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墨宝非宝2022-04-24 13:5110,291

  場:1

  時:夜

  景:洛阳-皇宫-东宫内殿

  人:时宜、宫女X2、内侍X2

  △时宜头靠在床榻旁,累得睡着了。

  △一双手替她脱了红色绣鞋,她猛惊醒,睁眼看到是宫女的脸。

  宫女1对她笑了笑。

  时宜:几时了?

  宫女1:刚过卯时。

  时宜:(疲倦颔首)快天亮了。

  宫女1:(笑)冬日夜雪,天亮要晚些。

  △外边,两个内侍匆匆跑来,和宫女2低语,宫女2频频回头看殿内。时宜看向殿外。

  时宜:去问问。

  △宫女1跑出去,很快又跑回来,犹豫着。

  时宜:说吧。

  宫女1:长乐王下令,锁了东宫大门,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入。

  时宜:(心中一惊)出什么事了?

  宫女1:(摇头)不知道,宫里没人知道。

  △时宜惊疑不定地坐在那儿,起身,走了出去。

  宫女1:王妃,鞋。

  △宫女要给她穿婚嫁的绣鞋,她摇摇头。

  时宜:找寻常穿的。

  △时宜穿上普通的鞋,快步出了大殿。

  場:2

  時:夜/雪

  景:洛阳-皇宫-东宫宫门内

  人:时宜、众宫女、郑先护、禁卫军

  △时宜在大雪里快步,在灯笼下,迎上来一个陌生的禁卫军将军。

  郑先护:(笑着迎上来,行礼)王妃。

  △时宜看东宫大门,果然被锁住了。

  时宜:为何锁门?宫内发生何事了?

  将军:(严肃)末将不知。

  时宜:你是禁卫军统领,为何不知此事?

  郑先护:末将奉命,从昨日开始护卫东宫。

  △时宜愣住。

  时宜:那你告诉我,为何要锁门。

  将军:末将不知。

  場:3

  時:日/雪

  景:崔府-前厅内

  人:崔文君、崔文姬、幸华、成喜

  △崔文君焦急地走来走去,崔文姬在一旁沉着脸。成喜更是焦急,跟着崔文君。

  成喜:姑娘在宫里,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人……

  崔文君:不必慌。

  △崔文姬在一旁,不悦地皱着眉。

  崔文姬:我们家这个女婿,不让崔府的婢女进东宫,我就觉得奇怪。在避讳什么?

  崔文君:(摇头)也许有他自己的考虑吧。(叹气)我更担心的是,城门和宫门全锁,街上一个人没有,洛阳城到底出了什么事?

  場:4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殿内

  人:时宜、元子攸、孟鸾、众宫女

  △时宜换下了大红喜服,穿着日常衣裳独自在桌旁,对着一桌饭菜出神,握着筷子,食不下咽。

  时宜:(OS)难道是尔朱荣起兵了?

  △众宫女齐齐行礼。

  宫女:长乐王。

  △时宜忙放下筷子,站起身。

  △殿门口,元子攸走入。

  时宜:(行礼)殿下。

  △元子攸上前,扶起她。

  元子攸:这几日,让你受惊了。

  时宜:究竟出了什么事?

  元子攸:尔朱荣攻打河内,皇叔带兵平叛。

  时宜:(震惊)那三哥呢?他如何了?

  元子攸:据密探来报,崔刺史早一步离开了太原郡,至今下落不明。

  △时宜一颗心被揪了起来。

  时宜:若是早离开了,有可能是避在某处,等着和师父会合。

  元子攸:(颔首)等皇叔回来,说不定会有他的消息给你。

  △时宜点点头。

  时宜:既是攻打河内,为何连东宫都锁住了?

  元子攸:(深叹)禁卫军连同胡氏反叛了。皇叔带兵出征后,他们趁机绑走陛下,投奔尔朱荣去了。

  △又是一记重锤,时宜震惊地说不出话。

  元子攸:(怜惜看着她)皇叔临走前,留下周将军和禁卫军一同守宫城。周将军……

  时宜:二师兄如何了?

  元子攸:深受重伤,至今未醒。

  时宜:他,他在何处……

  元子攸:(低低咳嗽着)皇叔寝殿。

  △时宜眼睛一红,刚要离开,元子攸咳得更厉害,紧握住了她的手。时宜扶住他。

  孟鸾:(难过)殿下数日未眠,硬撑着到今天。

  时宜:(心一软,柔声)我扶你去休息。

  場:5

  時:夜

  景:黄河畔-马车内

  人:胡太后、元钊

  △胡太后坐在马车内,仍然穿着尼姑的衣服,披着一件外袍。元钊吓破了胆,靠坐在马车角落里。

  元钊:我要皇叔公……(抽泣)要太傅……

  △胡太后怒目而视。

  胡太后:闭嘴!

  △元钊被吓得大哭起来。

  △胡太后忙过去,捂住元钊的口。

  胡太后:(沉声吓唬)你要再哭,朕就废了你,另找一个元氏的孩子做皇帝!

  △马车忽然停下。

  △有人叩门。

  VO:太后,到了。

  場:6

  時:夜

  景:黄河畔

  人:胡太后、元钊、众兵士、高欢、尔朱荣

  △胡太后小心谨慎下了马车,一旁兵士想帮着抱元钊,被她挡开。胡太后把元钊当成最后一张底牌,亲自抱着他,直到放下马车,也要紧拉着元钊的手。

  △她望了一眼四周,竟是在河水滔滔的水岸边。

  胡太后:这是……

  △一旁,高欢走到胡太后身后。

  高欢:这是黄河。

  △胡太后一时大喜。

  胡太后:快见到尔朱将军了?

  高欢:(一笑)将军就在那里。(指不远处的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等着见你。

  △高欢向前走,胡太后领着元钊跟上。

  場:7

  時:夜

  景:黄河畔-帐篷内

  人:胡太后、元钊、众兵士、高欢、众将、尔朱荣

  △这是一个敞开的帐篷,面朝黄河畔,河水滔滔,在夜晚让人心声畏惧。

  △帐篷下,尔朱荣端坐在当中的毯子上,看着走近的胡太后和元钊。他没有动,反倒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胡太后牵着元钊,站在那儿,努力保持着身为一个太后的威严。

  胡太后:朕,多谢爱卿救驾。

  尔朱荣:(笑,指面前)嘴上说没用,坐下,陪本将喝一杯。

  △胡太后忍住心中气恼,上前一步。

  胡太后:朕坐了一路马车,就不坐了。

  尔朱荣:(一笑)高欢,给太后端酒。

  △高欢倒了一杯酒,递给太后。

  △胡太后一仰头,喝干净。

  胡太后:朕日后,就和将军同生死、共进退了。

  尔朱荣:(好笑)臣,谢太后赏识。

  胡太后:我们何时启程?

  尔朱荣:启程?去何处?

  胡太后:自然是太原郡。(着急地说)周生辰就在洛阳城,此刻肯定已经派兵追来了。朕知道爱卿近年招兵买马,早不同过去,可面对南辰王军,还是小心为上。

  △尔朱荣一笑,又倒了一杯酒。

  尔朱荣:(看向元钊)这就是刚登基的小皇帝?

  胡太后:对。(下意识搂紧元钊)

  △尔朱荣终于起身,走到元钊面前。

  尔朱荣:听闻元氏皇族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选储君前,会铸一金人,铸成了,则是命定天子,铸失败了,则另选他人。敢问太后,这位小皇帝可铸过金人?

  胡太后:(怔住)事出紧急……

  尔朱荣:事出紧急,所以你先以公主代皇子,骗了天下。再随便找一个元氏宗族之后,继承帝位?

  胡太后:朕为了稳住朝堂,不得不出此下策。

  尔朱荣:(不耐烦一挥手)本将不想再听你这个妖妇的话!(高声)准备铸金人!本将必须验一验,这小皇帝有没有资格坐天子之位!

  場:8

  時:夜

  景:黄河畔-帐篷外

  人:胡太后、元钊、众兵士、郑先护、高欢、众将、尔朱荣

  △高欢将烧好的金水,浇到了金属人偶身上。金水留下,小人转瞬被烫得化成了一滩水。

  △胡太后看得脸色发白,搂紧元钊。

  高欢:(懒洋洋,回身,抱拳)将军,失败了。

  胡太后:(争辩)分明不是如此,要有专门铸造器具……这个不作数!完全是胡闹!

  尔朱荣:哦?是吗?(笑)胡仙真,你太擅长指鹿为马,本将不敢信你。本将再给你一次机会!(指高欢)再来一次,不,两次。

  △特写镜头:并排的两个金属人偶,再次被烧得融化。

  △胡太后越发害怕,搂着元钊,忍不住后退了两步,打量着四周,全是尔朱荣的人。

  胡太后:将军……若不懂如何铸造金人,可叫胡氏族人来,朕让他们安排。

  尔朱荣:胡氏族人?(看四周)四处没有胡氏族人。

  胡太后:(震惊)胡说!明明是胡氏的人,救本宫出白马寺的!

  △尔朱荣不禁大笑。

  尔朱荣:胡氏鼠辈,如何敢救你?

  △尔朱荣敛去笑容,盯着胡太后。

  尔朱荣:今夜,让你死个瞑目!救你出来的是本将和长乐王!

  胡太后:(大惊)元子攸?!

  尔朱荣:没有他的禁卫军,谁能带出来他?(指元钊)

  胡太后:你们……(惊得说不出话)

  尔朱荣:胡氏因为你享尽荣华,如今,也该陪着你一起死。

  △尔朱荣不再看她,走到铸造金人的地方,看着失败的金人,背对着胡太后。

  尔朱荣:来人!把她和那个假皇帝扔下黄河!

  众将:喏!

  胡太后:(大吼)朕是太皇太后!朕——

  △胡太后被人捂住嘴,拉向河畔。

  △尔朱荣面上带着得意笑意,倒背着手,离开河岸。

  △胡太后被两个兵士拉扯着,哭喊着往河边而去。

  胡太后:尔朱荣!你敢!!——

  △胡太后哭喊声还在,兵士从身后,猛推她落进黄河,河水滔滔,转瞬不见了踪迹。

  △元钊站在原地,吓得哭成了一个泪人,一个兵士抱起他。

  尔朱荣:慢着!

  △尔朱荣转过来,看着小皇帝。

  尔朱荣:高欢。

  高欢:(上前)将军。

  尔朱荣:(狐疑)天子……真有上天庇护吗?我要杀了他——(犹豫)

  △高欢看破尔朱荣的内心纠结,轻声耳语。

  高欢:将军若怕天谴,可先留下他的性命。只需将小皇帝投河的消息放出去,让元子攸安心。

  △尔朱荣点点头。

  尔朱荣:皇帝已被胡太后谋害,把他的龙袍扒下来,送去洛阳。至于这个小娃娃,送到我府上,交给夫人照看。

  高欢:末将领命!

  △高欢一挥手,兵士抱着小皇帝走了。

  △尔朱荣回身,看了一眼在远处站着的郑先护。

  場:9

  時:夜

  景:黄河畔-帐篷内

  人:尔朱荣、高欢、郑先护、众兵士

  △尔朱荣愉悦地走向矮几,郑先护跟上。

  尔朱荣:郑大人亲眼所见,皇帝已被太后害了。

  郑先护:(故作悲痛)是啊。

  尔朱荣:(打量了一眼郑先护)你不如随本将回太原郡,跟着元子攸那种空架子,没好处。

  郑先护:(大喜,抱拳)谢将军赏识!

  △尔朱荣正要坐下,高欢匆匆走入。

  高欢:河内战败了。

  尔朱荣:(惊讶)三日都没撑住?

  △尔朱荣皱着眉头,郁闷地来回走着,最后一脚踢翻了矮几。

  尔朱荣:撤!

  場:10

  時:夜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内

  人:时宜、元子攸、孟鸾、众宫女

  △时宜趴在卧榻旁,睡着了。

  △元子攸借着烛光,躺在那,怔忪看着时宜……他轻抚时宜的手指,仿若观赏着价值连城的宝贝。

  △时宜被惊醒,坐直了身子。

  时宜:感觉好些了吗?

  △元子攸忽然抓住时宜的一只手,按在自己额头。

  元子攸:(可怜问)是不是很热?

  时宜:(回过神)我去叫太医。

  △元子攸强硬拉住她,把她的手按回到自己额头上。

  元子攸:本王在示弱,王妃看不出吗?

  △时宜不知该如何应对。

  △元子攸嘴边带着笑,勉力坐直,时宜扶着他,让他靠在床头。

  元子攸:看到你,就好多了。

  时宜:我去给你端药。

  元子攸:叫孟鸾进来。这些该他做,不是你。

  △孟鸾已经端着药碗,走入。

  孟鸾:小人侯着呢。

  △一个宫女跟着,先把漱口的银碗递给元子攸,元子攸漱口后,接了药碗。

  孟鸾:(俯在元子攸耳边,轻声)万事皆妥。

  △元子攸微微而笑,喝了一口药。

  場:11

  時:夜

  景:黄河畔

  人:周生辰、萧赞、众兵士

  △周生辰站在黄河畔,看着日光下滚滚河水,眼睛泛红。

  周生辰:(轻声)萧赞,我和你其实没区别,和亲人之间的缘分……都很浅。

  △周生辰眼睛微微泛红。

  周生辰:今夜在黄河岸边守一夜。送……先帝。

  場:12

  時:日

  景:黄河畔

  人:周生辰、萧赞、宏晓誉、众兵士

  △宏晓誉递了一封军报。

  △周生辰接过,打开看,很快蹙起眉。

  宏晓誉:末将请带斥候营,先入太原郡。

  周生辰:(颔首)万事小心。

  △宏晓誉离去。

  △周生辰把军报递给萧赞。

  周生辰:崔风在尔朱荣手上。此事,仅限几位将军知晓,不可外传。

  場:13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内

  人:时宜、元子攸、孟鸾

  △时宜坐于塌上,脸色煞白。

  时宜:可见着尸首了?

  孟鸾:(轻摇头)黄河水流湍急,皇叔令两千兵士寻了数日,也见不到人。

  △元子攸咳嗽着,对孟鸾挥挥手,孟鸾悄然退了下去。元子攸拉起时宜的手。

  元子攸:(低声劝)事已至此,勿要多想了。

  时宜:(含泪)他还是个三岁的孩子……

  △元子攸轻拍她的手背,起身而去。

  △时宜仍然坐在那,难过地说不出话。

  場:14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内

  人:元子攸、孟鸾、元雍、崔征、众朝臣

  △元子攸身穿白色长衫,坐在殿内,显得悲伤而又无力。群臣黯然立在殿内,低声抽泣着。

  朝臣:(哽咽)老臣……叩请殿下继任天子之位。

  崔征:臣附议。(上前一步,劝说)长乐王自幼入东宫,被当作储君培养。不论年纪还是朝中阅历,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元子攸摆摆手。

  元子攸:此事,押后再议。

  崔征:朝中怎能无主,天下怎可无君?请殿下早日登基!

  △群臣附和,只有元雍和几个老臣一声不吭。元子攸淡淡扫了一眼元雍。

  元子攸:丞相有何见解?

  元雍:臣以为,要先平叛,定民心,再同诸王一起,商讨新君人选。

  元子攸:(沉默片刻,颔首)丞相所言极是。

  △元雍诧异,没想到元子攸如此轻易放弃。

  元子攸:(慢慢起身)召各地藩王援兵洛阳,征讨太原郡。待叛贼伏诛,再议登基之事!

  △殿内静下来。

  众朝臣:(齐齐躬身)臣,领王命。

  元子攸:(深叹)先送先帝出灵吧。

  △朝臣们又被勾起伤心事,纷纷掩面抽泣。

  △元子攸目光冰冷,越过低声抽泣的群臣,冷冷看着元雍。元雍被这个病弱的长乐王看得心惊。

  場:17

  時:日

  景:洛阳-崔府-大门内

  人:崔文君、崔文姬、元雍、崔征、幸华、幸华父、幸华母、幸华兄弟姐妹、崔寿、众侍卫

  △一众侍卫冲入前厅,被幸华拦住。

  △幸华身后,是她的父母亲,还有族人,从老到少有十几个人,都挤在一起,低低抽泣着。

  幸华:(伸臂拦着,着急大喊)这都是我的嫡亲父母兄妹,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元雍:(从侍卫身后走出)胡氏罪孽滔天,必诛九族,包括公主你。

  幸华:你敢动我?

  元雍:(笑)为何不敢?若不是公主地位尊崇,本相也不会亲自拿人。

  △元雍一挥手,众兵士上前,捉拿满院子的人。最后,幸华也被扭住胳膊,带了出去。

  △崔征脚步匆匆走入。

  崔征:丞相大人,慢些,慢些!(从怀中掏出了一纸王令)长乐王有令,念在崔氏一门忠义,赦崔刺史之妻胡幸华死罪。

  元雍:(扫了一眼书信)长乐王竟也管此事?

  崔征:(笑)丞相再清楚不过,长乐王与公主自幼长大,兄妹情深啊。

  元雍:诛胡氏,是元氏诸王共议的。难道你们崔氏,想保她?

  崔文君:对,我想保她。

  △崔征和元雍望向内,崔文君带着崔文姬走出。

  崔文君:她不止姓胡,还是我崔家的媳妇。

  △元雍见到崔文君,神色缓和了几分。

  崔文君:(含笑)丞相大人,可否放了崔家的人?

  元雍:三娘子都如此说了……本相便领下这个王令。(打了个手势)

  △兵士放开幸华。

  元雍:走。

  △元雍带人离开。

  幸华:(哭着追)娘!

  △崔文君拉住幸华,幸华回头,崔文君对她轻摇头。

  崔文君:你救不了他们。

  △幸华哭着低头,抹去眼泪。

  幸华:我去求太子哥哥。

  △幸华挣脱开崔文君的手,匆匆跑走。

  △崔征立在门口,笑着,刚要和崔文君寒暄,崔文君不给他一点眼色,径自转身走了。

  崔文姬:(瞥了一眼崔征,对崔寿吩咐)今日崔府闭门,请那位客人离开。(也转身,走了)

  △崔征一脸无趣,眼带怒气,摔袖而去。

  場:18

  時:日

  景:洛阳-白马寺内

  人:元子攸、尔朱英娥

  △元子攸和尔朱英娥走在白马寺中,尔朱英娥对寺庙景色毫无兴趣,显得烦躁不安。

  尔朱英娥:何时接我入东宫?

  元子攸:再忍忍,眼下不是时候。

  尔朱英娥:我可以忍,但你与崔时宜的婚事,不能作数。

  元子攸:礼已成,如何能不作数?

  尔朱英娥:(停住脚步,笑睨他)未曾共饮合卺酒,如何算礼成?

  △元子攸蹙眉,似被戳到心事。

  △切入闪回。

  場:19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元子攸、孟鸾、宫女

  △宫女端来一对金色的合卺酒杯。

  △元子攸刚要拿起,就见孟鸾匆匆走入。

  孟鸾:(耳语)先动手了。

  △元子攸意外,犹豫着,最后还是放下酒杯,对时宜笑了笑。

  元子攸:我去去就回。

  △元子攸脚步匆匆离开。

  △留下一脸茫然的宫女,还有深感意外的时宜。

  △闪回结束。

  場:20

  時:日

  景:洛阳-白马寺内

  人:元子攸、尔朱英娥

  △元子攸目光沉冷,打量着尔朱英娥。

  元子攸:提早动手,是你下的令?

  尔朱英娥:(没有否认,笑答)若你们成了礼,同了房,她先有孕,谁还会认我这个皇后?总之,你一日未娶我,未登基立后,就不可与她做夫妻。

  元子攸:你是尔朱荣之女,又是元诩的贵嫔,娶你,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尔朱英娥毫不买账,戳穿他的借口。

  尔朱英娥:你就算有上百的理由,也无法说服我。元子攸,尔朱大军在为你在前方卖命,你切不可让我们失望。

  △元子攸被威胁,心中不悦,但还是波澜不惊地笑了。

  元子攸:你若不信我的诚意,今夜让她搬到偏殿便是。

  場:21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外

  人:时宜、元子攸、幸华、孟鸾、众宫女、众侍卫

  △元子攸神色不悦,走入东宫的院子,幸华追入。

  幸华:太子哥哥!

  △元子攸停住脚步,幸华噗通一声跪在他的面前,哭着拉住他的衣衫下摆。

  幸华:求你下令,放了我父母家人!

  △时宜走出来,站在殿门口看着这里。

  △元子攸不想让时宜看到这些,拉起幸华。

  元子攸:(冷声)跟我来。

  場:22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外

  人:元子攸、幸华、孟鸾、环境众

  △元子攸把幸华带到宫门外,松开她。

  元子攸:为何贸然闯宫?

  幸华:(泪眼模糊,握住他的手)他们不让我见你,还说是你下的令。

  元子攸:是我下的令。

  △幸华怔住。

  元子攸:我不见你,自有不见你的道理。诛胡氏,平民愤,已是定局。你留在崔府,才能保命。

  △幸华心中一震,凝视着他。

  幸华:你……想以胡氏的血,来铺登基的路?

  元子攸:胡仙真作恶十多年,得罪了所有人。不是我要他们的命,是没人想让他们活。

  △幸华的眼泪滑落,不停摇头。

  元子攸:先回崔府。躲过这阵子,本王再给你找退路。

  △幸华无助哭着。

  幸华:那是我亲生爹娘!你让我怎么躲……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子攸……求你想想办法……

  元子攸:(冷静,低声说)我只能保你。

  △幸华怔住,她伤心欲绝,哭得说不出话,连退了两步,看着元子攸永远冷漠的目光,哭着转身,跑走了。

  △孟鸾于心不忍,上前。

  孟鸾:小人送她回崔府。

  △元子攸微微颔首。

  場:23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内

  人:时宜、元子攸

  时宜:她回去了?

  △元子攸颔首,他拉起时宜的手,走到卧榻旁,让时宜和自己面对面坐下。

  元子攸:朝臣上奏,让我继任天子位。

  △时宜愣了愣。

  元子攸:你不愿?

  △时宜迟疑着,不知该不该说。

  元子攸:(柔声)你我夫妻,还有不能说的话吗?

  时宜:殿下可愿听真话?

  △元子攸颔首。

  时宜:帝王大业,盛衰无常。洛阳在短短时间内,就有三位幼主更替,已耗尽多年积累的民心。下一任帝王的人选,须慎而又慎。(想了想,又道)况且殿下并非储君——

  元子攸:本王,曾被视作储君。

  △时宜愣住。

  元子攸:你都忘了吗?我曾被视作储君,被视作太子。

  时宜:……记得。

  元子攸:(自嘲一笑)不怪你忘了,除了本王,谁都不曾当真。当初我被带入宫,正因为我父王无兵无权,绝无能力替我争权。本王走到今日,全凭自己。

  △元子攸缓缓起身,凝视时宜。

  元子攸:也许在你心里,皇叔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时宜:(忙摇头)我绝没有如此想过,师父更对帝位毫无兴趣。

  元子攸:(盯着时宜,一字一句道)你已是王妃,当随本王唤他一声皇叔。

  △时宜又是一怔。

  元子攸:你可知为何我不让你的婢女入宫?她随你在长安近十年,她在,你就会时常想起长安,说起长安,而忘了自己是长乐王妃。

  △元子攸沉着脸,起身。

  元子攸:太医说,本王近期不宜与王妃同房,我已命人将东宫偏殿腾出,今夜你便搬过去。

  場:24

  時:夜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宫女X2

  △宫女们在一旁收拾着卧榻,在殿内摆放着熏香。她们偷偷看时宜落寞的样子,交换着忐忑的目光。

  △时宜忍着委屈,放下床帐,上了床。她坐在床榻上,双臂抱着腿,慢慢红了眼。

  △宫女走到纱帐外。

  宫女:王妃要睡了?

  时宜:(抹去眼泪,佯作无事)嗯。

  宫女:偏殿从未住过人,奴婢叫人加炭火了。王妃若还觉得冷,奴婢给你多抱一床锦被来。

  △时宜钻进锦被。

  时宜:不冷。

  場:25

  時:夜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内

  人:元子攸、孟鸾

  △元子攸穿着单薄衣衫,坐在卧榻上,面色沉沉,显得难过至极。

  孟鸾走入,看到元子攸如此,忙拿了一个毯子盖在他身上。

  孟鸾:(低声劝说)不过为了安抚尔朱氏,作得一场戏。殿下何必为此伤神?

  元子攸:(轻声问)你以为我只为作戏?

  △元子攸转而看向时宜画像。

  元子攸:我一想到长安,就会想到她和皇叔之间的种种传闻……

  △元子攸看孟鸾。

  元子攸:想到,他们有过的一切。

  場:26

  時:清晨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元子攸、众宫女

  △时宜掀开纱帐,下了床榻,竟看到元子攸坐在炭火盆旁,在用金色的钩子,拨弄着炭火。

  时宜:(披上衣服,走过去)殿下。

  元子攸:晨起过来,发现炭火烧得不旺。(柔声)被冻醒了?

  △时宜摸了摸手臂。

  时宜:还可以。

  元子攸:坐到我身边来。(拍身边)

  △时宜刚走过去坐下,就看到殿外,所有宫女都跪在冰天雪地里,冻得直哆嗦。时宜看她们的样子,再看一眼炭火,猜到了受罚原因。

  时宜:(忽然一笑)去备早膳。

  △众宫女不敢动。

  时宜:(又笑)自入东宫,我和殿下从未一起用过早膳。(看元子攸)

  △元子攸默了片刻,目光软下来。

  元子攸:还不去?

  △众宫女慌忙起身,齐齐行礼后,匆匆而去。

  △元子攸抬眼,捉她的手腕,摸了摸她的手。

  元子攸:(轻声)很冷。(拉到炭火盆前)

  △时宜不敢忤逆他,烤着手。

  場:27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内

  人:周生辰、萧赞、元子攸、元雍、崔征、众朝臣

  △周生辰和萧赞并肩而入,朝臣们脸上都显出了欣喜之情。

  △元子攸迎上去,恭敬行礼。

  元子攸:皇叔,丹阳王。

  众臣:殿下,丹阳王。

  △周生辰略一颔首。

  周生辰:都坐。

  △周生辰走到左手第一个空位上,落座,萧赞坐于他下手。而元子攸坐于右手第一个,正对着周生辰。

  周生辰:(环顾众人)太原郡一战,不止要出兵,也要防我们出兵后。若要夺回太原郡,现有的南辰王军恐怕不够,需各地藩王援兵。

  △周生辰说完,意外地,殿内静下来。

  △众人纷纷交互着眼色,没有人说话。

  周生辰:(察觉异样)诸位若有异议,但说无妨。此一战并非寻常平叛,关乎大魏国运。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元子攸。

  元子攸:皇叔回朝前,本王已下令,传召藩王们入京师……至今无一人肯出援兵。

  周生辰:(略一沉吟)本王,再传召他们。

  △朝臣们一听,都仿佛看到了希望,望向周生辰。

  場:28

  時:日

  景:洛阳-洛阳-城门外

  人:守将、众信使

  △一众信使骑着快马,奔袭出城,引来百姓的观望。百姓怕极了,惶恐不安地交头接耳着。

  百姓1:这又出什么事了?

  △城门守将看到百姓围观,振臂一呼。

  守将:这是小南辰王的信使!!殿下有令,各地藩王在三十内援兵洛阳,征讨太原郡!

  △百姓一听到“小南辰王”,立刻欢欣雀跃,纷纷叫好。

  場:29

  時:日

  景:洛阳-皇宫-周生辰寝殿-内殿

  人:周生辰、萧赞、凤俏、周天行

  △周生辰将披风解下,凤俏接了过去。他坐于床榻旁,看着昏迷的周天行,很是心疼。

  凤俏:(红着眼)大师姐和二师兄情同亲姐弟,要见到二师兄如此……

  △周生辰替周天行盖好被子。

  凤俏:(轻声)宫女说,小师妹和长乐王有了嫌隙,现在独自一人住在偏殿。

  △周生辰手一停,没有做声。

  萧赞:时宜已是长乐王妃,有些话可听,却可不说。

  凤俏:(争辩)难道师妹被欺负,放任不管?

  萧赞:如何管?冲入东宫,将长乐王教训一顿?

  △凤俏被问住。

  萧赞:崔府是时宜的娘家,我们不是。娘家尚有立场为她说话,我们不能开口。开了口,理不直,图惹麻烦,而且是给时宜麻烦。

  凤俏:(嘟囔)一个和尚,倒精通这些。

  △萧赞被气笑。

  △周生辰从怀里掏出一份军报,递给凤俏。

  周生辰:走一趟东宫,把崔风的消息传过去。

  萧赞:(指军报)还不快接着,用这个名正言顺看你师妹。

  △凤俏恍悟,刚要接,周生辰又收了回去。

  周生辰:(迟疑)若她知道此事……(起身,走到书案旁,找到了一封信)这是谢云的信。

  凤俏:还是这个好,她看了高兴。

  △凤俏接过,快步离开,迫不及待想见时宜。

  △萧赞踱步到周生辰身旁。

  萧赞:我呢,做皇子时,妃子不少。

  △周生辰抬眼,睨他。

  萧赞:争执常有,夫妻这种关系……最亲近,也最容易起口舌。当然,他们两个刚成亲,也不会太亲近,应该是过于生疏,生了嫌隙。

  △周生辰笑笑。

  周生辰:(轻叹)我一个终身不娶的男人,你一个出家的和尚,不适合说这个。

  場:30

  時:清晨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凤俏、众宫女

  △时宜合上信,眼里、脸上都是笑意。

  时宜:谢师兄都能上马射猎了?

  凤俏:是啊,何止射猎。这信里没说,边关军报可说了,我们的谢将军已经带着副将宇文泰,开始着手,收边关小镇了。

  △时宜笑起来。

  凤俏:(轻声问)成婚后还好吗?在宫里?

  △时宜怔了怔,不想让师姐担心,笑着点头。

  时宜:挺好的。

  凤俏:那为何住在偏殿?

  时宜:太医的意思。

  △时宜把信塞到凤俏手中,打断她的怀疑。

  时宜:说鹿苑吧,继续说鹿苑。或者说关外,(笑)师父本来说,等冬日过了,带我去关外——(停住,摇头笑笑)是皇叔,总改不掉。

  △凤俏凝视着她,越发明白,她在掩饰失意。

  △时宜被凤俏盯得无措,忽然起身,跑向另一边,抱了一个精致的木雕盒子。

  时宜:这是济阳郡贡阿胶,稍后带回去,给大家尝尝。

  場:31

  時:日

  景:洛阳-皇宫-周生辰寝殿-内殿

  人:周生辰、萧赞、兵士

  △一个兵士走入,行礼。

  兵士:南梁来了两位贵客,求见殿下和丹阳王。

  △周生辰和萧赞对视一眼。

  場:32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

  人:元子攸、周生辰、萧赞、元法僧、孟鸾、环境众

  △周生辰和萧赞走入。

  △元法僧笑呵呵地坐在那,捧着一杯茶,他一见到周生辰,忙站起身。

  元子攸:(起身)皇叔。

  元法僧:殿下。

  △周生辰看了元子攸一眼,想到被冷落的时宜,心情复杂地点点头,没有说话,转而打量元法僧。

  周生辰:降了南梁?

  元法僧:(理所当然)为了活命啊。要不然,我就是第二个元叉了。

  △元法僧笑呵呵地望着周生辰,带有一丝讨好。

  元法僧:两国往来,不斩使臣,殿下没有忘吧?

  周生辰:你如今是?

  △元子攸被冷落,跟着落座,神色不悦。

  元法僧:安郡公。

  周生辰:(颔首,打量他)安郡公,你还姓元吗?

  元法僧:(没脸没皮地笑)陛下宽宏,未让我改姓。

  △元法僧恭敬转向萧赞,跪下来,正正经经地磕了个头。

  元法僧:臣元法僧,叩见二皇子。

  △萧赞没有理会他,元法僧自顾自起身。

  △周生辰、元子攸和萧赞各自落座,元法僧立在大殿当中。

  周生辰:你求见本王,所为何事?

  元法僧:献礼。陛下挂念着二皇子,怕殿下流落异乡、吃苦受难,特命我带来两千两黄金,马匹五千,家奴一千,还有——

  萧赞:不必说了。

  元法僧:(讨好地笑)陛下还说,万般错处皆在他,他不求其它,只

  求爱子归乡。

  △萧赞冷冷看着元法僧。

  元法僧:当然,陛下了解二皇子的脾性,知你此刻难以接受。(转而看向元子攸)陛下说,皇子若不要,便转赠小南辰王和长乐王。并让臣转达,爱子远游,若是在此处受了难,还请小南辰王和长乐王施以援手。

  元子攸:(笑着回应)自当如此。

  △周生辰不语,等着元法僧继续献宝。

  元法僧:还有第二份礼。

  △元法僧对外一挥手,很快,有一个南梁兵士抱着一个木匣子。

  △在座三人都看向那个木匣子。

  元法僧:这里边,是王军叛徒郑俨的人头。(从怀中掏出宏晓誉留下的令牌,笑着,放在匣子上)杀了他的将军留下这个,让南梁传首洛阳。陛下拍案叫绝,让我亲自送来了。

  △周生辰淡淡一笑。

  周生辰:留下这令牌的,就是当初抓你的宏将军。

  元法僧:(尴尬一笑)那位女将军,(摇头一叹)怕,我想到她就怕。

  △元法僧一挥手,四个兵士抬着两个大箱子,走入。

  周生辰:(好笑)这又是谁的人头?

  元法僧:这份礼,赠王妃。

  △元子攸意外,迟疑片刻。

  元子攸:(对孟鸾)请王妃来。

  △孟鸾躬身离去。

  ——全集完——

继续阅读:第二十一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周生如故(剧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