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下乡考察
念怀2025-10-06 22:002,749

  后厨里热火朝天,孙大膀在赵氏寸步不离的亲自指导下,已经能像模像样的独立完成好几道家常炒菜了。

  虽然偶尔还会被赵氏的大嗓门吼得缩脖子:“大膀!火太大了!肉都柴了!”

  “哎呦!又忘了先煸香姜蒜!你这脑子!”

  “盐!又手抖放多了!咸死卖盐的了!”

  但他进步确实肉眼可见,至少炒出来的青菜翠绿爽口,炖的萝卜也入味了。

  钱娘子还是守着她那庞大的清洗阵地,后院屋檐下挂满了长长的冰溜子,她每天还得用热水浇开冻住的水缸表面,再开始工作。

  书院里,宋安宇每天过着碾压同窗的无聊日子,他甚至开始偷偷翻看宋瑞峰带回来的,那些考秀才的经义文章和时政策论,觉得里面有些思辨和逻辑还挺有意思。

  授课的李夫子对他是又爱又恨,爱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一点就透举一反三的本事。

  恨其时常提出些超纲的,有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涉及经义深处理解乃至格物之理。

  让他这位专攻蒙学的夫子,有时都颇感十分棘手,经常下不来台。

  两个皮猴的功课在宋安宇的高压督导下,也有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步,至少能把三字经磕磕巴巴背下来一小半了。

  晚上进了空间,一家人感受着空间里的温暖如春,不免讨论起,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太平村的乡亲们过冬。

  商量着是不是等下次回村时,多带回去一些耐储存的菜,或者想办法匀出点空间产的粮食,悄悄接济一下村里缺衣少食的困难人家。

  墨玉对人类的这些烦恼和计划毫不关心,它在仓库的角落里,找了个堆满柔软干燥麦草的地方,把自己窝成一个完美的毛球,睡得正香,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呼噜声,尾巴尖偶尔惬意的晃动一下。

  宋安宇又去玩了会儿游戏,可惜没什么重大收获,只得到了一些常见的蔬菜种子和一小袋普通的花生,让他有些意兴阑珊。

  太平村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宋金秋想念儿子了,他趁着雪后初晴,路面被冻得硬实好走的时候,赶着驴车到啊镇上,送些村里产的干蘑菇干豆角和腌好的咸菜,顺便汇报情况。

  他说村里冬小麦已经赶在上冻前种下了,大部分人家用的都是宋家之前想办法,偷偷换给他们的,来自空间的饱满麦种。

  浇冻水的时候,也掺了稀释很多倍的祛秽一号水,如今麦苗已经顽强的破土而出,在一片白茫茫的雪野中,露出点点鲜嫩的绿意。

  奇怪的是,凡是用了宋家麦种和药水的人家,地里的麦苗看着就是比邻家的更绿更壮实一些,叶片也更宽加的厚油亮,即使在寒风中也精神头十足,显出一股勃勃生机。

  村民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心里头都是七上八下,又是期待又是疑虑。

  期待的是宋家这药水还挺神,效果这么明显,说不定明年真能多打好几斗粮食,疑虑的是这药水效果这么好,会不会有啥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好后果,地力会不会被吸干之类的。

  宋金秋和宋青阳现在隔三差五就去地里转悠,既是查看长势,把变化记录下来,也是为了安大伙儿的心。

  周正到了年底也格外忙碌,要汇总一年的钱粮刑名各项政务,还要考察民生疾苦,准备厚厚的年终汇报文书。

  他也听说了太平村用了祛秽一号水的事,特意抽空在胖虎和几个衙役的陪同下,冒着寒风去视察了一次。

  周正穿着厚厚的官袍,踩着积雪亲自下到地里,查看了那些明显比其他地块精神壮实不少的麦苗,又看了看旁边村民家普通麦种的长势,对比很鲜明。

  他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陪同的林里正和围拢过来的村民要好生照料,仔细记录不同阶段的长势变化,若有任何异常,必须及时报知县衙。

  胖虎跟在他身后,穿着一身崭新的,絮了厚厚棉花针脚密实的新棉袄,跑前跑后呵着白气,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为了抵御这年罕见的严寒,宋家上下都添置了新的冬衣。

  吴氏和孙氏针线手艺好,买了厚实柔软的新棉花和耐磨的深色布料,点灯熬油的赶工。

  给全家老小每人都做了一身暖和舒适的新衣服,连李牛的份也没落下,得了一身深蓝色的厚实棉衣棉裤。

  他接过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会憨憨的笑,干活时更卖力了些。

  李牛还细心的把牛车用厚厚的旧棉被和草帘子做了个严实的防风篷,这样接送人时,坐在里面能少受些刺骨的风寒。

  牛棚也被他照料得温暖舒适,墙壁缝隙都用泥草糊得严严实实,地上铺了厚厚的松软干草,确保黄牛能安然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空间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外面的世界早已冰封雪盖一片荒芜,但空间里的黑土地上却依旧温暖如春。

  各种蔬菜郁郁葱葱,他们会定期收获一批青菜萝卜,小白菜小葱等蔬菜。

  数量控制得不多,但足以让自家饭桌和留香居的菜品,在万物凋零的冬天里,能见到难得的新鲜绿色,显得格外珍贵。

  对外则统一口径,托了走南闯北的行商朋友,从更南边暖和的地方高价买来的稀罕物,旁人虽羡慕,倒也说得过去。

  周正从太平村考察回来后,某次宋瑞峰去县衙送整理好的文书,两人闲聊起来。

  看着窗外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周正若有所思的说:“宋兄,此次去你们村,看到用祛秽一号的麦苗长势喜人,与旁地截然不同,若是此法有效且无害,于农事而言倒不失为一桩改良增产的好事,农乃国之本,民以食为天啊…”

  这话说者有心,听者更有意。

  宋瑞峰心里那点,关于利用现代知识改善农业的念头又被勾了起来,而且愈发强烈。

  光听兄弟传话和村里人零星的反馈,终究是隔了一层,不如自己亲眼去看看。

  正好过两日书院休沐,他琢磨了一下,决定带上来脑子活络儿子,一起回太平村一趟。

  实地查看冬小麦的长势,也深入了解下村民们的冬季生活到底如何。

  他回家后吩咐李牛提前检查好车辆,备好防滑的草垫,准备休沐那天一早就出发回村。

  ……

  几日后的清晨,天气放晴但积雪初融,道路格外泥泞难行。

  李牛给车轮绑上了防滑的草绳,赶车时格外小心,尽量挑选地势较高积雪较少,或者已经被人车踩压实了的路面走,遇到坑洼水洼就提前减速慢行,尽量保持车辆平稳。

  宋瑞峰和宋安宇坐在车里,能明显感觉到牛车的颠簸和车轮碾过泥泞时发出的噗呲声。

  到达太平村时,已近晌午。

  得到消息的宋老头等人,早已在村口等候多时,见到他们回来都很高兴,纷纷热情的迎了上去,几人寒暄了几句后,宋瑞峰便迫不及待的提出想去地里看看。

  一行人踩着半融的雪泥,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村外的麦田。

  放眼望去,大部分田地还被残雪覆盖,但那些已经播种了冬小麦的地块里,确实可以看到一行行嫩绿的麦苗已经探出了头来,在冬日苍白却明亮的阳光下,舒展着叶片。

  仔细对比就能发现,用了空间种子和稀释灵泉水的那些地块,麦苗颜色更显翠绿油亮,植株明显更粗壮,分蘖也多一些。

  在一片萧瑟的冬景中显得格外精神勃勃,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不少村民也闻讯围拢过来,指着地里的麦苗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大多脸上带着期待:“宋老大回来了?”

  “快看这苗,真喜人啊!”

  “是啊,比俺家那地里的精神多了!开春要是还能这么长,肯定能多打粮!”

  “宋老大,你家那药水啥时候还能有啊?”

  众人的言语间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

  但也有人躲在人群后冷嘲热讽,那就是李老抠的婆娘和儿女,他们阴阳怪气的嘀咕。

  “哼,都是在瞎折腾!谁知道他们是用了啥邪门歪道的东西,别现在看着好,到时候一场病来,全都死光光了!”

  “就是,显摆啥…”

  “最好是全死光了!”

继续阅读:第309章 冬学计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