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1
時:日
景:洛阳-皇宫-周生辰寝殿-内殿
人:周生辰、萧赞、兵士
△一个兵士走入,行礼。
兵士:南梁来了两位贵客,求见殿下和丹阳王。
△周生辰和萧赞对视一眼。
場:2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
人:元子攸、周生辰、萧赞、元法僧、孟鸾、环境众
△周生辰和萧赞走入。
△元法僧笑呵呵地坐在那,捧着一杯茶,他一见到周生辰,忙站起身。
元子攸:(起身)皇叔。
元法僧:殿下。
△周生辰看了元子攸一眼,想到被冷落的时宜,心情复杂地点点头,没有说话,转而打量元法僧。
周生辰:降了南梁?
元法僧:(理所当然)为了活命啊。要不然,我就是第二个元叉了。
△元法僧笑呵呵地望着周生辰,带有一丝讨好。
元法僧:两国往来,不斩使臣,殿下没有忘吧?
周生辰:你如今是?
△元子攸被冷落,跟着落座,神色不悦。
元法僧:安郡公。
周生辰:(颔首,打量他)安郡公,你还姓元吗?
元法僧:(没脸没皮地笑)陛下宽宏,未让我改姓。
△元法僧恭敬转向萧赞,跪下来,正正经经地磕了个头。
元法僧:臣元法僧,叩见二皇子。
△萧赞没有理会他,元法僧自顾自起身。
△周生辰、元子攸和萧赞各自落座,元法僧立在大殿当中。
周生辰:你求见本王,所为何事?
元法僧:献礼。陛下挂念着二皇子,怕殿下流落异乡、吃苦受难,特命我带来两千两黄金,马匹五千,家奴一千,还有——
萧赞:不必说了。
元法僧:(讨好地笑)陛下还说,万般错处皆在他,他不求其它,只求爱子归乡。
△萧赞冷冷看着元法僧。
元法僧:当然,陛下了解二皇子的脾性,知你此刻难以接受。(转而看向元子攸)陛下说,皇子若不要,便转赠小南辰王和长乐王。并让臣转达,爱子远游,若是在此处受了难,还请小南辰王和长乐王施以援手。
元子攸:(笑着回应)自当如此。
△周生辰不语,等着元法僧继续献宝。
元法僧:还有第二份礼。
△元法僧对外一挥手,很快,有一个南梁兵士抱着一个木匣子。
△在座三人都看向那个木匣子。
元法僧:这里边,是王军叛徒郑俨的人头。(从怀中掏出宏晓誉留下的令牌,笑着,放在匣子上)杀了他的将军留下这个,让南梁传首洛阳。陛下拍案叫绝,让我亲自送来了。
△周生辰淡淡一笑。
周生辰:留下这令牌的,就是当初抓你的宏将军。
元法僧:(尴尬一笑)那位女将军,(摇头一叹)怕,我想到她就怕。
△元法僧一挥手,四个兵士抬着两个大箱子,走入。
周生辰:(好笑)这又是谁的人头?
元法僧:这份礼,赠王妃。
△元子攸意外,迟疑片刻。
元子攸:(对孟鸾)请王妃来。
△孟鸾躬身离去。
場:3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外
人:时宜、凤俏、孟鸾
△时宜披着披风,走到太极殿东堂外,身后跟着孟鸾和凤俏。
时宜:我进去了?
凤俏:(笑)去吧。
△时宜走入。
△孟鸾留在殿外,对凤俏略一行礼。
孟鸾:(轻声)小人斗胆,说句不当说的。王妃已不是昔日在王府的小姑娘了,将军该有的礼不能忘。
凤俏:(勉强笑笑,抱拳)谢孟内侍提点。
場:4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
人:元子攸、周生辰、萧赞、元法僧、时宜、环境众
△时宜走入东堂,见到众人,一一行礼。
时宜:皇叔,殿下,丹阳王。
△时宜看见元法僧,惊讶恐慌之余,不由自主看周生辰。
周生辰:这位是南梁安郡公。不论过去如何,今日他是南梁使臣。
△时宜暂压下困惑,轻颔首。
元法僧:(笑着行礼)长乐王妃。
△元子攸起身,主动拉住时宜的手,引她在身旁落座。
元子攸:王妃已在你面前,将礼呈上来。
△元法僧忙转身,笑着打开木箱。
元法僧:这两箱书来自龙亢书院。赠书人说,是回礼。
时宜:(恍悟)恒先生送来的?
元法僧:正是。先生说,(忍不住笑)这些都是南梁宫内藏书,姑娘一定没见过,他特请旨,让弟子抄写下来,送给姑娘翻阅。先生本想送去长安,但听闻王妃已远嫁,才让我带到了洛阳。
时宜:恒先生有心了。(笑)他那个太子太傅,做得可如意?
元法僧:(摇头)不如意。日日吵着回书院,陛下不肯放。
△时宜听得笑。
△周生辰看她的笑容,不禁也笑了,略放心了一些。
元法僧:先生还说,待他卸任帝师,必会带书院的竹荪,北上探望王妃。
△时宜被勾起回忆,笑得越发温柔。
时宜:南梁的竹荪,就像我们大魏的涂林石榴,都是吃过便再难忘的食物。
△周生辰好似联想到什么,拿着茶杯的手,停下来。
元法僧:(笑)这涂林石榴可是大魏贡品,每年除了宫里,就只有南辰王府能吃到。王妃在长安多年,有口福。
△时宜也想到了过去,笑笑,没再接话。
△元子攸的目光冷下来,他侧过身,替时宜将脸颊边的头发理到耳后。
元子攸:既收了礼,就先回宫?
△时宜辨出元子攸眼中的不快,笑容淡去,轻点头。
元子攸:(看向元法僧)请安郡公替本王转达谢意,王妃的回礼,稍后送至驿馆。
△时宜起身,对周生辰和萧赞略一行礼,沉默着走了。
場:5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外
人:时宜、凤俏、孟鸾
△时宜走出来,见到凤俏,又故作轻松地笑着,握住她的手。
时宜:方才出来急,忘了让你拿阿胶了。随我回去取。
△凤俏刚要开口,孟鸾笑着上前。
孟鸾:小人取来就是,不必劳烦凤将军再跑一趟了。
时宜:……也好。(笑)我回去了。
△凤俏点点头,摸了摸时宜的头发。
凤俏:去吧。
△时宜舍不得地松开凤俏的手,坐上奢华的软轿,由孟鸾亲自护送着,往东宫而去。
△凤俏脸上笑容散去,担心地看着时宜的背影。
場:6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内
人:元子攸、元法僧、孟鸾
△元子攸陪着元法僧用膳。
元法僧:(吃的津津有味)殿下真要谢我,当初从一众宗族中,就是我选了你,力排众议,才把你带入宫。(感慨看四周)没想到啊,你竟熬到了这一日,当真要入主太极殿了。
△元子攸不理会元法僧的话,反而打量他。
元子攸:南梁皇帝对萧赞,当真如此看重?
元法僧:南梁上下皆知,若非太子闲德,得万民之心,早换萧赞做太子了。(压低声音)南梁皇帝还说了,无论萧赞做什么,就算最终弑君,帝陵旁也要为他留位,萧氏族谱永不除名。
△元子攸把玩着手中的杯子。
元子攸:如此的父皇,古今罕见。(放下杯子)这次你回去,替我向南梁皇帝示以诚意,就说,我有和亲之意。
元法僧:宫里没公主了,你拿谁和亲?
元子攸:幸华。
元法僧:哦……她。(笑,指元子攸)这步棋下得好,好啊,幸华嫁过去做皇妃,你的皇帝位就稳了。
△元子攸笑了笑,不置可否。
場:7
時:日
景:洛阳-皇宫-周生辰寝殿内
人:周生辰、萧赞、兵士
△周生辰难掩担心,在自斟自饮。
△萧赞观察他。
萧赞:贫僧——
周生辰:(一抬眼)又要说你昔日的后妃?
△萧赞长叹。
萧赞:(双掌合十)岂敢,岂敢。贫僧告退。
△众兵士抬着一盆盆的奇珍异草,走入寝殿。周生辰和萧赞齐齐看这些奇珍异草。
周生辰:谁送来的?
兵士:南梁恒先生,(轻声)先生说,这些奇珍异草本想赠姑娘与殿下,养于王府,既姑娘已出嫁,就只能给殿下了。
周生辰:(想了想)送到东宫,转赠长乐王妃。
兵士:喏。
△众兵士抬着花盆,要走。
周生辰:多的话不要说,只说龙亢书院所赠。
兵士:哦……
△萧赞瞥了一眼周生辰。周生辰继续倒酒,喝酒,不理他。
△萧赞又凑近,慢慢捻着佛珠,观察周生辰。周生辰警告地指了指他,随即放下酒杯。
周生辰:去军营。
場:8
時:日
景:洛阳-皇宫-周生辰寝殿外
人:凤俏、谢辰
△凤俏怅然坐在殿外,谢辰摸索着,自殿门而出,立在那儿。
谢辰:我想出去,有人吗?
△凤俏起身走到他身边,牵着他走到栏杆边,面朝着洛阳宫城。
凤俏要松手,被谢辰握住。谢辰摸了摸她的手指,认出凤俏。
谢辰:凤将军?
凤俏:(笑着收回手)对。
谢辰:将军有心事?
凤俏:嗯。
△凤俏和谢辰并肩而立,看着宫城。
谢辰:为了崔姑娘?
凤俏:你倒是聪明。
谢辰:我这双眼,不见日月,见人心。
凤俏:替我卜一卦姻缘,为师妹。
谢辰:(迟疑片刻)卜过。
凤俏:如何?
△谢辰仍旧迟疑。
凤俏:不太好?
谢辰:……不准。
凤俏:(诧异)你卜卦,还有不准的?
谢辰:卦象上她……(轻声)无婚嫁之命。
△凤俏怔住,随即笑了。
凤俏:那还真是算错了。(言罢,感慨一叹)我倒宁可是真的。
場:9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众宫女
△宫女们抬进来一盆盆奇珍异草,时宜行至花草当中。
时宜:谁送来的?
宫女1:回王妃,是龙亢书院的恒先生。
△时宜笑了,蹲下身子看那十几盆奇珍异草,其中有一盆栽在水中的莲花。时宜观察着,忽然笑起来。
时宜:我在书院小住,离开那夜……曾画了一副莲,留赠恒先生。他一定为了那副画,才送了莲花。
△时宜仔细看那盆莲,又惊喜一笑。
时宜:好像还是并蒂莲。
△时宜摸着花叶,方才积聚在心头的阴霾烟消云散。
△殿外,隐隐有哭声。
△时宜诧异,起身,走出寝殿。
場:10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外
人:时宜、众宫女
△时宜往寝殿的门口走去。
△宫女们要行礼,她摆手,不让众人出声,站在寝殿门外,看到坐于榻上的元子攸,和立在他面前、泪流满面的幸华。
場:11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内
人:元子攸、时宜、幸华
幸华:(泣不成声)嫁崔氏是缓兵之计,和亲又是什么?元子攸,你为何不干脆承认,嫁崔风,是你需要我嫁,你当初婚约作废,需我替你拉拢崔氏?如今你娶了崔时宜,我在那处无用了,便要我改嫁……嫁给更想联姻的萧氏。
△幸华说着,眼泪掉下来。
幸华:我与你自幼年相识,在宫里,你是孤立无援的假储君,我是等待联姻的假公主……我以为你以真心待我,到头来……(哭得无法说下去)
△元子攸缓缓离榻,走到幸华面前。
元子攸:(擦掉幸华的眼泪,低声)太医早说,我活不过三年。我一死,谁能护你?幸华,在你面前,唯有和亲一条路。
△幸华哭着扑到元子攸怀中,攥住他的衣衫前襟,眼泪打湿了元子攸的前襟。
幸华:这一走,就再不回来了……
場:12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寝殿外
人:时宜、孟鸾、众宫女
△时宜看得心惊肉跳,孟鸾匆匆而来,见到时宜脸色一变。
孟鸾:(挡在时宜面前,恭敬行礼)小人参见王妃。
△元子攸脸色一变,推开幸华,匆匆而出。
时宜:(被惊醒,轻颔首)啊,我……想问殿下是否要一同用晚膳。
△时宜对元子攸佯作无事,笑了笑。
时宜:既然有客人,就算了。
元子攸:她想到族人,一时情绪不稳……
时宜:殿下先安慰公主吧。
△时宜转身,带着惊疑回了偏殿。
△元子攸看着时宜离开的背影,心中懊恼,目光沉下来。
場:13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内
人:元子攸、幸华、孟鸾
△元子攸回到寝殿,已经恢复了冷静。
元子攸:(沉声)出去。
幸华:(内疚)我没料到她在……
元子攸:(沉声)出去!
△幸华脸色惨白,退后两步,眼泪又落到地板上。她以手背压住眼睛,转身走了。
△元子攸强压着怒火,气恼自己的大意,一脚踹翻了炭盆。火星飞溅中,孟鸾跑入,看到这一切,忙对外招呼。
孟鸾:快!
△众宫女跑入,忙着扑灭火星,收拾满地狼藉。
△元子攸站在原地,努力平复心情。
孟鸾:(内疚)小人离开片刻,未料王妃竟过来了。
元子攸:去何处了?
孟鸾:(轻声)平秦王亲自带兵来了。
△元子攸错愕,看孟鸾。
元子攸:他竟来了?
場:14
時:日
景:洛阳-洛阳城门内
人:守将、平秦王、众兵士
△平秦王大旗飘扬。
△城门内,走入一群明显的悍将,人高马大,像异域而来。而他们队伍前列,平秦王高傲地看着四周。
△一个兵士挡了前路,被推开。
兵士:(暴怒)哪里来的兵?!可知我们是禁卫军吗?
△平秦王一勒马,回头。
△守将忙拉住自己的兵士,捂住兵士的嘴,对着平秦王抱拳。
守将:平秦王息怒!新兵不懂规矩!
平秦王:(在马上)你,过来。
△守将忙上前,战战兢兢立着。
平秦王:怕什么?(俯身看守将)你怎么认识本王的?
△守将指王旗。
平秦王:只看旗子啊?一个旗子,扯块布就能做,万一本王是假的呢?你把我放进去了,洛阳城百姓安危怎么办?
△守将被问得脸色煞白。
△众将都笑起来。
平秦王:(又问那守将)你是谁的兵啊?
守将:末将隶属禁卫军。
平秦王:禁卫军听谁的?
守将:长乐王。
平秦王:那个长乐王多大年岁?带过兵吗?就敢摄政了?
守将:长乐王是……元氏宗亲……
平秦王:好了好了。观兵知将,看你这样子,就晓得他没打过仗。(一掉马头)走!
△平秦王策马,带兵而去。
場:15
時:日
景:洛阳-皇宫-周生辰寝殿门口
人:周生辰、萧赞、平秦王
△平秦王一落座。
平秦王:我憋了一路,终于能问你了。为何将弟妹让给别人?
周生辰:(苦笑)我与她,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
平秦王:不和哥哥说实话?(转而看萧赞)和尚你说。
萧赞:(双手合十)贫僧不懂俗事。
平秦王:(睨着萧赞)不懂俗事?你在南梁可是妻妾无数,乘车在外,都有姑娘往车上扔花的风流皇子啊。
萧赞:(被逗笑)平秦王对贫僧知之甚多啊。
平秦王:跟在我义弟身边,我不该查你吗?
萧赞:(点头)应该。
△平秦王深叹口气,心疼地看着周生辰。
平秦王:要我说啊,你既不姓元了,就该丢掉元氏给你的枷锁。他们除了让你立誓,让你为他们卖命,还给过你什么?
△平秦王从怀里掏出来一块玉佩。
平秦王:就给了你这个破玩意。你还送我了。
△平秦王放在了矮几上,上边刻着“元”字。
△萧赞拿起来,细看。
萧赞:这是好东西。
平秦王:自然好,就是这块东西,让官府给了一千匹马。在大魏,有马才能招到兵,我就是这么一步步上来的。(感激看周生辰)他是我义弟,也是我的伯乐。
△萧赞笑着,点点头。
萧赞:殿下的朋友,多半都是他帮回来的。
△平秦王还是觉得不悦。
平秦王:你不遗憾?
周生辰:说正事。
△平秦王无奈,深叹口气。
平秦王:你说,你说。
周生辰:明日我王军和藩王援军先行,洛阳城交给你。
平秦王:你让我守洛阳?
△周生辰轻颔首。
平秦王:(着急)我带来的可都是强兵悍将!那些藩王一个个阴奉阳违的,绝不会给你精兵。
周生辰:(笑)正因为如此,才更要你守城。
△平秦王困惑。
平秦王:你再讲明白些。
周生辰:倘若只召你入京,怕有人说你我二人联手,借此夺江山。所以我传召了各地藩王的援军,只为给你做个幌子。
△平秦王恍悟,点了点头。
平秦王:还是你想得周全。
△周生辰拿起那块玉佩,放回到平秦王手里。
周生辰:明日一走,京师百姓,我全交给你了。
平秦王:(盯着他)还有她?
△周生辰沉吟片刻,终于点头。
周生辰:(轻声)还有她。
△平秦王和萧赞同时沉默,盯着周生辰,不再玩笑。
周生辰:(躲开他们的目光,微笑着,轻声又道)我把她的命,托付给你了。
場:16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众宫女
△时宜独自坐在殿内,心不在焉地坐着,耳边回响着幸华的话。
幸华:(VO)在宫里,你是孤立无援的假储君,我是等待联姻的假公主……我以为你以真心待我,到头来……
△时宜心情复杂,在想着两人之间的关系。
时宜:(OS)他和公主……
△忽然,殿外有人叫。
平秦王:(VO)崔姑娘!
△时宜愣住。
平秦王:(VO)你义兄来了!快出来!
△时宜茫然着,放了筷著,疾步而出。
場:17
時:夜
景:洛阳-皇宫-偏殿外
人:时宜、周生辰、平秦王、萧赞、凤俏、宫女
△时宜跑出偏殿,看到宫门外站着的周生辰和平秦王,惊喜一笑。
时宜:我还在想,宫里谁会叫我崔姑娘。
△平秦王倒背着手,笑吟吟看时宜。
平秦王:你在本王眼里,永远是南辰王府的那个不会说话的小姑娘。
时宜:(开心笑着,吩咐禁卫军)快让他们进来。
△禁卫军恭敬让开。
时宜:(对宫女)备茶。(忽然停住)不,不用你们,我来煮。
場:18
時:夜
景:洛阳-皇宫-偏殿内
人:时宜、周生辰、平秦王、凤俏、萧赞
△周生辰迈入偏殿,发现书案、卧榻上到处都是扔着的书卷,不禁一笑。时宜窘迫扫了一眼内殿。
时宜:平日没有外人。所以,乱了些。
△众人落座。
△时宜拿着盛茶的木勺,为两人添了茶,端给平秦王。平秦王接过来,一口饮尽。
时宜:(笑)还要吗?
平秦王:(摆手)够了。
时宜:何时到的?
平秦王:半个时辰前。我说来看你,他们都说不方便,有何不方便的?你看,不是进来了吗?
凤俏:(抱怨)平秦王独霸一方,谁惹得起你。
平秦王:(哈哈大笑,指凤俏)这话,我爱听。
△大家笑起来。
△时宜端起茶,挨个给他们,最后一杯以两手捧着,递给周生辰。
时宜:既然平秦王都到了,差不多藩王的援兵都到了吧?何时出征?
周生辰:明日。
△时宜愣住,心里一跳。
时宜:这么快?
周生辰:(柔声)我们何时打过败仗?竟让你闻战色变?
△时宜觉察自己失态,掩饰笑笑。
时宜:王军在外人眼里战无不胜,可对我来说,冲锋陷阵的都是我的至亲。每次你们出征,我都……怕得要命,每次都是。
周生辰:(柔声)我知道。
△时宜低头一笑,掩饰自己的担心。
場:19
時:夜
景:洛阳-皇宫-东宫大门外
人:时宜、周生辰、平秦王、凤俏、萧赞
△时宜众人到大门外。
△周生辰和时宜对视着,时宜担心地看着他,周生辰笑笑。
周生辰:保重。
时宜:(深深一礼)愿殿下不负万民,所向披靡,愿诸位将军平安。
△时宜缓缓起身,对着所有人笑着,如同过去每一次相送。
△周生辰转身,带着众人离去。
△画面,时宜在藏书楼上,遥遥望着周生辰,周生辰没有回头,大步走出了王府。
谢崇:(VO)不回头,不盼归期,不见牵挂,才能无惧生死,舍命沙场。
△时宜眼中泪意更重,再次深深一礼,直到周生辰背影消失。
場:20
時:日
景:洛阳-城门外
人:周生辰、平秦王
△周生辰坐于马上,遥遥对平秦王一抱拳,拉着缰绳,扭转马头,带着浩浩荡荡的王军离去。
△百姓簇拥着,在连绵不绝的王旗下,由衷送着大军。
百姓:(高喊)殿下,要平安归来啊。/殿下,平安啊。
場:21
時:夜
景:洛阳-白马寺
人:时宜、尔朱英娥
△时宜双手合十,跪在佛祖前,虔诚许愿后,郑重叩首。
△尔朱英娥从殿门走入,看着她的背影。
尔朱英娥:倘若你与我一同祈愿。你猜,谁的亲人会赢?
△时宜意外,回头看她。
时宜:你为何在这里?
尔朱英娥:(微笑)我是人质,住在白马寺很久了。(走到时宜身旁)你还没答,我们谁会赢?
时宜:王军从无败绩。
尔朱英娥:倘若输了呢?
△时宜心中一跳,不详的预感袭上心头。
場:22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宫女
△时宜在逗着小公主,突然,宫女走进来,满脸喜色。
时宜:(回头,也跟着笑起来)又有捷报?
宫女:周将军醒了。
△时宜惊喜,把婴儿交给宫女,跑了出去。
場:23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内
人:时宜、元子攸、孟鸾
△元子攸手握捷报,站在门廊前的阴影处,神色阴沉,时宜跑出来,一脸喜色,见到元子攸停住脚步。
时宜:殿下。
△元子攸一见到时宜,脸上的冷都化三开,对她温柔一笑。
元子攸:去看周将军?
△时宜颔首。
△元子攸挥了挥手,让时宜去,时宜一行礼,疾行而出。
△元子攸目光沉下来,孟鸾在一旁躬身,轻声请示。
孟鸾:尔朱将军如何说?
元子攸:(冷笑)求我想办法救他。他被皇叔围了十六日,军中早无粮草,再下去就要人吃人了。
△孟鸾心惊。
△元子攸转身,进了寝殿。
場:24
時:日
景:洛阳-皇宫-尼姑庵内
人:元子攸、尔朱英娥
△尔朱英娥在梳着头发,元子攸走到她身后。
元子攸:你父亲战败了。
△尔朱英娥手一顿,眼中显出一丝慌乱,很快又恢复冷静,慢慢梳起头发。
尔朱英娥:殿下想弃车保帅了?
元子攸:何以见得?
尔朱英娥:周生辰战胜,也不会阻挠你登帝位。这个皇帝,你坐定了,所以也不必再管我阿爹的死活。
△元子攸不语,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
尔朱英娥:(回过头)为何不说话?在考虑如何摆脱我?悄悄送我出宫?还是直接杀了?或者像胡仙真一样,送去白马寺出家?
△元子攸淡淡一笑。
元子攸:送你去太原郡,劝降你父亲。
尔朱英娥:(愣住,随即一笑)不可能,我父宁死不会降的。
元子攸:只有投降,才有生路。
場:25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偏殿内
人:时宜、周天行
△周天行虚弱地靠在那,笑着,看时宜。
时宜:(含泪)你睡了四个月。
周天行:(声音沙哑,虚弱)崔将军……有消息吗?
△时宜本是笑着,被这一问刺痛,摇了摇头。
場:26
時:日
景:太原郡军营-大帐内
人:尔朱荣、高欢、郑先护、众将、崔风
△尔朱荣扔掉手中奏折。
尔朱荣:我养了三年的兵,倾尽家产买的兵马,竟挡不住周生辰三个月!
△众将不敢吭声。
△尔朱荣颓然坐下,一挥手,众人退下。
尔朱荣:(抬眼,看高欢)把他带来。
△高欢快步而去,很快,拉着一条锁链,拽进来一个以黑布袋蒙着上半身、被绑着手和手臂的人。那人步伐虚弱,却还是站得笔直。
尔朱荣:刺史大人,还不肯跪吗?
△高欢一把揭开黑布袋,崔风不适帐中烛光眯起眼,他面色苍白,头发凌乱,脸上还有长出来的胡茬。
崔风:(盯着尔朱荣,慢慢地说)崔风这一生,只跪天子、父母和小南辰王。
尔朱荣:(一笑,起身,走到崔风面前)你在南辰王军多年,对他们最了解。崔风,只要你肯帮我,这天下,我分你一半!
△崔风冷笑,一言不发。
△尔朱荣一把捏住他的下巴。
尔朱荣:带出去!逼周生辰退兵!
場:27
時:日
景:宏晓誉-草原上
人:宏晓誉、南辰王军将士
△宏晓誉在草原上席地而坐,和众将士一起,围坐着篝火烤手。
将领:(笑)这比我们西北不差啊,昨日战马冻得都忘记怎么吃草了。
宏晓誉:(仰头看天)十二月了,能不冷吗?(长叹)真想回长安,喝一口羊肉汤。
△众人笑。
△一个兵士跑过来。
兵士:将军!他们推出来一个人,说是崔刺史!
△宏晓誉脸色大变,猛从地上站起来,她愣了片刻,转身就跑向不远处的马群。
宏晓誉:(大喊)斥候营跟我来!
場:28
時:日
景:草原-军营外
人:宏晓誉、凤俏、崔风、郑先护、南辰王军将士
△宏晓誉策马疾驰而来,看到不远处的军营,猛勒马,停了下来。
此处已经被南辰王军包围,正是两军对阵。
△远处军营外,郑先护拉着崔风的锁链,把他推出来。
△宏晓誉翻身下马,疾步上前,跑到南辰王军最前方。她看清崔风的脸,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凤俏:他们要我们退兵回河阴,才肯将崔风放回来。
宏晓誉:(颤声,带着浓重的鼻音)他竟然还活着……(强压住内心的激动)
郑先护:(大喊)凤将军!想好没有啊?!(说着,推了一把崔风)快说话!
△崔风远远看着王旗下的宏晓誉,也是眼睛泛红,忽而一笑。
崔风:(高声)宏将军——!
△崔风上前一步。
崔风:晓誉!还记得我们的寿阳一战吗?!
△宏晓誉浑身一震,眼睛更红了……
△切入闪回。
場:29(闪回)
時:夜
景:草原-军营外
人:宏晓誉、崔风
△营地里,崔风和宏晓誉在篝火旁,相对坐着。正是两人最年轻、意气风发时,崔风如文雅书生,宏晓誉美得比火还夺目。
宏晓誉:这次可没有援兵了,全靠自己。(问崔风)怕不怕?崔公子?
崔风:(笑笑)怕。(看向宏将军)怕因为我姓崔,宏将军就施展不开手脚,为了护我,而失了战机。
△宏晓誉一愣,随即笑了。
宏晓誉:是啊。明日你看形势,实在不行就跑,如果被俘,被人拿来威胁我,我就只能退兵。那之前战死的兄弟们,都白死了。
△崔风看着她。
崔风:(认真看宏晓誉)万事以王军为先,战事为先,百姓为先,崔风的命不重要。
宏晓誉:(笑)哪有你说得简单。
崔风:(严肃)末将再说一次——倘若有人拿我要挟你,你便杀了我!今日如此,日后如此!
△闪回结束。
場:30
時:日
景:草原-军营外
人:宏晓誉、凤俏、崔风、郑先护、南辰王军将士
△宏晓誉在寒风中,望着远处的崔风,满眼泪水。
△崔风也同样看着她。
崔风:(大喊)崔家三郎,身为太原郡刺史,却失了太原郡,有渎职之罪!——!救我一个罪臣,你们对得起此战死去的将士吗?!
△郑先护气得给了崔风一拳,又拉扯着锁链,将他拽了起来。
郑先护:(大喊)他可是崔氏乌水房的小公子!日后皇后的哥哥!两位将军!快下决断吧!
△凤俏纠结万分。
凤俏:师姐……
宏晓誉:(慢慢地说)弓箭……
△凤俏诧异。
宏晓誉:(沉声)弓箭!
△凤俏接过身后的人递来的弓箭,犹豫着,捧到宏晓誉面前。宏晓誉拿起弓,搭上了一支白色羽箭,瞄准崔风……
△郑先护以为宏晓誉想射自己,忙躲到崔风身后,让崔风挡着自己。
郑先护:(大喊)将军杀我没用!照样有人杀了崔刺史!
△崔风却知宏晓誉要做什么,不禁一笑,迎着日光,直勾勾地看着远处的宏晓誉。
宏晓誉:(大喊)崔将军!宏晓誉日后必杀尽尔朱叛贼!为你报仇!
△宏晓誉眼泪掉下来,猛松手,射出这一箭。
△白箭刺中崔风的一霎,被另一支羽箭击中,撞飞,崔风和宏晓誉同时吃了一惊,看向远处。
△周生辰坐在马上,手握长弓,俯瞰着这一切。
萧赞:(策马上前,高声)杀了崔风,你们没有半分好处!贫僧劝将军,还是以自己的命,给他的万千部下换一条活路吧!
△一旁,尔朱英娥被人押送到了阵前,尔朱英娥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
尔朱英娥:(高声)我是尔朱英娥!(颤声,大喊)要见阿爹!
△尔朱英娥独自一个人走出去,向着对面走去,很快,有一群兵士涌出来,保护着尔朱英娥,进了军营。
△周生辰和萧赞下马,来到宏晓誉面前。
宏晓誉:(含泪)师父……
周生辰:(笑着,拍拍她的肩)无妨。
△周生辰迎着寒风,走到阵前,看着远处的尔朱大军。
△日头,从正午慢慢到西斜,到漫天红霞时,军营门口出现了一个单薄的人影,是已经被松绑的崔风。
△崔风迎着烈烈寒风,衣着单薄地走向周生辰,周生辰看着他,笑着迎了上去。
△崔风含泪,单膝下跪。
崔风:末将崔风!叩见殿下!
場:31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极殿东堂内
人:时宜、元子攸
△元子攸把一份降书,递给时宜。
元子攸:这便是降书。
△时宜大喜,接过来,展开看。
元子攸:(看着她的笑颜,轻声说)这封降书,是你哥哥崔风,崔刺史亲自带出来的。
△时宜更是惊喜,不敢相信地看向元子攸。
时宜:三哥他……(哽住,眼泪忽然涌出来)
△朝臣们恰好走入殿内,尴尬地停住脚步。
△时宜捂住下半张脸,避开朝臣们,背对着他们抹去脸上的泪。她对着元子攸匆匆一礼,快步而去。
場:32
時:日
景:洛阳-皇宫-白马寺-大殿内
人:时宜、崔文君、宫女
△时宜虔诚地在佛像前跪下来,双手合十。
△崔文君走入,笑着看着她的背影。
△时宜在佛像前,磕了三个头之后,起身,回头看到崔文君,立刻笑了。
时宜:阿娘。
崔文君:外边人说,崔氏之女常来白马寺祈愿,因此得福,自长乐王妃到立后。京中贵女闻言效仿,只盼能有她的一半福气。
△时宜无奈一笑,挽住崔文君的手臂,走出大殿。
时宜:女儿求得是王军平安。
—全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