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1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射箭场
人:时宜、成喜
△时宜从箭袋里抽出一根白色羽箭,心情愉悦地搭在弓上。正在瞄准时,成喜走入。
成喜:姑娘。
时宜:(轻声,笑着说)等我射出这一箭,你再说话。
成喜:你阿娘来了。
△时宜猛放下弓,诧异看成喜,旋即又惊喜一笑,跑了出去。
时宜:阿娘一定看到我的信了。
場:2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议事厅外
人:时宜、周生辰
△时宜跑到议事厅外,正巧碰到周生辰走来,她险些撞到周生辰身上,不禁一笑。
时宜:(轻声)我娘来了。
周生辰:(一笑,看了一眼议事厅)在里面。
△时宜立刻收敛笑容,端庄地走入议事厅。
△周生辰笑着看她装样子,也收敛了笑容,跟着走了进去。
場:3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议事厅内
人:时宜、周生辰、崔文君、崔文姬
△崔文君和崔文姬见到周生辰,忙起身,一起对周生辰行礼。
崔文君/崔文姬:殿下。
周生辰:(略一颔首)两位,不必多礼。
△时宜恭恭敬敬对崔文君行了一礼。
时宜:阿娘,姨母。
△崔文君扶起时宜。
△众人落座。
△崔文君感慨地看了一眼四周。
崔文君:时宜拜师那日的事,还历历在目。(感慨一笑)一入王府多年,小女承蒙殿下照顾了。
周生辰:她远离故土来到长安,理应由我妥善照顾。
崔文君:(笑笑)殿下一定在猜,三娘此番来是何目的。(看向时宜)太后为她定了一门亲事,我来接她回清河郡,准备完婚。
△时宜脸色大变。
时宜:什么亲事?(情不自禁站起身)
△周生辰也是心中一沉,被万针刺心,却仍要维持镇定……
崔文姬:你阿娘在和你师父议事。坐下。
△时宜脸色一点点变白,她失魂地坐回到椅子上。
周生辰:(勉强笑着,询问)是何亲事?何时定下的?
崔文君:(笑)说起来,仍是一门旧亲。兜兜转转,还是长乐王。
△周生辰默然一笑。
△时宜一低头,眼已经红了,她死命地以手指扣着自己的掌心。
場:4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时宜房内
人:时宜、成喜、崔文君
△成喜心疼地托着时宜的手,给她抹着药,时宜掌心上,有她自己指甲抠破的伤口。
成喜:这是如何弄伤的?
△时宜轻摇头,不愿说。
△崔文君走入房内,成喜忙起身,行礼。
成喜:三娘子。
崔文君:退下。
△成喜匆忙退下。
△崔文君走到时宜面前,跪坐下来,拉过她的手细看。
崔文君:幸好,掌心不易留疤。
△时宜收回手。
时宜:阿娘可看到了我的信?
崔文君:你是希望娘看到,还是希望那封信如石沉大海,你我都不再提起?
时宜:女儿想知道娘究竟如何想。
△崔文君轻叹口气,从衣襟内掏出了拿一封信,放到时宜面前。
崔文君:你想一生于长安王府,修撰经史,是不想嫁人?还是因为想嫁的人——不能嫁?
时宜:女儿……(哽住)娘想听实话吗?
崔文君:不必你说,方才在议事厅,娘全看到了。
△时宜眼中现出泪光,她低下头,努力克制自己。
时宜:(哽咽)女儿从未有过妄念。我只想留在长安,陪着师父。
崔文君:你如此聪慧,该知道这一条路行不通。(轻叹口气)自你回长安,坊间早有传闻,小南辰王与昔日太子妃行苟且事,罔顾师徒名分,罔顾纲常伦理。
△时宜听得心惊。
时宜:(哽咽)这是何人所传?女儿和师父……绝没有,也绝不会。
崔文君:(苦笑)还有传闻,小南辰王有意举兵,将这天下改姓自立;更有传闻,清河崔氏已与南辰王府联手,美人天下,双手供奉,只为分疆裂土,由望族一跃成王。(握住时宜的手)不管是和乌水房争夺崔氏大权的人,还是殿下的政敌,都不会放过一切中伤崔氏和南辰王府的机会。
△时宜无以争辩,眼泪掉了下来。
时宜:怎么会有人信……
崔文君:世人喜颂英雄,但更愿观英雄落尘土。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时宜:(轻声,哽咽着问)再没有转圜余地了……?
崔文君:(轻摇头)不为崔氏,为了殿下,你也必须要走。
△时宜哽咽着,以手背擦着自己脸上的泪。
时宜:见娘之前……(抽泣着,说出心里话)我想了无数的话,说服你的话。可完全没用,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时宜哭着,再难抑制住,她手撑在地板上,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落在手背上。
△崔文君握紧她的手。
崔文君:这一痛,娘经历过,你哥哥经历过。娘曾想若有可能,不让你再受这种痛苦……娘甚至想,哪怕你和哪个师兄情投意合,娘也会放下门第之见,顺了你的心意。(叹气)可唯独你心里的这个人,万万不能。
△时宜一手捂着脸,哭得再难自抑。
时宜:女儿明白……女儿从未敢奢想……
場:5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时宜房外
人:周生辰、崔文姬
△周生辰站在房门外,听着里边隐隐传出的哭声,心中一阵阵钝痛。他想推门,被崔文姬伸手拦住。
崔文姬:你既留不下她,何必多此一举?
△周生辰要推门的手,收回来,握紧拳头。
場:6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时宜房内
人:时宜、崔文君
△时宜满面泪痕,从坐到跪,郑重对崔文君叩首。
时宜:请阿娘多给女儿几日。我想在长安……多留几日。
△崔文君按住时宜的手。
崔文君:崔侍中和孟内侍,都在驿馆等着。最晚,明日。
△时宜闭着眼,额头抵在地板上,眼泪一滴滴落下来……
場:7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时宜房外
人:崔文君、崔文姬
△崔文君走出房外。
崔文君:此处是南辰王府,你我住着不方便。今夜你我住驿馆,让她和师兄姐们作别后,明日再走。
崔文姬:是。
△崔文姬虽有猜测,但还是跟着崔文君离开了。
場:8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内
人:周生辰
△周生辰独自坐在书房,手握成拳,撑在自己的脸前,努力让自己能冷静下来。
△无力感淹没了他,没有任何办法,他以手撑住头,遮挡着眼中的泪意,但无法遮掩的是被泪水逼得通红的双眼。
場:9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房间内
人:时宜、成喜
△时宜对着铜镜,慢慢地接过成喜递来的热毛巾,压住了脸。她努力用热水让自己平静下来。她把毛巾还给成喜后,拿起一个梳子,梳着自己披散的头发。
△梳妆台上,摆满了各种胭脂,还有首饰。
成喜:(轻声问)去年殿下嘱人给你做的衣裙,没穿过,要拿出来吗?
时宜:都拿出来。
場:10
時:夜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内
人:周生辰、时宜
△周生辰仍然坐在房内,原来的地方,静止不动。
△门被轻叩响。
△周生辰回了神。
周生辰:(声音沙哑)谁?
时宜:(VO)师父,是我。
△周生辰看向紧闭的门。
时宜:(VO)该用晚膳了。
△周生辰起身,一步步走到门前,打开了锁,门被拉开。
△月光下,时宜端着一盘酒菜,已补了妆容,精心打扮过。她眼睛微红着,抬眼看他。
时宜:军师说,你不许人来叫。
周生辰:(掩饰笑笑)对,本王……有要事要办。
时宜:(略一点头,笑笑)能先点盏灯吗?
△周生辰这才醒悟,回身,点亮屋内的一盏灯。
△时宜把酒菜放在卧榻的矮桌上,端出来一份份小菜。
时宜:多点几盏吧。
△周生辰又去点亮了两盏,书房内一下子亮堂起来。
时宜:初来王府的两年,你们出征时,我就是在这里睡的。那时……王府里的侍卫不熟悉,怕他们,想着小南辰王的书房,寻常人一定不敢擅闯,睡在此处最安全。
△周生辰走回到卧榻旁,看着她。
周生辰:你从未讲过。
时宜:师父难得回来,欢喜还来不及,想不到讲这种小事。(递筷箸给周生辰)
△周生辰接过筷子,坐下来。
时宜:是我做的,可能不是很合师父的口味。(轻声)试试。
△周生辰拿起筷子,夹了一口,吃进嘴里。时宜盯着他。
时宜:可以吗?
△周生辰心中酸涩,无法说出话,只是点了点头。
△时宜一笑。
时宜:慢慢吃。
△时宜转身就走,周生辰心中一惊,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腕。
周生辰:去何处?
△时宜低头看周生辰攥紧自己的动作,鼻子一酸,但还是笑着说。
时宜:忘了拿酒。
△时宜抽回手腕,笑着走出了屋子。
場:11
時:夜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外
人:时宜
△时宜走出书房,笑容一下子就没了,她轻轻握住自己的手腕,摸着方才被周生辰攥着的地方,心如刀绞。
場:12
時:夜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内
人:周生辰、时宜
△周生辰始终食不下咽,时宜端了一壶酒回来,他立刻恢复笑容。
周生辰:这么久?
时宜:(也笑)师父等不及了?
周生辰:如此好的下酒菜,干吃没意思。
△时宜满面笑容,把酒杯放在桌上,慢慢给他倒满了一杯。周生辰刚要拿起来,被她先夺走了。
时宜:这是十一的。
△时宜要拿另一个空杯子,被周生辰夺走了酒壶。他把酒缓缓倒入自己的碗里。
周生辰:我用这个陪你。
△时宜看着他倒满了一碗酒,不禁笑了。
时宜:(拿起酒杯)想起在宫里,师父到处找酒喝。
周生辰:(拿起玉碗)我失言了。
时宜:(强颜欢笑)哪里失言了?
周生辰:我说带你回家……带回来了,却无法留住你。
时宜:(摇头)此处,永远是我的家。
△时宜仰头,一饮而尽。
△周生辰也端起玉碗,喝了个干净。
場:13
時:夜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外
人:成喜、凤俏、萧赞
△凤俏和萧赞并肩走向书房,在很远的地方,就被成喜拦住。
成喜:(行礼)奴婢斗胆,请两位留步。姑娘在陪殿下吃饭,临别饭。
凤俏:什么临别?
成喜:回凤将军,太后下旨,赐婚姑娘和长乐王。今日女郎传了旨意,明日就要带姑娘去洛阳了。
△凤俏脸色一变,下意识要去书房,被萧赞拉住。
萧赞:(摇头)留些时间给他们。
場:14
時:夜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内
人:周生辰、时宜、成喜
△时宜醉倒在地板上,周生辰抱起她,放在了卧榻上。时宜一把拉住他的手腕。
时宜:不要走。
周生辰:我不走。(轻声)还有一个时辰,天就亮了,我唤了成喜为你沐浴更衣。
△时宜睁开眼,看着他。
周生辰:(柔声)你不要动,我让他们为你在此处准备。时宜:我还记得,拜师那日你穿得什么。
△周生辰勉强笑了笑,手轻抚她的头发。
周生辰:是吗?
場:15
時:夜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外
人:周生辰、萧赞
△周生辰仓促走出来,被萧赞拦住。
萧赞:去哪里?
周生辰:我去找一件衣裳,旧的衣裳。
萧赞:有人在议事厅等你。
周生辰:(停住)谁?
萧赞:崔侍中,带了太后的口谕来。
場:16
時:清晨
景:长安-南辰王府-议事厅外
人:周生辰、崔征
△周生辰走入议事厅,崔征站起身,笑着对周生辰行礼。
崔征:老臣崔征,拜见殿下。
△周生辰威严地打量他,颔首。
周生辰:崔侍中。
崔征:此番来,一为送时宜去洛阳,二为太后传一则口谕给殿下。
周生辰:请说。
崔征:太后说,坊间传闻虽不可信,但南辰王府和崔氏都是天下士子、文人们敬仰的名门。陛下若想堵悠悠众口,最好的方法,是收时宜为义女。
場:17
時:清晨
景:长安-南辰王府-书房内
人:周生辰、时宜
△日光从窗口,落入书房内。
△周生辰倚靠在书房的竹椅上,斑驳的影子落在他身上,半明半暗中,他眸色清澈如水,抬起头,静静看着时宜。
△他身上,是当年拜师日,曾穿的那件月白色长袍。
△时宜站在他面前,看到这件衣服就红了眼眶,她走到周生辰面前,工工整整行了拜师时的大礼,双膝下跪,头抵青石板。
时宜:(哽咽)弟子崔时宜,拜别师父。
周生辰:(柔声)皇太后有懿旨,让我收你做义女,十一,你愿意吗?
△时宜起身,很轻地摇了摇头。
周生辰:(微微而笑)那本王……便抗一回旨。
△时宜眼中的泪全都涌出来,她轻点头。
△时宜慢慢走到他身旁,在竹椅边靠着半跪下来。
△两人久久对望着,久到谁都不愿出声,打断这寂静。时宜仔细去看,他双眉间拢着的淡淡倦意。她忍不住伸出手,想要碰碰他的脸。
△周生辰察觉了,微微抬起眼睛看向她。时宜犹豫着,不知道是该收回手,还是坦然去碰碰他的脸。短暂的安静后,他轻轻往前凑近了,配合着,碰到她的手。
△时宜的手指,有些发抖,却还是固执地从他的眉眼,滑到鼻梁。每一寸,都很慢地感觉。
时宜:(OS)美人骨。这骨头究竟有什么特别,可以连王室都忌惮。可以让天下人传诵。
△时宜的眼泪掉下来,仓促着,收回了手。
周生辰:(忽然笑了)来长安十年,十一还没见过完整的长安城?
△时宜含泪颔首。
周生辰:我带你去看看。
时宜:(愣了愣,轻摇头)阿娘说,坊间传闻……
周生辰:无须理会。
場:18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大门内
人:周生辰、时宜
△周生辰亲手为时宜戴上了带着面纱的风帽。大门在两人身侧被打开,他对她一点头,带她走出。
場:19
時:日
景:长安-大街
人:周生辰、时宜
△周生辰骑着马,怀中搂着面纱遮面的时宜。两人自大街行过,在人群中,穿行着。
周生辰:(柔声)长安十一道城门,你只去过西安门和厨城门。今日,我们都走一遍。
△时宜点着头,抹掉眼中泪,笑着对他说。
时宜:我还想看未央宫。
周生辰:(颔首)本王让他们把宫门都打开,未央、长乐、明光宫,还有北宫和桂宫。今日你都能看到。
△周生辰一扬鞭,带着一队人马,向宫殿大门而去。
△镜头拉远,繁华的长安街道,熙攘热闹的人群,他们在人群中,是最耀眼的一对男女,长驱直入,无人敢阻。
場:20
時:日
景:长安-宫城内
人:周生辰、时宜
△空旷的宫墙内,没有第三人,显得格外荒凉和寂静。
△时宜远远走在前面,走过满是杂草的台阶,站在大殿前,她看着未央宫门上的锁,伸手摸了摸,随即转身,看着走上台阶的周生辰。
时宜:有钥匙吗?
△周生辰从怀里掏出了一副钥匙,扔了上去。时宜接住黄铜钥匙,她打开锁,推开了满身灰尘的宫门。
△周生辰走到她身后。
时宜:(看着里边的一切)师姐说,你入长安以来,从未来过这里。(柔声)谢师父,为我抗旨在先,破例在后。
場:21
時:日
景:长安-宫城内-废弃宫殿内
人:周生辰、时宜
△时宜提着裙角,走入满是尘土的废弃宫殿。里边的陈设,全都是破碎的、胡乱倒在地上。
时宜:像能看到她们逃走时的情景。
△她在前面走,周生辰后边跟着她。
△时宜难得见到了一扇木质屏风,完好无损地立在殿堂一角。屏风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她伸出了一只手,想要摸那屏风,被周生辰拉住手腕。
周生辰:万一有前朝人的血迹在,会弄脏手。
时宜:(回头看他)可我想写字。等我们一走上了锁,再无人能进,留字在这里——(想想,笑了)像留了个秘密。
周生辰:想写什么?我替你留。
△时宜犹豫着,还是轻吐出了一个字。
时宜:辰。
△时宜说完,旋即一笑,掩饰地看别处。
时宜:此刻正是辰时,多有意义。
△周生辰凝视着她,不答,直接以食指在屏风上写了下去,时宜以为他写的是辰,可当看到第一个“时”,已经怔住。
△周生辰慢慢地,写完了“时宜”二字。
△时宜喉头哽住,盯着这两个字,再看向周生辰。周生辰的脸浴在阳光里,对她温柔一笑。
場:22
時:日
景:长安-驿馆外
人:时宜、成喜、崔文君、崔文姬、崔征、孟鸾、凤俏、众兵士、众崔家侍卫、众婢女
△崔家的车队,在驿馆外等候。
△时宜换上一身华服,戴着有白纱的帽子遮挡面容,她在一众婢女的跟随下,被成喜搀扶着,走到马车旁。
△凤俏带着一队侍卫,站在她对面。
凤俏:师父有令,命我将你平安护送至洛阳。
△时宜欲言又止,两只手相互握着。
时宜:(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轻声问)师父呢?
凤俏:你出城时,自会看到他。
△时宜微颔首,在成喜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場:23
時:日
景:长安-城门外
人:时宜、成喜、崔文君、崔文姬、崔征、孟鸾、凤俏、众兵士、众
崔家侍卫、众婢女
△凤俏骑马,护送车队驶出城门。
△城外,道路两侧都是南辰王军。他们静立着,目送崔时宜离开。
△崔征和孟鸾同坐在一辆敞开式的马车上,他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王军,惊讶之余,问身边的孟鸾。
崔征:这便是……驻守长安的南辰王军?
孟鸾:(微颔首)是。
場:24
時:日
景:长安-城门外-马车内
人:时宜、成喜
△时宜坐在马车内,从车窗望出去。
成喜:(感叹)殿下以王军送姑娘,这是在告知世人,小南辰王永远是姑娘的后盾啊。
△时宜眼睛泛红,拼命望城墙上看,终于看到了周生辰的身影。
时宜:(眼睛含泪)这里,是当年我第一次见到师父的地方。
場:25
時:日
景:长安-城门外-城墙
人:周生辰、萧赞、众兵士
△城墙上,一面面王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周生辰立身城墙,遥望着城外的崔家车队。萧赞站在他身边。
萧赞:为何不亲自送?
△周生辰不答,看着车队远去。
場:26
時:夜
景:小镇-驿馆-A房间
人:时宜、成喜、孟鸾
△孟鸾在时宜面前行礼。
孟鸾:长乐王卧病难起,明日无法亲迎姑娘入城,还请姑娘见谅。
时宜:(敷衍笑笑)无妨。
△孟鸾行礼离去。
△时宜脸上笑容散去,看向窗外的天空。
时宜:明日何时入城?
成喜:辰时。
場:27
時:夜
景:小镇-驿馆-A房间
人:时宜、成喜
△时宜躺在床上睡不着,翻身下了床,成喜忙拿起一件外衣,披在她身上。
成喜:天要亮了,姑娘去何处?
时宜:(轻声)我想和师姐说说话。
△成喜为时宜仔细披上衣服。
成喜:(柔声)去吧。成亲后,想见王府的人就难了。一会儿你阿娘问,我替你挡着。
場:28
時:夜
景:小镇-驿馆-B房间外/内
人:时宜、众侍卫
△时宜披着衣服走来,两个侍卫守在门外。
侍卫:(抱拳)姑娘。
时宜:(轻声)我找师姐。
△时宜说完,伸手推门,两个侍卫来不及拦,暗中对视。时宜走入房门后,侍卫立刻关上了房门,防备看四周。
場:29
時:夜
景:小镇-驿馆-B房间外/内
人:时宜、周生辰、众侍卫
△时宜走入房内,刚要说话,竟在黑暗中,看到周生辰独自一人坐在榻上。她猛站住脚步。
△周生辰被撞破行踪,苦笑着起身,想去点燃烛灯。
周生辰:(轻声问)找凤俏?她不在这间房。
时宜:师父一路都在?
周生辰:(颔首)送你入城,再接军师回长安。
△时宜红着眼,一步步走向他。
△一闪火光,在周生辰掌心亮起来。
时宜:(忽然说,声音颤抖)不要点亮灯。
△周生辰迟疑着,沉默地灭掉了火折子。房间里恢复了黑暗,他慢慢转过身,和时宜对视着。
△时宜慢慢伸出手,握住了他的一只手。
△周生辰先是一僵,随即反手攥住她的手。
时宜:(哽咽)鹿苑回来,我给阿娘写了信,想学舅舅编写经史,留在长安,终身不嫁……我想留在长安。
△周生辰红着眼,更加紧地攥着她的手,却克制着,不做更多逾礼之事。
周生辰:在何处不要紧。和过去一样,你在府里,我守边关。只是这一次打仗要久一些,但会再见。
△时宜的眼泪不停掉下来,她低头,擦着自己的脸泪。周生辰另一只手伸到她脸旁,为她擦去眼泪。
时宜:(含泪点头)嗯。
时宜:我……出嫁时,师父就不要来了。
周生辰:好,不来。
場:30
時:夜
景:小镇-驿馆-B房间外
人:时宜、周生辰、凤俏、众侍卫
△时宜走出房间,凤俏已站在门外,笑着和她假意招呼。
凤俏:舍不得师姐?
时宜:(掩饰笑笑)嗯。
△凤俏心疼地看着她的双眼,摸了摸她的眼角。
凤俏:马上天亮了,先回房吧。(轻笑安慰)大家都在,只是各在不同的地方,恪尽职守。总有相聚的一日。
△时宜轻点头,余光不舍地看了一眼关闭的房门。
場:31
時:日
景:洛阳-城门外
人:时宜、周生辰、凤俏、周天行、众兵士、众崔氏兵士
△城门外,崔氏车队停靠在一旁。
△周天行亲自驾着马车,拉着一个木棺,自城中而出。时宜和凤俏在一旁,看到周天行出来,迎了上去。
周天行:(跳下马车)师妹。
△时宜和凤俏一起点头,两人肃穆看向那一樽木棺,齐齐行礼。
△镜头一转,周生辰隐身在兵士后,看着这一幕。身旁,围观的百姓看得唏嘘。
百姓1:小南辰王的人,在洛阳都没好下场,他被逼走不说,这个太傅刚回来几年啊,就死了。
百姓2:(悄声)小声点儿。右边那个行礼的,是马上要入城的崔氏女,也是他徒弟。你让王府的人听到,不高兴。
△时宜直起身,走到周天行面前。
时宜:师兄离城日,是时宜入城日。(笑)终是赶上道别了。
周天行:无论如何,师兄希望你嫁的如意。
△时宜苦笑了一下,对周天行略一行礼。
△她一转身,看向身后送自己的南辰王军,看向王军之后的一个地方,捕捉到了周生辰的身影。
△时宜深深行礼。
时宜:诸位将士,告辞了。
△时宜直起身,上了马车。
△周天行看着时宜的马车入城,心疼时宜。
周天行:(轻声)师父在何处?
凤俏:师父正在此处。
△周天行惊讶,看向远处。
場:32
時:日
景:小镇-驿馆-房间内
人:周生辰、凤俏、周天行
△周生辰立在窗畔,出神着。
△周天行和凤俏走入。
周天行:我们的仵作查验了,太傅确是病逝。
周生辰:(颔首)你们送太傅回长安,本王去寿阳。
△周天行和凤俏诧异。
周天行:师姐那里风平浪静,师父去做什么?
周生辰:太傅一走,京中势力失衡,必有事发生。我们离京师最近的一支兵马就在寿阳,于那处,可静观京中变数。
場:33
時:日
景:洛阳-皇宫-东宫
人:元子攸、宫女、尔朱英娥、众宫女
元子攸:几时了?
宫女:辰时三刻。
元子攸:(颔首,笑起来)已经入城了。
△众宫女知道元子攸在说时宜,相视而笑。
元子攸:等孟鸾回来,本王准备出宫一次。
宫女:(笑着接话)见崔姑娘。
△元子攸一笑,并未反驳。
△一个内侍走入。
内侍:尔朱贵嫔听说东宫不日有喜事,带了一份厚礼来。
元子攸:(颔首)有请。
△宫女离开,很快尔朱英娥带着宫女走入。
△元子攸一挥袖,宫女们都退到了殿门口,离两人远远的。尔朱英娥在元子攸面前,跪坐下来。
△她身后的宫女呈上一个锦盒,随后,也退让到了大殿门口。
尔朱英娥:不看是什么礼吗?
元子攸:(随手推到一旁)礼是障眼法,你要说的话才重要。
尔朱英娥:(笑了笑,盯着他)我怕你忘了,你我之间的约定,尔朱氏效忠于你,而你要把后位留给我。
元子攸:怎能忘?尔朱氏是我最后的倚仗。
尔朱英娥:那你求赐婚,是为何?
元子攸:拉拢崔氏。陛下六岁登基,靠得就是崔光,崔氏是中原文人心之所向,得之,得学子心。
尔朱英娥:无论你有多少道理,后位只能是尔朱氏的。
元子攸:本王从未变卦。
△元子攸打开锦盒,里边是价值连城大块碧玉,他拿起来细看。
元子攸:(继续观赏那个珠串)都说你们富可敌国,所传不虚。
尔朱英娥:(一笑,不无自豪)先帝用的全部战马,都来自尔朱氏。在太原郡,山坡上的马群多到以颜色来分批放养,在别处可见不到如此风景。
△元子攸点点头,把碧玉放回去。
元子攸:来人。
△内侍上前,躬身听令。
元子攸:传话孟鸾,本王身子不适,就不去崔府了。
場:34
時:日
景:洛阳-崔府-房内
人:时宜、孟鸾、内侍、众婢女
△内侍在孟鸾耳边低语,孟鸾略一颔首。
孟鸾:(抱着歉意一笑)殿下本想来见姑娘,但实在身子不适,无法出宫,还请姑娘见谅。
时宜:无妨。
孟鸾:小人退下了。
△时宜轻点头,看着孟鸾离开。
成喜:姑娘怕再见长乐王,他提起上次的不欢而散?(笑)长乐王既求了赐婚,一定不会再记得此事。
时宜:上次?(恍惚回忆起来,笑笑)不是为这个。
成喜:那为什么?
时宜:也许是……舍不得长安。
成喜:(笑)没有赐婚,姑娘也该嫁人了,你不可能终身留在王府。明日要见的,是你未来的夫婿,姑娘如此聪明的人,不该想不通。
場:35
時:日
景:洛阳-皇宫-太后寝殿内
人:时宜、胡太后、元子攸、幸华、崔文君
△时宜身着华服,一步步走入太后寝殿。
△寝殿内,胡太后端坐在正中,幸华和元子攸,还有崔文君分列在左右两侧端坐。
△时宜走到太后面前,跪下叩首。
时宜:崔氏之女,崔时宜叩见太后。
△胡太后笑着点头。
胡太后:朕上一次见你,还是崔公离世。(感慨)物是人非啊,起来吧。
时宜:谢太后。
△时宜走到母亲身旁,坐下来。
△元子攸在对面,看着她,时宜始终没有抬头,看着自己在腿上放着的双手。
△胡太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笑起来。
胡太后:长乐王对崔姑娘情根深种,这一次赐婚,是他以诚心打动朕,苦求而来的。(轻叹)若说起来,你们两个极有缘,如何都拆不散。
△幸华听得难过,拿起茶杯,幽怨地喝着。
胡太后:幸华,崔三娘子,随朕来。
△幸华和崔文君起身,跟随胡太后离去。殿内,仅剩下他们两个,隔着一个走道。
△元子攸远远望着时宜。
元子攸:子攸与姑娘,许久未见了。
△时宜对元子攸礼貌笑笑。
元子攸:子攸这三年,久居深宫。但也听说姑娘与皇叔前往南梁,赠书龙亢书院,深得江表文人之心。
时宜:(轻声)仅是机缘巧合,书赠师父的故友。
△时宜的躲避,让元子攸的笑容散去。
元子攸:(低声问)为何你不愿看我一眼。
△时宜抬起头,看向元子攸。元子攸和她一对视,就移不开视线,想要说话,却忽然咳嗽起来。
△殿外,孟鸾听到咳嗽声,快步走入,蹲在了元子攸身旁,为元子攸拍着背。
孟鸾:殿下昨夜还在高烧,今日听说姑娘入宫,特地来见你。姑娘,你多和他说两句话,他能高兴一天。
时宜:殿下请……保重身体。
場:36
時:日
景:洛阳-皇宫-园林内
人:胡太后、幸华、崔文君、众宫女
△幸华心不在焉地陪着胡太后和崔文君,走在后边,她脚下忽然一绊,身旁两个宫女被吓到。
宫女:公主小心。
△崔文君在一旁,扶住她的同时,意外摸到了她的肚子。崔文君脸色微变,盯着幸华。
崔文君:你……
幸华:(也害怕,握住崔文君的手)我……不是很舒服,想回府了。(恳求地看着崔文君)
△崔文君没有点破,松开了她。
△胡太后在前面,皱起眉头,严厉斥责幸华。
胡太后:有身子的人了,走路也不留神?你有的可是崔氏和胡氏的第一个孩子,而不仅仅是你自己的。
幸华:(低头)幸华知错了。
場:37
時:日
景:洛阳-崔府-前厅内
人:时宜、崔文君、幸华
崔文君:这件事,崔风是否知道?
幸华:(抬头)将军……(胆怯)并不知……
崔文君:(脸一沉,起身,威严地看着她)你准备如何向崔氏、胡氏和你的夫君交代?你以为单单太后不饶你,而崔氏就会任你摆布吗?
△幸华脸色煞白,一下跪下来。
幸华:幸华任性妄为,求三娘子息怒。
△崔文君满面内容,凝视着她。
崔文君:你欺瞒我,欺瞒三郎,可曾有愧?
幸华:(哽咽)我与将军早已离心,他知,我也知……我二人,都很痛苦。
△崔文君深叹口气,轻声对时宜吩咐。
崔文君:修书一封,让你哥哥回京师。就说……你想在出嫁前,和他见一面。
場:38
時:日
景:洛阳-街道
人:崔风、兵士X2
△崔风带着两个兵士,风尘仆仆,牵着马走在街上。
兵士:(兴奋,笑着看四周)洛阳真热闹啊。
崔风:(笑)有机会带你看长安,更热闹!
—全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