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人官学的经历,让宜修突然对于未来产生了焦虑。
现在虽然解放了女人,暂时恢复了各项权利,但这些只是空中楼阁,都是基于皇权支持女性的基础上。
就好像武则天当皇帝的那个时期,女性地位大大提升,而且开始流行了胖的审美,男性对于女性的审美一直都是瘦,因为女性如果瘦的话,他们强壮自然就能更好地控制女性。
这也就是宜修的焦虑,在武则天这个算是代表女性的皇权消失之后,女性的地位就又被男性打压下去了。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归根结底,人类就是生物弱肉强食。男性拥有强壮的身体,自然就能够压制女性,对女性在生命上产生威胁,不得不屈服。
而在封建社会,男性拥有暴力或者说武力的优势,把这些暴力和武力伪装成权力,随时都可以把没有暴力和武力支撑权力的女性给消灭掉。
这样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更换皇帝的时候,或者在宜修看来,她如果去世,皇权这样一个基于最大武力的权力,很快就会收回对女性的支持。
她不相信胤禛,更不相信弘晖会继续自己的政策,尤其是弘晖,他身为封建社会的皇子很有可能对这样一位母亲感到排斥。
“啧,要是个女儿就好了。”宜修轻敲着茶盏,虽然她知道就算生了一个女儿,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之下,有可能也不会延续自己的思想,但是她好歹是女人,总比生了一个儿子要靠谱。
因为就算女人投靠了父权,她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因为在父权制度中,她就算是献祭自身去讨好,付出自己的一切去讨好,父权还是会将她视为低人一等的人,或者是生育资源。而不是像男人一样当成盟友。
因为无论男人女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男性把女性赶入家庭,成为供养自己成就的养料,在背后家庭的支持下,男性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完成自己的成就与伟业,实现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至于背后的贡献,要不然就是被忽视了,要不然就是被认为是应该的,要不然就全归咎在了表面男性身上。
“可…”宜修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她自然知道在皇权之下再搞一个武力机构,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
她如果在的话,可以将这个武力机构归在皇权之下,就像妇联里面的武院,但是她如果不在了……
可是如果脱离皇权,建立武力机构,危险性实在太大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很有可能被当做某种势力灭掉。
“唉……”宜修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摆脱,但是同时她也不敢确定,如果自己离开之后,父权社会再次把女性赶入家庭,还会有人坚持到底吗?
“不对!我不应该这么想!”宜修突然想到欧洲的猎巫运动之后,虽然女性在生命的威胁下被迫进入了家庭,但是后来欧洲还是最先掀起了女性的解放运动。
“总会有人继续,不是吗?”
宜修现在要做的只是前进而已,力量以为基底,权力做外壳,说话才能被人听到。
雍正八年。
册封十三阿哥怡亲王嫡三子弘晓为世子,嫡二子弘皎为宁郡王,庶子弘普被封为固山贝子。
为什么世子改变了人呢?因为弘暾因病去世,只能另封世子,弘皎又不是一个脑袋聪明的。
在钟粹宫,居住着公主们。
有怡贤亲王胤祥第四女温姗,自幼被养在雍亲王府,雍正即位后入宫为养女,成为了二公主。另一位当初被养在雍亲王府的女儿是玉英的大女儿温嫖,在雍正继位之后就被送回了家中,被封为郡主后她嫁给了伊尔根觉罗氏福僧格,但在前不久因为难产,二十岁就去世了。
有胤礽之女温臻,在雍正元年就被雍正收为了养女,成为了三公主。
有庄亲王胤禄长女,因深得雍正喜爱被收为养女,成为了四公主。
其实说到底收养这么多女儿,还是因为雍正自己没有几个女儿,亲女儿又舍不得嫁去蒙古,所以只能收养别人的女儿进行政治联姻,嫁去蒙古。
不过几位公主并不是一直都住在宫里的钟粹宫,在宜修的要求下,她们半年在宫里,半年在自己家里。
胤祥第四女温姗马上就要出嫁了,人选已经定了喀尔喀多尔济塞布腾。本来是想安排她远嫁蒙古的,但是胤禛到底是最后没舍得将这个从小养到大,和亲闺女一样的养女嫁出去嫁那么远。
于是就选了这么一个人,婚后,温姗就可以留在京城。
“上辈子,她也是因为生完孩子产后因病去世的……”宜修上辈子没有孩子,所以对温姗这个从小养到大的女儿,完全是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
上辈子,温姗因为产后疾病去世,宜修伤心了好久。这辈子,宜修带着这几个女儿,坚持强身健体运动练武,多吃肉,多吃蛋白质,保持身体健壮,并且一直给她们灌输强壮是美的观念,当然,宜修也通过各种方式来向大众传输,女人正常的脚是美,强壮强健是美。
虽然和现在男人的审美相悖,但宜修是皇后,而且代表皇后的权利,所以人们都会模仿。
温姗在结婚之前,在宜修的支持下,已经被封为了和硕和惠公主,之后就剩下大婚了。
她身为公主,虽然皇室也会给她准备彩礼,但是身为父母的允祥和玉英,还是给自己这个女儿准备了很多彩礼,在出嫁之前更是将温姗接出宫去,最后和自己的女儿相处一段时间。
温姗:“阿玛,额娘,你们也不用这么担心啊,温宜姐姐出嫁之后,还不是想去哪去哪,现在她在妇联,还能接母亲出来和她一起住呢。”
玉英却很担心:“温宜是皇上的亲女儿,她和你不一样啊。”
温姗:“额娘,我已经和皇后娘娘说了,我结婚后不是18岁成年了吗?到时候皇后娘娘会让我也进妇联。”
玉英和自己的丈夫对视一眼,他们也十分清楚,自从皇后娘娘等各种行动之后,女性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公主的地位也提升了很多。
温姗又和父母说了很多话,然后就出去和约好的温宜,温臻一起骑马玩乐去了。
现在清朝的街道已经焕然一新了,经济的发展,吃饱喝足,还有随着海禁政策渐渐开明的氛围,女性地位的提升带来的更多自由,让女人现在都走出家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了。
而且因为今年又建立了妇女组织,专门由习武的女人组成,负责在街道中巡逻,保护人员安全,也让女人在外面活动更有安全感。
阳光洒在京城的街道上,集市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温姗、温宜和温臻骑着马,轻快地穿梭在人群中。街边的摊位琳琅满目,有卖精巧手工艺品的,有卖新鲜果蔬的,还有卖热气腾腾小吃的。
女人们不再只困于家中,她们有的在摊位前挑选布料,准备给自己做身新衣裳;有的聚在一起,讨论着新成立的妇女组织,眼神中满是自豪与期待。
温宜笑着对温姗说:“你这一嫁人,往后可就不能像现在这样随意出来骑马了。”
温姗撅撅嘴,反驳道:“才不会呢,皇后娘娘说了,即便嫁了人,也一样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还想着婚后进妇联,和你们一起为姐妹们谋更多的自由呢。”
温臻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如今这世道不同了,咱们女子也能有一番作为。你看那些在街上巡逻的女护卫,多威风。”
正说着,一位卖香囊的大娘热情地招呼她们:“几位姑娘,来看看我这香囊,绣工可好着呢!”
温姗等人下了马,围过去挑选。温姗拿起一个绣着并蒂莲的香囊,轻轻嗅了嗅,香囊里的香草气息萦绕在鼻尖:“这香囊真好看,我买回去送给未来的驸马。”
付了钱后,她们又继续前行。路过一家茶楼时,里面传来女人们的欢声笑语。原来,这是个女子们相聚谈天的地方,大家在这里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交流着对新政策的看法。
看着眼前的景象,温宜感慨道:“以前哪能想到会有今日这番景象,多亏了皇后娘娘。”
温姗眼中闪烁着光芒:“等我成了亲,定要好好为这女子地位的提升出份力,不能辜负皇后娘娘的一番苦心。”
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温姗等人这才意犹未尽地骑马回宫。一路上,她们畅谈着。
西征正在顺利进行,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傅尔丹带领的官兵都是满蒙人员,岳钟琪带领的官兵都是汉人,也就是绿营。清朝本来汉人和满人的关系就很差,西路军和北路军就更不要说了。
皇帝身为满族人,自然也十分向着满族人,也更信任满族人。
不过之后,要抗击外国人入侵的还得是汉人,因为满人太少了,而且清朝的科技落后,同样的人数压根打不过之后的外国侵略者,其实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根本没多少人,但是人家有先进的武器。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天,岳钟琪来到了傅尔丹的帐篷里谈论作战细节,傅尔丹是一个威风凛凛的人,让人看一眼就觉得他很有大将军的风采。
岳钟琪看到帐篷里一圈挂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岳钟琪问:“您挂这么多干什么?”
傳尔丹回:“吾经常拿这些操练,悬挂起来激励众部。操练的时候谁优秀,我就把这些兵刃奖励给他。”
月中期却不太赞同,但他并没有表面上说出来,而是继续和傅尔丹讨论战况。
回到西路军之后,岳钟琪和身边的人说道:“身为大将军,不想着谋略,却想着好勇斗狠,早晚会打败仗。”
然而就在准备出兵的时候,准噶尔那边派来了特使求和。来到了岳钟琪的军营,叫特磊。
特磊:“参见大将军。小民这次前来是来将罗卜藏丹津送来的,没想到他居然想要谋害我们首领……我们就打算把他送到清军的大营,结果走到一半听到两路清军要来打我们,就把我们吓得又把罗卜藏丹津押回了伊犁,就派我过来求和,希望能和平共处,干嘛要打仗呢?”
罗卜藏丹津就是当时青海反叛的罪魁祸首,年羹尧没有将他抓住,他跑到了新疆。
岳钟琪:“……”
我听你在这放屁。岳钟琪一下就看出来这里面有鬼,但是他又不敢自己决定,只好上报雍正,同时说怀疑这个求和中有诈,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战报没一段时间就被送到了京城。
胤禛一开始想,准噶尔应该就是真心想求和看到清军大兵压境害怕了。但很快结合岳钟琪说的有诈,又觉得把这个罗卜藏丹津送过来的理由太过虚假,好歹这辈子他还看了很多兵书。
最后他紧急请了怡亲王进宫,一同商讨。
允祥目光坚定,语气迫切:“皇上,定是有诈,就和岳将军所说,绝对是准噶尔想拖延时间,他在前线更能看清楚形势。”
允祥也知道傅尔丹是个草包,也就岳钟琪能用,但皇帝非要选一个满人同时带队也没办法,暂时也没有比他更好的人选了。
胤禛回想起宜修对自己的忠告,不在前线,对军事把握不好,就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宜儿从来没有说错过…’
最后他接受了允祥与岳钟琪的观点,下旨:准噶尔求和必有诈,见机行事,继续攻打。
宜修是之后才知道的,她松了口气:‘总算没有和上辈子一样,让人把特使送到京城,又暂缓进兵。还把岳钟琪叫回来…真是个军事白痴。’
上辈子岳钟琪回京之后,西路军因为无人管理,满人将领又松散,最后被袭击后仓促出战反击失败。
最后一地鸡毛,岳钟琪还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雍正的猜忌,被分散了兵权。这么好的一个将领,指挥不动军队,另一个将领又是个草包,不失败才怪。
因为出兵及时,噶尔丹策零没有机会和欧洲瑞典,俄罗斯那边的人要上军火,和那边的人合作,制造出大炮以及各种比清军先进的武器。
首战告捷,胤禛大喜。
当天就去找宜修,大夸特夸岳钟琪和傅尔丹。
宜修听的多了也不耐烦了,他要是就说一次还好,可是胤禛一收到好一点的战报就过来和她说,听了她都腻了。
宜修实在忍不住了:“停停停,那傅尔丹就是个草包,全靠西路君岳钟琪带领才能打赢,他就是跟着岳钟琪后面喝汤的,你想选满人,我可以理解,可是你也不能选个草包吧,那么多有能耐的人。”
胤禛又不傻,他自然也看出来了,可是他也好面子啊,于是一甩袖子生气的走了。
怡亲王允祥没有病故在五月初四日,所以就没有发生将将领从前线召回的愚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