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叡王
拂色2021-05-05 20:003,084

  微光晴好炙热,徐徐微风从四面扑至绛红色的宫墙上,长影横垣,绮丽无比,从小石子路一端开始的芍药、茉莉、栀花开的如锦如霞,美得光辉锦簇,孟蘅穿着素色白桃云叶的锦衣走在这繁丽缤纷的御花园景色中,饶是一派靓丽无比的风景。

  走到御花园一路,皇后便执着孟蘅的手一路,一路来的宫女内侍皆是侧目又避目,怕是要议论纷纷了,孟蘅看着皇后执住自己的手,玫红色的凤仙花护甲瑰丽而稳重,在阳光下隐约能折射出一丝的暖意,是好看的,叫孟蘅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参加皇后娘娘!”一路上的拜迎声总是不绝如缕,倒是眼前的一声行礼格外有力,孟蘅顺势一看,面前站了个娇俏的艳丽女子,年不过十六,形貌娇小纤弱,眉眼似花,面上更是如彤云鲜嫩,一身轻罗卷丝夹竹桃粉裳,头戴桃色珠翠,更衬得她人面桃花。

  “嫣儿来了啊。”皇后慈眉善目道。

  “是呢,都到了,全都在等娘娘您呢。”女子目光敏锐,一眼便望到了皇后执着孟蘅的手,稍稍愣了愣,“这位是……”

  “这是长宁县主,孟国公府家的孟蘅。”皇后介绍道,又向孟蘅介绍着面前的女子,“这是高家的云嫣郡主,高嫣。”

  孟蘅朝她扼了扼首,表示见过后便不再多语。

  “既然大家都到了,便随本宫前去赏花吧。”说罢皇后便想引着孟蘅一同前去。

  “皇后娘娘。”孟蘅向前望了一眼,远处十几余位莺莺燕燕,似在交头接耳,似又驻足挺立,心下一想便停住脚步,向前福了福身子,“臣女初来宫中,不知这御花园中可还有梨花?”

  “梨花?梨花盛于三四月,现下想来倒是没有了……”皇后思索着道。

  “自是有的。”高嫣身后是个穿着浅蓝栀花缀珠绢罗锦衣,梳着垂髫发髻的妙龄女子,年纪约莫比高嫣大那么一两岁,一双眉眼上挑精致,生的算不得倾国倾城,却也是肤白澄澈,柔柔迎风间有股曼妙的姿态,只不过她那神色之间,颇有着深邃之意,令人隐隐发怵,只望着孟蘅道,“御花园西处的亭台旁,还有梨花空谷,只不过多数已是残败。”

  “长宁县主这是想去赏梨花?”高嫣歪着脑袋问道,秀眉蹙了蹙,“可是眼下已是五月,那西边的梨花不是早已凋落得差不多了么?有什么好看的?!”

  “望娘娘批准。”孟蘅道。

  皇后一愣,随即温和笑道:“偌大的御花园,百花齐放,各有所爱,你若独爱梨花,便去吧。”

  孟蘅福了福身子便离去了。

  她本不想进宫参与这些是非,却也不能因自己自私而为之见罪于圣上,此刻可以远离是非,那最好能远离是非。

  她只求家人平安,祖母健康长寿,待到了无牵挂,她便是青灯古佛,常伴窗下,这一生,便是如此了。

  御花园的小径很好走,软软迭迭的石子平铺而上,密密麻麻,浅金的光自稀疏的枝头轻泻而下,在孟蘅身旁投下一片斑斑驳驳的支离破碎。两旁的花千娇百媚,红紫蓝绿的各占风头,但耀目的颜色眼得久了刺得眼睛发酸。

  孟蘅走了许久才到那所述的亭台之上,这里皆是梨花落后的槎桠,光秃得冷清,唯有地上还有些许残白,等着哪一日的风来,随它而去。

  孟蘅蹲下身子拾起地上仅剩不多的梨花残片,合在掌心之中,素白的衣裳也跟着沾染了泥土芬芳的气息,像是玄墨倾倒在白纸之间,点滴浸染,缓缓漫开。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孟蘅呢喃着,毋地勾起了心中最隐秘的刺痛。

  一池碧水荡漾,湖中荷花含苞欲放,似而缀满清香,承载满院璀璨。

  忽地一支冷箭穿过,蹭过湖面幽幽,顿然激起满池清香飞舞,最后牢牢定在孟蘅足尖之前。

  孟蘅吓得一怵,连连退却几步。

  只见那支冷箭旁忽的多出一双脚来,乌金木纹的黑靴。

  孟蘅抬眼望去,由足至顶,顿然愣在原地,却仍是不敢置信,双目烁烁再看,本是平淡的眸光中瞬然有了硕大难以言喻的错愕与不可置信。

  眼前的男子弱冠之年上下,如玉树琼立,一身玄墨云纹乌金边窄袖锦衣,腰别玉带,仪容惊华,矜贵清冷,衣诀如风如扬,全身容华气魄,倒让这在亭中略显衰败的梨花仿佛更具颓唐之意。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他生得一双好眉眼,眉似剑鬓斜入,眼似碎钻星辰,只薄唇少了几分血色,有了些疏离之意。

  孟蘅怔怔地望着他,眸中的震惊如波涛澎湃般,难以平息,听得他淡淡开口:“方才本王在校场练武,手下人一时疏忽才让这箭落到了此处,可是惊扰了姑娘?”

  “不……没有……”孟蘅滞地摇头,双手微绻,只死死地盯住眼前人的眉眼。

  像他,真的好像他……

  他也是这般喜着玄衣,也是这般喜武善骑射。

  “属下该死,一时疏忽,还望叡王殿下恕罪——”一个身着武服头次发襟的男子急急忙从外头赶来,请罪道。

  叡王,眼前人是叡王景晏?

  还未等孟蘅反应过来,便听得眼前人噙着浅薄的笑意,从中吐出淡淡的几个字:“出去,杖五十。”

  那人领了意思,上前将那只箭羽拾了,便去领罚了。

  不合时宜的清风呼呼刮过孟蘅姣好的面颊,直直逼得孟蘅头脑清醒起来,咬了咬唇,道:“见过叡王殿下。”

  她在闺中虽对上京是非一概不关心,但总归是半个宗室女子,也并非是全无所知,今大周朝陛下宫闱间有四子两女,其中第四子景俶早夭,第二子景迟因生母微贱、体质孱弱而一直寄养在外,因而皇帝膝下唯余皇长子肃王景昶、皇三子叡王景晏在上京之中,皇长公主景湘于三年前和亲拜厄部落,只剩一位公主景珞尚留在宫中。

  虽然尚在闺中,却也是对叡王景晏的赫赫大名有所耳闻,眼下皇储未立,听闻朝堂之上肃王与叡王一党争斗愈发激烈,想必不久的将来定有风波。

  “敢问小姐是何人?看来与本王甚是有缘——”

  这温润透彻的声音忽地慢慢接近起来,带着若有若无的暧色,孟蘅正想抬头却见景晏已至她跟前,深如黑漆的双眸似要将她吞噬一般。

  孟蘅讪讪地又低下头,道:“孟蘅。”

  “是——孟国公府家的?”景晏若有所思,眸光又紧紧落到孟蘅身上,明灭不定。

  “是。”孟蘅答道。

  “方才是手下不懂事,一时间惊吓了长宁县主,不知县主可愿与本王到前共饮,赔罪一二?”

  还未等孟蘅开口,景晏便已至那亭台之中,沏好了茶。

  孟蘅只无奈摇头,这皇家中人,都是这般不由得旁人拒绝的么?

  二人共亭台坐下,廊风澈澈使得落英缤纷,在波光碎影中倒映着二人临风窗下的窈窕身形。

  良久,二人只顾饮茶,愣是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孟蘅见他如此还不有罢休的意思,便开口道:“叡王殿下日理万机,您的赔罪之意孟蘅收下了,便不耽误叡王殿下要事了。”

  “听闻前几日孟老夫人身子不济,不知眼下身子可大好了?”景晏问道。

  “劳烦叡王殿下关怀,祖母已是无恙。”孟蘅答道。

  景晏举眸,轻轻将茶盏搁置,一瞬间静得连闲花落地都清明:“看来那龙血人参,是名不虚传。”

  孟蘅心中一恸,蓦地抬眸对上景晏格外锃亮澄净的眼神,声音、形貌与那人皆是相似,豁然开朗——

  “你……是你?”

  先前在小香榭阁中的黑衣人,竟是景晏,竟是他。

  “那时来去急匆,还未有机会得问姑娘芳名,如今在这宫中相遇,看来你我注是有缘。”景晏不疾不徐,又缓缓沏了茶来,带着清甜气息的烟霭微微升起,朦胧了二人的视线。

  “叡王殿下运筹帷幄,来无影去无踪,孟蘅敬佩——”孟蘅执过茶盏,将茶一饮而尽。

  也是后来听锦绣说过一两句,那小香榭阁的事情被揭露了个干净,官府查封后成了一亩凄凉地,至于背后究竟牵涉了多少人和事,她不得而知。

  “若论机敏胆识,县主可是本王生平罕见。”景晏忽地和笑,眼中却是一片疏落玩味。

  孟蘅容色不变,不知该如何接下话语,只迎着声,浅浅一答。

  景晏持着茶盏,隔着青灰缥缈的茶雾暗自度量着孟蘅,小香榭阁中、亭台里,她始终未有一丝波澜,不哭不笑,不急不慌,即便是那日她得了心心念念的龙血人参,他趴在墙头暗自察她反应,也不过是眉梢微微一挑,有了些许情绪。

  嬉笑怒骂,这样平常的情绪,虽已是良久未浮在他的脸上,可总归是还有着的,但面前的孟蘅,最大的反应不过方才初见他的一刻,有了丝丝怪异错愕,其余便再也无他。

  果真是与众不同。

  “景晏哥哥!”毋地一声娇俏的叫唤,将景晏的思绪猛然拉回,回头一看,高嫣正欣欣然朝他摆手,摇曳着流苏便一路小跑而来。

继续阅读:第七章 刁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他的伪白月光王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