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小缺感动非常的看着吴幼兰说:“姨妈,你真是对我太好啦!”
吴幼兰叹气,将这句讲出。
谁知骆小缺立即便说:“从如今起你便是我的姨!”
吴幼兰:“……”
几人通力合作,不多大会就把骆小缺的伤都上药、包扎处理好了。吴幼兰还用茶壶烧了水兑了糖水叫他乘热吃暖一暖身子。
见没有啥事了便想告辞,谁知骆小缺死活都不肯放人,定要他们等自个姑奶跟姐姐们回。吴幼兰无奈,只好继续等了。
得亏也没等太久,胖妇女终究带三朵花骂骂嘞嘞的回了,看她们个顶个神气活现的满意表情,就晓得这趟铁定收获不小。
“这个……长大嫂嫂!小缺的伤已然包扎好了,我们就先告辞啦!”吴幼兰如释重负,忙笑着说。
“急什么急什么!我这宝贝儿子多亏你们送回,否则不得多吃多少苦头!不得吃了饭再走便是瞧不起肥婆我!”胖妇女龙氏肥婆说。
“是呀是呀!眼看中午了,怎样着也要吃了饭再走!”
“总要叫我们表明表明谢意啊!”
“不吃便是瞧不起我们!”
“可是……”
“咱们还要去买文房四宝跟书本!转头还要赶着归家!”小萝卜头见自家大嫂嫂被娘子军们包围着脱不了身便大声说。
讲完被几道眼神看来吓的立即弱弱的缩到大嫂嫂背后。
“妹子买这一些东西,是要送这两个小子上书堂?”肥婆笑嘻嘻问。
“是呀!不满大嫂嫂说……”
“叫什么大嫂嫂呀!多见外啊!这街坊邻居城中认得的都管我叫肥婆!”肥婆大手一挥笑的豪爽。
好,叫“长嫂嫂”是见外,要叫肥婆才是自个人。
吴幼兰好笑,只好老实的改口,“不瞒肥、肥婆说,预备过几天送他们上书堂,今日特地进城买些要用的东西!”
肥婆“噢”了声,看小萝卜头跟平哥儿眼,笑说:“这两个都是你小叔?”
“这是小叔,这是侄儿!”吴幼兰笑着说。
肥婆便露出点讶异的神态,冲她笑赞说:“你这当大嫂嫂、当婶婶的真是难的!”
供送小孩上书堂读书这是多大的事儿?要是可以,当爹妈的铁定亲力亲为,决对不可能交给这样一个年龄轻轻的小娘子来做。
既然今天带俩小孩进城的是这样个年轻小媳妇,也便意味着这事是她作主,看她对这两个小孩完全便是发自内心的看重不见半分敷衍,肥婆是街坊市井里混惯,一问,也便猜到7分,心中感叹吴幼兰难的!
“这两个小孩都蛮机灵聪明的,不上书堂有些可惜啦!”吴幼兰一笑。
才想乘机再告辞,肥婆却一拍她肩头竖起大拇指说了个“好!”字,笑嘻嘻说:“妹子这样子的人我就喜欢,说啥今日也要留在我们家吃午餐!那什么,不就是买这样点东西嘛!永珍儿,你去!”
那小妇女笑嘻嘻“唉!”了声,回身就向外边跑,吴幼兰连开口的机会都没!
肥婆大笑,“妹子,来,想吃点什么,叫两个丫头给做去!”
吴幼兰哪儿还走的了?惟有致谢留下了。
俩小的好快就跟骆小缺玩到一块儿,骆小缺无比得意领着他们上后院儿去玩,吴幼兰放不下心,叫傻相公也跟着。夏花秋花去买菜煮饭,肥婆则拉着吴幼兰坐下讲话。
肥婆是真正心宽体胖,讲话行事爽快利落,脾气爽朗的豪迈,口才又非常好,几句下,吴幼兰也不由有三分喜欢她,俩人倒是越说越投缘了。
突然走路声踏踏从外边进,人未见一个男人粗狂的声音已然传进:“出什么事了?谁欺凌咱小缺了?”
话落,一个络腮胡须的男人出现于眼帘中,五官粗狂而眼神炯炯,穿着非常讲究的公差服,腰际挎着一把大刀,威风凛凛。
吴幼兰一呆。
那男人也一呆,随后挠了下头舒缓了声音笑说:“额,有客人在呀!”
肥婆狠狠白了他眼,没有好气说:“多亏我这个妹救了小缺,否则小缺就惨啦!小缺这回吃大亏啦!粟三那个小王八蛋,再有下次姑奶打断他一对腿!”
吴幼兰忙笑说:“我也是恰巧路过,举手之劳而已!”
男人一挥手,抱拳说:“在下骆七,多谢小嫂嫂救了小儿!”
吴幼兰赶快又客气一通。
肥婆摆了下手,笑嘻嘻说:“当的起、当的起!要不怎样说是缘分?偏巧便是妹救了小缺,偏巧我跟妹这样投缘!姐是爽快人,我看妹也是个爽快人,咱们就别客气来客气去的啦,多见外啊!”
说完又一眼瞠那男人:“啥小嫂嫂?我叫一声妹,你该叫姨妹!”
骆七眼中闪过一缕无奈,只好冲吴幼兰拱手一笑:“姨妹!”
吴幼兰也有些脑袋缺氧叫肥婆说的晕乎乎的,听到这一声本能便说:“姐夫!”
缓过神来,面上微热,瞬时有一些不好意思。肥婆却非常高兴,哈哈开怀大笑起,非常满意的大笑说:“不愧是我妹子!”
说的吴幼兰无奈苦笑,更有三分不好意思。
骆永珍果真帮买回了2套文房四宝修好几本书本,叫吴幼兰过目,吴幼兰一看,刚好都是里长所交待的,一样不差。
吴幼兰舒口气,这样也而已,省的自个再跑趟!她也不晓得应当多少钱,不等骆永珍开口给她一张10两的钱票跟2两碎钱笑说:“也不晓得够不够,如果不够我再给你补!”
话说,骆永珍年龄比她还要大上3岁,论理该叫一声永珍姐才是,但她叫了人家的娘亲做姐,这永珍姐仨字是不管怎样都叫不出口的。
骆永珍倒一笑,接过钱票把碎银挡回,笑说:“小缺管你叫声姨妈,我们姐仨自然也要跟着这样叫!10两白银也有些多了,拢共花了9两,姨等等,我给你找余钱去!”
吴幼兰笑说:“劳烦你跑趟,不必找啦!再者,如果我们自个儿去买,铁定不止9两,只怕10两也拿不下!”
这年代造纸术是最原始的那类,书生写字用的纸张比一般用纸又要更精细,制作起也更麻烦,售价自然也便高。
还有文房四宝,略微好点的,也不便宜,起码相比其它商品而言,性价比算是低的。
这都不算啥,最贵的要算书本啦!
成本在这里放着,即使是高祖皇上也没有辙,他也没有法开一家21世纪化的印刷厂啊!
因此一家人特别是乡下人家,想供送一个小孩上学而且一直供到他有出息,真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不单单是每一年给先生的学费!更多的是买书的钱。
而且最要紧的是,谁也不敢保证读了就必定会出头。一旦一生只是个秀才郎、乃至只是个童生,更要命一点啥也不是!那样所有投入的钱就等于大肉包打狗啦!
这类后果没几个乡下人家乐意承受。
正由于这样,因此吴幼兰答应供送平哥儿上学余氏会立即来了个态度30060度大转弯,乃至不惜顶撞自个儿的婆母!
骆永珍听这话心中也非常开心,心里想自个这忙倒也没白帮,就是钱她是不会收的,向吴幼兰笑说:“看姨说的这话,见外了呀!我这腿的多矜贵啊,跑这样点路就值的2两白银!”
说的吴幼兰也笑起,只好收了她找回的2两白银。
吴幼兰几人究竟留在肥婆家吃了午餐,又坐好一会才告辞。
吴幼兰觉的不大好意思,原本想出买点礼物再来,肥婆却好像一眼看透她的想法,没有叫她去。吴幼兰也只好作罢,心中想着等过几日进城再来趟好了。
东西买好了,吴幼兰跟傻相公就带俩小的在城中转了圈,看好地方盘算过几天来了在哪里卖辣娃娃菜,又去布行里买好些布,带回去打算给俩人做新衣裳服用的。
上学嘛,穿着总要体面干净点,吴幼兰也做不出只给小萝卜头买而不给平哥儿买的事来。
就是在数量上依旧分出亲疏,给小萝卜头买了里外全新3套新衣裳,给平哥儿买2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