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抬头,看见来人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妹子要买点啥?”
姜云喜笑:“我不买东西,大姐,我这有家里祖传的卤味,你尝尝味道,要是觉得好,我再往下说。”
姜云喜说着把卤鸭拿出来,从里面捡了一块鸭肉递过去。
赵红还是第一次见有人上赶着送东西的,闻着那肉确实挺香,她犹豫着接在手里小口尝了一下。
“咋样?”
赵红点头:“好吃。”
姜云喜:“大姐,我这卤鸭已经在火车站卖了好几天了,特别受欢迎。我在外面卖是一块三一斤,要是放在店里卖,我可以给你一块二的价格,你看怎么样?”
赵红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情,但她在站前这个供销社已经干了十多年,形形色/色的人见过不少,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这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个机会。
要赶车的人多少都会来她这里买点干粮,要么罐头要么麻花,这什么卤味应该不会差。
想明白之后,她看姜云喜的态度也更热情几分。
“一块二会不会太贵了?你再便宜点我可以先帮你卖。”
姜云喜露出两个梨涡:“大姐,不是帮我卖,是你在帮你自己卖,我这只是卤味,如果你再赠送个馒头,一块四一斤肯定也有人买。”
一个馒头三分钱,说是赠送但其实价格无形中提高了二倍不止。
赵红不是傻子,相反她十分精明,姜云喜一说她就反应过来。
就算一天卖二斤,她最少赚三毛,一个月就是九块钱。
她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
“妹子,我这里要是卖了,其它地方你可不能再卖。”
姜云喜很痛快的答应下来:“可以。”
统购统销限制了姜云喜的货源,再加上整个镇子就这么大,与其四处乱跑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批量销售。
“你这些我先留下,如果卖的好到时候我再多要一些,你看怎么样?”
姜云喜点头。
赵红把卤鸭放进托盘里面,过秤之后是二斤八两。
姜云喜接过钱,约定明天会先送过来一只,然后看情况再定。
等到第二天,石平来送过来,赵红一看见人立马高兴的把人迎进去。
“这卤鸭卖的着实不错,今天一早就有人过来问了。一只根本不够卖,明天你给我送两只过来,可千万别忘了。”
时间一晃到了五月节前三天,是周六。
因为学校有课她并没有去镇上,而是上赵越和石平把五十斤咸鸭蛋送去了周主任爱人所在的社区。
拿着手锯结完账,两人又去了站前供销社。
除了两只卤鸭,另外还有五斤咸鸭蛋。
赵红的丈夫中午下班会过来,拿着烤鸭咸鸭蛋和馒头在站台兜售。
两口子跟铁道职工混的熟,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短短一个多小时,不但能卖出去不少东西,还能给店里拉不少人。
店里已经从原来的两只卤鸭增加到了三只。
过完节之后,月底姜云喜把所有账目汇总,发现六月份一整个月,扣除各项成本,足足赚了一百八十五块二。
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别人半年的工资了!
“这个月大家都非常辛苦,所以除了基本工资,额外每人再多给你们三十块钱。”
姜云喜把事先准备好的钱分别放到两人面前。
“这,这也太多了吧?”赵越看着跟前的钱,半晌没回过神。
他在生产队干一年,最后差不多也就分这么多钱了。
如今才一个月,他就拿到了三十六块钱!
“姐给的你就收着。”
石平大大方方的把钱揣进口袋里:“只要咱们好好干,姐肯定亏待不了咱们。”
姜云喜笑:“是啊,再接再厉,争取带着你们赚更多的钱。”
另一头,边防某部,顾一城正在监督手下训练,陆晋忽然从远处跑过来。
“老顾,朱领导叫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才结束训练,加上又跑的急,到了近前整个人几乎累成了狗。
陆晋喘了好几口粗气,才说:“我去的时候听见他发了好大火正骂娘呢,还说让你赶紧滚过去见他。”
其他人好奇的立马竖起耳朵。
“我记着昨天你顺了他一包中华烟,不会事发了吧?老朱嗜烟如命,你完了。”
顾一城扫他一眼,十分淡定的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高声让大家解散,然后才转过头,抬手拍了拍他肩膀说:“我已经跟老朱说了是你拿的。”
原本还幸灾乐祸想要看热闹的陆晋,仿佛被雷劈了一般。
等到反应过来再想质问,才发现人已经走远了。
“顾一城,你混蛋!”
顾一城来到办公楼,一步两个台阶,三两下就窜上了二楼。
到门口时先警惕的朝里面望一眼,看见姜云生也在,顿时松一口气。
敲门进去,朱振华示意他把门带上,然后下巴点了下对面的位置示意他坐下。
等人的空隙他面色已经缓和不少,但依旧沉着脸,似乎遇到了什么难事。
“上头有个任务非常棘手,之前也派人执行过,但最后都失败了……你们两个性格互补搭挡的时间久了也有默契,所以我跟组织推荐了你俩。失败就意味着丧命,所以这次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听明白了吗?”
两人异口同声:“明白!”
……
学校期末考试之后,与成绩单一起的是同学们的毕业证。
虽然只教了他们短短半年,但这半年也是姜云喜投入精力最多的半年。
她跟同学们亦师亦友,相处的十分融洽,如今即将分别,着实有些舍不得。
“我再最后叮嘱大家几句,即便毕业了也千万别把课本丢了,时常翻看你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跟每个同学进行告别之后,她所在的初二年级就算正式毕业了。
又在学校待了两天,姜云喜也开始放假了。
放假后第一件事就是跟石平一起,带上卤鸭去了距离村里二十公里外的县城。
县城虽然远,但是比镇大很多,光是大的百货商店就有两个。
两人每个供销社都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