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江边的柳树青翠,游客络绎不绝。
钟秀坐在长椅上,目不转睛看着对面的一位老妇人做青团,心乱如麻。撇开那些政治,眼前这幅画面多美啊,平凡的生活图,每个人都在努力过好这一天。
一位看似潦倒的画者期期艾艾走上来,递给她一张潦草的素描,画的正是她。
“小姐,您看满意吗?不贵的,一块钱一张。”他的眼里有着希望。
钟秀还没来得及说话,手里的素描就被人抽走了。
“画成这样,难怪你没生意。”那声音调皮、轻快,总带着阳光灿烂,属于陆培。
钟秀一听就想笑,但刻意忍着。
画者正要生气,陆培却塞给他五块钱,要换他一支笔,他一下子就转怒为喜,感激地走了。
陆培在素描上刷刷画了一会儿,跑到老妇人那边买了小半瓶艾叶汁,又去水果摊拎来几颗樱桃,最终完成了画作,拿到钟秀面前。
本来一点都不像她的素描抓住了一点神韵,又给她抹了口红,染了裙子,漂亮生动。钟秀忍不住笑了。
“终于高兴了。”陆培也笑。
“我驳了你母亲的面子,你还来找我?”钟秀叹气。
“是她上门求婚,又不是我。横竖不是我被拒绝,心里不慌呀。”他喜欢她,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刻,如此就满足了。
“妈妈要送我回苏州。”钟秀失落。
“避一避也好。”就连陆培也知道,易兴华近来的作为太高调,让人虎视眈眈。
“陆培,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不愿一起走。中国不行,还可以去国外,何必用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呢?”
“你父亲可以走,四万万中国同胞怎么走。”陆培的脸上有一种别样的正气,“易伯父能走,却不走,因为他爱这个国家,视同生命。至于你,太年轻了,他不忍心让你一块儿冒险,所以想走就走吧。”
陆培将钟秀拉起来,推到易家的汽车前,将素描放进她手里,趁着她不注意,在她耳畔轻轻一吻。
“这幅画送给你,希望你永远记得我这个朋友。”陆培转身要走。
“陆培!”钟秀忽然一冲动,叫住他,“我们可以一起去美国!”
陆培望着钟秀,眼里仿佛闪过一道光,随即恢复成不正经的模样:“不,我可不要到外面去吃苦,家里那么好混。”
陆培笑着,对钟秀招招手,走进人群,很快不见了。
钟玉拿着食盒,走向唐凤梧的病房,心事沉沉。
黄莹如决定和钟秀回苏州一段日子,席维安也坚持钟灵回席家,而新加坡那边大舅舅急电,说外祖父病了,要她立刻回去,明明外祖父的身体康健得很。去年随唐凤梧到过新加坡,虽然因为唐凤梧的日程安排太紧,没能见上面,但她看当地新闻就知道老爷子多么精神抖擞。仿佛都知道,风雨欲来。
钟玉推开病房门,看见苏茵正在收拾桌上的文件资料,立刻停下脚步。
“易小姐?”苏茵听到门响,回过头来,表情十分意外。
钟玉心想,难道对方以为再也不用看见她了?随即冷笑一声,转身就走。
“易小姐,好久不见了,您还好吗?”苏茵却追上来。
钟玉缓下脚步,最终转回来面对。
“自从您回国后,我一直想找机会向您道歉。”苏茵一脸小媳妇的贤良表情,“摔坏了您的相框,都是我办事莽撞,事后又引起那么大的误会。请您相信,我绝对没有破坏您和唐先生之间感情的用意,请千万别再为了我,同唐先生争执。”
钟玉忽然笑了。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要她接着为了她,和唐凤梧吵架?吵到她这个未婚妻下架,她这个秘书取而代之?
“您笑什么?”苏茵真诧异。
“你当真以为,我是为了你,才同唐凤梧争执?因为你的存在,才愤而归国?”幼稚的伎俩,让钟玉看不下去,“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我怎么会不知道您的名字呢?”苏茵不明所以。
“可你来使馆一年,我到今天都没能记住你的名字。”钟玉嗤笑,“你,在我眼里就是使馆的三等秘书苏小姐,别想太多。”
苏茵变了脸色。
“苏小姐特意留下等我,真是用心良苦,辛苦。”钟玉昂头,高傲地离去。
苏茵望着那道傲慢的背影,目光冷凝,慢慢笑了开来。
此时此刻,正在车上处理公务的唐凤梧,直觉后脖一股寒意,下意识问王炳文,留下谁整理文件。
“苏小姐在嘛,当然由她整理。”王炳文奇怪,“怎么了?”
唐凤梧叹口气:“大约又要生气了。”这几天,都是这个时间点,钟玉会给他送吃的,他忙忘了。
王炳文十分纳闷,唐凤梧却不再多言,又专注到公务上去了。
傍晚,往常热闹的易家饭厅,无比冷清。
易兴华独自坐在饭桌前,看着语兰端到面前的刀鱼饭和凉拌春笋。他知道,这是大女儿亲手做的。清明前的刀鱼刺虽然软,但也多到繁琐,去骨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唯有钟灵有这份耐心和孝心,每年这时都会做给他吃。
虽然组织抗日救国会,办废止内战同盟,他一点都不后悔,但面对这样的萧索夜,心中还是微微失落。
忽然,黄莹如走了进来,仿佛从未离开过:“厨房就为老爷一人准备了晚餐?”
语兰惊喜,急忙去吩咐厨房了。
“你这是——”易兴华感到十分意外。
“有人劝我,别让自己关心的人留在危险之中,所以我将钟秀送走。”黄莹如冷着脸坐下,“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无论如何不肯走,既然如此,我只好舍命陪君子。”二十年的感情,无论起因为何,已经无法离弃。
“太太,谢谢你。”易兴华心中触动,冷硬的面庞柔化,握住黄莹如的手。
“谢什么谢,我还没原谅你呢。”黄莹如抽回手,哼了一声,气少了些,“可以不叫钟杰回来,但一定要打听到他的消息,这是我最大的让步。”
“好,好。”易兴华笑。
“父亲,我回来了。”高跟鞋踩着地毯都能发出嚣张的声音的人,唯钟玉是也,她走到平时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易兴华更加欣慰,也不多问。
三人默默吃着饭,易兴华亲自给钟玉和黄莹如夹菜,钟秀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妈妈,你怎么走那么快?”人也进来了,坐下来还有些气喘,“我一路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哇,刀鱼饭!我最喜欢大姐的刀鱼饭了,居然不等我就开饭!”
语兰忙着添碗筷。
钟秀刚想用手吃,就被黄莹如吼了。
“还不去洗手!”
钟秀吐吐舌头,一起身,脱口而出:“大姐!”
钟灵站在饭厅门口,微笑看着每个人。
易兴华放下内心的喜悦,叹了口气:“胡闹。”
钟秀冲去洗手,赶紧又冲回来,冲着已经坐好的钟灵撒娇:“大姐,我喜欢刀鱼面,明天早上给我做吧?”
黄莹如皱眉:“就你挑剔。刀鱼面多费时间,又是鸡汤又是筒骨煨半天,别折腾你大姐了。”
钟秀不管,声音更嗲:“大姐,给我做嘛,好不好嘛?”
钟灵笑着点点头。
钟玉翻个白眼,轻哼一声,却见钟秀对自己做个鬼脸。
易兴华看着女儿们,眼中竟然湿润,不再多说一个字,拿起筷子大快朵颐。人在,家就在。他很幸运,有着三个贴心的女儿,虽然个性不一,却善良体贴,值得他骄傲。也是时候了,把自己最看重的东西,交到她们手上。
钟玉很后悔,为什么要留下来,为什么不去新加坡看看老爷子,那么她也不会莫名其妙,成了一百八十二名孤儿的“金主”。不对,不止一百八十二名,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没有上限!
就在昨晚那顿感人肺腑的“家庭聚餐”之后的第二天,父亲就带着她们姐妹仨去了一座贫儿院,并告诉她们,账面之所以对不起来,都是因为钱被用来经营这个地方了。而且,不但毫无挪用“公款”的愧疚,还表示今后贫儿院要交给她们来打理。
天哪,只要想到那群小孩子,钟玉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她不喜欢小孩子好吗?赚钱给他们花,没问题!但要让她接手打理,还要相处,简直要喊“妈呀”了。
“钟玉,就算你再怎么生气,怎么能把父亲丢在后面?”钟灵笑着赶上来,温柔地挽进钟玉的胳膊肘。
钟玉却忽然止步,眯起了眼,客厅里有客人。
“从小就这性情,要是换了外人在,又要说她旁若无人了。”易兴华心情却好极了,能将贫儿院托付给女儿们,也算了却一桩心事。他知道,就算钟玉面上不好看,但答应下来的事,她一定会做到最好。
这时,易兴华也看到了客人们,笑声顿敛。
易书业带着一位年轻人走过来,一边介绍:“鹰司先生,这位就是我的二弟,星华董事长。”
年轻人相貌儒雅,文质彬彬,张口是流利的中文:“易老板,您好,我是鹰司忠义,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易书业仿佛对易兴华的冷脸视而不见:“二弟,鹰司先生是个很成功的日本商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今天特意来拜会你的。”
“我童年曾随父母旅居上海,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此番故地重游,意外结识大易先生,才会跟随他来到这里,贸然打扰,还请见谅。”鹰司忠义说到这儿,看向钟玉,“易师妹,好久不见。”
众人想不到这两人居然是什么师兄妹,大吃一惊。
钟玉却显得十分生疏:“鹰司先生,您好。”转对易兴华,“父亲,我有些疲累,先回房休息。”
也不等易兴华回应,钟玉径自上楼去了。
易兴华并不恼:“钟灵、钟秀,你们也上楼吧。”
钟灵和钟秀顺从父亲的吩咐,走了。
鹰司忠义面对冷淡,不以为意,从随从手里拿过一幅画,为易兴华展开。
“家父离开中国前,摘下寒冬的红梅,远渡重洋,带回京都。后来他亲手为梅花画上梅枝,悬于书房日日欣赏。今日我特意将梅花图赠予易老板,表达我对您的敬意,希望您相信,我对中国人始终抱有真诚的善意。”
梅花风干了,树枝苍劲,若不问主人是谁,确实可以一赏,然而终究只是留存于纸面的美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