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锅炸小鱼干刚捞出沥油,赵氏捡了几条吹了吹递给他们,俩小子烫得左手倒右手,嘴里嘶哈着也舍不得放下,一巴塞进嘴里,烫得直跺脚,却一脸满足。
孙氏捡了两条放进小碗里,预备等放凉了喂女儿,白露也懂事的乖乖等着,但那眼神,总是忍不住会往小碗里飘。
就连墨玉也蹲在厨房的门坎外,金色的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那炸得焦香酥脆的小鱼干,小鼻子不住的抽动。
宋安沐看得好笑,特意挑了几条炸得最透,骨头都酥了的鱼干,仔细吹凉了放到它专属的小白瓷碟里。
墨玉立刻凑上去,先是矜持的嗅了嗅,然后便小口却迅速的吃了起来,发出满足的呼噜声,尾巴尖惬意的轻轻摆动。
大年三十,除夕当天,所有的忙碌都指向了最终的高潮。
宋瑞峰和宋安宇一大早就起来,熬了浓浓的米汤做浆糊,把红纸黑字,墨迹早已干透的春联和大大的福字,端端正正贴在了大门,屋门和窗户上。
红艳艳的纸张映着冬日略显苍白的阳光,显得格外喜庆夺目。
宋老头领着其他男丁,拿着大扫帚,把院子里外和墙角的旮旯处,又彻底的清扫了一遍,谓之除旧,寓意着扫走一切晦气,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张大山还吭哧吭哧的把院里的大水缸挑得满满当当,说是象征聚财。
下午,最庄重的祭祖仪式开始了。
堂屋正中的八仙桌被擦得一尘不染,铺上了干净的桌围。
上面摆满了丰盛的祭品,煮得整整齐齐嘴里叼着红枣的公鸡,一条完整鲜美的蒸鱼,方方正正皮色酱红的大肉,堆成小山一样的寿桃馒头,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干鲜果品糕点,以及三盅酒三杯茶。
宋老头洗净了手,神情肃穆的点燃三炷香,带领着家里的所有男丁,在一片的香烟缭绕中,向着被他们带着一路南迁过来的祖宗牌位,恭敬的行跪拜大礼。
感谢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度过这一年,虔诚祈求祖宗继续庇佑,来年风调雨顺,家宅安宁,人丁兴旺。
女眷们则安静的守在稍远的地方,准备晚上包饺子的材料。
苏老头在陈三罐和柳文渊的帮助下,也在另一边行着苏家的祭拜大礼。
整个仪式过程安静而庄严,连最活泼好动的元冬元序都屏息凝神,不敢喧哗。
祭祖完毕,女人们立刻转战厨房,开始张罗一年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顿饭。
灶房里几个锅灶再次同时开火,风箱拉得呼呼响,煎炒烹炸之声不绝于耳,各种令人垂涎的香味一阵阵袭来。
傍晚时分,在所有期盼的目光中,年夜饭正式的开席了。
几张桌子拼在一起,碗筷被摆的密密麻麻,桌上的菜色比小年那晚还要丰盛数倍,鸡鸭鱼肉那是基础。
桌上还多了寓意着吉庆有余的清蒸鲈鱼,团团圆圆的四喜丸子,步步高升的红糖年糕,勤勤恳恳的芹菜炒肉,前程似锦的金针菇拌粉丝……
琳琅满目层层叠叠的,桌上都快要摆不下了,宋瑞峰拿出从镇上带回来的上好米酒和一小坛烧酒,给大人们都满上。
连孩子们也被倒了一点点酒液尝尝味道,辣得他们那个龇牙咧嘴的,把大家伙儿都逗得哈哈大笑。
宋老头作为一家之主首先举杯,说了一番吉祥话,感谢大家这一年来的不易,祝福新的一年会更好。
大家共同举杯,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祝福小辈平安长大学业进步,祝福全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日子红红火火。
席间,筷子飞舞笑语喧哗,众人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镇上的见闻,以及村里的变化,一片的其乐融融温暖满溢。
吃了丰盛的年夜饭,女人们收拾完碗筷,就到了除夕夜最重要的环节……
守岁。
堂屋的火盆里,柴火燃烧得正旺,橘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将整个屋子烘得暖洋洋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着红光。
大家围坐在屋子中间,面前摆着几个大笸箩,里面堆满了炒得喷香的瓜子花生核桃,还有各种的糖果和零嘴。
大人们泡上酽茶,喝着茶水嗑着瓜子,漫无边际的闲聊着。
话题从这一年的艰辛与收获,自然的说到了对来年的打算和期盼。
宋瑞峰说了说镇上铺子明年的经营想法,宋金秋和宋青阳讨论了开春地里种些什么,新的粮仓能省下多少粮食。
孩子们另聚在一处。
宋安沐拿出了她提前自制的飞行棋,棋盘被画得色彩分明,骰子是用小块木头磨圆了刻上点数的。
她耐心教着弟弟妹妹们游戏规则,这游戏简单又充满运气,很快就让三个孩子玩得入了迷,为了前进几步或不幸后退而大呼小叫,激动不已,笑声不断。
墨玉今儿也成了全场的宠儿,它今晚被投喂了太多的美味,小鱼干,撕碎的鸡肉,还有剔了刺的鱼肉。
这会儿它小肚子吃得圆鼓鼓的,正慵懒的瘫在火盆边最暖和最舒适的地方,半眯着猫眼,享受着宋安沐有一下没一下,力度恰到好处的抚摸。
它听着周围嘈杂,却充满了温暖和安全感的人声,喉咙里发出满足无比的咕噜声,尾巴尖偶尔惬意的轻轻甩动一下,一副此间乐,不思蜀的享受模样。
夜里子时前后,远远近近的村庄开始零星响起鞭炮声,起初像是试探,很快便越来越密集,最后汇成一片铺天盖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噼里啪啦的巨响从四面八方传来,中间夹杂着二踢脚升空后炸开的闷响,空气中到处都是硝烟的气味,将过年的气氛彻底推向了最高潮!
宋家也点燃了早就挂在长竹竿上的千响红鞭,巨大的声响和飞溅的红纸屑,宣告着新年的正式来临。
孩子们早就捂紧了耳朵,既害怕那震天的响声,又抑制不住心里的兴奋,在鞭炮声间隙里大声尖叫欢笑着。
放完迎新鞭炮,赵氏和苏明华端上来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这是年夜饭的压轴戏,也是守夜的能量补充。
有些饺子里,被巧妙的包了洗干净,煮沸消毒过的铜钱,谁要是吃到了,就寓意着新的一年会交上好运气,财源滚滚。
这下大家都来了精神,争抢着夹饺子吃,每当有人哎呦一声,然后得意的从嘴里吐出一枚亮晶晶的铜钱时,桌上立刻会爆发出一片羡慕和祝贺的欢笑声。
守岁要守到天明,寓意守住时光,珍惜团圆,但小孩子们精力有限,熬到后半夜,元冬和元序首先扛不住了,小脑袋一点一点,像小鸡啄米似的,最终东倒西歪的靠在大人身上睡着了。
白露更早的时候,就在孙氏的怀里进入了梦乡,大人们摇头笑着,小心把孩子们抱回屋里的炕上安顿好。
虽然也渐生困意,但他们依旧强打着精神,喝着浓茶低声说着闲话,享受着这难得的彻夜不眠,被温暖和亲情紧密包裹,完全放松的团圆之夜。
宋安沐抱着在她腿上睡得四仰八叉,露出柔软肚皮的墨玉,轻轻靠在苏明华的肩头,屋外是凛冽的寒风,和零星未歇的鞭炮余响,屋内是跳动的温暖火光,家人平稳的呼吸声和低语声。
她看着爷奶外公带着疲惫,却心满意足的笑意打着盹,看着父亲和叔伯们低声交谈时脸上放松的神情,感受着这份真切饱满,几乎要溢出来的幸福。
穿越以来所有的惶恐挣扎,艰辛和不安,在这一刻,好像都被这浓浓的年味和温暖的亲情温柔的抚平,妥帖的安放了。
这就是家,这就是年。
无论时空如何变幻,这份关于团圆,关于期盼,关于辞旧迎新的温暖内核,都是亘古未变,永远的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