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府的海棠渐渐地冒出了花骨朵。
站在大门外的三儿苦笑了一声,他终于知道了“门可罗雀”这几个字的真实场景是什么样子的了。他摇了摇头,敲响了陶府的大门。
出来迎客的管家非常礼貌,详细地询问了来客的姓名住址,把三儿让到门房里之后再去屋里请示。
过了一会儿,江左先生竟然跟着管家来到了门房,很礼貌地接待了三儿,并且邀请他去自己的屋子里坐一会儿,可见陶府对三儿还是很重视的。
三儿在雁翎关和伏牛山听陶四休嘟囔过无数次江左先生的名字,知道他在陶府的位置,自然而然地表现得非常尊重和礼貌,不过听到江左先生邀请他去自己屋子里坐会儿,便显得有些不可理解,疑问的表情随之显露出来。
江左先生是经过多少大风大浪的人,怎么会看不出三儿这点小心思,便哈哈的一笑:“乐大夫,真的有些不好意思,老爷在府里什么事都没有,身体什么的都安好着,只是一样,这名字上叫闭门思过,他着实想见见您,可这见了吧毕竟是不好听。老太太也想见您,这多长时间没看见儿子,这看见一般大小的兄弟自然想着见见,可老太太思念四休少爷,我猜想见面之后免不了伤怀一番,所以,我就替他们见见您,您可千万别介意啊。”
三儿拱拱手:“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况且,现在时局纷杂,您和老爷的想法都没有错,即便是我也是身不由己,正好在京城也没有别的地方去,闲来无事,巴不得伺候伺候二老替少爷尽孝,可这情况确实也不太合适。所以这次来如果没有什么别的特别要紧的事情,我就不过来添麻烦了,您说是吧?”
江左先生点点头:“所言极是,那既然如此,咱们赶紧把两头的事情交代一下,咱们不要再耽误时间了,好吧?”
三儿重重地点点头,把从伏牛山到雁翎关的情况再复述了一遍,江佐先生也是非常认真地在桌子后记了下来,不时地问一句两句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大多数时候是在奋笔疾书。就这样,时间过去了快一个时辰。
江左先生等把听记的东西拿给三儿再核对的时候,三儿惊呆了。这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为规整的笔记,而且江先生这还是随听随写,要点丝毫不漏不说,关键是补充填充的地方竟然提前留有空余,可见江左先生这统筹规划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得到确认之后,江左先生淡然一笑,让三儿少等会儿,并且嘱咐管家换了茶叶并且再上几样茶点,可他刚开口就被三儿给拦住了:“江先生,您自然不用客气,您正好去后宅汇报,我在这等着也是等着,您给请示两位长辈,我想替咱们家少爷看看大侄子,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江佐先生愣了一下:“嗯,按理说这个要求不是多么过分,但是……”江佐先生想了想,说“还是两位老人拿主意的好”,说完便匆匆地去了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