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又惊又喜。
捏了块沾满蜜的蜂窝放入口中嚼了嚼,小萝卜头笑的眉目弯弯,立刻捏了一块塞入郑氏口中:“娘亲,好甜啊!谢谢大嫂!”
吴幼兰笑说:“不客气!我舍不得浪费,将这一些蜂窝都带回了,你们当零嘴吃也好,泡温开水喝也好,全都是对身子有极大好处的!特别是娘亲,往后每日迟早都泡水喝一杯,可以调养调养你的身子!”
郑氏满口香甜,不禁的也笑说:“果真是非常好的花蜜,真是难的!这确实是个好玩意儿,你们也都吃,别光顾着我!取这玩意儿只怕不易,有没伤着?”
小萝卜头也有些慌张的看向吴幼兰:“是呀大嫂你跟我哥没有事吧?野蜂蛰人可痛啦!”
吴幼兰不在乎的笑说:“没有事儿,便手上蛰了两下,我抹了菊花儿叶子汁,已然好啦!”
郑氏跟小萝卜头冲她手上看去,见果真无恙才安心。
郑氏就说:“这样多花蜜够咱吃好久了,如果再碰着就不要要啦!这玩意儿是真不好取呢,万一受了伤是会出大事的!”
“娘且安心,我有分寸的!”吴幼兰含笑点头,但要运气好再碰着了,傻了才不要!
自然,一般的小野蜂巢不值的她冒险,可如果遇见像今日这样大的野蜂巢,她必定要冒一把险的。即使手被蛰几下,比较起收获来也是值的的不是么?
总而言之她自个儿必定会当心的,到底被野蜂蛰死这类事并非没发生过。
吴幼兰当即烧了水晾的差不多冲泡了四碗花蜜水,一人一碗。
喝着清润,吴幼兰少不了又嘱咐不能叫老大家、老二家知道。
小萝卜头举两手赞同,表明自己吃蜂窝时决对不会叫二位伯母发觉。
郑氏忍受不住有一些犹疑,说:“这样多咱一下也吃不完,要不给他们一人送一筲?”
吴幼兰毫不客气的打消她的想法,说:“娘你想想,一碗地鼬肉二位伯母都可以那样拉的下脸明抢,你给一筲能打发她们么?她们讲不定认为咱还留下了十筲八筲呢!届时要都被她们拿走了,我岂非白被野蜂蛰啦!”
“就是呀,娘亲,大娘、二娘定不会客气,你压根不用对她们好心!”小萝卜头也道。
郑氏一愣,只好叹息着作罢,叹说:“她们是有些过分,可咱也不可以和她们关系搞的太僵!到底,未来没准啥时候便有事需要请他们帮忙呢!”
吴幼兰听了郑氏这话心中那一点不快瞬时消弭了,原来婆母担忧的是这而非圣母,这还差不多!
“正由于不能将关系搞的太僵,因此才不可以给!娘亲你知道二位伯母脾气的,知道咱们家有好玩意儿还不恨不得全扒拉去?你如果留下一半只给一半她们必定会不满、会闹,这关系反而会僵,你说对不对?”
“这……”郑氏哑口无言,听上去分明好像不是那样回事儿,可好像又确实是这样个理!
吴幼兰不由暗笑。
次日,吴幼兰跟傻相公没单独出门,而是跟邢寡妇汇合了一块。
昨日晚间郑氏和他们说,说今日邢寡妇说了带他们一块去找松菇,叫他们和邢寡妇一块去。
“你们七婶儿呀最会这一些啦!总可以在山中找到旁人找不到的好玩意儿,不知道多少人想和她搭伴一块呢,但她从来不肯。难的她肯带你们一块,这是她一片好心!跟着她走不吃亏!”
郑氏说着又叹息:“可惜我身体骨不行,走不了,哎!”
吴幼兰便答应,少不了又宽慰了郑氏几句,就顺带问了邢寡妇的事儿。
郑氏果真一下就叫吴幼兰转移话题,兴致盎然的说起邢寡妇的事迹来。
郑氏口中的邢寡妇,实在便是个大自然宠儿。
说起来邢寡妇的命比郑氏还要不好,跟夫君早早便定了亲,却是在婆母病重去世前赶着进门的。
进门不到一月病重的婆母就撒手人寰,彼时公爹也已过世,家里就她跟夫君俩人。
她夫君倒是蛮能干的,没妯娌弟兄当中的乌8糟的事儿,两口子的日子过的还不错。
但是想不到的是,她生下儿子乔青云刚出月子,夫君帮人砍大树,结果大树要倒时忽然刮起风,让那大树改变倒下的方位,把她的夫君给砸死,还有另外俩人受不同程度的伤。
没弟兄公婆的家庭在出事后一下就变的很是凄惨,幸好她母家娘亲跟哥嫂肯照料一二。
可母家的日子过的也不宽裕,可以帮衬的有限。
邢寡妇那时哭的死去活来,但熬过那段时日后,她却一人咬牙把日子过下。
本家叔伯有一些心怀不轨的叫家里女人劝她改嫁,好乘机分了她家的田地屋,邢寡妇当脸将人啐出后,抱着儿子跑到族老那儿哭诉。
那时族老不是如今的里长,而是去世了的里长父亲,听了邢寡妇的哭诉气的发抖,跟几个长辈儿一块,把那几个心怀不轨的教训了顿,好言宽慰了邢寡妇。
邢寡妇抱着儿子去了那劝自个儿的二位婶母家门边又大骂了一通,撂下狠话他们如果敢再打自个儿的主意儿,她就一根麻绳吊死他家门边,才怒火冲冲的归家了。
自那后,邢寡妇便将自己当男人用,家里的活儿样样干的井井有条,把儿子也养的好端端的。叫所有等着看笑话的人无不讪讪收场。
说来也怪,她好像天生便是干活的一把手,她家田中的食粮总能比旁人家的多打几10斤,她家菜田中的菜也都长的比旁人家的好,那圆茄、辣子、番茄、青瓜密密匝匝的长,豇豆长长的垂下和瀑布一样。同样的地种地瓜、洋芋,她的便是比旁人家的量多。
即便她家养的鸡鸭也比别家的长的快、长的好,蛋也下的多。
至于上山寻找野货,旁人便更比不得她了。她总可以在合适的季节中找到顶好的野货,各种菇类、云芝、秋笋等。
即使是挖野山菜,她挖到的也要比旁人挖到的鲜嫩的多!
邢寡妇也是个有想法的,乔青云8岁时,她就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供他进书堂读书。
乔青云也争气,从来不和村庄中的熊小孩们瞎胡闹,乖乖的读书,13岁考童生、14岁中秀才,现在正在预备明年的乡闱。
自乔青云14岁中秀才起,邢寡妇就开始扬眉吐气的人生。即便不少妇女背后说起她来酸的要死,当面没人不陪着笑脸奉承,再也没有人敢得罪她!
她虽没夫君跟叔伯长辈儿帮衬,可儿子争气呀!
14岁的秀才,不要说方圆十里头一个,便整个县那也是头一个呀!以前不是没秀才,便是江吴下庄也有秀才,但那是40多岁时才中的。
邢寡妇早就在村中说开了,说县学书院中的先生们怎样怎样重视自家青云,说县学书院学院祭酒还亲自赞美过自个儿的儿子文章做的好!明年乡闱非常有把握能考中的!
自然,她又说,实际上明年乡闱儿子肯定可以考中进士的,学院祭酒说“非常有把握”是不想给儿子太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