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对于相似的字迹,蔚南薰只欣喜于得到线索,并未深思其他的可能性。
皇子府中字画的题诗,的确是与扇面题诗字迹神似。却没有任何刻章落款之类的线索。
“她是五哥的生母,五哥长这么好看,都是随她啦。”一道小姑娘的声音在门边响起。
关于夜玄烛的母妃,对外都说是璇妃娘娘,可蔚南薰清楚,夜玄烛出生那年,璇妃不过一个十一岁的宫人,这俩人完全是过继的关系 。
“瑶瑶!”蔚南薰跑过去,一把抱住小姑娘,“想死我了。”
尹瑶亦喜悦的搂住蔚南薰的脖子,但碍于夜玄烛森冷的目光,还是瑟瑟退开距离。兴奋的眨着眼睛,“笑笑姐,你这是要在皇子府住下了嘛?”
“是!”蔚南薰眼角弯弯,“上次咱们聊七星双围聊到聊到一半,我们可以继续喽!”
“太好了!”尹瑶欢呼,转了转眼睛,小声八卦,“你这是跟五哥在一起了吗?”
蔚南薰看了眼夜玄烛,摇头,“没有呀。”
“啊?”小姑娘惊诧瞪大眼睛,凑过去小声嘀咕,“那是他跟你说了什么呀?你可别被他骗了,我跟你讲,这家伙天天没事儿就读戏谱,研究怎么勾搭小姑娘。”
蔚南薰失笑。侧首看向月门边风度翩翩的公子,答,“我也不晓得。脑袋一热就答应跟他回来了,或许这就是美色误人吧。”
尹瑶:五哥到底做了什么,笑笑姐这满眼痴情的样子是怎么回事啊,把她高贵冷漠的的笑笑姐还给她啊!
夜玄烛不住轻笑,连带看尹瑶时都隐含着笑意,“没什么事儿就出去玩儿吧。”
尹瑶打了个寒噤,一溜烟跑掉。蔚南薰轻笑,关上门,将自己跟千寻谈过的内容,悉数告诉夜玄烛,轻叹,“我没告诉你,我把你的马骑走的那次,就是去了睦州。在那边,我亲眼确认了望月镖局带来的,关于紫宫氏的消息。回来之后,我做了一个梦。”
夜玄烛将人搂进怀里,“是什么样的梦?”
“一个会用邪术的人,挟持了一个男孩儿。那个孩子,给我的感觉……”蔚南薰闭了闭眼睛,略去后文,“过些日子,我一定得去一趟睦州。”
“我陪你。”夜玄烛道。
“别,你还是留在安阳城,看着你家江山。”蔚南薰立刻拒绝,顿了顿,“你可知紫宫氏的紫宫二字,在占星书上的意思么?”
男人摇头。
“紫宫是紫微星的别称,就是表征帝王命数的那颗星。那明明不是姓氏,他们却那它当做姓氏,心思昭然若揭……以及千寻他提的真龙。这根本没有别的可能性。”
夜玄烛眼中有诧异掠过。笑笑话说的很明白,真正的帝王不在安阳,有人挟持了紫薇命,想要谋取政权。
夜玄烛无奈看她,“你是觉得自己只身前往睦州有满把胜算,还是觉得,我有本事做帝王国师做的事情?”
“说的也是。”蔚南薰垂眸,“那就是要把安阳城暂时弃了…也不是不行。只是要委屈下你二哥,让他做场黄粱梦吧。”
蔚南薰的事情说完,就喜滋滋准备去监察司,将智舜公主的供词送去,被夜玄烛一把拉回来。
“我差人去送,或者直接叫宋青煜过来。”
蔚南薰眨眨眼睛:“也是哦。”
夜玄烛好气又好笑的道:“你当年也是这种小事,都亲力亲为么?”
“当然不是,你二哥给我配了好多人手。”蔚南薰脱口而出,才醒悟过来,自己说的是做了国师后的日子。“你说的是哪个当年啊?”
夜玄烛微滞,挑眉,“除了你在玄危,还有哪个当年?”
“在玄危教我根本没有通信嘛。”蔚南薰面色狐疑,危月燕小时候只待在国宗,哪儿也不去,这点夜玄烛该是知道啊。
她正想问,男人却话锋一转,“你那个叫百愈奇的朋友遇上些麻烦,你知道了么?说是他买通了誊录试卷的人,被查出来初卷与誊录卷不一致。”
宋青煜来到皇子府,看过智舜公主的供词,便肯定能为白榆翻案。接着便道:“这件事后,我恐怕有阵子无法抽身帮你了,我要追踪一个科举的案子。”
“百愈奇?”
宋青煜顿时眼睛瞪得像铜铃:“你怎么知道的?”
蔚南薰耸耸肩:“他是我朋友啊。”
宋青煜半晌无言,长叹:“我怕不是这辈子给你卖命的命,好不容易盯上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竟还是为你救人。”
蔚南薰噗嗤笑出声来。
上一世,百愈奇以及与他串通的官员,是直接被拖出去斩首,案子就算了解。此生蔚南薰亲眼见过书生的为人,相信他不会作奸犯科。
也因为她重生的缘故,宋青煜提前坐上主簿,便有权限将结案的案子退回重审,也就是说,只要有宋青煜在,就能无限次把百愈奇从法场上拉回来。
半年的光景悄然流逝,已是七月流火,溽暑消散。
这期间,在策论科拔得头筹,之后销声匿迹的女子,被人撞见出入于五皇子的府邸。推测是女子出身太低,像帝王请求婚配不会被准许,五皇子索性来个金屋藏娇。
消息传到蔚家耳中,老太太便坐不住了,每日跑到皇子府前大闹,叫夜玄烛娶她为妻。甚至为此拦了左相的车驾,说策论科头筹的封赏,应当给到蔚家。
左相是个果断干脆的人物。直接叫人去查,监察司的人很快给老太太答复,没有把状元的封赏传下来,有三个原因,其一是蔚南薰这三个字,根本就不在户籍里面,其二风传蔚南薰是蔚家义女,其三是蔚南薰已经嫁人了,封赏该送到夫家。
老太太当场跳着脚让即刻将蔚南薰录入户籍,监察司没有应允。
在前朝,通灵者遍地的消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左相受的处罚只是不痛不痒的扣了两个月的俸禄,因为在安阳城中,根本没见着几个通灵者。
外埠揭竿造反的人,每日数不胜数,不过清一色气候不长。毕竟朝廷本身没什么毛病,犯了事造反的通灵者多,选择参军吃皇粮的也多。没有仇恨不甘的元素喂养,造反者只能是零零星星的小苗,风一吹就折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