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想什么的都有,相熟的人之间交换了下眼神,心知肚明。
魏医生乐了,笑呵呵地说出了大家想说却不好说出口的话:“本尊开口了啊,目前没有,那就是快有了的意思嘛。那些觊觎我们林医生的朋友们,可以把视线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了。”
“魏志翔,说你胖你还喘上了,你瞅瞅你浑身上下哪点可以跟林医生媲美。”麻醉医生在边上喊过来。
“好了,我开始缝线了”,林翼心无旁骛的做着自己的事。
刷刷几下,完美结束。
剩下的就交给住院医生了,他放下手上的刀,因为全程低着头,他慢慢仰起脖子,顺时针转着圈,不紧不慢地说:“谁说的,我看魏志祥就很好嘛,我要是女的,我就喜欢这样的。”
“就是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魏志祥投去感恩的目光。
谁料,下一句:“可能我是瓜类。”
话音刚落,就推着魏志翔飘出了手术室。
手术室里的众人轰然大笑。
医院很大,八卦却传得又快又广,特别还是风云人物的,速度更快。
有一台手术间隙,时间紧,林翼手术服都没换,还穿着一身绿就打算去吃饭,吃的当然是手术室特供。
省医对医院职工的福利保障很好,手术一两个小时起步,长则十几个小时,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脑力,还是体力活,这项福利制度还没实行的时候,每每等医生护士们下了手术,不是没饭吃就是只有吃冷饭,现在手术室特供了餐饮,保证人什么时候下台,都有东西能吃上。
林翼快着步子风风火火的走去休息室,找到座位坐下来,窝在椅子里揉着眉心。
“刚下台啊,吃点什么,我去拿”,是郑源的声音。
林翼缓缓睁开眼睛,坐正起来,拍了拍大腿,站起来:“一起吧。”
郑源刚下一台微创手术,精神比林翼好得多:“你们今天几台?”
林翼:“还剩下午两台全麻。”
“十点打底啊”,郑源聊会于心地笑笑,接着又突然想起什么:“上午听说你有女朋友了,哪来的?”
林翼看了一眼他,好笑道:“这阵风吹得够快啊,这都吹到你们骨科了。”
“岂止骨科啊,念及你刚回来,给你科普一下,你可别轻视了我院新闻传播的速度了,现在怕是全院都知道了,晚点儿你爸也得知道”,郑源不断摆弄双手,给林翼分享经验。
林翼双手抱拳,表示了解,也算是真正了解了这效率:“添油加醋也是一绝。”
话从一个嘴里出去,加上几句自己的话再穿出去,依次这样添油加醋的传播到另一个耳朵里,完全变成了人两件事。
“哎,昨天回去有没有敞开心扉,彻聊一下”,郑源一副你终于发现了的表情,继续说:“不过很奇怪,杨荫荫对你们分手怎么也反应这么大,都这么多年了,怎么问也不说?”
这也是林翼一直存疑的,杨荫荫虽是顾念派,是他的错,但也罪不至此啊,改天得找机会问问清楚。
他摇摇头,向好友取经:“你当初在北京,杨荫荫在这里,你们怎么过来的。”
郑源一脸你可能问错人的尴尬:“啧,其实杨荫荫跟顾念啊,她们有些时候还挺像的,骄傲又固执,只是啊,杨荫荫还能把想说的都说出来,顾念就不是这样了吧。”
林翼惘然,打开盒饭,吃了一口:“顾念她挺好的。”
郑源坐在他边上,五十步笑百步,没再说什么。
顾念这边,踩着点到了工厂,今天是约了师傅,就之前已经打好的图纸安排下去试坯样。她的工作室,除了设计、市场和销售等独立部门外,还没有完整的生产流水线,都是找的外包公司把生产外包出去。虽然这样降低了成本和管理上的问题,具体沟通和生产还是非常不便的。
顾念再看时间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完事儿。
看着出来的成品,是辛苦得到的回报,虽然还只是半成品的半成品,但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
“顾念啊,我一看这图,就知道能大卖了”,版师抖了抖坯样,小心放起来。
顾念也收起东西,笑呵呵地道:“哈哈哈哈,借您吉言了。”
每一件作品从草稿到最终成型,从脑子里的一点构想到落地进入市场,可能消费者看到的只是市场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服装品牌,一件衣服。
对于设计师和他背后的团队来说,是灌注了无数心血的孩子。听到对自己“孩子”的夸奖,顾念当然乐得喜笑颜开。
师傅在等顾念:“走吧,去食堂吃了饭再走。”
“好啊,谢谢。”顾念也没客气,这里荒郊野岭的,等她回去还没吃饭,戚女士的嘴又能说道半天。
工厂的饭点过了,食堂也只有稀稀拉拉的,没几个人。
“我们食堂吃好是有点困难,吃饱还是可以的”,版师白白胖胖的,笑起来就像个弥勒佛,和蔼可亲。
顾念笑了,抢着说:“我不挑食。”
走到打饭窗口,窗口的打饭阿姨问:“吃点什么?”
打饭阿姨现在也空下来了,看到张生脸,问版师:“老张,这姑娘新来的,你徒弟?”
“不不不,我哪来的福气有这样的徒弟啊,人家是大设计师。”
顾念一听给自己安的从天而降的高帽,连声否认:“我算哪门子的大设计师,大牌版师倒是有一个。”
“哈哈哈哈哈哈,这姑娘嘴甜的来啊”,打饭阿姨笑着,“姑娘吃点什么,大牌版师买单呢。”
食堂的菜也没剩多少,顾念没多点,就一荤一素。
其实她不算娇贵,甚至能说是极好养活,不挑食。但当她看到碗里泛着白的红烧肉和蔫答答发黄的青菜时,突然没有了胃口,尤其是在这个闷热的食堂里,电扇虽在呼呼吹着,也没带来一点儿凉风,倒是这呼呼作响的声音,让人心生烦躁。
刚好版师遇到了同样姗姗来迟的同事,顾念谢绝了师傅的同桌邀请,一个人端着餐盘走到了离回收站最近的地方,打算吃几口就偷偷倒掉。
啊,浪费可耻。
顾念倒完饭,洗完手,看版师还在吃,就走过去。
版师放下了筷子,像顾念招招手,给她介绍:“郑总,这是niki的设计师,顾念。顾念,这是我们大老板,郑总,他不常来,现在都是小郑总坐镇了。”
那郑总看者顾念,有些眼熟,好半天才回想起来:“顾念,顾......”,他试探着问:“添衣纺织的顾华盛,跟你是?”
顾念回国,进入自家老爸的领域内就已经做好了碰上老爸的老熟人的准备,她没隐瞒,老实交代:“是我爸爸。”
“你们爷俩长得是真像,刚才瞥到了一眼就觉得像,一问果然”,郑总拍着桌子,兴奋道。
“是的,我跟我爸,从小就有人说我俩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顾念长得像爸爸,从小到大,每次一起出门,大家都这样讲。
见版师一脸疑问的看着两人的互动,郑总主动解释说:“添衣的顾总,开的第一家公司,生产就是我做的啊,现在是他女儿了,你瞧瞧,这缘分啊,一代代的。”
版师一听,更加疑惑了,问顾念:“你怎么不留在添衣啊?多好的平台,本土服装品牌里也算排的上号,连生产线都是一条龙的。”
两人齐刷刷地看向顾念,郑总也是觉得奇怪,问她:“现在老顾改做贸易了,你爸愿意放你出来创业?怎么不回去帮忙?”
顾念父亲成立的添衣纺织,开始也是从小作坊,一步步扩大,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的确是红极一时的本土服装品牌。
但是顾父顾母向来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不把自己的遗憾或者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顾家更没有强迫下一代继承家业的想法。
所以顾念尽管学了艺术,还是肆无忌惮的做些跟服装无关的行业,大学时候选的专业也跟服装或者管理没有任何关系。直到后来,顾念出国留学,抉择之后才选择了和父亲的同一行业,顾思宇亦是如此,专业差的那是十万八千里远。
这么多年来,顾念一直没动过父亲的关系,在国外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父亲的手也伸不到英国,顾念干脆没告诉家里,直到做出些成绩来了,才说。现在回国来,如果不是碰巧遇见,也没人知道。
“也说呀,但是品牌定位不一样嘛。”
免不了有人这样问,大家也都不理解,连家里人都总说,自己辛辛苦苦从无到有,为什么不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进步?
好在,老顾和戚女士总是支持她的。实体行业每况愈下,顾华盛年纪也大了,经历和脑力都跟不上时代发展,顾念不是没有愧疚感,所以老顾先她一步转型成了贸易公司,彻底止住了某些人多管闲事的话。
“虎父无犬子”,版师最后称赞,一语双关。
简单的说了几句,顾念道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