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弘盼去世
尽无穷2025-07-28 17:224,417

  “盼儿,你阿玛为什么不担心你呢,啊,他怎么就那么走了...”

  翠果看着主子失神的望着贝勒爷离去的背影,不免心酸,只能转移话头:“主子,大阿哥似乎好些了。”

  “是吗?”李静言回过神来,匆匆去看弘盼。

  然而,大阿哥只是好了一点,高烧却一直没有退,直直烧到了天明。

  胤禛还要上早朝,等再回来时已经是午时了。

  听到弘盼依旧没有退烧,他叫来了府医苏柳成。

  “你告诉我一句实话,弘盼,还能行吗?”

  苏柳成沉默片刻,恭谨的回答道:“老朽无能,实在是没法子保住大阿哥。”

  “...知道了,退下吧。”

  胤禛对于这个结果早有预料,在皇室里,多病的孩子没有几个活的长的。

  ‘算了,总会再有的。’

  胤禛安慰着自己,出于愧疚或是对弘盼的不忍,没有再去西厢房看望李氏和弘盼。

  春天雨水很多,这几天断断续续的下了有两天了,屋子里也潮湿,被子盖在身上感觉都有水汽,衣服也吸了水,穿在身上有些贴着。

  宜修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弘盼高烧不退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是染冬和宜修闲聊中说出来的

  “没有叫太医来看看吗?”宜修想着,太医总比府医要医术高些。

  “不知道啊,也没见来。”

  宜修渐渐想起,上辈子弘盼只活了两岁,轻轻叹了口气,没再想那些事情。

  “中午吃些火锅?”这段时间胤禛都没再来,宜修经常和剪秋她们一起吃饭。

  “好啊,天气太潮了,能蹭主子一顿饭也不错。”染冬弄完炉子里的碳,坐在小板凳上和宜修一起烤火。

  “染冬。”绘春进来叫起染冬:“快来帮忙,把菜都端进来。”

  “知道了。”

  染冬走了,宜修抬头看了一眼,继续低头看书。她看的是《资治通鉴》,里面的故事很是引人入胜。

  少倾,热腾腾的火锅端上来了。宜修嗅到了辛辣的气味,放下书,走到桌前坐下。

  红色的浮汁带着奶白色骨汤鼓动着,羊肉下锅,油脂随着汤汁翻滚,肥嫩的羊肉吸满汤汁,带着椒麻的味道,刺激着味蕾。

  “好香,这羊肉真肥。”剪秋吃的满嘴都是油,绘春起身,搅了搅火锅中间的碳块,让它继续燃烧。

  几人吃的快,绣夏撤下空盘子,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又拿起一盘鹿肉和一盘冻豆腐放在桌子上。

  万福院中还算热闹,西厢房中,却死气沉沉。

  李静言不知道哭了几回了,眼睛红肿,弘盼虽然退烧,但一直不醒,吃了药也没用。

  翠果用冷水浸湿毛巾,给李氏敷眼睛。

  “主子,要不,咱们求贝勒爷请宫中的太医来给大阿哥看看吧?”翠果一句好心提醒,让李静言精神大震。

  这几天,磋磨的她身心俱疲,翠果照顾她,她连动都不想动,但翠果突然提议叫太医,却让李静言一下子想起还有这样的办法。

  “我怎么这般糊涂,都没想到。”李静言说着就要起身,摇摇晃晃就要往外走。这几天她都没有好好吃饭,走路都走不稳。

  翠果连忙扶住李氏,急忙劝阻:“主子,贝勒爷还没回来呢,现在去人也不在啊。”

  李静言并不理会,继续踉踉跄跄的往前走:“那我就去大门口等贝勒爷。”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等着浪费了。

  翠果没法子,只好吩咐另一个丫头将披风拿上,又叫了一个嬷嬷,四个人一起走出西厢房,往贝勒府的门口走去。

  天气依旧阴沉沉的,乌云堆在天空,没有要散的意思。毕竟下了几乎两天的雨,空气中不仅潮,而且还夹杂着冷意,有些倒春寒的味道。

  翠果一边走,一边让另一个丫头把披风披在李氏的身上。

  “主子,你也不必自己亲自去门口啊,咱们叫人等着,看到贝勒爷回来通报一声,主子再出来也不迟啊。”翠果看着李静言披上披风仍旧有些发抖的身子,担心极了,但李静言很是坚持

  “不,我要亲自等爷回来。”

  说话间,三人已经疾步走到了府门口。

  翠果很忧虑,她不知道贝勒爷到底什么时候会回来,之前忙的时候,贝勒爷到了天黑才回来。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家主子就要等到天黑了,这如何撑得住啊?

  好在胤禛今天回来的不晚。

  胤禛还没到府门口,小顺子便掀开马车的帘子,禀报:“贝勒爷,侧福晋在门口站着呢。”

  “嗯?”她站在门口做什么?

  胤禛刚下马车,脚落下凳子,李静言便冲了过来,胤禛赶忙一把扶住,呵斥道:“你大冷天的站在这里做什么?”

  李静言抓着胤禛的袖子,急切地开口:“求爷请太医来给弘盼看看吧,盼儿他一直醒不来,府医说他无能为力,只能用药吊着...”

  李静言话没说完,便泣不成声。胤禛不忍,冲小顺子吩咐道

  “小顺子,派人去太医院叫一名太医来,给弘盼看病。”

  “是。”

  胤禛搂着李氏,进了王府。

  “先回去,太医一会儿就来了。”

  “嗯。”

  李静言止住了泪水。

  一炷香时间后,在李静言望眼欲穿的等待下,太医总算来了。

  那太医是个中年男人,但两鬓已生白发。

  “奴才给贝勒爷请安。”

  “起来吧,去看看大阿哥如何了。”

  “是。”太医缓缓起身,向着躺在床上的弘盼走去,跪在了脚塌前号脉。

  弘盼紧紧皱着眉头。拳头也握得紧紧的。

  “......”

  一室的沉寂,没有人说话。片刻后,太医拿开了手,又把手指放在了弘盼里面的手腕上。

  又是一阵沉寂,太医才缓缓起身。

  转过身,低头沉稳的回道:“贝勒爷,大阿哥先天不足,娘胎里打出来的病气,能养到现在,已经足够幸运了。”

  胤禛之所以没有阻止太医当着李氏的面说下去,就是想让李氏知道事情的真相,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李静言并没有听出话里的意思。

  “那盼儿的病怎样才能好?”李静言殷切的看着太医,言语恳切。

  太医看到李静言的神情,一时之间不忍说出什么话来,只好望向胤禛。

  “你先去配些药来,给大阿哥服下。”胤禛垂下眼帘,把太医打发走了。

  “是。”

  太医恭谨的退下后,胤禛本想接着太医的话,把弘盼活不久的真相告诉李氏,但看到李氏哀切中带着绝望的神情,话到嘴边,转了一个弯儿:“盼儿身体不好,每日按时喝药就是了。不过你也做好心理准备,弘盼多病,到底不是个长久的事。”

  李氏不算聪明,但此时也觉出些不对来。

  她看向床上躺着的小小身影,她一直都在骗自己。

  胤禛见李氏没什么过激反应,便安慰一番,离开了,他还有事要忙,骑射功夫渐渐有了长进,还不是懈怠的时候。

  李静言顺从的点头。

  ‘现在的处境实在是算不上好。’胤禛想着如何在政治上继续往前走,李氏则起身,向弘盼走去。

  李静言坐在床前,轻轻抱起弘盼,心中一片酸楚。

  ‘是娘对不起你,没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

  阳光照进屋子的光亮渐渐消失,贝勒府中都点起了灯。李静言依旧守在弘盼床前,和弘盼的奶娘一起照顾弘盼。

  万福院中,宜修关上了窗户,将外面的冷风隔绝在了外面。

  二月二十七,天朗气清,弘盼却渐渐没了气息。

  李静言悲伤不已。

  二月二十九日,举办丧礼,祭礼,最后将遗体盛入小式朱红色棺木盛殓,袝葬于黄花山。

  宜修虽然早已知道最后的结局,但心中依旧不由得难受。她不由想起了自己上辈子唯一的......

  ‘算了,想什么呢。’

  弘盼的去世,在丧礼结束后,便也结束了。

  胤禛很忙,但也抽出时间去陪了李静言几次,每次李静言都伤心落泪不止。

  后来胤禛渐渐不去西厢房了,李静言病倒了。

  她日日悲伤,之前照顾弘盼消耗了她许多的心力,现在一下子松懈下来便病倒了。

  “主子,侧福晋最近病倒了,请了太医来看。”剪秋向宜修走来禀告。

  宜修正在用玉刮板刮脸,因为脸上总感觉血液不畅,堵着难受,刮一下会好很多。

  “因为弘盼吧……”宜修瞧着天,透蓝透蓝的,问剪秋“冬天的时候,内务府送来的灵芝,人参,还有那些海味还没有用完吧?”

  “还没有。”

  “那挑些品相好的,让绣夏给侧福晋送过去吧,补补身子。”

  “是。”剪秋退出去,找绣夏了。

  绣夏在库房中选了些山珍海味的补品,装在盒子里。

  “剪秋妹妹,你看这些行吗?”

  “行,你送过去吧。”剪秋打开盒子看了看,点了点头。

  绣夏进了西厢房,遇到了在房里伺候的小丫头,便跟着小丫头进了侧房。

  “奴婢给侧福晋请安。”绣夏微弯膝盖,行了一礼。

  李静言由翠果扶起来,靠在床架上,身后堆了些长条的浅粉绿色的枕头。

  “起来吧。福晋找我有什么事吗?”李氏的声音很虚弱,嘴唇也没有什么血色。

  “福晋听到您病了,要我过来送些补品。”

  翠果接过了绣夏递过来的匣子,放到了自家主子面前。李静言打开看了看,都是些好东西。

  “麻烦你替我向福晋道谢,劳福晋记挂。”

  “是,那奴婢先告退了。”

  “嗯。”

  绣夏后退着出了门。

  “这真是好东西啊。”翠果看着李静言打开的匣子,这些抵得上内务府给她们一年的量了。

  “是啊,福晋居然还惦记着我。”李静言盯着匣子里的山珍海味,思绪飘远。

  她和福晋将近快两年没见了,因为平时不怎么出自己的院子,福晋后来也不要求她们早起问安,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

  只是李静言没有想到,除了贝勒爷外,第一个送补品来安慰她的,居然是福晋。

  这些东西,按自己的位份,是一下子不可能分到这么多的,李静言心中默默感激。

  “翠果,去拿这些补品做些药膳来,总不好辜负福晋的一片心意。”李静言合上匣子,把东西递给了翠果。

  “是,主子,我这就去。”翠果还是高兴,快步出去了。

  李静言在翠果的开导下,吃着药膳,养着身体渐渐好起来,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这天,李静言的母亲马兰来看她。

  “请侧福晋安。”

  “快起来。”李静言赶忙扶起母亲,两人坐在了炕上。

  “侧福晋身体可好些了?”

  “托贝勒爷和福晋的福,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身体要好好养着才行...注意饮食...”马兰絮絮叨叨的关心着李静言的身体。

  “不知这次之后,贝勒爷还来过没有?”马兰朝女儿询问。

  李静言犹豫一下,还是告诉了母亲的真相;“之前来了几次,后来贝勒爷大概太忙了,就没再来了。”

  “唉,你伤心是平常事,但也不能一直伤心下去,尤其是在贝勒爷面前,一直这样落泪不休,迟早会失了宠爱。”马兰劝说着自己的女儿,虽说自己的丈夫身为知府,但到底和京城以及权贵有差距。身为汉人,女儿嫁进这满人皇子的府中,所能依靠的都是贝勒爷的宠爱。

  如果女儿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一直这样,贝勒爷迟早会腻烦,对自己女儿的宠爱会渐渐失去,到时候女儿的处境必定不会太好,连家族说不定也会受牵连。

  “是,女儿知道了。”

  母女两人又说了些话,马兰便告辞离开了。

  李静言让一个小丫头送去了,自己则留在屋里,盯着小桌上母亲一动未动的青花瓷果盘和白瓷的茶杯。

  ‘我还得再要一个孩子才行。’李静言擦了擦不知何时流下的泪水,下定了决心。

  新年过后,四贝勒府西侧,施工又开始了。细细碎碎的嘈杂声,有时扰的宜修烦闷。

  胤禛和胤禩之前商量好要把两家的府邸建在一起去,等八贝勒十八岁大婚出宫立府后,便能常来往。

  宜修自然知道现在胤禛的想法,他现在不受父皇宠爱,而八阿哥此时圣慻正浓,而且有很多支持八阿哥的人已经开始隐隐站队了,所以胤禛当然要和八阿哥胤禩打好关系。

  ‘不过,之后又撕破脸,也真是有好看的了’宜修并不打算提醒胤禛什么,因为历史的走向如果轻易打断了,到时候麻烦的还是宜修自己。

  康熙南巡胤禛也要跟着走。

  临走之前,他想着这段时间忙,都没有去看望福晋,正巧这几天自己又闻到福晋院子里饭菜的香气,于是打算去看看福晋,顺便吃些饭菜。

  “小顺子,你去告诉福晋一声,我今天中午去她那儿。顺便,拿上...”

  宜修没有想到,胤禛在临走之前还会来一趟。

  她正在做一顿海味大餐。大致打算有清炒虾丸子,韭菜虾肉馄饨汤,辣炒鱿鱼,螺肉,扇贝...

  “再,蒸条海鱼吧...”

  宜修正吩咐着其他人去准备材料,给每个人布置任务。染冬便领着小顺子来到了小厨房门口。

  “福晋金安。”小顺子行了一礼,将一个白瓷的大肚酒瓶举了举。

  宜修眉心一跳。

继续阅读:第15章 第三次南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陷于缧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