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惊歌篇第四十一章 魏太祖传 (4)
一业东君2025-10-14 13:333,833

  此时南唐政权已昏聩无度,军心涣散、一击之下,溃败千里。朕仅凭五万人耗时一年,便一举收服全境。最后南唐主更在自己的宫殿里**而亡。

  “不该这样!朕不该这样呐!”

  在熊熊烈火中撕心裂肺的吼叫成了一代帝王最后的遗言。

  而面对南唐轻而易举的收复,北国朝堂得到极大的鼓舞,很多人都认为该乘势拿下西晋,可朕却不那么想、毕竟西晋的内乱才开始不久、局势还没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因此国中实力犹存,贸然出兵征讨,不但讨不到什么便宜,还会让他们彼此放下成见重新团结。然而朕的奏对并没有得到采纳,成帝或许也觉得朕该把功劳分一些出去了……

  “陈爱卿,你看这些人背底下都说了些什么?说你居功自傲、拥兵自重、甚至还有人说你有谋反之意……”

  这是成帝特意将朕召回京中所聊的“闲事”。他将一本本针对朕的奏折摊开摆放。然后义正辞严的说道:

  “这些人都是在挑拨朕与爱卿之间的君臣关系,朕要是信了,就自毁长城了!”

  说着成帝命人将这些奏章全部拿去烧了,以此来表示对朕的信任。

  “哼,愚蠢!”

  表面上装作诚惶诚恐的朕,内心不住的冷笑,这点试探的段数实在太拙劣了,朕这几年不单单只学会了打战,东方一叶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但他留下的书,尤其是政权手腕方面的,朕可是一点也没少看。见到这样的架势,立刻便心知肚明,交出虎符,以表忠心。

  同时潜藏府中,闭门谢客,俨然一副孤臣做派,成帝对此甚是满意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而朕则趁此机会放出裘弗,暗中拉拢士族,要想真正实现止乱平戈,天下归一的志向就必须保证后院不能起火,这一点在此之前是朕太高估成帝,所以没有布置,现在看来该是时候补上了。

  对于像北国这样一个由士族掌控的国家来说,朕的出生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打开族谱随便一翻都能找出好几个其他士族的亲戚,虽然现在没了兵权,但朕依旧是大司马、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利用职位暗中筹谋,总能够发现这些士族大夫求之而不可得的东西,然后一点点的输送,只要他们尝到甜头,便再也无法舍弃。

  最终甘心被朕驱使,仅仅两年的时间,朕通过裘弗暗中建立起了庞大而稳固的关系网,在朕授意他们表面上仍是对头,不断的向成帝举报关于朕的一些毫无根据之事,渐渐的这位陛下开始厌倦了,直到后来即便真有其事,他毫不在意了,到了这一步,朕已经彻底的掌控了朝局。现在是时候该把目光重新放回军事上了!

  在这两年里,相比朕政治上的成功,成帝在军事却是毫无作为,虽然他提拔了许多年轻的将领、甚至还重用了南唐的降将,但却无一例外都未能在西晋拿下一城一地,不但如此反而搭上了三座城池,至于失败的原因有外在的、当然也有内在的。总之两年来军事上的不进反退,让成帝很是恼火。

  而恰好这个时候仍然有人不断的恶意中伤朕……接着假作忍无可忍的朕,留下了一封书信,不告而别,得到这个消息的白浮郎,自然不能坐视,拿着朕的书信以及自己的辞呈进了宫,这让成帝很是惊慌,亲自出城挽留,同时最终力排众议,让朕重掌兵权,而朕呢,则感激涕零,当场发誓三年内一定拿下西晋,虽是装模作样,但这种玩弄人心的快感一经体验便会让人欲罢不能。因此尝到甜头的朕打算把这套把戏同样用在敌军身上……

  投降、割地、求和!朕重掌兵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成帝,因为已经没有人会把消息告诉他了。

  “记住!我要投降的人不是西晋的新任晋帝,而是两年来一直打退的我军的大将军万承!只有他才有资格接受北国的投降!”

  这是朕对派出的使臣所说之语,此刻的西晋其实真正掌权的有四家、除了晋帝之外,大将军万承、骠骑将军冯宠以及节度使步汝春都控制着左右局势的兵力,他们虽然表面上已经放弃了成见,但在朕看来心中的隔阂一旦产生,即便再怎么弥补,都会永远存在……而朕需要做的便是将这层糊在表面的纸彻底捅开!

  果然在一番挑拨之后,晋帝非常不悦,命令大将军万承不允许接受北国的投降、更不准占据其土地。大将军万承嘴上不说,但心中亦有异议,一边佯装送回使臣、一边派人商谈所割土地之事。朕见计谋见效,便再接在励,一面拖住万承、一面再派死侍装成客商潜入西晋带珠宝拜会驻守后方的节度使步汝春,向其告发大将军万承索要土地之事,回来途中故意落入晋帝之手,假作事发自杀而亡,晋帝之人从其尸体口中搜出一封未来得及吞咽之书信,上面字迹模糊,笔迹难以识别,依稀可以认出字中只有少数,其中便有内应二字。

  此事一经传开,四人相互猜疑,晋帝更是要求节度使步汝春离开驻地,出战我军以示清白,而后者拒不领命,并指责大将军万承与朕狼狈为奸,意图加害他。就在僵持之间,朕以援救节度使步汝春为借口。突率部队进攻守在边城的大将军万承所部。致使连丢数城。晋帝与、骠骑将军冯宠情急之下,举兵攻打节度使步汝春以求安定后方,而步汝春呢在百口莫辩之下,只得奋起反击,一时间西晋内部打的火热,大将军万承在没有三方援助之下,那里是朕的对手,仅仅半个月不到,便战败而亡,接着朕一边写信假意让步汝春顶住,一边派大军缓缓而进佯装救援,同时自带一支轻骑奔袭晋国都城,几日后腹背受敌的晋帝得知国都被攻,不顾骠骑将军冯宠之劝阻,回返救援,结果在才至半路便遇伏杀,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听闻晋帝战死的消息,晋国都城守军不战而降,至此晋国大部分土地均已落入朕手,接着朕将大军回调晋都,然后一边招安骠骑将军冯宠,一边大张旗鼓的加封节度使步汝春为镇南侯,如此一来双方打的更加火热了,直至两败俱伤之际,朕亲带大军一鼓作气彻底平了西晋,至此耗时两年半,中土之地终于又归一统!

  看着成帝一步一步走到高高在上的龙椅前缓缓坐下接受三国之臣民叩拜,二哥白浮郎最大的心愿实现了,他开始著书,开始为从小伴读的帝王歌功颂德,可这一切在朕看来还远不是时候。

  因此在一统中土之后,朕就开始向成帝谏言,降低赋税、鼓励生育,休养生息两到三年然后举倾国之兵平定南野,永绝边境之患。

  “爱卿……南野蛮荒之地向来就不属我中土地界,其土地贫瘠,山岭丛林偏多、遍地猛兽毒虫,再加之南陲族民不受教化与野人牲口无异,取之只会徒增烦恼。至于边境掠夺多是偶然,所害之人也不过数百,乃是疥癣之疾而已,加派驻军便能抵御,无须小题大做,劳师动众。”

  朕永远记得成帝说这番说时那不屑的表情。

  然而话音犹然在耳,同年二月南野冒禹部率兵三千进犯漠城,杀死守军千人,虏掠百姓四千。同年五月南野北朔部夜袭康城、杀死康城太守,坑杀其部众四千、屠戮百姓过万。同年九月佛国外道入境传教,以杀生成圣为名,鼓动昆平三城百姓叛乱,杀死官兵数千、虽被镇压,却至死伤者达数万人之众。

  可面对这一切成帝却不以为然,他将所有的过失都归结于官员和将领以及朕这个手握兵权的大司马、大将军身上。他想做什么?朕想都不用想就能猜到,可今时不同往日……他再也无法收回朕的权力了。

  罢黜、折贬、明升暗降、唆使鼓动、短短一年的时间,成帝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对付朕,可却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此时此刻高坐龙椅之上的帝王这才意识到朝局的掌控早已不在自己手中。或许是出于恐惧、亦或是朕太过强势,迫于无奈的他竟然想出了刺杀的蠢办法,而这也彻底的耗尽了朕最后的忠诚。

  “既然在你的统治下无法永绝刀戈……那就让我来取而代之吧!”

  打定主意的朕开始秘密的布置一切。而首先的第一步便是交还虎符,所谓欲取之必先予之,这玩意对朕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但对于成帝却是至关重要。当然为了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朕还需要白浮郎的帮助,这位好二哥作为成帝最为信任之人,其实不过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白痴,他每每见到朕都会苦口婆心的劝说,让朕放下权力,归还于天子。真是愚不可及!

  “……也罢,这一次我就随了你的愿!”

  心中暗自的诡笑的朕,在他一番狗屁不通的高谈阔论后,命人上了酒,同时话题一改转到怀旧之上,推杯换盏之间朕看着他一点点的醉了、一点点的陷入曾经的回忆中……直至泪染衣襟不能自已,而朕也趁机假作伤感、在情深意浓之际,将虎符交了出去。白浮郎当日便将此物送还给了成帝,后者一见兵权到手,欣喜若狂,当即便发誓决不加害于朕。至此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接着朕又秘密将裘弗安排进禁军之中,并且为其设局,赢得成帝信任。同时又散出人手,一边寻找东方一叶,一边派人潜入南野找寻蛊天钦。前者一时毫无收获,而后者却是实实在在的联系上了,为此朕以视察边防为借口至再次来到南野边境,从他那里取得了一枚剧毒的蛊虫。

  而宫中,裘弗为对我还存忌惮的成帝出谋划策教其启用天下第一智东方一叶,以此来对付朕,后者果然应允。而这个时候消失已久的东方一叶好似商量好了一样突然出现,朕随即将其接入京都并连着讨来的蛊虫一并转交给了裘弗。后者不敢怠慢,当天就带着东方一叶进了宫,之后连一个时辰的功夫都没用,震惊天下的刺杀事件便爆发了,结果成帝身死,罪魁东方一叶出逃……

  趁此机会朕入宫为成帝办理丧事,保太子登基,这时早已准备的好的群臣开始围攻还未坐上宝座新帝,在恐吓威胁之下,后者只得禅位,而朕则拒不接受,至此反复三次。表面为难,心中窃喜的朕,终于坐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胸中抱负从此再无阻碍!

  评曰:魏太祖出仕于鼎足之时,以韶华之姿为国争雄,能用谋,使奇略。收唐、晋之地,一统中土,非凭全赖天意,实而更在人为。然覆北朝、欺幼主、显枭雄之姿而霸国,虽成帝业,却遗祸后世,此乃其罪也。在位二十六年、开尚武之风,致国强民健,引江湖入朝堂,驯虎狼为臣,使迦陀、南野、道宗侧目不敢相望,一洗中土数朝百年积弱,可谓千古之功。然太祖贵为至尊却不行王道,以阴诡治朝臣、国富而不抚民,相比历代诸皇,更似战豪,致使魏兴于强盛,亦祸于强盛。

  ——太史令王炽《魏史》品评

继续阅读:魏武惊歌篇第四十二章 一夜变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为酒殇为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