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师爷正是熙宁七年的榜眼——林起,要知道,林起13岁那年就中了童生,被人称为神童,一时风光无限。可惜这之后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考了40多年,年近六十才中了榜眼,这中间受尽了苦头,尝尽了人情冷暖,使他的性子被磨得圆滑至极,极为中庸,崇尚的就是明哲保身。自他踏入官场以来,便秉承着哪边都不得罪的原则,虽说升迁慢了些,可也稳稳当当,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这次他却是一反常态的站了队,竭尽全力为陛下夺权,却不慎被贬。
林起听出了楚维声音中的说笑之意,也跟着笑道:“正如阿维所说,人总是会变的,我自然也不例外。”
楚维大笑,状似十分愉悦。
忽然,一衙役来报,“大人,师爷,有人求见。”
楚维问道:“可有说是谁?”
衙役答道:“那女子自称语梦,面色极为焦急,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禀告大人。”
楚维听了这名字便是一愣,然后便道:“既然她如此焦急,那想必定有要事,快快请进来吧。”
衙役应了一声是,便去请语梦二人了。
楚维有些微怔地对林起道:“林兄,那女子的姓名听起来倒是同瑾瑜一模一样。”倒是让他忍不住失神,又想起京城中的那人了。
林起看着楚维这微怔的模样,仿佛明白了些什么,又宁愿自己从不明白。他看得出来,瑾瑜完全是待楚维为好友,楚维怎么就对他?
不过,年轻人的事就让年轻人来自己解决吧,他老了,不想掺合这些情情爱爱,也根本没法掺和。
语梦与赵尘二人来到衙内,便看到一笑得温润的俊秀男子和一白发苍苍的老者相对饮茶。
语梦微微行礼,道:“民女见过两位大人。”
赵尘也学着她微微行礼。
楚维连忙道:“不必多礼。你们来见本官,有什么事要禀报?”
语梦闻言有些惊讶,她还以为那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才是县令大人呢,没想到温城的县令如此年轻。不过现在不是在意这些细节的时候,语梦看到房内只有他们四人后,便直接道:“大人,民女发现城中出现了瘟疫。”
楚维闻言大惊,道:“什么?!你可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如果这是真的,那温城真的迎来大劫难了。
语梦严肃道:“民女自然知道。正是知晓事态的严重性,所以民女才在发现之后第一时间来告诉大人。”
楚维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有多少人可能得了瘟疫?”
语梦道:“就是城西那家医馆。民女听闻近日温城中出现了些奇怪的病例,便打算来瞧一瞧,却见医馆中的病人或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衄血、发斑、神志皆乱、舌绛苔焦等,凡此种种,极像是患了传说中的暑热疫毒。至于人数,光是那家医馆中就容纳了二十余人,可能还有更多,而且数目应当正在增长。”
楚维连忙唤来几名衙役,分别吩咐道:“你,速速去关城门;你们几个,去将城西那医馆关门,不许人随便进出;剩下的去将全城的名医都请到城西那医馆去。”一连串命令下得有条不紊,端的是雷厉风行。
几名衙役纷纷应是,便连忙去做事了。
楚维这才又看向语梦二人,道:“你们二人便同我一起去城西医馆。”
城西医馆。
大白天的,医馆大门紧闭,楚维立在后院中,神色仍旧是一片温和,心里却是十分焦躁不安。
明明只是等了一会儿,他却觉得仿佛等了很久很久,那住着病人的房门才打开,从中走出了几个胡子花白,脸也惨白的老头。
他们来到楚维的面前,有些颤颤巍巍的道:“大人,确实是瘟疫,而且应当传染性极强。”
楚维微微闭眼,将一切彷徨害怕都埋在心底,这才猛的睁开眼睛,眼中满满的都是坚韧,“传我命令,关闭城门,若是没我的命令,不许打开。”
“是!”所有人都知道,温城要变天了。
楚维第一件事便是将此事以八百里急报的形式上报朝廷。
朝廷中人虽然正在争权夺利,但也知晓事态紧急,全力支持温城抗疫,送来了许多药材、钱财,以及一些自愿报名的太医,除此之外,还派了些禁卫军来将温城团团围住,防止有人偷偷离开。
得了朝廷的支持,楚维倒是略微松了口气。
不过,他这口气还是松的太早了些。因为他很快发现,这病的传染性不是一般的强,很快大半城人便都得了病,弄得人心惶惶,也使温城备受关注,成为许多人眼中的焦点。
不过,温城中会医术的人和那些太医全都聚在一起,日夜不休的寻找着治病方法。而语梦由于医术最为厉害,慢慢的成为了这群人中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语梦对此既不骄傲,也不自满,每天呕心沥血的研究着这场病,拼了命般,想要找出治病方法。倒是让跟在她身边的赵尘担心不已。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阿尘,我找到了!”一个月后,语梦的房内响起了一声极为愉悦的女声。
赵尘闻言也是欣喜不已,声音中满满的都是自豪,“小梦,你可真厉害。”
语梦顶着硕大的黑眼圈,眼中满满的都是喜色。
赵尘又心疼地道:“不过,小梦你待会一定要好好的休息,你这几天日以继夜的,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语梦道:“如今城中情况这么紧急,我哪睡得着啊?不说了,我要快点将我想出的方子告诉他们,试试看有没有效果。”
而其他人也早已被她刚才的欢呼声给吸引了,纷纷冲过头来钻研她写出的药方。
“此方应该可行,疗效应该比之前的那些方子更好。具体的还得看看到底如何?”其中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摇头晃脑道。
其他几人也是脸带笑意,纷纷点头。
这一个月来,语梦想出了一个又一个药方,想出了一个又一个防治的方法,如今温城中的瘟疫虽然没有找到完全治好它的方法,却也已经好了很多了。如今语梦又想出了这样一个方子,让他们心中怎能不欢喜,怎能不充满了希望?
方子很快就被拿去煎了,也很快便有人自愿来试药。一连喝了七天,前来试药的人便都痊愈了。众人大喜。
又过了一月,被别人暗暗称为瘟城的温城又变回了原来那个花团锦簇的温城,人们的脸上一扫之前的破败,满满的都是新生的喜悦。
语梦一时声名大噪,人人都知江南出了个了不得的神医,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治好了一城人,就连朝廷也大力嘉奖,赐给她一个悬壶济世的牌子以及许多财物。
江南山谷旁的竹屋。
语梦与赵尘二人在温城一事完结之后,便又回到了这里。
晚上,语梦看着朝廷的嘉奖,听着他人的赞美,只觉得整个人都要羞死了。
“他们说的也太夸张了吧。什么叫做以一己之力救了一城人啊?明明还有很多其他的大夫、太医啊。怎么将功劳全都归到我一人的身上了?”语梦满脸通红的对赵尘吐槽道。
赵尘笑道:“其实这样说也没错啊。那些大夫、太医不仅没有表示反对,反而觉得这个形容极为恰当呢。”
说起这个,语梦就有些郁闷,“他们更夸张好吗?将我捧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竟然还有几个胡子花白的老大夫死活要磕头拜师,这我哪担待得起啊?幸好被他们的徒子徒孙给拦回去了,不然我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赵尘也点头,如果真的被他们拜师成功了,那岂不是会打扰他和小梦的生活吗?
说到这个,赵尘看着语梦,一脸认真的问道:“小梦,我们什么时候成亲啊?”
语梦一双水润杏眼微微圆睁,“啊?”
赵尘有些急了,道:“在温城的时候你说过的,等温城事了,我们就成亲。”
语梦道:“我没有说过这句话啊。我说的是,等温城事了,我才会考虑这些。”
赵尘胡搅蛮缠道:“我不管,我不管。”
语梦无奈:“你怎么还胡搅蛮缠呢?好吧好吧,我先带你回山见我师父。至于成亲,恐怕现在是不行了。因为我们师门讲究长幼有序,师兄成了亲我才能成亲的。”
赵尘连忙道:“那师兄什么时候成亲啊?”
语梦道:“我也不知道。”
赵尘不禁在心中埋怨起了那个师兄,都怪他还不成亲,连累了自己。
语梦一眼就看出了他在想些什么,心中有些好笑。
两人上山见了师父后,便又回到了这竹屋,每天行医施药,悬壶济世,倒也十分悠然自得。
不过两年后,也就是熙宁十七年,一队从京城急奔而来的禁卫军来到了竹屋前,将两人请入了京城,医治名满天下的丞相于孟,也算是打破了他们这平静的生活。
在京城待了没多久,她的师兄赵辰抱着一英俊的男子,也急急的来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