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陈小平2023-06-28 10:402,767

  

  冬日里,马江墟特别热闹,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惬意,很舒服。因为是农闲,田地里没有什么要紧的活计等着去做,大家便都到大街上来散心,买不买什么倒是次要的,主要逛的是那份舒坦。

  周球保揣了外婆给的两个铜板,从街头逛到巷尾,买了一块鸡公糖,舌头一舔,立马从嘴里甜到了心里。这些天来,他终于又觉出了活的滋味。自从农会散了以后,他觉得活得没有一点劲,尤其是他娘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他几乎到了不想活的份上了……后来,他偷偷地跑到武术师黄凤仔的门下,请求黄师傅收他为徒,就这样他白天拼命干活,晚上则疯狂地练武,每天直到把自己累趴下为止……现在可好了,农会又立起来了,跑到韶关躲难的少爷黄绍香也回来了,马江墟上还建立了个什么政府,一切又由穷人们说了算……

  正想着,黄绍香带着一队扛着梭镖的赤卫队走了过来。

  墟上的人赶紧往两边挤,让出一条道来……

  黄绍香停了下来,对周球保说:“现在的茶陵是我们共产党的天下,县里和我们马江区都成立了工农兵政府,我是区政府的组织委员,负责宣传和赤卫队的组建工作……你也得把儿童团重新搞起来……”

  “哎——!”周球保大声地答应着,还给黄绍香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同行的尹宁万赞许地点了点头,对黄绍香说:“这就是你常给我说起的那个小能人……”

  黄绍香说:“是的。”

  尹宁万说:“好好培养,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周球保回到家里,立即找到那把早已生锈的旧梭镖,在小河边磨得铮亮。然后,一呼百应,果然拉了一支三十多人的伢子队伍,开到马江墟,跟在赤卫队后面像模像样地操练着……

  一天,尹宁万接到县委的命令,要带领马江赤卫队到县城去打罗屠夫。

  周球保嚷着也去。

  尹宁万安慰他说:“你现在年纪还小,打仗是我们大人的事……你们儿童团的任务是监视那些地方豪绅,这些家伙一旦有什么动静,就立即报告给区政府……”

  几天后,赤卫队凯旋而归,在马江墟上举行了祝捷大会。会后,周球保便缠上了尹宁万,什么时候都跟着他,一刻也不离开。

  尹宁万也非常喜欢这个半大小伙子,便索性带上了他。

  再说毛泽东自从那天读了宛希先的信后,日日坐卧不安,时时刻刻担心着远在茶陵的那支部队。一矣处理好了与山中的土霸王王佐袁文才的关系,就立即不顾那双脚“革不革命”,让袁文才挑了十几个翻山越岭的好手和自己身边的几个警卫员组成一支“救火队”,马不停蹄地向茶陵飞奔而去。

  12月25日,毛泽东从宁冈茅坪出发,途中遇见宛希先的信使,得知敌军正在攻城,而陈皓又偏偏拆掉了回师井冈山的浮桥,看来他那根反骨是昭然若揭了。

  毛泽东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茶陵,逮住了那可耻的叛徒,就地正法。

  翻开任何一本中国现代史教科书都能找到有关“遵义会义”的条款,其意义大书特书。不错,“遵义会义”作为中国工农红军乃至中国革命由衰至盛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该浓墨重彩地书上几笔。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建军初期发生在茶陵的“湖口挽澜”却鲜为人知。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若不是毛泽东的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假若没有党代表宛希先的高度警觉;一句话,假若陈皓真的将这支“秋收起义”退下来的残部献给了他的老上级黄埔军校的教育长方鼎英,那么历史是否该重写呢?假若……假若这些假若成立的话,也就没有后来的朱毛会师,红极一时的井冈山也就不复存在了,至于再后来的赣南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再后来的屯居延安与走出西北坡就更不复存在了……

  初冬时分,山里的夜露十分冷,沾在身上湿漉漉的,冻得牙齿直打颤。雾又特别浓,脚下分不清虚实,一不小心,就会滑到山涧里去摔得粉身碎骨。

  毛泽东全然不顾,他忍着脚痛,苦行了两天两夜。26日傍晚到达与茶陵城一水之隔的中瑶村,老远就听见城里一阵阵激烈的枪炮声。他暗暗地喘了一口气,有枪响,就证明这支部队还在城里。他想只要自己进了城,出现在这支部队面前,凭着自己在这支部队的威望,陈皓的阴谋就会不攻自破。可是过了不久,枪声渐渐稀落下来了,最后慢慢停了下来。毛泽东立即跌了一头雾水,是部队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还是主动撤离了呢?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当然好说,假若是后一种情况,那敌人肯定占了城,自己这时候进城去,岂不是自投罗网?然而,毛泽东此时此刻最最担心的还不是自己的安危,假若陈皓真的带了这支队伍投靠了方鼎英的话,那么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就会功亏一篑。毛泽东决定先停下来,摸清情况再说。

  于是派了两个士兵,找了个打渔的农民借了一只小划子,偷偷地划过去,摸进城悄悄地侦察了一番。

  原来部队真的撤走了,留下的是一座空城,敌人则以为部队还在城里,所以不敢贸然进城。

  毛泽东忙问:“往哪个方向走了?”

  “往马伏江湖口方向去了。”侦察员回答说。

  毛泽东二话没说,顾了两个当地的农民带路,不顾两天两夜的劳顿和走一步钻心般地脚痛,屁股刚挨了下板凳,就立马动身,披着几缕曙色,沿着洣水河东岸朝远去的部队追赶而去。

  与此同时,在洣水河西岸,一支约两千多人的队伍在缓缓地踟蹰。这便是占据了茶陵达一个月之多的中国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全体官兵和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及其领导下的游击队,然而这仅仅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是像李炳荣、龙开富、陈淑同、杨绍震、谭普祥、袁肇鸿、谭趋新、尹吉希、胡香美那样的地方共产党人和那些积极跟随共产党闹革命的贫苦大众。他们在上次那场革命失败时被反攻倒算的土豪劣绅整怕了,想到这回革命军一走,自己又会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便带了家小跟着这支队伍走。

  部队撤出茶陵城时,尹宁万带着周球保和30多个赤卫队员,正在舲舫打土豪,得知部队和县委的同志从县城撤了出来,连忙跟了过去。周球保小小年纪,也跟着队伍走,怎么劝不劝不住。

  队伍沿着洣水河绕来绕去,于27日上午九点多来到茶陵南部重镇湖口。进湖口后,部队稍作休息,各连散开,在墟外的稻田里埋锅做饭。茶陵县委和工农兵政府跟来的人马,便各自从口袋里掏出点钱,在墟上买了点什么东西垫了下肚子。

  早饭后,重新吹号集合,陈皓向大家宣布说:“刚接命令,部队继续沿洣水往浣溪酃县方向开进,茶陵县跟来的人就地待命,一个也不能再跟着去。”

  陈韶和全体茶陵县委的同志们,仿佛做了一场梦。大家眼巴巴,泪汪汪,看着这支队伍从自己的眼前慢慢走过,最后一点一点地消失在那拐弯的山嘴边,心底猛地沉了下来……谁都能想得到等待大家的将是一场比过去更严厉的炼狱般的考验……

  李炳荣站了出来,大声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大不了再回潭湾打游击……”

  “对,我们回潭湾去!”赤卫队的战士们都大声喊了起来。

  尹宁万走到李炳荣身边,悄悄地说:“我们是得带大家回去,你看这么人跟着部队,也不是办法,里面还有不少是老人和孩子……”然后,指了指周球保,“如果你真的走,一定把这孩子带回去。”

  李炳荣点了点头,当即挑了二十多个赤卫队员,带领一部分群众,先走了。因为要把周球保等一批少年护送回家,便没有去潭湾山区,而是隐蔽在枣市的东岭西岭秘密开展活动……

继续阅读:27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湘赣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