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海禁与春游
尽无穷2025-07-28 17:194,221

  两旁的宫女乖乖站着,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她们也没看见,没听到。

  只有剪秋脸色不太好。

  宜修听到岳钟琪的名字,想起岳钟琪是凭借父亲捐的官职候补同知而入仕。康熙五十四年,他主动请求前往兵中效力,被康熙钦点为四川松潘镇中营游击,弃文从武。

  后收复理塘,又招降巴塘叛军头目,设计袭杀准噶尔使者,夺取三巴桥,抓获叛军猛将黑喇嘛,攻下拉里,招降藏军将领公布,直抵拉萨,大破西藏兵众,平定西藏。平定郭罗克三部,被授予骑都尉世职。

  雍正三年(1725年),岳钟琪被任命为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摊丁入亩,改土归流,这样的政策也有他的推行。

  雍正六年九月,秋高气爽,西安城的总督衙门一派庄严肃穆。

  ‘岳钟琪被大学士鄂尔泰等人弹劾,降为三等侯,后被召回京师,被广泗弹劾,贬为所有官职,交由兵部拘禁。鄂尔泰等人还想杀了他,但是最后被雍正保下来了,过了五六年,等到乾隆二年才被放出来。后来好像是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平定大金川,因为失败了就又重新启用了他,后来好像在平定叛乱之后病逝在了回家的途中……’

  岳钟琪的生平经历在宜修的脑海中如走马灯般一闪而过。从弃文从武,到西征青海、总督川陕,桩桩件件,皆是赫赫功绩。她抬眸看向胤禛,目光中带着探究:“所以你是怀疑他吗?岳钟琪军事能力那么强,手握重兵,你行事还是悠着点吧。”

  胤禛摆了摆手,神色笃定:“这倒不是,这么多年君臣,我信他的忠心。只是成都街头这一出,太过蹊跷,背后肯定有人在暗中谋划。”说罢,他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深思。

  “所以你猜出来是谁了吗?”宜修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今年的新普洱茶,馥郁茶香散开的同时,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试图驱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

  “没有。”胤禛答得干脆,语气里满是无奈与困惑。

  “噗。”宜修差点一口茶喷出来,她忙抬手捂住嘴,有些狼狈地咽下茶,瞪大了眼睛道:“这么明显你猜不到啊?”

  那神情,仿佛在说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情。

  胤禛一脸疑惑,摊开双手:“我如何能猜到?这事儿毫无头绪。”

  宜修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顿了顿:“你真的不知道啊?”

  “对啊,卢宗汉我已经下令让人斩首了。审了许久,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胤禛站起身,来回踱步,

  “我总觉得十分不安,右眼皮一直跳,直觉告诉我要有大事发生。”

  宜修心里明白,即将到来的便是那著名的曾静案。

  上辈子她深居宫中养病,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也对这个案子有所耳闻。她突然觉得有些燥热,抬手扯了扯领口透风,缓缓说道:“你最近推行的新政,触动了多少士绅和家族的利益,这些人可都是在朝野上下掌握话语权的。王朝就算倒了,他们凭借积累的财富与人脉,也未必会倒。你觉得他们可能这么轻易地咽下这口气,吃哑巴亏吗?”

  胤禛停下脚步,神色一凛:“你是说他们想要报复朕?难道他们要造反?”

  宜修摇了摇头,靠向后背:“这倒不至于,你才登基不久,还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他们顶多给你添点堵,恶心恶心你。”

  说完,她向后一躺,躺在了冰凉细腻的竹席上,惬意地喟叹:“嗯…凉快。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如今报纸已经在全国各地发行,消息传播迅速,好歹不会像明朝末年那样,信息闭塞,任由谣言滋生。”

  胤禛却依旧眉头紧皱,面露焦躁:“我总是心神不宁,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似乎有大事即将发生,可我现在又无处可入手,毫无头绪。”

  宜修歪着头,仔细打量胤禛,心中暗自思索着要不要把曾静案的事情稍微给他透露一点。

  犹豫片刻,她开口道:“对于造反,你应该不陌生吧,康熙爷在位的时候,也有过不少叛乱,最后不都镇压招安了?如今你身边能征善战的将领、足智多谋的谋士也不少。既然不是武力造反,那剩下的就极有可能是舆论上造谣生事。你看从古至今,多少官员不都是被安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就被罢官免职了吗?同样的招数,他们也能用在皇帝身上。”

  胤禛听后,脸色一沉:“他们敢造谣?朕乃天子,岂容他们污蔑!”

  宜修冷笑一声:“为什么不敢?你们一直严控底层人接受教育,不就是怕他们知晓了外面的世界,知晓了社会的真相,明白了皇帝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没了那份敬畏之心吗?”

  胤禛被这话触及了内心深处的想法,一时语塞,虽未动怒,但也陷入了沉默,脸上神色复杂难辨。

  第二日,皇帝的情报网便如精密的机器般疯狂运作起来。密探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茶楼酒肆,收集着每一丝可能有用的消息,试图揪出隐藏在暗处的黑手。

  与此同时,科学院那边也是一片繁忙景象。

  工匠们日夜研究,结合中西方古代的各种史料,不断改良创新。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调整,他们成功地将新研制的农产品用具普及到民间。

  去年,农田里便迎来了大丰收,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颗粒饱满的粮食堆满了仓库。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下,粮价顺势下跌,百姓们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街头巷尾多了许多欢声笑语。

  然而,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研究涉及各个工具领域,不仅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其他诸如纺织、陶瓷等行业的产品也都供过于求,仓库里积压了大量货物。

  宜修敏锐地察觉到了时机的到来,心中暗自盘算:“现在也是时候了。”

  她决心在开启海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将国内过剩的产能推向海外市场。虽然之前开放了海禁,但也只是让渔民出海打鱼,还有就是对南洋的贸易开启了,剩余的几乎没有。

  宜修打算组建一支皇家的海军队,像郑和下西洋一样,最好走到欧洲去或者是美洲。

  宜修精心准备了许久,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与资料,满怀信心地前往乾清宫找胤禛商议。

  没想到这次胤禛却异常倔强,无论宜修如何费尽口舌,他就是不同意对外贸易。

  宜修焦急地说道:“为什么?对外贸易明明好处诸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让更多的百姓有生计;还能缓解人口压力,促进人员流动;更能盘活经济,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难题,你为什么就不同意呢?”

  胤禛背着手,一脸严肃:“打开国门之后,百姓见识多了心思就野了,到时候说不定就会造反。咱们满族人数本就少,而汉族人数众多,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东西,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宜修又气又急:“我真是服了,就咱们这些高层接触西方的先进事物,却不推广普及。等人家欧洲列强打过来了,难道靠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人去打仗吗?现在传教士都能漂洋过海来到大清,以后他们的军队难道就不会打过来吗?居安思危,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一时陷入了僵局。

  现在其实很少有官方的商船和船队,到海那边进行贸易,南方那边也许还多一些,北方这边几乎没有。

  宜修还是不死心:“明明都能从美洲运冰块过来了,把海禁贸易都打开,有那么难吗?虽然管理上可能会有些麻烦,但管理的严,是有很多税收的啊。”

  “行了行了,我还要看奏折呢,你走吧。”胤禛一看就在赶客了,宜修眼见着没有结果,索性就放弃了。

  不过她走到门口,看着明媚的阳光,又突然转身:“那我要外出郊游!我要踏青!”

  “行行行,快去吧,别再来找我了。”

  宜修另一件想做的事得到了应答,像蝴蝶一样轻快的飞出去了。

  胤禛后知后觉地抬起头,突然发现宜修都三十多快四十岁了,居然还身轻如燕……

  “难道是天长日久锻炼?可是我也锻炼啊…怎么感觉,没怎么变老呢?”一些玄幻的想法在胤禛的脑海中一闪而逝,很快因为繁忙的公务抛之脑后。

  宜修如一只挣脱牢笼的小鸟,轻快地奔出了乾清宫。她一边吩咐着小太监去准备郊游所需的马车与物品,一边差人唤来剪秋和绘春。不多时,剪秋和绘春便匆匆赶来,二人向宜修行了礼后,便站在一旁等候吩咐。

  “今儿个可算能出去透透气了,咱们好好玩个痛快!”宜修眉眼弯弯,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主子能出去散散心,奴婢们也跟着高兴。”绘春嘴角含笑,语气轻柔,眼神里满是对宜修的关切。

  剪秋则是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她也好久没休息了,于是说道:“主子,听说郊外的桃花开得正盛,咱们定要去好好赏赏。”

  三人上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驶出紫禁城。一路上,宜修撩起车帘,看着街边的热闹景象,以及树木发芽的嫩绿,心情愈发舒畅。

  后来还跑到了雍和宫,接了染冬出来,染冬真的是大变样,看起来成熟了不少,不过性格还是活泼机灵的样子。

  染冬也不时地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各种新奇玩意儿。

  而绘春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们,偶尔提醒一句:“主子,染冬,小心些,别摔着。”

  到了郊外,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送来阵阵花草的清香。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绽放,粉绿交织,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哇,好美啊!”宜修忍不住赞叹出声,迫不及待地走下马车,奔向那片花海。染冬像个活泼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嘴里还喊着:“主子,等等我!”

  剪秋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手中拿着披风,以防宜修着凉。她看着在花丛中嬉笑玩耍的宜修和染冬,眼神里满是宠溺,轻声说道:“主子和染冬姑娘慢些,莫要迷了路。”

  宜修在花海中穿梭,时不时地停下脚步,轻抚那粉嫩的花瓣,十分的光滑柔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绘春则采摘各种野花,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个漂亮的花环,戴在了宜修的头上。

  “主子,您看,多好看啊!”绘春满脸自豪地说道。

  宜修笑着说:“还是绘春手巧,这花环一戴,我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四人在花海中玩闹了许久,才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旁。溪水潺潺流淌,水底的石头和游鱼清晰可见。

  宜修坐在溪边的草地上,将脚伸进溪水中,感受着那清凉的水流。另外三个人也学着宜修的样子,把脚伸进水里。

  在这个时代,女子的脚其实是不能轻易示人的,不过宜修把周围的人带的,这个意识也渐渐消散了。

  玩累了,四人便坐在草地上,享用带来的清爽点心和清凉茶水。染冬一边吃着点心,一边说道:“主子,今天可真是太开心了,好久都没有这么放松过了。”

  宜修微微颔首,感慨道:“是啊,宫里的日子总是那么忙碌,还是外面的世界自在。”

  剪秋轻轻叹了口气:“主子,虽说外面自在,但宫里才是咱们的家,还得回去面对那些繁琐的事务。”

  “可不是嘛,不过出来这一趟,我也想明白了一些事。”宜修目光坚定地说道,“对外贸易这事,我还是不会放弃的,就算胤禛不同意,我也要想办法说服他,为…大清的未来谋一条出路。”

  绘春听了,连忙点头:“主子说得对,咱们妇联也能在这事儿上出份力,我回去就和姐妹们商量商量。”

  剪秋也表示赞同:“主子既有此决心,奴婢定当全力支持。”

  四人又聊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把染冬送回家,在门口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意犹未尽地踏上回宫的路。马

  车上,宜修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回味着。

  今年的女人比脚大赛比去年还要热烈,准确的来说是一年比一年热烈,毕竟奖金对于平常百姓家很多了,只是一双大脚而已,能赢回来许多奖金。

  宜修不知道小脚的风气是不是能够改变,但比赛还是要一直举行的。

继续阅读:第229章 岳钟琪审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陷于缧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