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文昌帝君保佑
不负流年2025-07-28 14:543,075

  “虽出门在外,课业也不能落下。有空就多看看书,作作画,练字也不要松懈。等为师空闲了,就带你们去这里有名的鸡鸣山逛逛。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们也体验体验这里的人文风情。”

  陆先生坐下嗦面,吃得津津有味。

  “好的,先生。”

  阮梨也想出去逛逛。

  “对了,其他事都可以往后推,文昌庙祭拜必须安排在考试之前。进文啊,你们商量一下,空出半天时间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陆先生嗦面间隙,不忘叮嘱阮进文。

  虽然祭拜不一定有用,但是不祭拜又不安心。

  作为过来人,陆先生建议几个考生都去拜拜文昌帝君,保佑考试顺利,不出岔子。

  不管有没有用,至少能让人安心。

  阮梨抽了抽嘴角,没想到陆先生信这个。

  转头一想,她还真没资格嘲笑别人。

  想她前世百分百的唯物主义者一个,大学里每次考试之前,都要去学校的孔子像跟前上供。

  有时是一个面包,有时是一个苹果。

  有次去晚了,因为上供的人太多,她的供品居然没地放。

  不管是因为自己足够优秀,还是孔圣人他老人家的保佑,阮梨考试都是一路绿灯,从没挂过。

  要不是来了这里,她可能还会往前冲一冲。

  用不了多久,她就会“进入研究院,出任工程师,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

  阮梨:嘿嘿,想象真美好……

  “是,先生。”阮进文把准备好的茶水端来,等陆先生吃完面后再喝,刚好七分烫。

  正行弟昨晚就提到想去文昌庙祭拜,就怕陆先生责怪,说他平时不努力,临到头了,把希望寄托在文昌帝君身上。

  这下他可以放心,不怕先生责怪了。

  阮进文急匆匆离开,去告诉李正行和姚易年这个好消息。

  正在温书的两人收到消息,态度各异。

  李正行:太好了。出门前老爹就千叮咛万嘱咐,考前一定要去文昌庙祭拜。万一你不祭拜,文昌帝君只保佑别人,不保佑你,那你不落榜谁落榜?

  他觉得老爹说的有道理。

  立刻在心里回忆老爹说过的话,想着带什么供品去才行。

  姚易年:真有用?带着一颗赤诚的心去就行,还是“要准备供品?”

  不是他小气,是他必须得精打细算,银子要花在刀刃上。要不是蹭上了进文兄,他这会儿估计还在来甘州城的路上,跟犟骡子较劲儿呢。

  “姚兄,这个我知道。咱们带上大蒜、大葱、粽子、桂花这些就行。希望文昌帝君会保佑咱们,在考试时能写会算、脑子聪明灵活、下笔如有神,一举高中。”

  李正行给两人科普起来。

  “我估计庙门口会有商贩卖这些东西,到时咱们到了那里买上就行。要是想更显诚意,咱们先准备好供品,走时带过去也行。”

  提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李正行很是自信的发言。

  一直以来,他虽然不是碾压别人的那个,但也不会屈居人后。

  虽然陆先生和阮家更亲,但对他和进文兄一视同仁。

  在学问上,不管是在县学里,还是在跟着陆先生读书的这段时间,他和进文兄两人不分伯仲。

  没想到半路上遇到了个姚易年。

  这人不仅待人热诚,还学识渊博,口才也好,一路上把陆先生逗得不时开怀大笑。

  陆先生考的问题,他和进文兄答不上的,姚易年都能答上来,而且答案都能令陆先生满意。

  这就很厉害了。

  虽然知道人外还有人,天外有天。

  他在羡慕易年兄的同时,心里还是产生了那么一点点的不自信。

  不分伯仲其实是李正行自己的看法,在陆先生看来,两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李正行略胜一筹。

  阮进文:“行,就听正行弟的。这两天天气不错,要么咱们明天早上就去,我怕越往后祭拜的人会越多。咱们早点去,也更显诚意。”

  姚易年:“行。”

  李正行:“好。”

  事情说好,三人就自觉地开始温书。

  至于供品,当然是明早去买新鲜的。

  现在准备上,到明天,粽子得坏,桂花得蔫。

  午时,阳光灿烂。

  阮家兴和章明石还未归来。

  陆先生不时朝门口张望,指点学生都有点儿心不在焉。

  让这么多人饿着肚子等着,也不是回事,阮梨和江小月将饭菜端上桌。

  一大木盆米饭,一盆水煮鱼,一盆鸡汤,三个素菜。

  “先生,咱们先吃。我哥和石头哥估计走的远,天黑前肯定能回来。”

  阮梨是一点儿也不担心大哥和石头哥。

  石头哥进了山林就像鱼儿进了水一样,他丛林经验丰富,要是有什么危险,早就发现早撤了。

  “都动筷吧。”

  陆先生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

  “以后就简单做点,不必如此丰盛。一日三餐都由你来准备,也是辛苦你了。”

  这话是陆先生对着阮梨说的。

  阮梨不觉得辛苦。

  “我三叔、李二叔和姚大叔他们要进考场,一进去就是三天才能出来。听说里面的环境也不怎么好,我就想着给他们吃好点儿,增强体力,好以应对几天后的考试。多吃鱼也对脑子好,希望对他们考试有帮助。”

  “你想的周到。你们三个都听到了?他日若平步青云,别忘了梨丫头为你们所做的一切。”特别是进文你。

  最后这句陆先生放在心里,没说出来,但是阮进文心里清楚。没有大侄女挣的银钱,他可能还在县学苦读,为了赚几个铜板,辛辛苦苦给书店抄书。

  哪会像现在这么自在,不仅不用担心银钱,还有余钱出来考试和游玩,只是为了增加点解试经验和阅历。

  这都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没想到就这么实现了。

  他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阮进文三人异口同声:“是,先生。学生铭记于心。”

  林正行:“大侄女,你费心了。”

  这句话说出来,他整个人都轻松了。

  李正行的心情是复杂的。

  一边是对阮梨的愧疚,一边又坚信自己退亲的决定是正确的。

  就这么矛盾着。

  从开始面对阮梨的不自在,到现在他能跟阮梨轻松自然的说话,皆归功于阮梨是个有格局的女子。

  得亏阮家没跟他计较,也得亏阮梨没太在意退亲这件事情。

  要不然他现在也就不会坐在这里,吃着这么美味的饭菜,住着舒适安静的小院,还能有先生指点学问,安心备考。

  所以,他的心里也是感激的。

  感谢阮家,感谢阮梨。

  姚易年:“大侄女,多吃菜。”

  需要感谢的人太多,目前无以为报,只能记在心里,来日方长。

  “这都没什么,我喜欢做这些事情,各位叔叔都不要和侄女客气。”阮梨有点儿尴尬,她做这些又不是为了他们的感谢。

  换成别人估计也会这样做。

  寒窗苦读一十载,就看今朝。

  阮梨就想多为他们做些事情,希望他们三个都能榜上很有名,不辜负家里人的付出,也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这半年来,三叔和李正行的辛苦付出她是看在眼里的。

  在来甘州城的这一路上,他们坐在车里都不忘记研究学问,每天也都挑灯夜读。

  饭桌上,阮进文说了明天上午去文昌庙的事情,大家都没有异议。

  江小月最开心,可以出去玩了。

  “姑娘,我们能带着弓箭进去吗?”

  当然行,怎么不行。她俩又不用祭拜文昌帝君。

  “当然可以。只是你带弓箭也不一定能用到啊。万一文昌庙附近没有林子,你这弓箭不是白带了?”

  阮梨也不知道文昌庙附近是不是有山林,山林里有没有野物。

  “文昌庙就建在甘州城外,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香火鼎盛。”陆先生当学生时不止一次去过文昌庙,比较了解,抽空给大家科普。

  “行,弓箭带上。下午咱们再准备些吃食明天一并带上,饿了就在外面吃。”

  据阮梨的经验判断,景区的吃食一般都很贵,而且大部分都不好吃,还是自备吃食划算。

  文昌庙就是现在的免费大景区,没听陆先生说香火鼎盛嘛。

  “姑娘,我想吃猪肉干,桂花糕,茯苓酥,葱油饼,肉夹馍,甜胚子,银丝糖,枣泥酥……”

  阮梨:……

  这货是在哪吃到这么多好吃的的?有些她听都没听过。

  “就是把你家姑娘我劈成两个人用,半天时间也做不出这么多吃的。”

  阮梨一句话,逗笑了桌上人。

  “小月丫头,不要太贪心,小心你家姑娘生气了,一样也不给你做。”

  这话是姚易年说的。

  就没见过阮家这样的人家,把个仆人当家人看待。他也是后面才看出来的,这丫鬟名为丫鬟,实际上也和主子差不多,没看和大侄女同吃同住,跟亲姐妹一样。

  大侄女也把这丫头当亲妹妹一样宠着。

  两人具体谁大谁小,他不确定。

  但是给人的感觉大侄女是姐姐,这丫头是妹妹。

  “那就葱油饼和肉夹馍?”江小月可怜兮兮盯着阮梨。

  这两样姑娘都会做,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她在县里酒楼里吃过的。姑娘没做过,应该是不会做。

  她的月银啊,全部贡献给了酒楼。

  耽误她早日吃到烤全羊。

继续阅读:第102章 读书读傻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花香满园喜种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