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初雪微寒
念怀2025-10-06 22:002,577

  第二天,通过孙牙人的介绍,跑堂的人选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叫顺子的十六七岁小伙子,他家住在镇外,人看着机灵,眼神清亮手脚也麻利。

  让他试工了半天,招呼客人报菜名算小账都有模有样,就被留了下来,先跟着孙大膀熟悉流程,等孙大膀去了后厨,他就接替跑堂的活儿。

  最重要的还是甜品学徒,苏明华和赵氏挑得格外仔细,前前后后看了好几拨人,仔细问了来历性情,最后选了两个看起来干净整齐,眼神里带着点怯意,但目光很清澈的丫头。

  一个看起来沉稳些,约莫十三岁,叫春妮,另一个稍微活泼点,大概十二岁,叫秋菊。

  都是附近村子家里孩子多田地少,实在养不起的,爹娘才狠心送来学手艺,挣口饭吃的,盼着孩子有条活路。

  苏明华详细问了她们的话,又让她俩洗了手看了看,觉得本性都不错,不是那种奸懒馋滑的,便定了下来,签了活契。

  这两个丫头就正式交给宋安沐和吴氏带,前者负责理论,教她们认材料学称分量,记住各种大概的比例和步骤,后者负责带着她们实际操作,从最简单的清洗工具和分离蛋液,以及怎样过筛面粉开始教起,手把手的传帮带。

  钱娘子依旧负责大量的洗刷工作,但苏明华也跟她说了,以后这两个丫头的一些杂活,比如清洗专用工具收拾操作台,也需要她帮忙分派,带着点她们,钱娘子连连点头,觉得自己更受重视了。

  安置小院那边,通过张妈介绍又请了一位姓王的寡妇人,看着慈眉善目,说话轻声细语,干活也利索,和苏明华,张妈一起排班照顾孩子们,总算能倒开手,大家都能喘口气了。

  李牛现在除了雷打不动的接送读书郎和采购任务,店里忙的时候,比如进货来了,他也开始帮忙搬运一袋袋沉重的面粉,一桶桶粮油,他话不多但力气大,干活实在,从不抱怨。

  书院里,宋安宇实在是无聊透顶。那些蒙学的内容对他而言简直幼稚的像过家家。

  于是,他把过剩的精力用在了辅导两个堂弟上面,放学回家的路上,就在晃悠的牛车里考较他俩今天夫子教了啥,背不出三字经就吓唬他们要告诉奶奶,回去等着加罚写字。

  回到家,还得盯着他俩写大字,要是写得歪歪扭扭,就要求重写,把元冬和元序愁得呀,看见他就想躲,不过他们学习效率,倒是被迫提高了一点点点,至少不敢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的糊弄了。

  买人计划算是初步启动实施了。

  后厨响起赵氏教导孙大膀的大嗓门:“大膀!刀不是这么拿的!切到手咋办?手腕用力!…火太大了!炒青菜要猛火快炒,保持翠绿!…盐!又忘了放盐!你这脑子记啥呢!”

  另一边,宋安沐和吴氏耐心的教着两个小丫头:“对,就这样轻轻搅,用手腕去转,不要太用力了,不能起泡…看,这样拉起有个小尖角,就是打好了…这个要蒸一刻钟,看准沙漏…”

  虽然一开始显得有些混乱,新人笨手笨脚,难免出错浪费东西,需要自家人投入更多精力去教去盯,但大家都明白,这只是阵痛,是为了将来能更轻松,是为了长远的发展。

  这个家,正在从纯粹依靠自家人死扛的家庭作坊,向着更有规划,更有组织,更有规模的方向,笨拙却又坚定的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

  新人上手终究需要时间磨合,留香居的日常依旧忙碌。

  但在苏明华有条不紊的调配,和众人耐心细致的教导下,最初几天鸡飞狗跳的混乱局面,正在一点点被捋顺,变得逐渐有序起来。

  宋安沐总算能从没日没夜的打蛋,搅拌中稍稍解脱出来,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在了琢磨新点子上。

  天气一天冷过一天,呵气成霜,她想着能不能做些更适合冬天,热乎乎又能暖身的一些甜饮或者点心,让大家从里到外都暖和起来。

  时间悄悄滑进十一月下旬,冬天彻底撕掉了温和的伪装,露出了它凛冽寒冷的面目。

  今年南方的天气似乎格外反常,连着阴沉压抑了好几天,灰色的云层低低的压着屋檐。

  终于在一个午后,开始飘起了雪花,起初只是一些细碎的雪沫子,零零星星的,落地即化。

  但渐渐的雪越下越密,越下越大,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旋转着舞蹈着从天空洒落下来。

  不过小半天功夫,就把整个留下镇的屋顶街道树梢染成了一片纯净的洁白,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雪花簌簌落下的轻柔声响。

  孩子们可高兴坏了,寒冷丝毫抵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街上很快就传来欢快的笑闹声,小娃娃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小球。

  在雪地里奔跑尖叫着打雪仗,笨拙的堆着奇形怪状的雪人,小脸冻得通红像苹果,鼻头也红红的,却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快乐。

  安置小院那边,在苏明华和张妈王嫂的看护下,那些身体调养得稍好些的孩子,也被允许全副武装的到院子里小心的玩一会儿雪。

  他们伸出瘦弱却不再那么枯瘦的小手,接住飘落的雪花,看着那晶莹的六角花瓣在掌心瞬间融化成一滴冰凉的水珠,眼睛里闪烁着微弱却真实的好奇和快乐。

  狗剩甚至大着胆子,跟着其他稍大点的孩子,用被冻得发红却灵活了些的手,团了一个歪歪扭扭,只有拳头大小的小雪球。

  慢腾腾的展示给钱娘子看,他的脸上有些浅浅的笑容。

  元冬和元序下了学,李牛的牛车刚在门口停稳,两个小子就是脱缰的野马,把装着书本的布包往车辕上一扔,就嗷嗷叫着冲进厚厚的雪地里,和邻里的孩子疯玩成一团。

  打雪仗打得异常激烈,雪团飞来飞去,钻进脖领里激得他们哇哇大叫又哈哈大笑。

  他们浑身都被弄得湿漉漉的,头发眉毛睫毛上都沾满了雪沫,新做的棉鞋也彻底的浸湿了。

  直到赵氏叉着腰,顶着雪站在门口怒吼:“两个作死的小皮猴!骨头缝里灌了风要作病哩!还不快给老娘滚回来!新做的棉鞋啊!才穿几天!看我不拿笤帚疙瘩抽你们!”

  两个小子才嘻嘻哈哈意犹未尽,一步三回头的跑回家,免不了被赵氏和吴氏轮流数落。

  赵氏用干燥的布巾,狠狠给两人擦头搓手,又逼着灌下了一大碗滚烫辛辣的姜枣茶才罢休。

  这样呵气成霜的寒冷天气里,留香居适时推出了能驱寒保暖的吃食。

  最受欢迎的是那一直冒着热气的羊肉锅子,用的是本地放养,嚼劲十足的山羊肉。

  配上苏明华秘制的去膻香料包和大量老姜大蒜辛辣的胡椒,在大砂锅里用文火慢慢炖煮得酥烂入味。

  那汤汁浓郁奶白,香气飘出半条街去,勾得人肚里的馋虫直闹。

  还有宋安沐琢磨出来的姜撞奶,将老黄姜榨出辛辣的汁水,兑入温热的,煮过去除腥味的浓稠羊奶中。

  加上少许砂糖,利用姜汁里的蛋白酶让羊奶缓缓凝固,形成口感异常滑嫩,似凝非凝的状态。

  吃上一口,姜的温热辛辣与奶的醇厚甘甜完美融合,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驱寒暖身的效果极好。

  这两样冬日限定美味一推出,立刻受到食客们的热烈欢迎,店里整天都坐满了人,甚至门口还有排队的。

  人们围着热气腾腾的羊肉锅子吃得额头冒汗,手里捧着碗嫩滑的姜撞奶,小口小口的品尝,食物的热气驱散着冬日的严寒,显得格外的温暖。

继续阅读:第308章 下乡考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