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义塾初立
念怀2025-10-06 22:002,643

  “李牛叔,这边墙根还有个洞,得补上,”宋安宇指着墙角说道,“要不然冬天漏风,孩子们受不了。”

  “好嘞小少爷,我这就去弄点泥巴回来。”李牛应道,“这活儿我在行,保证给补得严严实实的。”

  几个安置院的大孩子也来帮忙,元冬虽然平时调皮,干起活来倒是不含糊,爬高上低的刷着墙,比大人还利索。

  “元冬,小心点,别摔着了!”苏明华在下面喊道。

  “大伯娘,我没事!就这点高度不算什么!”元冬笑嘻嘻回应着,手里的刷子飞快的在墙上刷着白灰。

  宋安沐画了图纸,请赵大匠帮忙打了十几套结实又轻便的矮桌矮凳,整齐的摆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屋子里。

  “这桌子做得真不错,”苏明华看着崭新的桌凳,满意点头,“孩子坐着应该很舒服,高度正合适,不会让他们趴着写字。”

  “那是,我做的东西,保准结实!”赵大匠拍拍胸脯,“这些娃娃们有福了,能在这么好的地方读书,我小时候要是有这条件,说不定也能识几个字。”

  苏老头贡献出几块用旧了的木板,刷上黑漆,挂在墙上当黑板用。

  宋安沐带着春妮秋菊,用厚实的试验失败品纸板裁成本子,用麻线装订好。

  “小姐,这纸虽然粗糙,但写字没问题,”春妮拿着刚装订好的本子说,“比那些草纸强多了,至少不会一写就破。”

  “就是嘛,比外面买来的本子还要厚实呢,”秋菊也点头赞同,“关键是不用钱,孩子们可以随便用。”

  宋安沐还特意做了一些小奖品,用彩纸包装的小糖果,准备奖励给表现好的。

  学习也要有乐趣嘛,偶尔给点甜头,孩子们才会更有积极性的学。

  宋家要开义塾的消息一放出去,果然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第一个来的就是钱娘子,她拉着狗剩的小手,脸上带着期盼的笑容,脚步轻快的走过来:“老爷,夫人,听说咱们的义塾要开了,我赶紧带狗剩来报名!”

  “快进来,正等着你们呢,”苏明华笑着招呼,顺手给狗剩理了理衣领,“狗剩最近气色好多了,是该正经进学了。”

  “是啊,多亏了你们的救命调养,这孩子才能有今天。”钱娘子语气激动,她拉着狗剩就要行礼,“狗剩快,给老爷和夫人磕头,谢谢他们恩典!咱们这样的苦命人,孩子居然也能有书读,我…我真是…”

  宋瑞峰赶紧阻止:“使不得,快起来快起来,钱娘子你这就见外了,你如今在留香居帮工,做事都尽心尽力的,狗剩又是安置小院的孩子,来义塾读书是应当应分的,谈什么恩典不恩典。”

  “就是,”苏明华接话,把狗剩拉到自个儿的身边,温声道,“义塾本就是为了小院和街坊邻居的孩子们开的,狗剩在这儿好好学,将来有出息,比什么都强。”

  “哎!哎!我一定让他好好学!”钱娘子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脸上是掩不住的高兴和感激,“我就是…就是太高兴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我儿还能有坐在学堂里的一天,老爷夫人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更用心的干活,报答您家的大恩大德!”

  第二个来的是卖豆腐的王五,他搓着手:“宋相公,我家那小子,您看能收不?我…我可以每天给您送新鲜的嫩豆腐…”

  “王五叔,您的豆腐我们当然要,但这是生意,该给钱还是要给钱的,”宋瑞峰笑着说,“只要是想读书的,我们都收,您儿子今年多大了?”

  “八岁了,正是学字的年纪,”王五高兴的道,“他平时挺机灵,就是没机会。”

  接着来的是补鞋匠老陈,他带着总是跟在身边学手艺的孙子,还有洗衣服的张婆子,拉着她收养的一个小姑娘,连街头要饭的瘸子李,也怯生生的问能不能让他捡来的小哑巴孩子也来学学。

  “宋相公,这孩子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很聪明,”瘸子李指着身边一个瘦小的孩子说,“他能听得懂,也能写字。”

  “当然可以,”宋瑞峰蹲下身,温和摸看着小哑巴,“孩子,你愿意来学习吗?”

  小哑巴使劲的点头,眼睛里闪着光。

  安置小院的孩子们自然全来了,附近几条街巷的贫苦人家,听说宋秀才开办义塾,收费极低甚至不要钱,也纷纷的把孩子给送了过来。

  没几天,名额就满了,一共收了二十八个孩子,年纪从六岁到十二岁不等。

  开学那天,天气晴好。

  小小的院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口挂上了一块新木匾,上面是宋瑞峰亲手写的宋氏义塾四个端正的大字。

  “爹,你这字写的真不赖!”宋安宇仰着脑袋看匾额,“不输那些商铺的匾额。”

  “还行吧,凑合用,”宋瑞峰笑笑,“主要是这块木头好,特意挑的好木料。”

  孩子们穿着自己最干净整齐的衣服,小脸上带着紧张和好奇,被家长领着,不安的站在院子里。

  有几个胆子大的已经开始东张西望,对那些崭新的桌椅板凳充满了向往。

  “狗剩别紧张,就跟在咱们自己家里一样。”钱娘子轻声安慰儿子,自己却比孩子还紧张,手心都出汗了。

  “娘,我不怕,”狗剩小声回答,但还是紧紧抓着娘的手,“宋叔叔人很好的。”

  青山书院的老夫子被请了来,周正听到消息也带着胖虎来了,还在镇上的王校尉都溜溜达达的过来看热闹。

  就连镇上几个有头有脸的商户,也都派人送了贺礼过来。

  “宋兄,这义塾办得好啊!”周正满意的点头,看着院子里整整齐齐的布置,“为民办实事,功德无量,这样的义塾,朝廷是大力支持的。”

  “周大人过奖了,”宋瑞峰拱手道,“只是尽点微薄之力,为乡里做点实事。”

  “胖虎,你也要好好读书,向这些孩子们学习,”周正拍拍他的肩膀,“你看这些家里穷的百姓都这么努力,你这条件比他们好多的,更应该用功。”

  胖虎点点头,看着那些穷孩子们认真的样子,似乎也受到了感染。

  简单的剪彩仪式过后,周正站在院子中间,对着下面的一群小豆丁和他们的家长,声音温和却有力:“读书明理,是人生大事,宋相公此举惠及乡里,功德无量,望诸位学子珍惜机会,用心向学,将来即便不能科举入仕,能识得字明得理,于自身于家国,皆有益处。”

  老夫子也被请上来讲话,他捻着胡须说了几句勉励的话:“诸位小友能有如此机缘,当知珍惜,宋相公有古仁人之风,你们要好生学习,莫要辜负这份心意,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今日的恩情。”

  送走了贵客,义塾的第一堂课正式开始了,宋瑞峰站在前面,看着下面坐得笔直,眼睛睁得溜圆的孩子们,他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天地人”三个大字。

  “孩子们,今天是咱们义塾开学的第一天,我是宋夫子,以后就是你们的老师了。”宋瑞峰温和的说道,“有谁认识这三个字吗?”

  一个稍大点的孩子有些不确定的举起了手:“宋…宋夫子,第一个是天?”

  “对!很好!这个字念天。”宋瑞峰鼓励道,“谁还知道其他的?”

  几个孩子陆续举手,有的答对,有的答错,但宋瑞峰十分有耐心的纠正着,表情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今天,咱们就从这三个字学起…天者,是万物之所覆也,地者,是万物之所载也,人者,是天地之心也…”

  宋瑞峰的声音在小小的教室里回荡。

  “咱们人虽然渺小,但是很重要,是天地间的宝贵生物,所以,每个人都要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做人。”

继续阅读:第324章 甜沁开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