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一定要保持曝光率,要多演戏,尤其你还是一个女演员,市场对女演员……要苛刻很多,”他叹息着,“你这张脸,长得很好,生活里没有攻击性,上镜后又足够漂亮。”
“只是,这一切都仅限于你还年轻。”
刘老师脸色平静,说出来的话刺耳又真实。
我知道他这些话是为我好:“刘老师,你放心,我都明白,我一定会努力多接戏的,也不会因为起点就是贝导和郑影帝,就好高骛远,只要班底清白,无论大小剧组我都会去。”
他一下就高兴起来:“哎!这就对了!”
“你这部戏什么时候才能上映?”
我想了想:“这个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一直在赶戏,今年年底之前肯定能结束,还有后期的工作要做,所以估计是明年上映吧。”
“也没那么快,还要看档期,后年差不多。”刘老师是业内资深人士,知道的比我更多些。
“有时候,不是拍完了工作就结束,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的工作才刚开始呢。”
他意味深长道。
我品了品刘老师话里的意思,不知道为什么,从中察觉出一丝不满。
可这回,他就没有说透了。
“小姜,你的表现已经足以让贝易给你改戏,正好今天有时间,你演一段儿,给老师看看。”
没等我再细琢磨,刘老师忽然提出要考我。
我没怎么犹豫,就把当时对着郑影帝撒娇的那个桥段拿出来了。
毕竟这场是贝导第一次夸我,一定有独到之处。
而且看着刘老师也方便我代入。
果然,刘老师笑了:“这不错啊,小姜,懂得用鼻音来撒娇?可以再加一点动作辅助。”
然后他微微侧着脸,轻抬右手,翘起兰花指,用手指在脸颊旁边轻轻动作。
……这是在卷耳畔的碎发!
我看出来了。
与此同时,刘老师还慢慢眨了两下眼睛,俏皮又可爱,把一个女孩子最美好的样子活灵活现表演出来。
“你再表演一次试试。”刘老师鼓励似的看着我。
我站起身,深吸一口气,黎玲已经打开手机对准我,准备给我拍下来,事后让我自己看。
刘老师很满意:“小姜就是这点好,落落大方的,演戏绝对不用害羞怕丑,先要把这个心理包袱丢下,才能把角色演好。”
一上午的时间都在刘老师家度过,中午,再三推辞不过,刘老师还留我们吃了一顿午饭。
不过当然没有敢麻烦老师做,是我们几个用老师家里的厨房做了一顿饭出来。
吃过饭后刘老师要歇午觉,我们这才辞别老师。
第二站是我的形体老师李老师家。
果不其然,李老师见到我就皱眉,显然是对我的身体还不满意。
不过,她倒是没有说太多,只是李老师家里还有别的学生,所以我们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等我晚上回家看手机里自己表演的段落,心里满是沮丧。
原本贝导夸我开窍,同组演员也夸我,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今天看过刘老师的表演,再看我自己的,只会让我联想到一个词‘东施效颦’。
刘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是个男人,可他撒着娇,让人心软,而我明明风华正好,在视频里的样子却不堪入目。
贝导给了我三天假期,第一天我用来看望老师,第二天在家里躺了一天,第三天说什么也待不住了。
说起来很奇怪,以前我明明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小米虫,每天吃睡玩,宅在家里一个月也是可以的。
现在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不适应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了。
如果顾晏之有空,我们出去约会也很好,可惜他自从压制了顾夫人以后,忙碌更上一层楼,我们连晚上的约会都取消了。
因为他要在公司加班。
所以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滚了几圈,还是打电话叫上黎玲,准备去剧组探班。
黎玲当然很支持我。
“我直接在片场大楼旁边的咖啡店定了咖啡和三明治,等我们开过去顺路去取。”黎玲想的十分周到。
片场里人声鼎沸,一片热闹。
问了工作人员我们才知道,为什么今天场上这么多人,原来是群演们有一场戏水的戏份。
这也是自然的。
这部戏是大男主戏,肯定会吸引很多男性群体,公孙晁已经没有红颜知己了,我这个镶边签合同的时候又明确写了不参与这些内容。
编剧自然要想办法安排点别的戏份。
按不到我这个文荣公主身上,就得按在群演身上。
一切都是为了电影服务。
编剧振振有词。
投资人认为编剧说得对。
贝导已经拦了公孙晁的十八个红颜知己,自然不能再拦这个。
反正剧本还没有完成,编剧还在闭关,棚里闲着也是闲着,贝导大手一挥:“拍!”
然后把副导演指过来拍了。
我进片场的时候,刚好看到工作人员们正在给场内巨大的水箱放水。
放凉水。
虽然现在还没到冬天,可十一月份的京市已经冷了起来。
片场当然不会有空为演员们运来热水,所以这些都是自来水,冰冷。
水箱里面已经做好了装饰,看着像是大理石的纹路,其实都是塑料道具,水箱外面的地面和墙壁等地方都铺满了绿色的布,一看就是后期还要再做特效。
以前我作为观众的时候,看电影总是吐槽特效,现在进了圈拍戏,我才发现为什么现在电影都要用特效。
因为省钱省事。
这里的特效并不是说像漫威DC那种英雄电影,动辄上天入地的那种爆炸场面特效,而是指现在这样,给水箱外面做一个宫殿的特效背景,或者加一点天空的样子。
工作人员放水,看差不多已经到水箱的一半了,就停下,然后把荷叶荷花粘在水箱外面,花了一点时间打造出一片花海。
几个群演姑娘早早就在一边候场。
我看她们有点眼熟,问了人才知道,这就是当时给我选替身时,进了最后一轮却没有中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