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艺。
染过的布,比纯棉的、纯麻色的布料要贵三成左右。
南枝没跟别的染坊抢生意,别的染坊能染的颜色,她都尽量少掺和。
她通过系统,购买了许多天然染料的种子。
这些染料都十分难得,染出来的布的颜色也更鲜亮,更好看。
当然,价钱南枝也定得更高一些。
周围的布坊、染坊也算是松了口气。
他们不敢上门来找茬,但是又怕生意受影响。
毕竟南枝这庄子和工坊的产出大,又没有参加任何的商会,他们实在是不好约束。
幸好南枝是个体面人儿,不做与民争利的事儿。
别家的布坊跟染坊渐渐放松下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渐渐尝到了南枝开设织布工坊跟染坊的好处——
南枝的东西一定是好货,这已经是半个西川都知道的事儿了。
虽然大雪封山,还不能跟外界相通。
但是附近的十多个县城却是可以来往的。
人家一听说南枝这里有好的布料,还有许多鲜亮的颜色可选,立马就过来了。
但是南枝工坊里的产量有限。
这布匹跟庄子里的作物不同,作物的话她可以用营养液稀释之后促进生长。
但是这布却是实打实的织娘织出来的。
所以产量摆在这里,做不了什么手脚。
许多从别的县城过来的人,辛辛苦苦跑了两三百里路,结果发现买不到布料,那叫一个愁啊。
空车回去肯定更浪费,除了南枝庄子上的物资之外,他们就把目光放在了黄杨县其他的布坊、染坊上。
还没出正月呢,黄杨县的布坊都有些发懵。
这……仓库里积攒的布料就这么清空了?
虽然价钱不算特别好,外来的客商奔着南枝的货来的,对这些货看不太上,狠狠压价。
但是要的货多,布坊还是赚钱的。
往年他们的布匹也就卖给黄杨县的人,但是现在是周边十多个县城的人都来买。
就算一个人只在黄杨县进一百匹布,也足够黄杨县的布坊清空库存了。
布坊因此大为高兴,连忙开始招工,要织更多的布料。
然而此时他们才发现,好像招不到织娘了。
织娘都去了南枝的庄子上。
黄杨县这么一个小地方,南枝的工坊里就容纳了六百织娘。
其他零散的织娘要么已经是在别人工坊里做着了,要么就是自己家里有织布机,在家做活。
市面上哪儿还有别的织娘可以招啊。
布坊发愣了,连忙亲自去织娘家里抢人,挖墙脚。
可惜了,原先克扣这些织娘的也是他们,跟织娘家里人联合起来剥削织娘的,也是他们。
现在织娘们有好去处了,又怎么会再回来?
布坊东家不得已,涨了工钱。
南枝出的工钱其实并不高,一日也就十文钱。
其他的奖金都是内部宣告,并不对外。
其他布坊将工钱涨到了十五文。
没人来,织娘们嗤之以鼻,朝凤山庄还包吃住呢!
其他布坊咬牙:“那我们也包吃!”
包住的话有点儿难,但是挤一挤,白天做工,晚上把机器收拢收拢,用桌子拼个床板子出来,也不是不行。
布坊东家觉得自己这样已经够意思了。
可织娘们简直都要被逗笑了:“哎哟喂,张东家/李管事/陈掌柜……我们也不是没在你们家做过,你们家包吃吃的是什么,我们太清楚了!”
白水煮白菜,白水煮萝卜,加点儿豆腐都算是好菜了。
大米白面也别想了,能有个红薯玉米吃就算是不错了。
织娘们笑道:“朝凤山庄的饭食可是顿顿有荤腥的,早上一人有一个鸡蛋,包子馒头花卷油饼子。”
“中午跟晚上就更别说了,绝对都是有正经肉菜的。”
“至于住,那边一溜的四米炕,一个房间里睡四个人,还有个堂屋,晚上可以在堂屋里说笑、做针线活,别提多自在了。”
“冬天烧着火墙,想去别人屋子里逛逛,都不用打伞,所有的地方都有游廊连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哪里像你们那样啊,就是在工坊里给了块空地,不是睡在地上,就是睡在桌子上。”
织娘们除了奖金不提之外,其他的事儿都透露得一清二楚。
别的不说,南枝工坊里的织布机都是新的!
还给时间保养和休憩!
别的工坊织布机都不知道什么年头的,老得不成样子了。
带不动不说,但凡坏了,都要扣织娘的工钱,仿佛是织娘故意把织布机弄坏的一样。
布坊东家们一听,咬牙把工钱涨到了二十文一天,甚至二十五文一天。
没有人去。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朝凤山庄跟他们抢的不是生意,而是织娘。
如今眼看着大好的生意就在眼前,可是布坊都没有了织娘。
卖了一批出去,剩下的生意只能眼看着机会溜走。
这会儿就算是他们想出更高的价,也招不到人了。
黄杨县倒是有许多人家开始重视姑娘了。
小姑娘被人欺负,跟人吵架也有底气了:“娘!你就向着弟弟吧!等我长大了,我去朝凤山庄做织娘去!到时候我的工钱我自己捏着!”
家里人气归气,却也真的不敢小看了。
现在谁家不以能去朝凤山庄做工为荣啊。
以前觉得姑娘养大了也是别人家的,恨不得能够吸干她们的血,给家里的男丁攒资本。
但是现在就不敢了。
有官府撑腰,姑娘们在朝凤山庄也有永久的落脚点,大家都不敢轻视家里的女孩儿了。
而原本就宠爱女孩儿的人家,更是欢喜。
从前舍不得孩子嫁了人吃苦的,怕孩子受欺负受婆婆磋磨的,如今都松了口气。
甭管成不成亲,即便成亲之后,也是一样。
但凡受到不公的对待,但凡被欺负了,都可以去山庄寻求庇护。
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有一技之长。
赵月娘已经放出消息来说了,染坊这边也还会继续招工,下一步还会招绣娘跟会做衣裳的女子。
这消息让整个黄杨县,甚至周边的十多个县城都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