的旁支,之前逃难逃到这里来的,叫他们上门认祖归宗。
二堂婶黄氏一看就是个脾气火爆的,阮梨觉得她现在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炸。
好吧,点火之人是她奶。
“这里头还有李老头的事?
我一直跟你大伯说李老头就不是个好货,你大伯就是不信,这不一下就显原形了。侄媳妇,走,咱们现在就上门找李老头要说法去。”
吴婆子屁股还没有挨到炕沿,就出了房门。
朱氏都来不及拦着。
黄氏动作最快,跑到吴婆子的前面,轻手轻脚打开院门,给吴婆子开路。
阮家女人帮,老老少少六七号人往李家冲去。
阮梨把弟弟妹妹们交给堂哥,自己也跟了上去。
李老头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黄氏跑在前头,先一步敲响李家的大门,因为天色已黑,家家户户都已关上院门,李家也是如此。
听到敲门声,李正行的大哥李正为问了一声“谁啊?”
狐假虎威的黄氏扯高嗓门喊道:“开门,我婶子找村长有事。”
李正为没听出来人是谁,问“你婶子是谁?”
黄氏:“还能是谁,永宁伯夫人!”
话音刚落,院门已经打开。
“把你爹喊来,我有话要问他。”
吴婆子问几句话就走,不想进李家的门,不想看到刘婆子这个老娘们儿。
李正为被门外的阵仗吓到,感觉她们就是上门来找事的。
“婶子和嫂子们快进来,我这就去喊我爹。”
不用李正行喊,李老头已经从堂屋出来。
“老嫂子,咋不进来?”
吴婆子:“不进去了,就问你几句话。”
李老头就疑惑,今日一整天他都在阮家待着,有啥问题非得等到他回家了来问。
换成别人他可能会撅几句,这些都是阮家的人,他没那个胆。
“有啥想问的,老嫂子你尽管问。”
“我问你,你前些日子给我家老爷子说啥了,把老爷子气得都起不了炕。”
要是说不出个四五六,吴婆子就将李老头的脸挠花。
李老头无辜脸:“我没有气老爷子啊。”
黄氏:“不是你还能有谁,我爷这些日子就见过你一个外人。”
李老头:“我冤枉啊。”
林氏:“那你和老爷子说啥了,说了小半个时辰。”
王氏:“就是,有啥大事要说半个时辰。你一走,老爷子就病倒了。不是被你气的还能是咋。”
阮家女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就给李老头定了罪。
这口黑锅李老头可不背,他力证清白。
“真的不关我事。你们进来我给你们细细说一遍,老大,给你婶子们上茶。乡君也来了,快请进来。”
黄氏想进去,吴婆子不抬脚。
“老嫂子,进来坐着听我给你说,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这事啊,我以为老爷子已经跟你们通过气了,看来你们是还不知道。
这事说来话长,可大可小,我得慢慢给你们说。”
李老头说着话,眼睛在左右两边邻居家扫过,意思很明显,就是这事最好是不让别人听到。
“行吧,那我们就进去听你说。”
吴婆子打头,带着阮家的女人们进了院子。
阮梨来都来了,也想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跟着进了李家。
李家是村里第二富,院子虽然不大,房子却是砖瓦房,冬暖夏凉。
众人在李家堂屋坐下,阮梨站在吴婆子的身后。
惹人厌的刘婆子没有露面,李正为媳妇端茶水上桌。
“老夫人,请喝茶!”
她说完话还别扭地行了个四不像的礼,倒退着往门口走。
吴婆子:……
听你说话还以为你在阴阳我,看到你倒退着走路我才知道你是缺心眼。
吴婆子舍不得骂老实人。
“叫啥老夫人,我是你吴婶子。这么晚上门,打扰你们了,你去忙去吧。”
李正为媳妇受宠若惊。
对待李老头,吴婆子可不会轻声细语和他说话。
吴婆子:“说吧,我们都听着。”
李老头轻咳嗓子,道:
“前些日子,打东边来了一个人,自称安山阮氏一族的人。
听我那亲家马县令说,来人穿着不俗,气度不凡,好像家里有个啥当官的,才找到马县令这里。
具体是啥官,我记性差没记住,反正没有我老哥的官位高。整个甘州府都没有比我老哥更厉害的人。”
其实李老头想说的是,整个甘州府的人都比不上阮老哥有福气。
靠孙子孙女升官发财得爵位,全大景的老头子都羡慕。
吴婆子:“少拍马屁,说正事。”
李老头:“安山这人是来认亲的。”
王氏:“那跟我家有啥关系,气我二爷爷干啥?”
阮梨:……
最近上赶着认亲的真多。
敬国公刚认完,这不又冒出来了一个。
李老头:“你急啥。没听到那人也姓阮吗。那人跟马县令说你们阮家是他们安山阮氏一族的一个旁支,想让你们回去认祖归宗。”
阮梨:“他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我家出自他们阮氏一族?又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是嫡支,而我家是旁支?”
她可能知道为什么二太爷病倒了,还真是被气的,被安山阮氏气的。
这个时代的人,宗族观念重,谁都想要做家族中嫡出的那一支。
阮家祖上应该是富过的,只是一代不如一代,从阮家男性的名字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