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拔很兴奋,中央终于批准了毛委员的报告,在湖南搞一次大的动作,决定以长沙为中心,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暴动,举行秋收起义。段振拔早在广州时就认识毛委员,他经常抽空跑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去听毛委员讲课,还把毛委员发的讲义寄回茶陵,对茶陵农民运动的发动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香港回到长沙后,段振拔率领一支农军在株洲一带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展露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干,被湖南省委任命为军委书记。6月中旬,段振拔代表湖南省委带领部分工会、农会干部,在武汉拜见了毛委员。
毛委员询问了湖南近段的时局,然后紧紧地握住段振拔的手说:“你们干得非常棒!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挺起腰杆,跟他们干!湖南的基础很好,农民都发动起来了……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趁热打铁,搞武装斗争!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慢慢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不久,因湖南省委的邀请,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毛委员再一次回到湖南担任任临时省委书记。段振拔冒着白色恐怖陪着毛委员在湘潭、衡山、长沙等地调查,对湖南工农武装去向做出了多种安排。
在省委军委会议上,段振拔首先发了言,他分析了湖南当前的形势,对湖南境内革命军事力量进行了分类,并对各自的去向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说:“我们现在的出路有三条,第一条是上山,这条路适合于那些已经公开暴露了的义勇队自卫军。如浏阳、醴陵、平江、岳阳、湘潭、湘乡、宁乡、益阳等地的农军都应该尽快上山。第二条路,找一件合适的外衣披上。这条路适合于那些尚在灰色或潜伏状态中的武装,这些武装仍应保持合法的团防、挨户团的名称,待到起义时,再打出自己的旗帜。第三条路,对于那些力量弱小,组织薄弱的工农武装,则可把枪支埋于地下,人员分散隐蔽或投入贺龙、叶挺部,或潜入国民党军队、反动团防、挨户团内,设法制造兵变,夺取枪支……”
毛委员充分肯定了段振拔的发言,并对重新组建的湖南省委进行了新的分工。毛委员最后说:“同志们,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我们决不能灰心,更不要气馁……我们湖南还是保存了一些工农武装,我初步算了一下,我们现在掌握的枪支大约有2000多条……只要我们控制住这些武装,待时机一旦成熟,我们就一定能翻江倒海,闹他个天翻地覆……”
7月初,毛委员回到武汉参加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但他仍然惦记湖南的局势,一边开会一边着手起草《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湘南运动大纲》,为湘南暴动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即以汝城县为中心,进而占领桂东、宜章、郴县等四五县,成立一个统一政治形势和政府模样的革命指挥机关,实行土地革命,与长沙之唐生智政府对抗……”
不久,局势越来越紧张,中共中央不得不紧急疏散、撤离在武汉的同志,瞿秋白向毛委员征求意见,要他到上海中央机关去工作。
毛委员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毛委员仔细分析了南昌起义后的形势,认为中国革命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阶段;实行土地革命,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农民的革命政权,并以革命的武装保障其胜利。
瞿秋白便交给毛泽东一个任务,要他去湘南举行暴动组织一师与南昌起义部队共同取粤。
毛泽东摇了摇头,以理据争说:“我们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前不久我起草了一个计划,我们是可以举行暴动形成一个师的武装,但不是去广东,应该在湘南占据五六县,形成的基础,来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这事比远道广东被敌人追杀,更有胜算一些……退一步说,就是失败了,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8月12日,毛委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秘密回长沙,改组了湖南省委,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义,将全省划分为湘东、湘南、湘西和西南4个地区,分别以长沙、衡阳、常德和宝庆等处为中心,准备同时举行暴动……
身为省军委书记的段振拔,对湖南的局势了如指掌,极力反对不自量力盲动,他说:“现在是敌强我弱,我们不应该分散兵力,应该把拳头攥起来,这样打出去才有力……”
毛委员也倾向段振拔的意见,力主缩小范围,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地区发动秋收起义。但省委书记彭公达一意孤行,还是将以长沙为中心的暴动计划报告给了中央。后来经毛委员多方争取,才调整计划,即集中力量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平江、浏阳、醴陵等县和安源发起暴动,然后再进攻长沙。
8月31日早晨,毛委员乘火车去安源布置武装起义,和段振拔一路同行,到达株洲后两人才分别。
“这次起义攻打长沙,株洲地区的担子不轻呀!”临别时,毛委员紧紧地握住段振拔的手,反复叮嘱。
“毛委员,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把这一带的群众组织好,配合你们拿下长沙!”段振拔信心十足地说。
此后几天,毛委员不辞辛苦奔走与安源矿工与平江、浏阳、醴陵一带农民自卫军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一支全新的革命武装诞生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支武装以原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为核心力量,再加上安源的工人武装和浏阳、平江、醴陵的农民自卫军。
警卫团的团长叫卢德铭,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黄埔军校2期生,在叶挺独立团当过连长和营长。这个团是中共协助张发奎在武昌建立的,当时从叶挺独立团抽调几个连队,再加上安源工人和湘、鄂两省工农的干部组建的。南昌起义的第二天,卢德铭接到党的指示,准备把部队开往南昌,与起义部队会合。接到命令后,部队立即由武昌乘船沿长江东下,途中,得知张发奎已在九江布下了重兵,去南昌的水路被掐断,遂在阳新县的黄颡口登岸,改走陆路。可走到江西奉新后,又接到上级指示说南昌起义的部队去闽、粤,于是决定改变计划,西赴修水,休整待命。
工农革命军一共编为3个团,以卢德铭为总指挥。不久,又收容了流落在鄂南的夏斗寅残部,编为第四团。总计兵力为8000人。
9月初,起义部队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正式成立了以毛委员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第一团由江西修水出发,攻取长寿街,进攻平江;第二团从江西安源出发,攻取萍乡、醴陵后,向浏阳集中;第三团从江西铜鼓出发,夺取浏阳的东门市,然后南下,与第二团合攻浏阳,各路进攻得手后,以长沙城内工人为内应,内外夹攻,占领长沙。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一团占领了平江县的龙门厂,因敌人增兵和四团叛变,起义部队腹背受敌,战斗失利,遂向浏阳方向转移。二团攻打萍乡未下,转而攻克醴陵、浏阳,后因敌人调来优势兵力,起义部队陷入重围,在浏阳突围时损失三分之二。三团由毛委员亲自指挥,进攻浏阳白沙镇,占领东门市,后因受敌人两路包围,遂向浏阳上坪转移。
在各路起义部队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毛委员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原定攻取长沙的计划,将剩下的部队集中到浏阳文家市的里仁学校。随后,毛委员召集前委会议、讨论部队行动的问题。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决定保存实力,向江西萍乡方向退却。
当湘赣边界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各团与敌人激战之际,长沙株洲周围的农村也在段振拔的领导下开始了暴动……在株洲,段振拔亲自带领农民武装攻打团防局,占领火车站;在醴陵,农民们一接到上级的指示,四乡同时暴动,捕杀土豪劣绅,围攻团防武装;在长沙,河东、河西农民齐动手,共捣毁团防局7处,缴获枪支80多支;平江、浏阳沙更是捷报频传……
然而这些暴动一般都是仓促起事,准备不够充分,加之队伍素质不高事前又未经严格训练,敌人的重兵一来,大部分便作鸟兽散,故而无法对省城长沙形成军事包围态势……
8月底,敌人在大官园安乐旅馆搜出起义名册6本,随后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长沙三分校捕去学生57人。至此,敌人已经知悉了所有机关负责人及全部暴动计划,他们到处搜捕起义组织者,省委、工委、农委、军委所有负责人的活动都非常困难。中秋前夕,共产党掌握的驻师范学校的第二师教导团补充第二营被迫解散,起义武装再次遭受重大损失。至此,湖南省委不得不取消准备了几个月长沙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