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红八军在高陇沙子岭又打了一场大胜仗,歼灭了陈光中63师第三378团,消灭了敌人700多,而我军只不过轻伤了5人。这场红六军团战史上有名的“福气战”,除了得益于军首长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战士们的英勇善战以外,茶陵苏区人民的密切配合也功不可没……
这年6月,蒋介石以90个师50万兵力,对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敌人的部署是:首先集中兵力进攻鄂豫皖和湘鄂西两个根据地的红军,解除红军对武汉的威胁,然后再进攻中央根据地,集中主力剿灭中央红军。
中央军委为策应鄂豫皖和湘鄂西两个根据地的红军作战,决定中央红军首先消灭粤、赣边境的粤军主力,然后沿赣江向北发动进攻,占领沿岸的重要城镇。同时命令红八军与在赣南活动的红三军团协同作战,积极牵制敌人对湘赣根据地的进攻。
红八军由莲花隐蔽出动,赶到攸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皮佳,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打了一个胜仗,然后稍事休整,便转移到茶陵县的高陇地区,隐蔽集结,寻机歼灭芙江方向的陈光中63师。
部队进驻高陇后,红八军政委王震部立即召开各师团政治委员宣传工作人员和茶陵苏区干部的联席会议。这时,已经调到共青团湘赣省担任省委宣传部长的段苏权,带着少共国际模范师的80多名小伙子,赶到高陇集体报名参加红军。王震和李天柱商量了一下,当即批准了他们的要求,并任命段苏权为红八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
三师三团的政委刘培善和一师司令部宣传员颜吉连,连忙走了过来,紧紧地抓住段苏权的手说:“好好好,段书记,你来了就好,我们红八军的青年宣传工作,肯定会搞得有声有色……”
刘培善这几年进步很快,他参军后先是在湘赣游击大队任中青年干事,茶陵县独立团成立后,又在独立团任连政治指导员。随后,和周仁杰、陈外欧一起选派到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深造,毕业后,又调到江西省安福县独立营担任政治委员,红八军成立时,他所在的独立营被编入独立三师第三团,自己便在这个团担任政治委员。
颜吉连,1916年生,严塘镇梅田村人。一家7口,上无片瓦,下无手插针之地。父亲颜文崽,靠替人打短工度日,常常栖身在破庙里,因无法养活全家,只好将颜吉连的姐姐早嫁,将幼小的大哥和二哥改名换姓,卖给了他人。颜吉连3岁,也过继给了本庄的叔叔颜合崽。14岁那年,父亲贫病交加,绝望中割喉咙自杀。随后,出嫁了的姐姐也因不堪忍受婆婆的虐待,上吊身亡。土地革命开展以后,使这个苦难的娃娃看到了“生”的希望。成立农会时,颜吉连跟着大人到土豪家吃了一顿感饱饭,使他铁了心,决定跟着共产党和红军干。
1930年春耕时节,一天清晨,14岁的颜吉连被密集的枪声惊醒了,起床一看,游击队正与挨户团交战。枪声平息后,颜吉连带着一群少年往刚才响枪的方向走去,突然发现稻田里有挨户团为了逃命,丢弃的军服和一枝七九步枪10多发子弹。颜吉连欣喜若狂,连忙将枪和子弹捡了回家。
游击队撤离后,挨户团卷土重来。颜吉连便将枪藏在菜园大樟树的空洞里,自己则带了十几粒子弹,跑进了西南的大山上。
在山上,颜吉连将留下的子弹钻上“引火眼”,自制了几枝五响装的土造“驳壳枪”,与当地的土豪劣绅作斗争。组织上见他如此机智勇敢,就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且让他担任了儿童团秘书。
一次,敌人突袭严塘墟,区游击队和政府人员立即撤到塘背山上,然后派颜吉连去侦察敌情。颜吉连化装成“卖豆腐”的,挑着豆腐担,一边吆喝“卖豆腐”,一边观察敌情,终于弄清了这股敌人是县挨户团的,总共才30余人。
区游击队得到了颜吉连的准确情报,决定反戈一击,趁这股敌人立足未稳,杀了个回马枪,一举把这股敌人击溃了。
1931年1月29日,湘东独立师在政委谭思聪的带领下,在茶陵一带游击,准备接应红七军,行至洮水大石营一带时,与茶陵、安仁、攸县的保安团遭遇,国民党军第19师第57旅第114团发觉后,前来增援,妄图围歼我军,战斗异常惨烈。
颜吉连随严塘赤卫队担任救援工作。
晚上,赤卫队在芒古寨山岗的南侧,被敌人的火力隔断冲散。颜吉连不幸大腿中弹,躺倒在一棵松树下。
第二天天刚亮,红军向敌人发起反冲锋,敌人扛不住,开始往后撤。这时,两个后撤的敌兵发现了躺在松树下的颜吉连,其中一个马夫模样的家伙还扯了一下他的大腿大声地喊道:“喂——这里还有一个共匪崽子!”
情急之中,颜吉连连忙憋住呼吸,不吭声,闭上眼睛,终于蒙骗了敌人。
很快红军追了过来,颜吉连便被担架队抬了回来。
这次战斗,歼灭了敌军一个营。颜吉连的英勇果敢再一次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三个月后,颜吉连的伤还没有完全恢复,就响应政府和团组织的号召,报名参加了湘东南独立师,成了一名正式的红军战士。他先是分配到军需处当勤务兵,红八军成立后,他又调到军部政治部接受“团训”,结业后,被派到独立一师司令部担任青年干事,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