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催眠
白掌柜和王老大吃了酒席就走。
没什么做回礼的,阮梨就给每人带了三只腊兔子和三只腊野鸡,家里就这个多。
送走了白掌柜和王老大,阮梨去厨房帮忙。
吴婆子的两个女儿也在厨房帮忙,阮梨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两个姑姑。大姑阮草儿是和大姑父李来财一起来的,大姑父在外边招呼客人。小姑阮果儿是带着两个女儿来的,两个小表妹由阮桃带着一起玩。
和两个姑姑说了几句话,阮梨一听林氏说青菘不够用了,又赶紧跑去地窖取。青菘就是大白菜,时下的叫法。
洗洗切切,又是一通忙活。
还好肉准备的足足的,不然真不够用。
因为没想到人来了一茬又一茬,最后连村里的妇人和孩子们都来了。这桌人刚吃完下桌,就又坐满了。
来人越多,阮老头就越高兴,说是吃温居饭的人越多预示着家门越兴旺。
老院子的厨房里,大米饭蒸了一锅又一锅。
最后来的人都没吃到几片五花肉,不过有野鸡野兔和大米饭吃,他们就已经很知足了。
今年虽然收成好,但是村里也没几家能天天吃饱饭的。这大米饭别说是吃饱了,多数人连吃都没吃过。今天不仅吃到了,还能管饱。
这不,男人吃饱了回家就厚着脸皮喊自家的女人娃子们来了。能吃饱大米饭,就是被人在背后指着骂厚脸皮也值了。
女人来一看,好吧,几乎全村的女人娃子们都来了,她也就没啥好害臊的,安安稳稳地坐下敞开肚皮吃就是了。
吴婆子也从厨房出来招呼妇人们。
阮梨和两个姑姑一起把米饭盆和碗筷搬上桌,也不用阮梨伺候,她们都自己动手拿碗添饭,阮梨又和姑姑们去端菜,都是按盆装的。
来得早的妇人吃完饭后,还留下来帮林氏洗洗碗和筷子,挑挑菜什么的,阮家院子里一片和乐。
这顿饭从巳时吃到申时才散。
陆先生和阮进文吃完酒席,早就由阮进财赶着牛车送走了,一个送回七里屯学堂,一个送去县学。
吴婆子要留两亲家住一晚上,明早再赶牛车送他们两家回去。家里屋子多,铺盖都是新做的,够用。
阮梨的姥爷说时间还早,天黑前能走回家去,就带着儿子儿媳回去了。说是看见林氏日子好过了他高兴,也安心了。
惹得林氏眼泪吧擦的。她一直在厨房忙活,也没来得及和林老头说上几句话,下一次见面就得等过年了。
林大舅背着吴婆子给准备的二十斤大米,和大舅母走在林老头后头,林氏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才进门。
王氏娘家近,老两口每个月都能见到女儿,也没啥舍不得的,背着大米笑眯眯地走了。
阮梨的大姑和大姑父也说放不下家里几个娃,酒席散了就走了。同样背着二十斤大米。
只有阮梨小姑家里离得远,她又带着两个娃,吴婆子怕她天黑前赶不到家,就强留下住一晚,明天早上再送回去。
等收拾完桌椅碗筷,吴婆子说忙活了半天大家都累了,就各回各屋休息去,她也拉着小女儿去说体己话。
阮梨把两个妹妹和两个小表妹安顿好了,就去看各家送的贺礼。
陆先生送的是自己写的一副福字,已装裱好,适合挂在正房。
林氏和王氏娘家都送的是两块布,都是适合阮老头和吴婆子用的。
村里人送的都是鸡蛋、蔬菜、筐箩、簸箕、篮子啥的,都是自家产的或做的。
王老大送的是一对白釉盘口瓶和两套碗碟,都是自家烧的,很漂亮也很实用,阮梨很喜欢。
白六少送的贺礼居然还附有礼单,礼单上写着青釉花鸟纹宝瓶一对,山水安居图一副,官窑青瓷茶具一套,木雕吉祥如意摆件一对,蜀锦两匹。
除了蜀锦都是现在就能用上的。
村里人穿的最好的就是苎麻布衣裳,也没见哪个穿着蜀锦去地里干活的。
阮梨整理完贺礼就回了自己屋子。
吴婆子和阮老头住一进正房东里屋,两间耳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仓房。阮进文住东厢第一间,第二间是他的书房,第三间空着。阮家兴住西厢第一间,阮家和兄弟三个住第二间,第三间是三个小子的书房。
二进院子正房没住人,阮进福和林氏住东厢第一间,阮桃第二间,阮梨第三间。阮进财夫妇住西厢第一间,第二间是给阮枣准备的。第三间没住人
牛猪鸡还在老院子后院,前院就给阮梨以后做面脂和花露用。
阮梨房间进门右手边绕过屏风隔断,就见靠窗砌着火炕,火炕后面靠墙立着衣橱,衣橱旁边是妆奁。
进门左手边靠窗摆着书桌,书桌旁靠墙立着书架。书桌后面摆着一张矮几和一个贵妃榻。
书架、衣橱和贵妃榻,是木工师傅按阮梨给的图纸做的。
阮梨一屁股坐在贵妃榻上,要是再有几个靠垫就完美了,平时累了可以在榻上歪一歪。
阮桃带着三个妹妹过来找阮梨。
小姑家的两个丫头见人都怯怯的,大的还知道喊表姐,小的才三岁,只知道躲在姐姐身后盯着阮梨看。
阮梨这里也没什么可以给她们玩的,就让她们脱鞋上炕听故事。阮梨想了一想,就给讲了一个十二生肖的故事。
“……大黑牛高兴地昂昂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
阮梨讲得那个声情并茂,连自己都佩服自己有才了。
等她讲完回头一看,炕上的四个小听众都脑袋一点一点的,明显是去会周公了。
阮梨:“……”
她真没想到她讲故事还有催眠的效果。
阮梨调整妹妹们的姿势,让她们一个个都睡好。
看着并排睡着的四个妹妹,她好像也有些困了,那就一起睡吧。
阮梨入睡前还在想着,火炕烧得热乎乎的,躺着还真舒服,难怪妹妹们这么快就睡着了。
醒来已是夜幕降临。
妹妹们一个个睡得脸蛋红扑扑的,阮梨把她们喊起,下炕玩了几分钟才出屋。
等姐妹五个到了一进正房堂屋,大家都已经聚在了那里。林氏看人全了,就和王氏上饭上菜。
今天分两桌坐,阮老头带着儿子和孙子孙女们坐一桌,吴婆子带着女儿、儿媳、还有两个外孙女坐一桌。
阮老头高兴,带着儿子和大孙子一起多喝了几杯酒,就嚷嚷着让吴婆子赶快给他大孙定个好姑娘,过两年成亲了他就可以抱重孙。
阮家兴的脸红成了关公,不知道是羞的,还是因为喝酒上脸。
上次刘媒婆上门,给阮家兴说的张屠夫女儿没说成。人家姑娘连相看都不愿意,具体原因刘媒婆也没透漏,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后来刘媒婆又给介绍了一个,吴婆子没看上。
在吴婆子眼里,阮家兴是哪哪都好,现在都能读书认字了,还学会了射箭打猎。
她不急,她大孙这么有出息,不愁找不到好姑娘。
吴婆子给小女儿夹了个鸡腿,道:“急啥,还有两年的时间,我给咱大孙慢慢挑个好的。”
又给大外孙女夹了个肉丸子,吴婆子叹了口气,小女儿这一家三口就跟没吃过一顿饱饭一样,都瘦成啥样了,按说女婿家也不至于困难成这样啊。一问女儿女婿对你咋样,只说好着呢,也没问出个啥。
吴婆子对小女儿道:“明儿个你一个人回去,把大丫头和二丫头留下多陪我几天,等你下回来了再领回去。”这俩丫头太瘦了,得好好补补。家里现在条件好了,也不在乎多两张嘴吃饭。
周大丫一听不愿意了,一定要跟着她娘回周家去,吴婆子劝都劝不住。
阮梨的这两个表妹一个叫周大丫,一个叫周二丫,也没个大名。
第二天阮进财赶着牛车,带着吴婆子交给的任务和二十斤大米,送阮果儿和周大丫母女两人回了周家庄。周二丫留在阮家,由吴婆子带着。
牛车一回来,吴婆子就抓着阮进财问周家的情况。
阮进财说没看见啥不好的,周家老两口和二妹夫周向东也都笑眯眯地招呼了他,还喊他常去家里走动走动。
吴婆子听完就放心了,继续做衣服,从阮梨开始一人一套,先做完孙女们的再做孙子们的。
她现在也不用做绣活挣钱了,有的是大把的时间。
……
时间进入十一月。
阮梨终于拿到了西边大山谷的地契,那个山谷和周围的几个山头成了她的个人财产。
这还得感谢白掌柜和白六少。
白掌柜听说她要买下落凤山中的一个山谷,好采花做花露,就把这事禀告给了白六少,白六少就安排人请了县衙主管山林的人一起来找阮梨。
章明石带着几人去了一趟山谷,没过几天山谷地契就送来了,山谷加上周围的几个山头都是阮梨的了。
投桃报李,阮梨也答应了周六少,明年她做的花露全部都卖给美人阁。还是三两银子一瓶,他能往外卖卖多高价就卖多高,够他赚一笔的了。
【作者题外话】:这是补昨天未发的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